2010成都教师公招考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32.00 KB
- 文档页数:60
2010年成都市成华区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臵。
每小题1分。
共20分)1.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恿义的是(C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动机2.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D )。
A.陶行知 B.杨贤江C.徐特立 D.蔡元培3.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类型,这是(A )。
A.特定性原则 B.主体性原则C.生成性原则 D.内化性原则4.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C )。
A.学费 B.杂费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5.初次与某人交往,当得知他是一名大学教授时,马上断定他很有学问、有修养、性情温和、待人民主。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此种现象属于(D )。
A.首因效应 B.马太效应C.近因效应 D.社会刻板效应6.概念学习和规则学习的基础是(D )。
A.规则学习 B.命题学习C.代表性学习 D.总括学习7.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A )。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C.敬业爱业 D.团结协作8.针对精神疾病和心理异常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防止病情的发展和恶化,这是心理卫生工作(B )水平的任务。
A.一级 B.二级C.三级 D.四级9.“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C )。
A.并列的 B.递进的C.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D.互补的10.1~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小学中年级是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关键期。
这一事实说明心理发展的(A )。
A.不平衡性 B.连续性C.顺序性 D.差异性11.师表美的精神内涵或内在方面应该是(B )。
A.表美 B.道美C.风格美 D.形体美12.看到某件制品时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
这种现象被称为(C )。
A.习惯 B.定势C.功能固着 D.定向13.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高尚完美的,最值得学习。
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B级真题2010年10月(总分:10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总题数:15,分数:15.00)1.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分数:1.00)A.神话起源说√B.劳动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生物起源说解析: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神话起源说。
2.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分数:1.00)A.公元前1000年左右B.公元前1500年左右C.公元前2000年左右D.公元前2500年左右√解析: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2500年前的埃及。
3.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的作者是【】(分数:1.00)A.夸美纽斯√B.培根C.康德D.洛克解析: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的作者是夸美纽斯。
4.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分数:1.00)A.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B.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C.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D.谋生功能和享用功能解析: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5.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分数:1.00)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一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解析: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癸卯学制。
6.双轨学制最早产生于【】(分数:1.00)A.西欧√B.东亚C.北美D.南美解析:双轨学制最早产生于西欧。
7.教师形象的核心是【】(分数:1.00)A.文化形象√B.道德形象C.蜡烛形象D.人格形象解析:教师的文化形象是教师形象的核心。
8.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均衡规律,做到【】(分数:1.00)A.循序渐进B.抓关键期√C.因材施教D.面对学生整体身心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师把握其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教育措施,使其获得最佳发展。
单项选择:1、事实劳动的基本特征 A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B 劳动双方意思表示不一致 C 没有口头劳动合同 D 劳动者没有提供劳动力2、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发表于 A 1956年1月B1957年1月 C 1956年2月D1957年2月3、三农问题第一次被整体提出是 A 70年代 B 80年代 C 19世纪末D。
解析:温铁军教授于1995年提出以“三农问题”取代“农业问题”的政策建议,并在1996年发表的《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一文中首次提出并全面阐述“三农”这一概念及其内涵。
4、根据宪法土地使用权可以 A 转让 B 买卖 C 出租 D 赠送5、中国政府“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目的是 A 以武力统一台湾 B 对付台湾人民 C 防止国外敌对势力分裂台湾 D 。
