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2
车辆工程技术58车辆技术0 前言 防抱死制动系统是汽车中的重要系统,其肩负着汽车的安全性,同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人们生活条件也在发生改变,对汽车的需求量也在逐年的递增,这更加需要确保汽车的内部结构稳定性,这样才可以确保人们安全出行。
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就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知识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依据,当然其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等问题的发生,进而大幅度提高制动时的安全性。
1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构成1.1 车轮速度传感器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构成包含很多系统,主要具体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深入分析。
第一点,车轮速度传感器,通常情况下车轮的左右前轮,或者是左右后轮内部都安装相应的传感器,他主要是为了检测各个车轮的转速以及车轮打滑出现的几率,而汽车制动能否安全稳定直接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所以为了降低不必要事故问题的发生,我们必须要选择正确的传感器进行安装,也要确保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零件的完整性[1]。
第二点,很多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因传感器失灵而致使问题的出现,所以我们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多个车轮速度推定计算车身速度的方法,来检测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每一个车轮的转速。
1.2 防抱制动系统执行元件 防抱制动系统执行原件,也是该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汽车能否安全运行,具体我们做好以下分析。
首先,工作人员在配管中安装设主泵和车轮分泵的过程中,他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目的是为了调节通向各车油轮油缸的制动油压,以此来实现控制制动力的目标,确保汽车能够安全稳定行驶。
同时为了监视整个汽车系统的工作状况,相关工作人员也要相将相应的制动油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借助控制指令第一时间传送到ABS执行原件中去,且发挥援建的最大化作用。
其次 ECU往往是根据汽车车轮速度传感器的车轮速度信号,进一步去推算当前汽车行驶过程中整个车身的速度,当然我们也可以借助其他方式监测各个车轮的运转状况,这样才能够确保汽车制动的安全稳定性。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 ,简称ABS )的控制原理,对目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所采用的控制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控制技术1.概述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和高速公路的不断修建,汽车的行驶安全性越来越为人们重视。
为了全面满足制动过程中汽车对制动的要求,使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更趋合理。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简称ABS )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汽车上。
“ABS”中文译为“防锁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
ABS 是常规刹车装置基础上的改进型技术,可分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
现代汽车上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
