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第三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508.50 KB
- 文档页数:26
武威第六中学课堂教学设计编写时间:2018年月日第二学期总第课时编写人:马雪成课型新课授课班级高一13/14/16授课时间课题第三节化学键(二) 共价键教学目标1、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初步掌握共价键的形成2、通过学生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通过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共价键的形成及特征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各环节教后反思【复习】复习离子键,原子、离子、分子的电子式以及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的书写。
【引言】我们知道钠在氯气中燃烧学生成氯化钠分子,它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
那我们在初中学习过的共价化合物HCl的形成和NaCl一样吗?H2和Cl2在点燃或光照的情况下,H2和Cl2分子被破坏成原子,当氢原子和氯原子相遇时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呢,是通过阴阳离子间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吗?【回答】不能,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均有获得电子的倾向。
【讲解】氢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要达到稳定结构就需要得到一个电子,氯原子最外有7个电子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得到一个电子,两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原子都可以达到稳定结构象氯化氢分子这样,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就叫做共价键。
【板书】二、共价键【板书】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讲解】让我们进一步深入的对概念进行一下剖析【板书】2、成键粒子:原子【板书】3、成键作用:共用电子对间的相互作用结合前面氧化还原反应中讲到的氯化氢的形成,一如共价键,让学生在知识的认知上有一个有简单到复杂的过度,学生理解到位。
教学 过 程 设 计各环节教后反思【提问】那么什么样的元素原子之间能够形成共用电子对呢?(对照离子键形成的条件)【讲解】得失电子能力较强的形成离子键,得失电子能力较差的一般形成共用电子对,这也就说明了形成共价键的条件。
第2章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3课时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编写:王书成 指导思想:要有问题意识,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提出问题时指向性要强。
要在关键处、核心处设问。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掌握化学能与其他能量形式之间的转化关系。
2.补充:知道常见的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重点记忆吸热反应,反应少好记。
重点难点:能量变化的实质学习过程:二、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煤燃烧时发生了化学反应,同时还有热量释放出来。
可见,化学反应发生时,不仅有物质变化,还有能量变化....。
[活动·探究1] 1.根据生活经验,感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以使用哪些方法?2.根据教材提供的仪器,感受能量变化时,主要采用哪种方法?[实验1]Al 与盐酸反应时溶液的温度是否升高?[实验2]感受Ba(OH)2·8H 2O 晶体与NH 4Cl晶体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步骤如下:图1:向玻璃片上滴水 图2:加药品 图3:快速搅拌 图4:拿起烧杯,有啥现象?总结、记录:原理:Ba(OH)2·8H 2O +2NH 4Cl=BaCl 2+2NH 3+10H 2O 。
Ca(OH)2+NH 4Cl= ?[活动2].根据前面的学习和生活常识,下列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释放能量?①H 2SO 4+2KOH===K 2SO 4+2H 2O ②Mg +2HCl===MgCl 2+H 2↑ ③Ba(OH)2·8H 2O +2NH 4Cl===BaCl 2+2NH 3↑+10H 2O ④2Al +Fe 2O 3=====高温Al 2O 3+2Fe ⑤2Mg +O 2=====点燃2MgO ⑥C +CO 2=====高温2CO ⑦2KClO 3=====△2KCl +3O 2↑ ⑧C +H 2O(g)=====高温CO +H 2【归纳总结】1.常见的释放能量的反应(放热反应)有:①活泼金属置换出氢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燃烧反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⑤铝热反应,⑥原电池反应 2.常见的吸收能量的反应(吸热反应)有:①铵盐和强碱的反应:Ba(OH)2·8H 2O +2NH 4Cl=BaCl 2+2NH 3+10H 2O②大多数分解反应,③制水煤气(CO 、H 2)的反应:C +H 2O(气体) 高温CO +H 2↑,④C 和CO 2的反应:C +CO 2 高温2CO(重点记忆吸热反应,数量少好记)判断正误:1.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2.不加热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交流·研讨】(计算:上述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是多少?930-(436+249)KJ=245KJ.思考:1molH2的共价键形成时热量如何变化?【总结、推广】3.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1)化学反应中,破坏旧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为什么?。
化学键教案优秀6篇《化学键》教案参考篇一一、教材分析1.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第3节。
初中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知道钠离子与氯离子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到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以及化学键的概念。
本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微粒观和转化观较深层次的学习。
为今后学习有机化合物、化学反应与能量打下基础。
并通过这些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所以这一课时无论从知识性还是思想性来讲,在教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3.课标要求化学键的相关内容较多,教材是按照逐渐深入的方式学习,课标也按照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本节的课标要求为:“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第三章《有机物》要求“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选修4《化学反应与能量》中要求“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要求“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一些性质;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知道金属键的涵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也就是说,在本节教学中,对化学键的要求并不高,教学中应当根据课标要求,注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和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顺序及认知规律,降低难度,注意梯度。
