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2讲 地球的自转及地理意义课件 新人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53
高考地理主干知识框架必修1 第一章行星地球
必修1 第二章大气环境
必修1 第三章地球水
必修1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必修1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必修2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必修2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及其影响
区位原理框架
必修3区域可持续发展总框架
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必修3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必修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必修3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地理分析方法思路案例
地理学科知识大框架。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星球地球1、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幸运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物质是氢。
蟹状星云是金牛一团无定形的膨胀气体。
2、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3、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行星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土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一颗行星。
4、卫星: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卫星的大小差别很大,有的直径只有几千米大,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5、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
6、已知太阳系有八颗行星。
按他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7、地球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的繁衍的行星:①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过程发生的和发展的温度条件。
②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
③地球上有液态水。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的现象。
2、太阳能量的来源: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①光球: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厚度约500千米,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光基本上都是由光球发射出来的。
②色球:位于光球外部,呈玫瑰色,厚度约几千千米。
它发出的可见光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殊的望眼镜才能看到。
③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可以延伸到一个太阳半径,甚至更远。
它的量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看到。
4、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
太阳活动的类型主要的是黑子和耀斑,他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①黑子:光球表面出现的一些黑斑点。
第2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中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
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
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A.低纬地区B.中纬地区C.北极附近D.南极附近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A.1个多小时B.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D.7个多小时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恒星视运动轨迹是以北极星为中心的同心圆,且北极星略高于地平线,所以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低纬地区,如果在北极地区,北极星位于天顶位置,在南极附近看不到北极星。
故选A。
第2题,地球自转一周为360°,用时约24小时,即15°/1小时。
a恒星视运动转过角度约50°,拍摄时间为3个多小时,故选B。
答案:1.A 2.B地转偏向力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
某些经济活动、军事活动要考虑它的影响。
气流、河流等自然地理事物也受其影响。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某军舰在(20°W,59°S)的海面上,沿20°W经线向南发射导弹,射程为80千米,落弹点将在( )A.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B.东半球的高纬度地区C.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D.西半球的高纬度地区4.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 )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④解析:第3题,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南半球向左偏,故沿20°W经线向南发射的导弹将偏向20°W东侧,即位于东半球;射程80千米,不足一个纬度,故仍将落于中纬度地区。
第4题,根据纬度可知,两河分别位于北半球和南半球,结合地转偏向力在不同半球的表现不同,堆积作用北半球主要在左岸,南半球在右岸。
答案:3.A 4.D北冰洋是北半球各大洲海上交通捷径。
读“西北航道”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6月5日的范围),回答下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新人教版:第二章 行星地球素养导读体系构建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必备知识自主诊断一、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1)形成:天体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成。
(2)层次:总星系{银河系{{地月系{月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特别提醒天体的判断①看是否独立于地球大气层之外(依附于其他天体的不属于天体);②看是否为具体物质形态(某种现象不属于天体)。
(3)太阳系①八颗行星分类{类地行星:A 、B 金星、C 、D 火星巨行星:E 、F 土星远日行星:G 、H②运动特征{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 性: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近似圆形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2.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影响(1)能量来源{直接提供 资源 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 期生物固定的太阳能(2)动力来源:是地球上的 、 和 的主要动力。
2.太阳活动的影响(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层,B层,C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层的为,其周期约为年,B层的为。
(3)主要影响①引起地球大气层扰动,影响。
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现象。
③高能带电粒子冲进的高空大气,产生现象。
④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等。
三、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
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传播。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特点。
3.地球的内部圈层(1)分界面C: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此面以下A和B 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D:地下2 900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2)圈层易错易混错误观点:岩石圈就是地壳。
正确观点: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4.地球的外部圈层(1)A :由 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 。
(2)B: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 但不规则的圈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