6、犯罪的基本特征()[A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B 刑法处罚性 C 刑事违法性 D 行为人主观恶意解析:(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最基本的特征。
所谓社会危害性,是指行为对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这样或那样损害的特性。
社会危害性是一切违法行为包括犯罪行为的共有的特征。
社会危害性的有无是区分违法行为与合法行为的重要标准,但据此无法将犯罪行为与一般违法行为区分开。
犯罪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重要的部分,其社会危害性程度要重于一般违法行为,因而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
(二)刑事违法性.刑事违法性既是犯罪的基本法律特征,也是划分犯罪行为与一般违法行为的基本界限.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性与应受刑罚惩罚性的基础,但如果没有刑事违法性的法定量化,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就没有衡量的尺度。
(三)应受刑罚惩罚性. 犯罪是应受刑法惩罚的行为。
犯罪是适用刑罚的前提,刑罚则是犯罪的法律后果,因此,应受刑罚惩罚性应是犯罪的一个基本特征。
7、下列公文不具备效力的是 A 试行本 B 暂行本 C 草稿 D 定稿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由()以令的形式发布A 国家主席 B 国务院 C 国务院总理D国务院办公厅9、我国的政治制度是 A 多党制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C 。
填空题填空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一)填空题题型特点在试卷中,填空题是另一类重要题型,分为9道小题,每小题只留有两个填空,这是填空题形式的主要特点。
从内容上看,填空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覆盖面最广。
重视的是细节,答案比较固定,填的多是关键词和重要概念,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
这是填空题内容上的特点。
(二)填空题解题技巧(1)填空题本身有文字描述,给你实际提供了思考的材料,要会利用这一点进行答题。
[例l]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______计划、课题计划和______计划。
在这道题中,课题计划对你是一个提示,明确了范围,举一反三,可很快填出答案来,这就是“学期计划”和“课时计划”。
考试大[例2]高级社会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它主要有道德感、______和______等三种。
同样的方法,这道题以道德感出发进行思考,答案应填“理智感”和“美感”。
(2)原理和规律是我们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一般要进行多次复述和记忆。
命题的一个策略,就是将原理和规律中的关键词,抽出来后作为填空题出。
遇到这类问题,当你突然一下想不起时,可把原规律通过记忆复述一遍,也就是通过整体想到个别,填出关键词。
[例1]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之一是组织学生的______,统一______的过程。
这个问题是一条德育规律,我们已记住了它,把规律只需复述一下,答案就自然在脑海浮现出来。
这个方法很有效,让你想起关键词应是“活动和交往”及“多方面教育影响”。
[例2]心理是______的机能;心理是______的反映。
用复述法,可立刻答出来,这儿应填的关键词是“人脑”和“客观现实”。
(3)教育理论中一些内容,既不好命为选择题,又不宜出成问答题,而这些内容又要求你必须掌握,则最可能命为填空题,复习时应当注意。
[例1]综合课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应填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和布置课外作业。
2010年四川省某市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试卷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判断题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韩愈提出的。
( )2.有意后注意是需要做一定努力的注意。
( )3.抑制是神经活动的停止。
( )4.托尔曼认为,有机体的行为都在于达到某个目的,并在于学会达到目的的手段。
( )5.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 )二、简答题1.教师承担着哪些职业角色?2.简述群体的主要特征。
3.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澄澈(chéng) 轻佻(tiāo) 豁免权(huō) 舆论哗然(huá)B.甄别(zhēn) 市侩(kuài) 软着陆(zháo) 温柔敦厚(dūn)C.苍穹(qióng) 朱遂(suì) 扁桃腺(xiàn) 拈轻怕重(zhān)D.跛脚(bǒ) 菁华(jing) 撂挑子(liào) 大雨滂沱(pāng)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季羡林先生是一位有原则的知识分子,对许多重大问题,他都提出过自己的意见,只不过他很少采取金刚怒目的方式,而是绵里藏针,微言大意B.我坐在暖烘烘的沙滩上,眺望浩缈的大海,观看为了一块面包而聒燥的海鸥,打量那些在海滩上寻找斑斓贝壳的孩童,尽量不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C.初春,周围的一切在闪烁,在融化,大地蒸腾起热气,云雀安详地鸣啭着……呼吸着凛冽、砭骨的空气,融雪炫目的反光使我不由自主地眯起眼睛D.世人仅以沧海一粟之身,却能精鹜八极,心游万仞,领略茫茫宇宙与纷烦人世的壮丽之美,这是何等的境界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她到这不久便发现这个部门人浮于事:多数人在完成任务后,以各种无聊的事情来打发时间,让别人看起来自己很忙而不被说三道四B.在演讲比赛中,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所讲内容与事先定下的主旨并不相关,显得小题大做,榜上无名也就理所当然了C.象棋人机大战凸显了计算机思维与人类思维的差别,观战的内行觉得计算机的走法其实很普通,但我这个象棋方面的半瓶醋却对各种奥妙困惑不已D.他性格内向,不善于和陌生人打交道,刚见到她的时候,脸都涨红了,期期艾艾了好一会儿,也不知在说些什么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2010年(总分:99.96,做题时间:90分钟)一、{{B}}教育理论与实践{{/B}}(总题数:8,分数:20.00)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韩愈提出的。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见韩愈的《师说》。