普通制动系统在湿滑路面上制动,或在紧急制动的时候,车轮容易因制动力超过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而安全抱死。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是指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能实时判定车轮的滑动率,自动调节作用在车轮上的制动力矩,防止车轮抱死。
从而获得最佳制动效能的电子装置。
它能把车轮的滑动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充分地利用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有效地缩短制动距离,显著地提高车辆制动时的可操纵性和稳定性,从而避免了车轮抱死时易出现的各种交通事故。
随着制动强度的增加,车轮滚动成分越来越少,而滑动成分越来越多,一般用滑动率S 来说明制动过程中滑动成分的多少。
滑动率越大,滑动成分越少。
S=1-ur ω%100⨯ 其中: u ——车轮中心的速度;r ——没有地面制动力时的车轮滚动半径; w ——车轮的角速度。
纵向和侧向附着系数可表达为车轮滑动率的函数(如图1)。
最大纵向附着系数所对应的滑动率称为临界稳定点SK 。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教案首页第四章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此章内容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理论基础、种类;掌握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及典型的ABS结构形式和工作过程;了解装用ABS的车辆容易出现的一些特殊现象;检修ABS时应注意的事项;ABS故障的一般检查方法以及制动液和制动液的更换。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第一节概述理论教学:1学时。
第二节ABS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理论教学:4学时。
第三节典型车型的ABS系统理论教学:1学时。
第四节ABS的使用与检修理论教学:2学时;ABS系统的拆检实践技能:4学时。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结构、原理;检修ABS 时应注意的事项;ABS故障的一般检查方法。
难点: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结构、原理;ABS故障的一般检查方法。
四、教学基本方法和教学过程此内容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ABS的结构原理授课先理论后实践;ABS故障的一般检查方法理论实践同步进行。
第四章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即英文的Antilock Braking System,缩写为ABS。
第一节概述一、ABS的理论基础1.汽车的制动性——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强制地减速以至停车且维持行驶的方向稳定性的能力。
制动效能主要评价指标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1)制动效能——汽车在行驶中,强制减速以至停车的能力。
基本评价指标: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制动时间。
(2)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汽车在制动时仍能按指定方向的轨迹行驶,即不发生跑偏、侧滑、以及失去转向能力。
2.汽车制动时车轮受力分析V——车速ω——车轮旋转角速度M——惯性力矩jM——制动阻力矩μW——车轮法向载荷——地面法向反力FzT——车轴对车轮的推力——地面制动力Fxr——车轮半径rω——车轮切向速度,简称轮速(1)制动器制动力:制动蹄与制动鼓(盘)压紧时形成的摩擦力矩Mμ通过车轮作用于地面的切向力——Fμ(2)地面制动力制动时地面对车轮的切向反作用力——F X(3)地面制动力Fμ、制动器制动力F X及附着力Fφ之间的关系3.硬路面上附着系数φ与滑移率s的关系(1)制动过程中车轮的三种运动状态第一阶段:纯滚动,路面印痕与胎面花纹基本一致车速V=轮速Vω第二阶段:边滚边滑,路面印痕可以辨认出轮胎花纹,但花纹逐渐模糊。
防抱死制动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全称是Anti-lock Brake System,即ABS,可安装在任何带液压刹车的汽车上。
它是利用阀体内的一个橡胶气囊,在踩下刹车时,给予刹车油压力,充斥到ABS的阀体中,此时气囊利用中间的空气隔层将压力返回,使车轮避过锁死点。
