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克尔伯格寡头竞争模型
- 格式:ppt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13
论电力市场三种寡头竞争模型的市场力分析比较电力市场是供电设施与电力交易的市场,其市场力分析对于电力市场的稳定运行和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在电力市场中,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市场结构,特别是竞争程度。
寡头竞争模型是研究市场竞争程度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将对三种典型的寡头竞争模型进行市场力分析比较。
首先是柯特斯模型。
柯特斯模型是最常用的寡头竞争模型之一,它假设在市场中有若干能够相互影响的寡头企业,它们不同程度上会竞争和合作。
柯特斯模型主要关注市场份额和价格的变化对市场力的影响。
其次是伯特兰模型。
伯特兰模型是另一种寡头竞争模型,它假设企业以价格为竞争手段,企业之间的竞争是通过价格的变化来展开的。
伯特兰模型的核心是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以及企业如何制定自己的价格策略。
最后是寡头垄断模型。
寡头垄断模型是另一种寡头竞争模型,它假设市场上有少数几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寡头企业。
寡头垄断模型主要关注企业之间的竞争策略以及企业如何维持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在这三种模型中,柯特斯模型认为市场力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价格策略。
当市场份额越均衡分布时,市场力越强。
伯特兰模型认为市场力取决于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程度。
当企业制定的价格越接近边际成本时,市场力越强。
而寡头垄断模型认为市场力取决于企业的竞争策略和市场支配地位。
当企业具有较高的市场支配地位并能够有效地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时,市场力越强。
总体来说,这三种寡头竞争模型对市场力的分析角度不同,柯特斯模型强调市场份额和价格的变化,伯特兰模型强调价格竞争程度,寡头垄断模型强调竞争策略和市场支配地位。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电力市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竞争模型进行分析,并结合政策制定来促进电力市场的竞争和效率提升。
继续写:电力市场是供电设施与电力交易的市场,其市场力分析对于电力市场的稳定运行和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电力是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资源,因此电力市场的竞争程度直接影响了电力价格、服务质量以及创新能力。
斯塔克伯格模型◆本节的内容◆1、斯塔克伯格模型的简介◆2、斯塔克伯格模型的假设条件◆3、斯塔克伯格模型中均衡的形成◆4、斯塔克伯格模型的均衡解的示例◆1、斯塔克伯格模型的简介◆斯塔克伯格模型由德国学者斯塔克伯格于1934年提出。
斯塔克伯格提出了将寡头厂商的角色定位为“领导者”或“追随者”的分析范式。
◆斯塔克伯格模型中的两个寡头厂商,通常一个厂商为实力相对雄厚而处于支配地位的领导者,而另一个则为追随者,由此便构成了斯塔克伯格关于寡头市场的“领导者-追随者”模型。
◆2、斯塔克伯格模型的假设条件◆寡头行业中有两个厂商生产相同的产品,其中,一个寡头厂商是处于支配地位的领导者,另一个寡头厂商是追随者;◆每个厂商的决策变量都是产量,即每个厂商都是通过选择自己的最优产量来实现各自的最大利润。
◆3、斯塔克伯格模型中均衡的形成◆首先考虑领导型厂商。
领导型厂商有先动优势,即能首先决定自己的产量。
领导型厂商是在了解并考虑到追随型厂商对自己所选择的产量的反应方式的基础上,来决定自己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决策的。
◆再考虑追随型厂商。
追随型厂商是在给定领导型厂商产量选择的前提下,来作出自己的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决策。
◆追随型厂商具有反应函数,领导型厂商没有反应函数。
◆4、斯塔克伯格模型的均衡解的示例◆假定:某寡头市场上有两个商,他们生产相同的产品,其中,厂商1为领导者,其成本函数为:TC1=1.2Q 12+2;厂商2为追随者,其成本函数为:TC2=1.5Q 22+8;该市场的反需求函数为:P =100−Q ,其中,Q =Q 1+Q 2。
◆先考虑追随型厂商2的行为方式。
厂商2的利润等式为:π2=TR 2−TC 2。
由追随型厂商2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得追随型厂商2的反应函数为:Q 2=20−0.2Q 1。
◆再考虑领导型厂商1的行为方式。
厂商1的利润等式为:π1=TR1−TC1,将厂商2的反应函数代入厂商1的利润等式,求领导型厂商1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得厂商1的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为Q1=20。
寡头垄断企业的动态竞争及其博弈模型一、寡头垄断企业动态竞争及其博弈原理上一节我们讨论了寡头垄断企业的静态竞争及其几个经典模型。
在这种竞争中,市场上的寡头垄断企业同时作出决策或者虽非同时,但彼此并不知道对方的选择。