2.有意后注意是需要做一定努力的注意。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有意后注意也叫随意后注意,它是指有自觉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通常是由有意注意转化而成的。
3.抑制是神经活动的停止。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抑制不是神经活动的停止,它同样是一种神经活动的过程。
4.托尔曼认为,有机体的行为都在于达到某个目的,并在于学会达到目的的手段。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5.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 学习是因经验引起的,而不是因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并且是比较持久的变化,但不一定表现出外显行为。
6.教师承担着哪些职业角色?(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7.简述群体的主要特征。
(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1) 群体成员有共同的行为目标、价值观、态度倾向、行为方式; (2) 群体有一定的组织结构,群体成员在群体中有相应的角色、权利和义务;(3) 群体成员在心理上有一定的依从关系、共同感;(4) 群体内有占优势的为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成员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遵守这种规范。
2010年四川教师公招辅导试题参考答案(一)时间:2010.05.17 09:55:00标签:我的智慧+你的汗水=成功!!2010年四川省教师公招考试《公共知识》之《马克思哲学》综合模拟练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10:CBBCD DCDDB 11——20:BCADD DBBDA21——30:BABBB DBCDD 31——40:AACCB DBDBD41——50:BBDDB CADBC 51——60:DBCAD DBDBA61——70:DBBAB DADCD 71——80:DAACD CCCDD 81——91:CCBDA AADDAB二、多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AC ABC AD BD ABCD BCD ABD BD ABCD ABCD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ABC BCD ABC ABD ABCD BCD CD BD ABD ABD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BD CD ABCD ACD ACD ABCD AC ABC AB ABCD题号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ABCD BD AC ABCD ABD ABCD ABCD ABCD BCD ABC题号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答案BCD ABD ABC ACD ACD ACD CD BCD AC ABC题号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AC ABCD BC BCD AD BD ABCDABCD BCD ABD题号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答案ACD BCD AD ABC AC ABC BCD BCD BCD ABD题号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答案ABCD AC CD ABCD CD ACD ABC BD CD BCD题号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答案ABC ABCD ABCD ABCD ABCD ABC AB ABCD BC BC题号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答案ACD AB ACD AC ABC ABD CD CD CD AB题号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答案CD ABCD ABD BCD ABC ABD ABCD2009教师公招《公共知识》考试之《小平理论》综合模拟练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A4、B5、D6、B7、D8、D9、D 10、D11、C 12、A 13、C 14、B 15、C 16、B 17、D 18、B 19、A 20、D21、D 22、B 23、B 24、B 25、D 26、B 27、D 28、C 29、A 30、A31、D 32、A 33、A 34、D 35、B 36、C 37、B 38、A 39、C 40、B41、D 42、D 43、C 44、D 45、B 46、A 47、C 48、B 49 、C 50、A51、D 52、D 53、A 54、B 55、C 56、D 57、B 58、D 59、C 60、A61、D 62、B 63、B 64、C 65、A 66、C 67、C 68、A 69、D 70、C71、B 72、D 73、B 74、C 75、C 76、C 77、B 78、B 79、A 80、D二、多项选择题:1、CD2、ACD3、ABDE4、ABE5、ABCE6、ACD7、ABCE8、ABCDE9、ABCE 10、ABCD11、ABCDE 12、ABCDE 13、ABCE 14、ABC 15、ACDE 16、BCDE 17、ABCDE 18、ABC19、BCDE 20、BCD21、ABC 22、ACDE 23、ABE 24、ABD 25、BCD26、ABCDE 27、BCD 28、ABCD 29、ABC 30、ABC 31、BC 32、BCD 33、BC2010年四川省教师公招《公共知识》之《法学及宪法基本理论》综合模拟练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A3.C4.A5.C6.C7.B8.A 9.C10.C11.D12.A13.A14.A15.C16.B 17.C18.B19.B20.B21.B22.C23.C24.B 25.C26.C27.D28.D29.B30.D31.B32.D 33.D34.C35.A36.C37.C38.C39.B40.A41.D42.C 43.D44.C45.C46.B47.D48.C49.A50.B51.A52.D 53.D54.D55.C56.D57.D58.A59.C60.C61.C62.B 63.A64.C65.C66.C67.A68.C69.A70.B71.C72.D 73.D74.C75.D76.C77.A78.C79.B80.B81.B82.C 83.D二、多项选择题:1.ABCD2.BCD3.ABCD4.CD5.ABCD 6.ABCD7.ACD8.ABCD9.ABCD 10.ABDE11.?ABD12.ACE13.BCD14.BCDE15.ABD 16.BCD17.AB18.ABD19.BD 20.BC2l.ABDE22.AD23.ABC24.AB25.BC 26.ADE27.AD28.AB29.ABC 30.ABCD31.?ABCD32.ACD33.ACE34.ABCD35.ABC 36.ADE37.ABCD38.BD 39.ABD40.BCDE41.ABC42.AC43.BCD44.BD45.CD 46.AB47.ABCD48.ABC49.ACDE 50.CD51.ABCD52.ACD53.ABC54.ABD55.ABCD 56.ABD57.ABC58.ABC 59.ABCD60.AB61.AD 62.BCD63.AC 64.AD65.CD 66.ABCD67.BC68.BC69.AB 70.AD71.ACD72.ABC73.ABC74.BD75.ACD 76.CD77.ABCD78.ABCD 79.ABCD80.BCD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l.