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桥起重机的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18.45 MB
- 文档页数:2
岸桥,场桥,轨道吊双小车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出处:时间:2009-05-26 18:36ZPMC郑重向港口推荐用于常规码头的双小车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它的特点是生产率高。
它虽诞生于自动化码头,但也可在常规码头应用。
鉴于它无可比拟的优势,会在常规码头得到更大的发展。
ZPMC最近与中国宁波港签订了一份双小车起重机的合同,它吸取了德国汉堡港双小车起重机成功的经验,对该机型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
改进后用于常规码头的双小车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具有如下特点:1.起重机大梁由原来的单箱梁改为双箱梁结构,前小车改为牵引式小车而且将起升机构移到机房内,大大降低了小车自重。
后小车为敞开式载重小车。
2.集卡装卸区既可以在后伸距下也可以在门框内;舱盖板既可以放置在起重机门框内也可以放置在起重机后伸距下。
3.采用牵引小车后,优化合理的钢丝绳缠绕形式使吊具和前小车起升滑轮之间起升绳倒三角悬挂,在吊具起升到较高位置时有很好的悬挂刚性,不需要采用电子防摇就可达到很好的防摇效果,特别具有很好的防扭效果。
4.中转平台集装箱台座两侧设置有工人装卸集装箱旋锁的专门安全通道。
5.进一步优化了集卡定位系统和后小车自动纠偏系统,使后小车既可以和自动化码头的AGV自动配合也可和常规码头的集卡车快捷装卸,极大的提高了后小车和地面运输车之间的作业效益。
6.前小车司机室既可以按照常规和小车联在一起也可以作成分离式,独立于小车白行驱动。
两种型式任由用户选择。
独立式前小车司机室前小车司机室独立于前小车位于小车海侧大梁端部,和前小车共用大梁上的轨道,它有自己独立的行走驱动系统和悬挂结构,这种独立的司机室布置形式有如下特点:1.前小车司机室的运行区间主要在集装箱船装卸箱位的上方,停机位置由司机根据船上装卸位置来确定。
2.司机室视野有极大的改进,极大减轻了司机的作业疲劳。
3.前小车仅在船上对位和装卸由人工完成,其余动作可以选择自动操作。
4.前小车司机室也可随前小车运行到陆侧,直接操作前小车和集卡的装卸。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简称岸桥)/hongjingfen/blog/item/0ce9fa454d7b313986947381.html集装箱运输船舶的大型化、特别是超巴拿马船型的发展,对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一是提高起重机的技术参数,起重机速度参数高速化,外伸距、起升高度增大;吊具下额定起重量提高;二是开发设计高效率的岸边集装箱装卸系统,以满足船舶大型化对起重机生产率的要求。
其实国外几家公司对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控制技术也都很重视,有的还申请了专利文献,如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的“装卸用起重机中的集装箱位置检测方法及装置、及集装箱着地、摞放控制方法”的专利(专利号:EP1333003 A1;申请日:2000.10.27)。
在通过处理从设置在吊具上的CCD等的摄像装置获得的对象集装箱的图像数据,可以高精度确实地进行对象集装箱与悬吊集装箱的相对位置检测。
德国西门子公司SIEMENS AG (DE)的专利(专利号:DE10107048;申请日:20010213)。
涉及了一种集装箱起重机装卸的方法,也适用于集装箱船。
在起重机驾驶室中采用带有监视器的PC机,通过触摸屏操作,根据预先设定的值能使起重机自动达到预期目标。
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的“集装箱起重机”专利(专利号:JP62157189;申请日:1985.12.27)。
起重机包括集装箱运送装置、测量装置能测船上集装箱水平和垂直位置和控制装置根据测到的集装箱位置数据计算出集装箱运送装置的运动路线来控制集装箱运送装置的运动。
HITACHI LTD (JP)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的“集装箱起重机”专利(专利号JP10-324493;申请日:1997.5.23)。
在沿横梁和起重臂移动的三架载重小车中,中央小车包括一个装载集装箱的平台。
平台的高度是当考虑了集装箱被升起时载重小车可移动的最低高度形成基准高度时的高度,这样可以缩短集装箱起重机的搬运时间。
良好的稳定性是起重机发挥正常性能和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指标,这一点尤其适用于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但是在现实中,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因重心高以及迎风面大,很容易出现风振动现象,甚至因突发性阵风或台风等发生碰撞或倾覆。
为保证港口安全生产,必须对其风振动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
1 岸桥风振动概述港口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构成,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日益提升,其中岸桥工作速度和装卸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码头作业生产效率,所以作为港口集装箱装卸的主力设备,岸桥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适应集装箱船舶装卸作业对高效率的要求,岸桥逐步向高效化与大型化发展,加之其结构高大,经常处于码头前沿,对风荷载十分敏感,当台风来临或者突发阵风时,极易出现振动甚至衍生安全事故,各国每年因大风引发的港口起重机损坏或倒塌事件时有发生,这正是本文对岸桥风振动分析的关键意义所在。