在电子式的教学中,而其中不必用太多时间将各种物质电子式都要学生练习一遍,取几个典型的投影出来让学生知道书写时的注意事项就行了。
并且交待学生不要花太多时间去钻复杂物质的电子式,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电子式的书写。
第三节化学键(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以及常见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2、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能正确判断价型与两种化合物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复习,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以及对比归纳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电子式的规范书写练习,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识别;电子式的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电子式的规范书写;正确判断价型与两种化合物的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比较、归纳。
【教学过程】离子键非极性键化学键共价键极性键一、正确判断化学键的类型有下列物质:①O2,②CO2,③Na2CO3,④NH3,⑤NaOH,⑥Na2O,⑦Na2O2,⑧NaCl,⑨CH4用序号填空:(1)只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只含有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含有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含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价型与两种化合物的关系1、判断下列化合物的类型:①CO2②Na2CO3 ③NH3④NaOH ⑤Na2O ⑥Na2O2 ⑦NaCl ⑧CH4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2)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3)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存在分子(4)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5)离子化合物不可能含有共价键(6)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非极性键(7)共价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8)一种物质有了极性键就不可能有非极性键三、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以及单质的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CH4、KBr、CaCl2、K2S、CO2、H2O2、的形成过程。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这是第一册书的最后一节了,感谢您的持续关注,化学键内容抽象,但是合理,只需要记住一些规则,这节内容就不难了,化学就是这样不需要太聪明的头脑,但是一定得头脑清醒,因为记忆的东西太多了,加油吧!一、化学键类型与物质类别的判断(2020·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学高一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离子键,也可能含共价键②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构成单质分子的粒子不一定存在共价键⑥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只有极性键 ⑦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A .①③⑤⑥ B .②④⑥C .①③⑤D .③⑤⑦【答案】C 【详解】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离子键,也可能含共价键,如NaOH 、Na 2O 2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①正确;②含有离子键的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所以共价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不可能含离子键,②错误;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③正确;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铵盐为离子化合物,④错误; ⑤构成单质分子的粒子不一定存在共价键,如稀有气体中不含化学键,⑤正确;⑥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若为同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是非极性共价键,不同元素之间形成的是极性共价键,如H 2O 2中两个氧原子之间为非极性共价键,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为极性共价键,⑥错误;⑦有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只有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也可能属于物理变化,如氯化钠溶于水有离子键的断裂但属于物理变化,⑦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③⑤,答案选C 。
二、电子式书写的常见错误(1)漏写孤电子对。
如将N 2的电子式误写成N ⋮⋮N ,正确的应为··N ⋮⋮N ··。
《选修三第二章第一节 共价键》导学案(第3课时)【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要求:复习巩固本节知识【重点知识再现】一、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区别 电子式:(以NaCl 为例) 离子化合物的结构:Na +[··Cl ··]- NaCl 的形成过程:Na ·+·Cl ··―→Na +[··Cl ··]- 以HCl 为例:结构式:H —Cl 电子式:H ··Cl ·· HCl 的形成过程:H ·+·Cl ··―→H ··Cl ··1.共价键实质:在原子间形成共用电子对。
2.σ键与π键的对比及判断σ键、π键的方法4.形成共价键的条件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原子之间相遇时,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未达到稳定状态,则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三.键参数的应用1.共价键的键能和键长反映了共价键的强弱程度,键长和键角常被用来描述分子的空间构型。
2.一般来讲,形成共价键的两原子半径之和越小,共用电子对数越多,则共价键越牢固,含有该共价键的分子越稳定。
如HF、HCl、HBr、HI中,分子的共用电子对数相同(1对),因F、Cl、Br、I 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共价键牢固程度H—F>H—Cl>H—Br>H—I,因此,稳定性HF>HCl>HBr>HI,氧族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递变规律可用类似的方法加以解释。
同理,可用共价键牢固程度解释酸性HF<HCl<HBr<HI及H2S<H2Se<H2Te。
3.当两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发生重叠,重叠程度越大,键长越短,键能越大。
4.有机物中碳原子与碳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的键长规律如下:C—C>C===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