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分离派
- 格式:pptx
- 大小:2.50 MB
- 文档页数:33
维也纳分离派与风格派⽐较研究2019-10-071、概念定义1.1维也纳分离派维也纳分离派的形成原因是艺术家希望彻底与19世纪下半叶的西⽅艺术界流⾏的两种趋势进⾏决裂。
他们⾸先必须打破旧时代的束缚,抛弃旧有风格的元素,创造出具有青春活⼒和时代感的新风格;其次是拒绝西⽅艺术的另⼀趋势――⾃然主义。
其主张直线,主张简单的⼏何造型,内在稍加细节的装饰,讲究⿊⽩的中性⾊彩计划,其在很多⽅⾯与新艺术运动相呼应,但与新艺术运动的其它流派相⽐,其更接近于现代主义。
1.2风格派在标准化与合理化理想发展的同时,⼀系列欧洲艺术运动蓬勃兴起。
1917-1931年间以荷兰为中⼼的⼀场国际艺术运动,其有⼀个共同的出发点――绝对抽象的原则,即艺术应完全消除与任何⾃然物体的联系,⽽⽤基本⼏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来体现整个宇宙的法则――和谐。
其风格特征⾸先是把传统的建筑、绘画、雕塑、家具和产品设计的特征完全剥除,变成最基本的⼏何结构单体,或者成为元素; 其次是把这些⼏何结构单体,或者元素进⾏结构组合,形成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独⽴性和鲜明可视性的简单结构组合; 再次是对于⾮对称性的深⼊研究与运⽤;最后是⾮常特别地反复运⽤纵横⼏何结构与基本原⾊和中性⾊。
2、风格表现⽐较分析2.1 建筑表现特征⽐较2.1.1维也纳分离派维也纳分离派建筑整体的特征是设计上⼀般采⽤简单的⽴体式⼏何形式,内在稍加装饰。
如格拉斯哥美术学院的设计:整座建筑⽴体感⾮常强,采⽤了简单的⼏何形, 但⼀些细节的地⽅稍加了装饰。
如进⼊学校的铁门,其顶部就⽤了⼀些装饰,来缓和整个建筑刻板的⼏何形。
其次是在外观上:这些建筑带有哥特式的简练、垂直的线条。
在室内设计上,⼀般采⽤直线和简单的⼏何造型,同时采⽤⽩⾊和⿊⾊为基本⾊彩计划,细节稍许采⽤⾃然图案。
2.1.2风格派其建筑特征把传统的建筑特征完全剥离了,变成最基本的⼏何结构单体。
这些⼏何结构单体,或者元素进⾏结构组合,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并运⽤基本原⾊和中性⾊,如⾥特维尔德设计的乌德勒⽀住宅。
分离派 secession分离派是艺术革新派 art nouveau的奥地利分支,取分离派为名意指:这个团体是从保守的维也纳学院分离出来(决裂出来)的,所以又称1897年的维也纳分离派。
维也纳分离派的成员包括了许多出名的艺术家与设计师,诸如:霍夫曼(Hoffmann,J)、摩舍(Moser,K )他们尤其擅长家具设计、金属工艺设计与陶艺。
维也纳分离派对外十分开放,还为外国人办过设计展,如英国的麦金托什(Mackintosh)作品展,至今这个团体存在,不过1920年后这个团体就比较没有活动力了。
分离派与艺术革新派的差异在于:艺术革新派强调非几何的曲线,分离派强调直线与简单的几何曲线。
参考文献:Julier,G 1993 《20thcentury design and designers》Duncan,Alastair 1994 《Art Nouveau》福井晃一1995(1978)《设计小辞典》--坐在阴影里,远远地看着她在台上台下地忙碌,强烈的场灯从她身后射来,逆光把她的身躯和脸庞都刻划得无比清晰圆润,即使在五十米以外,仍然可以纤毫毕现。
她随意地挽着袖子,露出洁白的小臂,一副干练的样子。
虽然她戴了眼镜,可是依然不会看清我。
这就是我的幸福,名字叫作:——暗恋。
分离派,(德Sezession)19世纪末维也纳美术界以学院派为主建立的“艺术家协会”中,一些持不同艺术见解的青年艺术家于1897年重新成立了“奥地利造型艺术协会”。
不久克里姆特等八位青年艺术家因观点不同退出该协会,于1897年4月3日在维也纳另行组织艺术家团体。
他们并没有明确的艺术纲领,只是创作思想相近,便形成了所谓维也纳分离派。
分离派画家反对古典学院派艺术,宣称与其分离,主张创新,追求表现功能的“实用性”和“合理性”,既强调在风格上发扬个性,又尽力探索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样式。
分离派是在绘画、装饰美术、建筑设计上有过影响的新艺术流派。
维也纳分离派
19世纪末的20年以及20世纪初的10年间,一种以长而有致的曲折线条为特色的装饰艺术风格在欧洲盛行,体现在绘画、建筑、工艺设计、招贴画、插图艺术等各方面。
1897,克里姆特与科洛曼、莫瑟、约瑟夫、霍夫曼等人组成了维也纳分离派,克里姆特是该会第一届主席。
分离派画家反对古典学院派艺术,宣称与其分离,主张创新,追求表现功能的“实用性”和“合理性”,既强调在风格上发扬个性,又尽力探索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样式。
分离派运动是维也纳的骄傲,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艺术的高潮之一,在分离派运动中所引发的现代思潮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对于100年后我们这个时代仍有深刻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