一、基本介绍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通过安装在车轮上的传感器发出车轮将被抱死的信号,控制器指令调节器降低该车轮制动缸的油压,减小制动力矩,经一定时间后,再恢复原有的油压,不断的这样循环(每秒可达5~10次),始终使车轮处于转动状态而又有最大的制动力矩。
没有安装ABS的汽车,在行驶中如果用力踩下制动踏板,车轮转速会急速降低,当制动力超过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时,车轮就会被抱死,完全抱死的车轮会使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下降,如果前轮被抱死,驾驶员就无法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如果后轮被抱死,就极容易出现侧滑现象。
ABS这种最初被应用于火车上的技术,后应用于飞机,现在已经十分普及,在十万元以上级别的轿车上都可见到它的踪影,有些大客车上也装有ABS。
装有ABS的车辆在遇到积雪、冰冻或雨天等打滑路面时,可放心的操纵方向盘,进行制动。
它不仅有效的防止了事故的发生,还能减少对轮胎的摩损,但它并不能使汽车缩短制动距离,在某些情况下反而会有所增加。
提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制动踏板一定要踩到底,才能激活ABS系统,这时制动踏板会有一些抖动,有时还会有一些声音,但也不能松开,这表明ABS系统开始起作用了。
二、分类在ABS中,对能够独立进行制动压力调节的制动管路称为控制通道。
一是按生产厂家分类,二是按控制通道分类。
以下主要介绍按通道分类的方法。
ABS装置的控制通道分为四通道式、三通道式、二通道式和一通道式。
(1)四通道式四通道ABS有四个轮速传感器,在通往四个车轮制动分泵的管路中,各设一个制动压力调节器装置,进行独立控制,构成四通道控制形式。
电控abs的工作原理今天咱们来唠唠汽车里超酷的一个东西——电控ABS,也就是防抱死制动系统。
你想啊,当你开车在路上,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得猛踩刹车的时候,如果没有ABS,那车轮就很容易抱死。
这抱死可不得了,就像你的脚突然僵住了一样。
车轮一旦抱死,汽车就会失去转向能力,就像个醉汉一样,只能直直地往前冲。
这时候要是前面有个弯道或者有个障碍物,那可就危险啦,就像一头莽撞的牛,根本没法拐弯躲开。
那电控ABS是怎么解决这个大麻烦的呢?其实啊,它就像是一个超级聪明的小管家。
在汽车的每个车轮上,都有速度传感器。
这个传感器就像个小侦察兵,时刻盯着车轮的转速呢。
当你踩下刹车踏板的时候,这个小侦察兵就开始疯狂向ABS的控制单元传递消息,告诉它每个车轮的转速情况。
如果控制单元发现某个车轮要抱死了,就会像个严厉的教官一样,迅速给这个车轮的制动压力调节装置下命令。
这个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就像是个阀门小能手,它会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快速调整这个车轮的制动压力。
比如说,要是车轮抱死的趋势很强烈,它就会减小制动压力,让车轮能够继续转动起来。
就像你拉着一个调皮的小孩,要是拉得太猛他就僵住了,这时候你松一松,他又能灵活地跑起来啦。
而且啊,这个电控ABS的工作速度超级快。
它可不是那种慢吞吞的家伙,它的反应速度是以毫秒来计算的。
在你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它就已经在车轮之间忙得不可开交了。
一会儿给这个车轮松松压力,一会儿又给那个车轮紧紧压力,就像一个技艺高超的杂技演员,在几个车轮之间玩着平衡的把戏。
你知道吗,电控ABS还有个很贴心的地方。
它在不同的路面上都能发挥作用。
不管是在干燥的柏油马路上,还是在湿滑的雨天路面,甚至是在积雪或者结冰的道路上。
在湿滑路面上啊,车轮更容易抱死,但是ABS就像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稳稳地控制着局面。
在雪地上的时候,它也能让你的车不至于一下子就滑出去老远,就像给你的车穿上了防滑的小靴子一样。
有了电控ABS,咱们开车的时候就多了一份安心。
一、填空
(1)ABS系统中ECU所依据的控制参数包括车轮滑移率和车轮角加速度。
(2)ABS系统中液压式制动压力调节器主要由电磁阀、液压泵和储液器等组成
(3)ABS系统中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中,ECU控制流经制动压力调节器电磁线圈的电流的大小,使ABS系统处于“升压”、“保压”和“减压”三种状态。
(4)四传感器四通道/四轮独立控制的ABS系统制动距离和操纵性最好。
二、判断
(1)ABS系统中制动压力调节器通过电磁阀直接或间接地控制轮缸的制动压力。
(√)(1)ABS系统中制动压力调节器通过电磁阀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主缸的制动压力。
(×)(2)在一般制动情况下,驾驶员踩在制动踏板上的力较小,车轮不会被抱死,ECU无控制信号输出。
(√)