近年来,岸桥设计强调是从结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来进行抗风性校核,而结构件校核大多是依赖经验,采取预防措施,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也缺乏明确的标准,使得结构件风振严重,特别是金属部分细长构件振动剧烈,焊缝疲劳开裂时常发生。
鉴于风振现象、结构自振以及风与结构之间的作用等诸多因素,分析岸桥结构件风振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制定有效防风措施的前提和保障。
2 基于有限元法的岸桥结构风振动响应分析2.1 岸桥计算建模有限元法是当下一种常用的高效数值计算方法,可离散化微分方程和编制程序,结合计算机进行求解,在各类物理场研究中均有所应用。
已知用于建模岸桥参数包括总重和额定起重量,分别为1400t和65t;最大前伸距和后伸距分别为65m和20m;起升轨上和轨下高度分别为43m和18m;双箱吊具、空载以及吊钩梁下的起升速度分别为90m/min、180m/min和75m/min;大车轨距和基距分别为30m和16m;工作和非工作风速分别为20m/s和545m/s。
由于结构有限计算模型准确性和可靠度与计算结果偏差大小有直接关系,所以在假设材料参数精确前提下,对岸桥模型进行了必要简化,如只考虑前后大梁、支腿等内部筋板、主梁楼梯的分布质量、简化附加质量为附近节点以及部分梁单元用虚单元代替等;然后以小车运动方向、大车运动方向和垂直向上方向分别为坐标系中的X轴、Y轴和Z轴,设置了以箱型梁结构为主体的岸桥有限元模型,并借助升级版LS-DYNA程序分析功能对岸桥结构件动力屈曲仿真,由此建立的岸桥门腿计算模型便可实现对其结构动态稳定性的分析。
港口机械操作起重机械类型的认识港口机械是指用于装卸、堆码和搬运货物的专用机械设备,起重机械是其中的一种类型。
起重机械是指用于进行起重作业的设备,它通过使用结构合理、各部件协调配合的机械装置,能够在吊装和运输过程中对物体进行垂直和水平的运动。
港口起重机械主要包括塔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桅杆起重机、移动式起重机、岸边起重机和船舶装卸机等。
下面对这些起重机械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认识。
1.塔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是一种常用的港口起重机械,它具有高起重能力、大作业范围和稳定的性能特点。
塔式起重机通常采用铁塔或钢结构作为主体,并配置液压传动系统,可在各种工况下进行高效作业。
2.门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是一种以门型结构为主体的大型起重机,它适用于各种吨位和幅度的装卸作业。
门式起重机具有吊车作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实现对货物的快速、准确和安全的装卸作业。
3.桅杆起重机:桅杆起重机是一种用于装卸船舶货物的机械设备,它通常安装在船舶的甲板上,并通过液压系统实现起重和吊运作业。
桅杆起重机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维护成本低的特点,适用于各类船舶的货物装卸。
4.移动式起重机:移动式起重机是一种便于移动和安装的起重设备,它通常采用轮式或履带式底盘,并配备液压传动装置,能够在现场灵活进行作业。
移动式起重机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工地和仓库等场所进行各类物料的装卸和搬运作业。
5.岸边起重机:岸边起重机是一种用于对接船舶进行货物装卸的机械设备,它通常安装在岸边或码头,通过吊装装置将货物从船舶上卸下或装载上去。
岸边起重机具有作业范围广、装卸效率高和安全性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港口和货运场所。
6.船舶装卸机:船舶装卸机是一种用于对接船舶进行大型货物装卸的机械设备,它通常安装在岸边或码头,并通过液压或电动传动系统实现起重和吊运作业。
船舶装卸机具有结构复杂、起重能力大和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够进行大型船舶货物的快速装卸作业。
以上是对港口机械操作起重机械类型的认识。
第三章岸桥的基本参数和主要技术数据岸桥的基本参数描述了岸桥的特征、能力和主要技术性能。
基本参数主要包括几何尺寸、起重量、速度、控制与供电、防摇要求和生产率等。
第一节几何尺寸参数几何尺寸参数是表示岸桥作业范围、外形尺寸大小及限制空间的技术数据,主要有以下8个参数;外伸R 0轨上/轨下起升高度H u /H d轨距S联系横梁下净空高度 C hp后伸距R b门框内净宽 C wp基距 B 岸桥(大车缓冲器端部之间)总宽W b 此外,还有门框下横梁上表面离地高度h s、门框外档宽度W p、前大梁宽度B b或小车总宽B t;、梯形架顶点高度H0、仰起后岸桥总高H s、前大梁前端点离海侧轨道中心线的水平面距离L 0、后大梁尾端离陆侧轨道中心线的水平面距离L b、前大梁下表面离地高H b、缓冲器安装高S b,岸桥与船干涉限制尺寸S f、S h、α,以及岸桥与码头固定设施或流动设备干涉的限制尺寸C1、C2、C3、C4、C5等等。
尺寸参数示意图如图3-1-1所示。
一、外伸距R 0小车带载向着海侧运行到前终点位置时,吊具中心线离码头海侧轨道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外伸距,用R 0表示。
图3-1—2为岸桥外伸距示意图。
外伸距是表示岸桥可以装卸船舶大小的主要参数。
它受到船宽(甲板上集装箱排数)和层高,船的横倾角α、船舶吃水、码头前沿(岸壁至海侧轨中心线之间)的距离F.码头防碰靠垫(也称护舷)的厚度f 以及预留小车制动的安全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岸桥的外伸距除应考虑船宽外,还应考虑船倾斜的影响,因而它与装载的集装箱层高有关。
超巴拿马型岸桥的外伸距是以能装卸超巴拿马集装箱船(宽度32.3 m以上)为标志的。
世界各国码头前沿距离F和碰靠垫厚度f各不相同,F min=2m,F max=7.5 m,f min=0.6 m,f=2.0 m。
超巴拿马型船宽从14排起至22排不等,因此,超巴拿马型岸桥的外伸距也各max不相同。
通常,码头前沿F=3 m,碰靠垫f=1.5 m,14排箱的船宽为35m,甲板上5层箱横倾3°的增量约1.5 m,R 0=3+1.5+(35-1.25)+1.5,R 0≈4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