这种静态竞争的情况在现实经济中往往是很少存在的,现实中存在较多的是参与竞争的企业在行动顺序上有先后之分,且后行动者一般能够在自己行动之前或多或少地观察到竞争对手在此之前行动的有关信息,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自己的竞争决策。
这种竞争是一种动态竞争,需要用动态博弈理论进行分析。
动态博弈分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是指博弈方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在自己行动之前能够观测到先行动者的具体行动是什么,并且各博弈方对博弈中各种策略组合情况下,所有参与人相应的得益都完全了解。
在静态博弈中,博弈方的一次性同时选择的行为就是博弈方的策略,这些策略的组合以及所对应的各方得益,就是博弈的结果。
在这里,策略与行动是等价的。
而在动态博弈中,参与人的一个完整策略应包括其在各个行动点上针对前面阶段的各种情况所作的相应选择和行为的完整计划。
这些策略本身并没有强制力,只要符合自己的利益,博弈方完全可以在博弈过程中改变计划,这就是动态博弈中的“相机选择”(contingent play)问题。
由于相机选择问题的存在,使得博弈方的策略中所设定的各个阶段、各种情况下会采取的行为产生“可信性”(credibility)问题,从而使纳什均衡在动态博弈分析中的有效性也就产生疑问。
因为纳什均衡不能排除博弈方策略中所包含的不可置信的行为设定,不能解决动态博弈的相机选择引起的可信性问题,这就使纳什均衡在动态博弈中可能缺乏稳定性,不能作出可靠的判断和预测,其作用和价值受到很大限制。
为此,需要发展出新的均衡概念,将纳什均衡中存在不可置信威胁或承诺的均衡剔除掉。
1965年,泽尔腾提出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概念,即是为解决动态博弈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所提出的新的均衡概念。
斯坦伯格博弈模型求解好嘞,今天咱们来聊聊斯坦伯格博弈模型。
说实话,这个名字听上去就像个高深莫测的学术术语,其实它跟咱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想象一下,你和朋友一起玩游戏,结果每个人都想赢得最多的奖励。
哎呀,这时候就得好好想想策略了。
斯坦伯格模型就像个聪明的小朋友,帮你找出最优的选择。
这模型呢,其实是关于决策的博弈。
你知道,有时候你跟朋友出门吃饭,点菜的时候就像在打博弈一样。
你想要吃的东西,朋友们也想要。
大家心里都盘算着:我点这个他会点什么?我点了这个,他一定不满意,那我就得想办法平衡一下。
就这样,斯坦伯格博弈模型就可以帮我们分析,大家的选择会怎么影响最终的结果。
简直就像是给大家的脑袋上加了一层智商防护罩,让你不会在决策的时候手足无措。
想象一下,咱们一群朋友一起去看电影,大家都有不同的口味。
有人爱看动作片,有人偏爱喜剧。
这个时候,选择一部大家都满意的电影可就难了。
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想让自己的意见被采纳。
斯坦伯格博弈模型就像是把这些心思都给掏出来,帮你看透每个人的选择动机。
哎,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大家其实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享受一部好电影。
再说说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场景。
你和家人一起出去购物,买什么、怎么花钱,都是个大问题。
你可能想买一件漂亮的衣服,但家人觉得这不划算。
然后你们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后可能都各自妥协。
这个过程就像是博弈一样,斯坦伯格模型可以分析出每个人的偏好和决策过程。
就像是给购物决策上了个“战略牌”,让每个人都能找到最合适的方案。
而且呀,博弈模型不仅仅适用于朋友之间,也适用于工作环境。
想象一下,在公司开会的时候,大家都在为一个项目的方向争论。
这个时候,如果你能运用斯坦伯格博弈模型,分析每个人的观点,找到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那简直是绝了!在这些情况下,大家都想要的其实是最好的结果,而这个模型能帮你理清头绪。
所以说,斯坦伯格博弈模型在生活中真的是个妙用无穷的工具。
我们总是被各种选择包围着,有时候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多寡头竞争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A RESEARCH ABOUT STACKELBERG GAME MODEL OF THE MULTIPLE OLIGOPOLISTIC COMPETITION专业:2010信息与计算科学姓名:王伟指导教师姓名:申请学位级别:学士论文提交日期:2014年6月12日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摘要寡头竞争问题是经济学市场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比较经典的寡头模型就是传统的双寡头的古诺模型和斯坦克伯格模型,也是博弈论中最早的研究对象。
但在现实生活中,寡头竞争问题就不再是简单的双寡头模型,更多的是多个寡头同时存在。
这就有必要建立多寡头模型,分析寡头之间的博弈情况以及利润情况,找出寡头数目对寡头行为的影响,并得出其各自的纳什均衡解。
本文就古诺模型和斯坦克伯格模型两个模型在多寡头竞争的情况下,分别从一个领导者多个追随者和多个领导者、多个追随者的角度来研究,建立模型。
与古诺模型作比较,指出寡头数目变化下的寡头的利润决策。