√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2010年四川省教师公招《公共知识》之《公民道德建设》综合模拟练习参考答案01、A 02、B 03、A 04、A 05、C 06、C 07、C 08、C 09、C 10、11、A 12、B 13、A 14、B 15、A 16、C 17、A 18、A 19、C 20、B21、B 22、A 23、B 24、A 25、A 26、B 27、A 28、A 29、A 30、A 31、B 32、C 33、A 34、A 35、A 36、A 37、A 38、B 39、C 40、A 41、B 42、A 43、C 44、A 45、A 46、B 47、B 48、C 49、C 50、B 51、A 52、A 53、A 54、A 55、A 56、A 57、A 58、B 59、A 60、A61、A 62、C 63、B 64、C 65、A 66、B 67、B 68、B 69、C 70、B71、B 72、C 73、A 74、C 75、C 76、B 77、A 78、A 79、A2010年四川省教师公招《公共知识》之《科学与技术》综合模拟练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B2. C3. B4. C5. A6. D7. A8. B9. A 10. C 11. A 12. A 13. D 14. A 15. A 16. D 17. C 18. A 19. C 20.D 21. D 22. A 23. C 24. B 25. D 26. B 27. A 28. C 29. B 30. A 31. B 32. A 33. D 34. C 35. B 36. B 37. B 38. D 39. C 40. A 41. D 42. A 43. C 44. B 45. D 46. D 47. B 48. A 49. D 50. B 51.A52.B53.C 54.D55.C56.D57.C58.C59.C 60.B 61.B62.B63.B64.C65.D66.B67.D68.A69.B70.D 71.A 72.B 73.C 74.C 75.C 76.C 77.D 78.B 79.B 80.C 81.D 82.B 83.C 84.D 85.B 86.D 87.D 88.D 89.D 90.B 91.C92.D 93.B 94.C 95.A 96.B 97.C 98.D 99.A 100.B 101.D 102.C 103.B 104.B 105.A 106.D 107.C 108.C 109.C 110.A 111.D 112.C 113. B 114. D115. C 116. B 117. B 118. C 119. C 120. B121. A122. B 123. B 124. B 125. C 126 D 127. C128.B129.B130.D131.B 132. C 133. D 134. A 135. C 136. C 137 . A二、多项选择题1. BCD2. ABCD3. ABCD4.AC5. ABCD6. AD7. ACD8. ABC9. ABCD 10. AD11. ABD12. AD13. ABD14. AC 15. ABC 16.ABC17. ABC18. BCD19. ACD20. ABCD 21. ABC22. ABCE23. ABCDE24. ABCDE25. ABCDE 26.ACD 27.ABC 28.ABCD 29.BCD 30.ABC 31.ACD 32.ABC 33.ABC 34.ABE 35.AE 36.ABCDE 37.CDE 38.ABDE 39.CD 40.ACD41. ABCDE 42.AC 43.ABD 44.ACD 45.BC 46.ACD 47.ACD 48.ABCD 49.BCD 50.ACD 51.ABCD 52.ABCD 53.BCDE2010年四川省教师公招《公共知识》之《宜宾市情与事业单位管理》综合模拟练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10:AADBB DDCAA 11——20:CCDBA BDADA21——30:DAAAD ABBAD 31——40:DDACA ADADA 41——50:CDABD BACBC二、多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ABCDE ABCDE ABCDE ABCDE ABC ABCDE ABC ABCDE ABCDE ABCDE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ABCDE ABCDE ABCDE ABCDE ABCDE ABCDE ABCDE ABCDE ABCD ABCDE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ABCDE ABCDE ABCDE ABCDE ABCE ABCD ABCDE ABCD ABCD ABCD题号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CD ABCD ABCDE ABCDE ABC ABCDE ABCD ABCDE ABCD ABCD题号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答案ABCD ABCDE ABCE BCD ABCD ABCDE ABCDE ABCDE ABCDE ABC题号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答案ABCDE ABCDE ACDE ABCDE ABC ABCDE ABCDE ABDE ABCDE ABCDE题号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答案ABCDE ABCD ABDE ABC ABCD ABCDE ABC ABC ABC ABCDE题号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答案ABCD ABC ABC ABCDE ABCDE ABCDE ABCD ABC ABCDE ABCDE题号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答案ABCDE ABCDE ABCD ABCDE ABCE ABCD ABCDE ABCDE ABCDE ABC题号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答案ABCD ABC ABCDE ABCE ABC ABCDE ABCDE ABCDE ABCD ABCDE题号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答案ABCDE ABC ABCD ABCDE ABCD ABCDE ABCD ABCDE ABCD ABCDE题号111 112 113 114 115 116答案ABCDE ABCD ABCDE