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 格式:ppt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37
一、填空(1)ABS系统中ECU所依据的控制参数包括车轮滑移率和车轮角加速度。
(2)ABS系统中液压式制动压力调节器主要由电磁阀、液压泵和储液器等组成(3)ABS系统中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中,ECU控制流经制动压力调节器电磁线圈的电流的大小,使ABS系统处于“升压”、“保压”和“减压”三种状态。
(4)四传感器四通道/四轮独立控制的ABS系统制动距离和操纵性最好。
二、判断(1)ABS系统中制动压力调节器通过电磁阀直接或间接地控制轮缸的制动压力。
(√)(1)ABS系统中制动压力调节器通过电磁阀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主缸的制动压力。
(×)(2)在一般制动情况下,驾驶员踩在制动踏板上的力较小,车轮不会被抱死,ECU无控制信号输出。
(√)(2)在一般制动情况下,即使驾驶员踩在制动踏板上的力较小,车轮不会被抱死,ECU 也有控制信号输出。
(×)(3)在紧急制动时,车轮将要被抱死的情况下,ECU会输出控制信号,通过控制制动器的制动力,使车轮不被抱死。
(√)(3)在紧急制动时,车轮将要被抱死的情况下,ECU会输出控制信号,通过控制驾驶员踩在制动踏板上的力,使车轮不被抱死。
(×)(4)四传感器四通道/四轮独立控制的ABS系统制动距离和操纵性最好。
(√)(4)四传感器四通道/四轮独立控制的ABS系统制动距离最好,但操纵性不好。
(×)(5)当ECU向电磁线圈通入一个较小的保持电流(约为最大电流的1/2)时,电磁阀处于“保压”位置。
(√)(5)当ECU向电磁线圈无电流通过时,电磁阀处于“保压”位置。
(×)(6)可变容积式压力调节器的制动压力油路和ABS控制压力油路是相互隔开的。
(√)(6)可变容积式压力调节器的制动压力油路和ABS控制压力油路是相通的。
(×)三、简答题1、可变容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基本结构主要由电磁阀、控制活塞、液压泵、储能器等组成。
2、ABS的可变容积式压力调节器系统特点该种压力调节系统的特点是制动压力油路和ABS控制压力油路是相互隔开的。
ABSEBSESC产品介绍ABS(防抱死制动系统)、EBS(电子制动系统)和ESC(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是现代汽车安全性能上的重要装备。
本文将从工作原理、功能和应用等方面对这三种产品进行介绍。
首先,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是一种主动安全设备,主要应用于汽车的制动系统中。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感知车轮的转速,当发现一些车轮即将抱死时,刹车压力会被自动地调整,以保持车轮转动。
这样一来,车辆可以在急刹时保持稳定,并且能够快速减速而不会失去控制。
ABS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防止车轮抱死,避免因轮胎滑动导致车辆偏离方向;二是提高制动距离,保证车辆能够在最短距离内停下。
ABS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现代汽车都配备了ABS。
接下来,EBS(Electronic Braking System)电子制动系统主要用于大型商用车辆的制动系统中。
它是一种高级的制动系统,可以提供更好的制动性能和精确的制动控制。
与传统的气压制动系统相比,EBS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来管理制动系统,实现更快的制动响应和更稳定的制动力。
EBS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检测车辆的动态参数,如车速、加速度和制动力等,然后通过ECU对制动力进行精确控制,以提供更好的制动效果。
EBS具有自检测和故障诊断功能,可以及时发现并报告制动系统的故障,并提供相应的修复建议。
EBS的应用范围主要在大型商用车辆中,如卡车、巴士等。
最后,ESC(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是一种主动安全系统,用于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它通过感知车辆的姿态参数和驾驶员的操纵行为,通过制动和引擎控制等手段来实现动态稳定控制。
当系统检测到车辆即将失去稳定性,如侧滑、过度转向等情况时,会自动采取措施来恢复车辆的稳定。
ESC的主要功能有预防侧滑、纠正过多转向和保持车辆在道路上的牢固连接等。
它适用于各类车辆,往往与其他主动安全系统(如ABS和牵引力控制系统)配合使用,以提供更为全面的车辆安全保护。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 ,简称ABS )的控制原理,对目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所采用的控制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控制技术1.概述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和高速公路的不断修建,汽车的行驶安全性越来越为人们重视。
为了全面满足制动过程中汽车对制动的要求,使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更趋合理。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简称ABS )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汽车上。
“ABS”中文译为“防锁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
ABS 是常规刹车装置基础上的改进型技术,可分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
现代汽车上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