除此之外,并对不完全信息下的双寡头斯坦克伯格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斯坦克伯格模型中的领导者为了拥有先动优势,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并加入案例分析,来验证结论。
关键词:古诺模型;斯坦克伯格模型;纳什均衡;先动优势ABSTRACTThe problem of oligopolistic competi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topic in the market theory of economic, the classic oligopoly model include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 Cournot duopoly model and Stackelberg duopoly model, it is also the earliest research object in the theory of game. But in real life, the problem of oligopolistic competition is no longer a simple duopoly model, there are the most oligarchs which join a gam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model of the oligarchs, analyzing the profits of the oligarchs, and finding out the influence of the number of oligarch to the behavior of oligarch, then their respective Nash equilibrium are obtained.In this paper, the Cournot model and Stackelberg model are the model of more oligarchs, respectively from a model about a leader and multiple followers and another model about multiple leaders and multiple followers to establish model. Comparing to Cournot model, pointing out the profits of oligarch on the change of the number of oligarch. Beyond that, analyzing and studying the model of duopoly Stackelberg under the incomplete inform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leader of model of Stackelberg have the first-mover advantages and need to pay a price. And join a case to verify the conclusion.Key words:Cournot model; Stackelberg model; Nash equilibrium; pioneer advantage目录1 绪论 (1)1.1 相关文献对斯坦克伯格博弈模型的研究 (1)1.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1)2 博弈论的相关知识 (3)2.1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3)2.2 博弈论的成长历程 (3)2.3 博弈的类型、要素和概念 (5)3 纳什均衡理论 (6)3.1 纳什均衡的概念和分类 (6)3.2 纳什均衡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6)3.3 纳什均衡理论的扩展 (7)4 完全信息博弈 (8)4.1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相关概念 (8)4.2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相关概念 (8)5 一个领导者和多个追随者的斯坦克伯格模型与古诺模型的分析 (9)5.1 斯坦克伯格博弈模型的基本概念 (9)5.2 建立数学模型 (9)5.3 得出结论 (13)5.4 加入案例分析 (14)6 多个领导者和多个追随者的斯坦克伯格模型与古诺模型的分析.. 176.1 建立相关数学模型 (17)6.2 推导相关定理 (18)6.3 得出结论 (20)6.4 加入案例分析 (20)7 不完全信息博弈 (25)7.1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概念及案例 (25)7.2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概念及案例 (25)8 不完全信息下的双寡头斯坦克伯格模型 (27)8.1 模型的假设条件 (27)8.2 建立模型 (27)8.3 得出结论 (32)9 家电市场的例证分析 (33)9.1 家电市场的简单阐述 (33)9.2 几家龙头家电企业的收入和利润情况 (33)9.3 分析数据 (38)9.4 结合上述所得的理论进行例证分析 (39)全文总结 (40)参考文献 (41)致谢 (42)1绪论1.1相关文献对斯坦克伯格博弈模型的研究在寡头市场中,古诺模型和斯坦克伯格模型是分析这一市场的两个重要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