ABCDE ABCD ABCDE2010年四川省教师公招考试《公共知识》之《应用文写作》综合模拟练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C4、A5、C6、A7、B8、D9、B 10、D11、D 12、C 13、D 14、C 15、D 16、C 17、B 18、A 19、B 20、A21、A 22、C 23、A 24、C 25、A 26、C 27、D 28、B 29、D 30、B二、判断题:1、×2、√3、×4、√5、×6、√7、×8、×9、×10、√2010年四川省教师公招考试《公共知识》之《劳动合同法》试题精选参考答案1-10ACCDCCADBB 11-20 CABCABDACC 21-30 AABDBCADDB 31-40 DCDCDBBDCB41-50 ACBCABAACA 51-60 CDCADCABAC 61-70 DBAAABACBC 71-80 AADBBDBABC81-90 ACBABABACB 91-100DBABDADDDB2010四川省教师公招考试《劳动法》试题练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C 2.D 3.D 4.C 5.D 6.C 7.B 8.A 9.C 10.B11.A 12.D 13.B 14.C 15.B 16.C 17.D 18.A 19.A 20.D二、多项1.ACD 2.ABC 3.A 4.ABDE 5.ABD 6.AD 7.ABD 8.AC 9.BCD 10.AD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E 15.ABCD 16.ABCDE 17.ABCDE 18.ABCDE19.ACD 20.ABC 21.ABC 22.BC 23.ABCD 24.ABCD 25.ACD 26.BC 27.ABC 28.ABCD 29.ACD2010年四川省教师公招考试《宪法》《刑法》《法理学》试题练习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C 2.B 3.C 4.C 5.C 6.B 7.B 8.B 9.D 10. D11. A 12 A 13. D 14. A 15. B 16. A 17. D 18. B 19. A 20. C21. B 22. C 23. A 24. A 25. A 26. C 27. D 28. D 29. A 30. A31. D 32. A 33. B 34. B 35. C 36. B 37. C 38. C 39. D 40. C41. D 42. B 43. B 44. B二、多选题1. ACD2. AD 3.AB 4. AD 5. AD 6. AB 7. ABCD 8. AC 9. ABCD 10. ABC11. ABCD 12. ABCD 13. ABCD 14. BC 15. ABD 16. ABC 17. ABCD 18. BCD。
2010年成都市青羊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试卷(总分:2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A.心理品质B.社会文化C.教育√D.社会环境解析:解析: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而教育使遗传素质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考生应注意,此处的教育应理解为广义的教育。
2.学校思想品德()的理论,是研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本质、特点和规律的。
A.方法B.任务C.措施D.教育过程√解析:解析:能体现出思想品德教育的“本质、特点和规律”的,只能是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即德育过程。
3.()是学生的主要任务。
结合学习任务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
A.考试B.学习√C.活动D.上课解析:解析:学习不仅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
4.学校建立合理的()是使教育工作顺利进行,学生有规律地进行学习和身体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A.教育制度B.作息制度√C.课程表D.时间表解析:解析:课程表虽然对学生的影响也很直接,但作息制度对学生的学习、身体健康成长的影响更加广泛。
5.教育学的任务在于()A.制定教育方针B.解决教育问题C.积累教育经验D.揭示教育规律√解析:解析: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并为教育的发展和改进提供依据,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A.封建社会末期B.资本主义社会初期√C.封建社会初期D.资本主义社会中期解析:解析: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所以说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7.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是()A.形式型策略√B.综合型策略C.组织型策略D.方法型策略解析:8.不属于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主要途径的是()A.政治课B.少先队活动C.班主任工作D.体育竞赛√解析:解析:体育竞赛虽然是中小学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主要途径。
2010成都教师公招考试试题(整理稿95%押中率)一、单项选择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C )A.基本教育规律B.基本教学规律C.基本心理规律D.基本身心规律2.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B )A.130 B.140 C.150 D.1603.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 C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4.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D )A.自我了解B.自我实现C.自我行动D.自我控制5.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A )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6. 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B )A.女优于男B.大致相等C.男优于女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7.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A )A.概念学习B.意义学习C.命题学习D.符号学习8.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C )A.均衡发展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又慢9.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