普通制动系统在湿滑路面上制动,或在紧急制动的时候,车轮容易因制动力超过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而安全抱死。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是指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能实时判定车轮的滑动率,自动调节作用在车轮上的制动力矩,防止车轮抱死。
从而获得最佳制动效能的电子装置。
它能把车轮的滑动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充分地利用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有效地缩短制动距离,显著地提高车辆制动时的可操纵性和稳定性,从而避免了车轮抱死时易出现的各种交通事故。
随着制动强度的增加,车轮滚动成分越来越少,而滑动成分越来越多,一般用滑动率S 来说明制动过程中滑动成分的多少。
滑动率越大,滑动成分越少。
S=1-ur ω%100⨯ 其中: u ——车轮中心的速度;r ——没有地面制动力时的车轮滚动半径; w ——车轮的角速度。
纵向和侧向附着系数可表达为车轮滑动率的函数(如图1)。
最大纵向附着系数所对应的滑动率称为临界稳定点SK 。
abs+esc工作原理ABS(防抱死刹车系统)和ESC(电子控制制动系统)是现代汽车中常见的安全系统,它们共同确保了车辆在各种行驶条件下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个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一、ABS系统工作原理ABS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物理学中的“抱死不转”原理。
当车辆刹车时,如果车轮在瞬间抱死,车辆就会失去转向能力或者侧翻。
ABS通过不断检测并调整车轮的转速,使得车轮在刹车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微滚动状态,即车轮仍然转动,只是转速不断降低。
这种状态下,车辆可以保持转向能力,同时刹车距离也不会过长。
ABS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执行器三部分组成。
传感器负责检测车轮的转速,并将数据传输到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根据这些数据和车辆的其他参数(如车速、刹车压力等)计算出最佳的刹车压力和车轮转速的匹配关系,然后将指令发送给执行器。
执行器是一个电磁阀或液压调节器,它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调整刹车压力,从而实现车轮的微滚动。
二、ESC系统工作原理ESC系统是在ABS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车辆整体姿态的监控和控制系统。
ESC通过一系列传感器和执行器,实时监控车辆的车速、转向角度、车轮转速和车身侧倾角度等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计算出最佳的制动力分配和转向干预策略。
当车辆发生失控(如转向过度、转向不足、侧滑等)时,ESC会立即介入,通过调节刹车压力或发动机动力,纠正车辆姿态,使其回到正常的行驶轨迹上。
ESC的这种干预通常是微妙的,驾驶员通常不会察觉到它的存在,但能在关键时刻挽救车辆和乘客的生命。
三、总结ABS和ESC系统的共同目标是防止车辆在紧急刹车或失控时发生严重的安全问题。
ABS通过调整车轮转速保持车辆转向能力,而ESC则通过实时监控和调整车辆姿态,确保了车辆在各种行驶条件下的安全。
这两个系统在现代汽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驾驶中,驾驶员应该了解这两个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以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合理使用它们来提高行车安全性。
防抱死制动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全称是Anti-lock Brake System,即ABS,可安装在任何带液压刹车的汽车上。
它是利用阀体内的一个橡胶气囊,在踩下刹车时,给予刹车油压力,充斥到ABS的阀体中,此时气囊利用中间的空气隔层将压力返回,使车轮避过锁死点。
一、基本介绍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通过安装在车轮上的传感器发出车轮将被抱死的信号,控制器指令调节器降低该车轮制动缸的油压,减小制动力矩,经一定时间后,再恢复原有的油压,不断的这样循环(每秒可达5~10次),始终使车轮处于转动状态而又有最大的制动力矩。
没有安装ABS的汽车,在行驶中如果用力踩下制动踏板,车轮转速会急速降低,当制动力超过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时,车轮就会被抱死,完全抱死的车轮会使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下降,如果前轮被抱死,驾驶员就无法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如果后轮被抱死,就极容易出现侧滑现象。
ABS这种最初被应用于火车上的技术,后应用于飞机,现在已经十分普及,在十万元以上级别的轿车上都可见到它的踪影,有些大客车上也装有ABS。
装有ABS的车辆在遇到积雪、冰冻或雨天等打滑路面时,可放心的操纵方向盘,进行制动。
它不仅有效的防止了事故的发生,还能减少对轮胎的摩损,但它并不能使汽车缩短制动距离,在某些情况下反而会有所增加。
提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制动踏板一定要踩到底,才能激活ABS系统,这时制动踏板会有一些抖动,有时还会有一些声音,但也不能松开,这表明ABS系统开始起作用了。
二、分类在ABS中,对能够独立进行制动压力调节的制动管路称为控制通道。
一是按生产厂家分类,二是按控制通道分类。
以下主要介绍按通道分类的方法。
ABS装置的控制通道分为四通道式、三通道式、二通道式和一通道式。