(2)在一般制动情况下,即使驾驶员踩在制动踏板上的力较小,车轮不会被抱死,ECU 也有控制信号输出。
(×)
(3)在紧急制动时,车轮将要被抱死的情况下,ECU会输出控制信号,通过控制制动器的制动力,使车轮不被抱死。
(√)
(3)在紧急制动时,车轮将要被抱死的情况下,ECU会输出控制信号,通过控制驾驶员踩在制动踏板上的力,使车轮不被抱死。
(×)
(4)四传感器四通道/四轮独立控制的ABS系统制动距离和操纵性最好。
(√)
(4)四传感器四通道/四轮独立控制的ABS系统制动距离最好,但操纵性不好。
(×)(5)当ECU向电磁线圈通入一个较小的保持电流(约为最大电流的1/2)时,电磁阀处于“保压”位置。
(√)
(5)当ECU向电磁线圈无电流通过时,电磁阀处于“保压”位置。
(×)
(6)可变容积式压力调节器的制动压力油路和ABS控制压力油路是相互隔开的。
(√)(6)可变容积式压力调节器的制动压力油路和ABS控制压力油路是相通的。
(×)
三、简答题
1、可变容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基本结构
主要由电磁阀、控制活塞、液压泵、储能器等组成。
2、ABS的可变容积式压力调节器系统特点
该种压力调节系统的特点是制动压力油路和ABS控制压力油路是相互隔开的。
四、问答题
1、以车轮滑移率为控制参数的ABS工作原理
ECU根据车速和车轮车速传感器的信号计算车轮的滑移率,作为控制制动力的依据。
当计算滑移率超出设定值时,ECU就会输出减小制动力信号,通过制动压力调节器减小制动压力,使车轮不被完全抱死;当滑移率低于设定值时,ECU输出增大制动力信号,制动压力调节器使制动力增大。
通过这样不断地调整制动压力,控制车轮的滑移率在设定的最佳范围。
2、以车轮角加速度为控制参数的ABS工作原理
ECU根据车轮的车速传感器信号计算车轮角加速度,作为控制制动力的依据。
一个是角减速度的门限值,作为被抱死的标志;一个是角加速度的门限值,作为制动力过小、车速过高的标志。
制动时,当车轮角减速度达到门限值时,ECU输出减小制动力信号;当车轮
转速升高至角加速度门限值,ECU输出增加制动力信号。
如此不断地调整制动压力,使车轮不被抱死,处于边滚边滑的状态。
3、电控ABS的工作原理
电控ABS的核心是电子控制单元(ECU),它通过传感器监视汽车制动时车轮是否抱死。
在一般的制动情况下,驾驶员踩在制动踏板上的力较小,车轮不会被抱死,ECU 无控制信号输出,这时,就如同普通的制动系统,制动力完全由驾驶员踩在制动踏板上的力来控制。
在紧急制动或是在松滑路面行驶时制动,车轮将要被抱死的情况下,ECU 就会输出控制信号,通过执行机构(即制动压力调节器)控制制动器的制动力,使车轮不被抱死。
4、ABS系统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工作过程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ECU控制流经制动压力调节器电磁线圈的电流的大小,使ABS系统处于“升压”、“保压”和“减压”三种状态。
(1)升压(常规制动) ,电磁线圈中无电流通过,电磁阀处于“升压“位置。
此时制动主缸与轮缸相通,制动主缸的制动液直接进入轮缸,轮缸压力随主缸压力增减,ABS不工作,回油泵也不工作。
(2)保压当ECU向电磁线圈通入一个较小的保持电流(约为最大电流的1/2)时,电磁阀处于“保压”位置。
此时主缸、轮缸和回油孔相互隔离密封,轮缸中保持一定制动压力。
(3)减压当ECU向电磁线圈通入一个最大电流时,电磁阀处于“减压”位置。
此时电磁阀将轮缸与回油通道或储能器接通,轮缸中的制动液流经电磁阀进入储能器,轮缸压下降。
五、论述题
1、可变容积式压力调节器工作过程
(1)常规制动常规制动时,电磁线圈无电流流过,电磁阀将控制活塞工作腔与回油管路接通,控制活塞在强力弹簧的作用下推至最左端。
活塞顶端推杆将单向阀打开,使制动主缸与轮缸的制动管路接通,制动主缸的制动液直接进入轮缸,轮缸压力随主缸压力变化而变化。
此种工作状态是ABS、工作之前或工作之后的常规制动工况。
(2)减压减压时ECU向电磁线圈通入一个大电流,电磁阀内的柱塞在电磁力作用下克服弹簧弹力移到右边,将储能器与控制活塞工作腔管路接通。
储能器(液压泵)的压力油进入控制活塞工作腔推动活塞右移,单向阀关闭,主缸与轮缸之间的通路被切断。
同时由于控制活塞的右移,使轮缸侧容积增大,制动压力减小。
(3)保压 ECU向电磁线圈通入—个较小电流,由于电磁线圈的电磁力减小,柱塞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左移至将储能器、回油管及控制活塞工作腔管路相互关闭的位置。
此时控制活塞左侧的油压保持一定,控制活塞在油压和强力弹簧的共同作用下保持在一定位置,而此时单向阀仍处于关闭状态,轮缸侧的容积也不发生变化,制动压力保持一定。
(4)增压需要增压时,ECU切断电磁线圈中的电流,柱塞回到左端的初始位置,控制活塞工作腔与回油管路接通,控制活塞左侧控制油压解除,控制液流回储液器。
控制活塞在强力弹簧的作用下左移、轮缸侧容积变小,压力升高至初始值。
当控制活塞左移至最左端时,单向阀被打开,轮缸压力将随主缸的压力增大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