这是条件刺激的(D )A.一般化B.具体化C.分化D.泛化10.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C )A.操作模仿B.操作整合C.操作熟练D.操作定向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C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D )A.生活焦虑B.择友焦虑C.缺钱焦虑D.考试焦虑13. 发现学习是属于(A )A.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B.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14.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C)A.注意B.需要C.动机D.兴趣15. 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C )A.健康的人格B.健康的习惯C.健康的心理D.健康的生活16. 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A.苛勒B.斯金纳C.桑代克D.布鲁纳17. 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B )A.计划策略B.组织策略C.调节策略D.监视策略18.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D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问题检验D.问题解决19.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B )A.行动B.内化C.执行D.泛化20. 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A )A.形成性评价B.定性评价C.定量评价D.考查性评价2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A)。
A.工作关系B.心理关系C.道德关系D.个人关系2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B)。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团结协作D.以身作则23.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B)。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24.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D)。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25.在哪种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C)。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26.哪种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D)。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27、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B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共鸣28、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B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29、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30、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这三级课程是(D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31、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D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2、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
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C )A、健康权B、名誉权C、受教育权D、隐私权33、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D )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B、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的C、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戒、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34、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A)选择。
A必然B必要C必需35、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B)。
A改革B创新C变革36、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A)。
A发挥B发展C发扬37、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C)。
A变革B改变C变化38、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B)条件。
A重要B基本C必要39、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建构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旨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C)环节。
A重要B必要C首要40、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B)。
A、先进的教学观念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D、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学观念41、教育的根本功能是(C)。
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B、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C、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D、为了一切学生42、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D)。