(1)四通道式四通道ABS有四个轮速传感器,在通往四个车轮制动分泵的管路中,各设一个制动压力调节器装置,进行独立控制,构成四通道控制形式。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2. 掌握ABS系统的组成和各部件的作用。
3. 通过实验验证ABS系统在紧急制动时的性能。
4. 提高对汽车制动系统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是一种能够防止汽车在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的电子控制系统。
其工作原理如下:当驾驶员紧急制动时,ABS系统通过检测车轮转速,实时调整制动压力,使车轮保持一定的滑动率,从而保证车轮在制动过程中始终处于滚动状态,避免车轮抱死,提高制动性能和行车安全。
三、实验设备1. 汽车ABS实验台2. 车轮转速传感器3. 制动压力传感器4. 数据采集系统5. 计算机软件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汽车停放在平坦、干燥的场地上,确保车辆稳定。
(2)连接实验设备,包括车轮转速传感器、制动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计算机。
(3)检查各传感器和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2. 实验操作(1)启动汽车,使发动机运行在稳定状态。
(2)打开数据采集系统,记录车轮转速和制动压力数据。
(3)进行紧急制动操作,观察车轮转速和制动压力的变化。
(4)重复实验操作,记录不同制动强度下的车轮转速和制动压力数据。
3. 数据分析(1)将实验数据导入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绘制车轮转速和制动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3)分析车轮转速和制动压力的变化规律,验证ABS系统的工作原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车轮转速变化在紧急制动过程中,车轮转速迅速下降,当车轮即将抱死时,转速下降至最低点。
随后,ABS系统通过调整制动压力,使车轮转速逐渐回升,保持在一定的滑动率范围内。
2. 制动压力变化在紧急制动过程中,制动压力先迅速上升,随后在ABS系统的控制下,制动压力在车轮即将抱死时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下降,使车轮转速回升。
3.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验证,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在紧急制动过程中能够有效防止车轮抱死,提高制动性能和行车安全。
汽车最常见的五种主动安全技术
随着汽车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汽车采用了各种主动安全技术来提高驾驶安全性。
以下是汽车最常见的五种主动安全技术:
1.防抱死制动系统(ABS):ABS能够在制动时避免车轮卡死,保持车轮旋转,防止车辆失控。
它通过电子控制装置来调节制动压力,使制动更加平稳和可控。
2.车身稳定控制系统(ESP):ESP可以在车辆转弯或紧急制动时保持车辆稳定。
它通过感应车辆的方向盘、刹车和加速器输入,以及车辆实际运动状态来调节制动力和引擎输出,让车辆更加容易操控。
3.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ACC可以在车辆巡航时自动调整车速以保持与前方车辆的安全距离。
它通过感应前方车辆的距离和速度来自动调整车速,使驾驶者更加轻松和安全。
4.盲点监测系统(BSM):BSM可以在驾驶者无法看到的区域监测到其他车辆的存在,避免驾驶者因盲点而发生碰撞事故。
它通过感应车辆周围的雷达来检测车辆位置,当车辆进入盲点时,它会向驾驶者发出警告。
5.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LDW可以监测车辆是否偏离了当前车道,并在需要时向驾驶者发出警告。
它通过感应车辆的轨迹和行驶方向来检测车辆是否偏离,以提醒驾驶者及时调整方向。
以上这些主动安全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驾驶者的安全性,还可以
减少事故的发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的主动安全技术还将不断升级和完善,为驾驶者带来更加安全和便利的驾驶体验。
abs的工作原理ABS是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的简称,它是一种通过电子控制技术来防止车辆在紧急制动时轮胎抱死的系统。
下面将详细介绍ABS的工作原理。
ABS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单元、液压单元和执行器组成。
传感器负责检测车轮的转速,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来判断车轮是否即将抱死,并控制液压单元的工作。
液压单元则负责控制制动压力,执行器则根据液压单元的指令来调整制动力。
ABS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 当车辆进行紧急制动时,传感器会不断检测车轮的转速。
如果某个车轮的转速低于其他车轮,说明该车轮即将抱死。
2. 控制单元会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判断哪个车轮即将抱死,并向液压单元发送指令。
3. 液压单元接收到控制单元的指令后,会调整制动压力。
对于即将抱死的车轮,液压单元会迅速减小制动压力,使车轮恢复正常转速。
4. 当车轮恢复正常转速后,液压单元会逐渐增加制动压力,以保持车辆的制动效果。
通过以上的工作原理,ABS系统可以防止车轮抱死,提高车辆的制动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它可以使车辆在紧急制动时保持方向的稳定性,减少制动距离,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ABS系统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根据不同的路面情况和驾驶条件进行自动调整,提供最佳的制动效果。
此外,ABS系统还可以与其他安全系统,如牵引力控制系统(Traction Control System)和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等进行联动,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ABS系统通过检测车轮的转速,并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来判断车轮是否即将抱死,通过控制液压单元的工作来调整制动压力,从而防止车轮抱死,提高车辆的制动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它是一项重要的汽车安全技术,可以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ABSEBSESC产品介绍1.ABS(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是车辆安全系统的一种主动安全装备,主要用于防止车辆在紧急制动时出现轮胎抱死现象,确保车辆制动时仍能保持最佳的方向稳定性和操控性。
ABS通过对车轮的制动力进行连续调节,使车轮在紧急制动时保持旋转,避免车轮因抱死而失去了方向控制。
ABS工作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感知车轮速度,再通过制动阀门控制制动液的流向,实现对车轮的制动力调节。
当车辆紧急制动时,系统会周期性释放和恢复制动力,以保持车轮不抱死。
这样的连续调节可以减少制动力对车轮的阻滞,提高车辆的制动距离和稳定性,避免碰撞和失控事故的发生。
2.EBS(电子制动系统):EBS是一种电子化的制动系统,用于替代传统的气压制动系统。
EBS采用了电子控制单元(ECU)来控制制动阀门,消除了传统气压制动系统中的机械和气压元件,提高了制动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精度。
EBS可以实现多路制动、自适应制动以及制动力的主动分配。
EBS的工作原理是通过ECU控制制动阀门的开启和关闭,从而控制制动气压的大小。
当车辆需要制动时,ECU会根据车辆的状态和司机的操作信号计算出合适的制动力,并相应地控制制动阀门的开度,从而实现对车轮制动力的控制。
EBS不仅提高了制动响应速度和稳定性,还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制动系统的状态,提供车辆的制动性能反馈和预警信息。
3.ESC(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是一种综合性的车辆动态稳定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对车辆各项参数的监测和控制来实现对车辆行驶稳定性的提升。
ESC可以感知车辆中心轴线与实际运动轨迹之间的差异,并通过自动控制制动力和发动机输出力矩来纠正车辆的姿态,避免侧滑、失控和翻车等危险情况。
ESC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的姿态参数,如横向加速度、转向角度、车速等,并通过电子控制单元对制动系统和发动机输出力矩进行调节。
当车辆出现侧滑或失控现象时,ESC系统会自动调整车轮制动力和发动机输出力矩,以使车辆恢复到安全的行驶状态。
电工电子学论文-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研究一.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概述及工作原理1.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概述汽车在湿滑的路面或在有积雪的路面上进行紧急制动时,容易发生车轮的抱死。
在车轮(一般是后轮先抱死而前轮未抱死)抱死时,车轮会急速降低转速,最终停止转动,而车身由于惯性将继续向前滑动。
此时方向盘操纵失灵,车前轮将继续按规定角度转弯,导致车辆发生侧滑或打转,如果车速过快,甚至会失控冲出道路,导致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
因此,防止车轮抱死显得十分重要。
ABS在1920年由英国人霍纳摩尔研制成功,到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车辆并存在多种类型。
ABS能在制动过程中判定车轮的滑移率,把车轮的滑移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充分利用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使制动器的效能发挥到最佳状态,从而显著地提高车辆制动时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使汽车在制动时维持方向稳定性和缩短制动距离,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ABS的基本功能是感知制动轮每一瞬间的运动状态,并根据其运动状态,相应的调节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从而控制车辆的滑移率,避免出现抱死。
ABS主要分机械和电子两种,目前汽车工业中绝大多数都采用电子式ABS,并已由集成电路控制发展到了由微机控制。
2.ABS工作原理防抱死制动系统电子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ABS传感器、ABS电子控制器制动压力调节器,ABS电子控制系统电路等结构。
在车辆制动时,车轮转速传感器和减速度传感器可以将车轮的转速和减速度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输送给控制器,以使ABS能够根据车辆的行驶状况进行合理的处置,进行防抱死控制。
ABS电子控制器(ABS ECU)由输入极电路,运算电路,输出级电路和安全保护电路组成,主要任务是接受传感器的信号,进行计算分析,判断制动车轮的状况,并据此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制动压力调节器工作,及时调节制动力的大小。
此外,控制器还具有故障监控报警和故障自诊断的功能,可以说是ABS系统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