A、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件B、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课程C、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D、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四大类课程43、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A)。
A、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44、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B)。
A、师生对话B、师生交往C、共同讨论D、课堂活动45、学科教学要以(C)为本。
A、教科书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C、人的全面发展D、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46、课程不是教学的(A)。
A、权威B、方向C、目标D、计划47、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要用(C)去实施教。
A、嘴B、耳C、心D、眼48、对待师生关系上不应当强调(A)。
A、服从B、尊重C、赞赏D、引导49、教师是学习的(D)。
A、组织者B、引导者C、合作者D、以上都是50、新课程主张课堂让学生至少有(B)时间的活动。
A、1/3B、2/3C、1/2D、1/451、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A )A、确立教育目的B、设计课程体系C、加强德育工作D、选择教学方法52、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B )A自主、合作、探究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C、学习、讨论、创新D兴趣、发现、研讨53、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A )A、针对性、因材施教B、逻辑性C、知识性D、创造性54、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A )A时代的要求B教学要求C家长的要求D学校的要求55、教育改革的核心是(C )A教材改革B课堂教学改革C课程改革D教师素质提高56、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的依据是(C )A教学大纲B学生发展特点C国家课程标准D课程改革纲要57、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本次课改实行(D )A国家、自治区、学校三级课程管理B省、县、乡三级课程管理C教育部、教育局、教务处三级课程管理D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5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 C )A保持距离,建立威严B加强了解,打成一片C积极互动,共同发展D相互尊重,共同提高59、下列对教材理解正确的是(B )A教材就是教科书B教材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教学资源C教材就是课程D教学参考书不属于教材60、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A )A自主、合作、创新B自主、合作、探究C主动、合作、改革D提高、发展、创新61、下列关于多元智能理论论述正确的是(B )A人类至少有7种以上的智能,每一种智能作用不同,有的重要,有的是次要的。
B教育评价应该是多渠道的,采用多形式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评价的。
C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每一种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所以存在统一的评价标准D各种智能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他们有共同的发展规律。
62、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D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63、下列关于教学设计的论述错误的是(B )A教学设计具有灵活性的特点B教学设计的方案一般不能修改C在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中包括学习目标、内容、学生特征、教学策略、教学评价D教学设计需要用系统的方法进行设计64、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转变正确的是(A )A.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B.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推广者。
C.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模仿者。
D.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的独立的教师。
65、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中正确的是(A )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66、面对新教材,教师首先要做的是(A )①研究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②研究教材。
③教师要从课程整体设计高度、从学科知识技能整合视角、从教材知识技能的体系编排审视教材、灵活运用教材。
④研究学生特点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67、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新的要求是(B )A教师对教科书的忠实取向B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恰当的选用教材、灵活地增删教材C不需要教师重新学习,并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引入教学D只需掌握具体性的专业知识,不需要掌握方向性的专业知68、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是(D )A 教师完成教学任务B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课堂统一C让学生学会知识D师生的交往互动69、体现今后考试改革方向的是(C )①突出考试的诊断、选拔和发展功能②考试的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