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分离派
- 格式:ppt
- 大小:6.95 MB
- 文档页数:33
一·产生时间背景在奥地利新艺术运动一中产生的著名的艺术家组织。
1897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批艺术家、建筑家和设计师声称要与传统的美学观决裂、与正统的学院派艺术分道扬镳,故自称分离派。
其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的自由”。
维也纳分离派的目标是提供年轻的非传统创作者一个发表的平台,替维也纳带来外国画家的优秀作品,并自行发行杂志来展示团员的作品。
分离派声明没有任何宣言,也不主动鼓励任何显著的风格,自然主义、写实主义与象徵主义和平共存。
政府支持他们的目标,并给予公有土地的租约以建立展览厅。
分离派的象徵是雅典娜,代表著智慧、技艺、战争的希腊女神二·特点在设计方面,其重视功能的思想、几何形式与有机形式相结合的造型和装饰设计,表现出与欧美各国的新艺术运动相一致的时代特征而又独具特色。
但其反对新艺术运动对花形图案的过度使用,更强调运用几何形状,特别是正方形和矩形。
三·代表人物他们大胆实践,定期举办展览,并在1900年出版了设计期刊《室内》,在欧洲颇有影响。
其代表人物有画家克里姆特;建筑家和设计师瓦格纳、霍夫曼、奥布里奇、莫塞等人。
其中克里姆特和霍夫曼最负盛名。
1·克里姆特是一位既具独特艺术个性,又以强烈民族风格见长的绘画大师,他所认为的“只有通过艺术,不断渗透到生活中去,艺术家才能找到基础,以取得进步”的观点与他的艺术实践证明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是相当敏锐的,这正是他所以能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成功之处。
克里姆特的作品强调个人的审美趣味、情绪的表现和想象的创造,他的作品中既有象征主义绘画内容上的哲理性,同时又具有东方的装饰趣味。
他注重空间的比例分割和线的表现力,注重形式主义的设计风格。
他那非对称的构图、装饰图案化的造型、重彩与线描的风格、金碧辉煌的基调、象征中潜在的神秘主义色彩、强烈的平面感和富丽璀璨的装饰效果.使画面弥漫着强烈的个性气质,对绘画艺术和招贴设计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维也纳设计理念特点
维也纳设计理念特点
维也纳的设计理念以“维也纳分离派”为代表,该派别成立于1897年。
他们的设计理念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特点:
1. 简约与功能性:维也纳设计理念强调“形式追随功能”,注重设计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他们摒弃了繁复的装饰和华丽的细节,追求简约而富有实际性的设计。
维也纳设计师注重生活空间的布局,强调“现代”的生活方式和人们的需求。
2. 抽象与几何化:维也纳设计师提倡使用抽象的形式和几何化的线条来表达设计的理念。
他们喜欢使用直线、曲线和各种几何形状,给人一种简洁而凝练的美感。
他们追求构图的平衡和谐,强调形式与空间的关系。
3. 统一性与整体性:维也纳设计师强调整体性的设计原则,将建筑、室内、家具和装饰物等各个方面都视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他们注重每个细节的协调和相互呼应,使整个设计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追求“艺术品般的愉悦和和谐”。
4. 自然与人文:维也纳设计理念强调将自然和人文因素融入设计中。
他们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提倡使用自然材料,并追求与自然光线的协调。
维也纳设计师还重视人文因素,考虑人们的需求和舒适感,注重设计与人的关系。
5. 倡导绘画与设计的结合:维也纳设计师认为绘画和设计应该
相互结合,互相借鉴。
他们追求平面和空间的统一,注重色彩和纹理的运用,使设计更具艺术感和视觉冲击力。
总的来说,维也纳设计理念体现了对功能性、简约性、整体性和自然人文因素的重视。
这些特点使得维也纳设计师在当时的设计界具有领先地位,并对后世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分离派 secession分离派是艺术革新派 art nouveau的奥地利分支,取分离派为名意指:这个团体是从保守的维也纳学院分离出来(决裂出来)的,所以又称1897年的维也纳分离派。
维也纳分离派的成员包括了许多出名的艺术家与设计师,诸如:霍夫曼(Hoffmann,J)、摩舍(Moser,K )他们尤其擅长家具设计、金属工艺设计与陶艺。
维也纳分离派对外十分开放,还为外国人办过设计展,如英国的麦金托什(Mackintosh)作品展,至今这个团体存在,不过1920年后这个团体就比较没有活动力了。
分离派与艺术革新派的差异在于:艺术革新派强调非几何的曲线,分离派强调直线与简单的几何曲线。
参考文献:Julier,G 1993 《20thcentury design and designers》Duncan,Alastair 1994 《Art Nouveau》福井晃一1995(1978)《设计小辞典》--坐在阴影里,远远地看着她在台上台下地忙碌,强烈的场灯从她身后射来,逆光把她的身躯和脸庞都刻划得无比清晰圆润,即使在五十米以外,仍然可以纤毫毕现。
她随意地挽着袖子,露出洁白的小臂,一副干练的样子。
虽然她戴了眼镜,可是依然不会看清我。
这就是我的幸福,名字叫作:——暗恋。
分离派,(德Sezession)19世纪末维也纳美术界以学院派为主建立的“艺术家协会”中,一些持不同艺术见解的青年艺术家于1897年重新成立了“奥地利造型艺术协会”。
不久克里姆特等八位青年艺术家因观点不同退出该协会,于1897年4月3日在维也纳另行组织艺术家团体。
他们并没有明确的艺术纲领,只是创作思想相近,便形成了所谓维也纳分离派。
分离派画家反对古典学院派艺术,宣称与其分离,主张创新,追求表现功能的“实用性”和“合理性”,既强调在风格上发扬个性,又尽力探索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样式。
分离派是在绘画、装饰美术、建筑设计上有过影响的新艺术流派。
维也纳分离派
19世纪末的20年以及20世纪初的10年间,一种以长而有致的曲折线条为特色的装饰艺术风格在欧洲盛行,体现在绘画、建筑、工艺设计、招贴画、插图艺术等各方面。
1897,克里姆特与科洛曼、莫瑟、约瑟夫、霍夫曼等人组成了维也纳分离派,克里姆特是该会第一届主席。
分离派画家反对古典学院派艺术,宣称与其分离,主张创新,追求表现功能的“实用性”和“合理性”,既强调在风格上发扬个性,又尽力探索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样式。
分离派运动是维也纳的骄傲,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艺术的高潮之一,在分离派运动中所引发的现代思潮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对于100年后我们这个时代仍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德国青年风格派名词解释(一)德国青年风格派1. 简介德国青年风格派(German Jugendstil)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德国一种具有新艺术运动特征的艺术风格。
2. 特点•倡导和谐的自然主义:强调自然界的形态、曲线和有机结构,尝试将艺术与自然融为一体。
•简约而富有装饰性:注重线条的流畅和装饰元素的创新,常使用植物和动物图案。
•手工艺和工艺性:追求精细的手工艺和制作过程,注重艺术品的工艺性和实用性。
•综合多种艺术形式:德国青年风格派包含了建筑、家具、绘画、书籍、珠宝等多种艺术形式。
3. 相关名词•布鲁努维尔式建筑(Bruno Taut):德国建筑师,代表性作品有著名的谢林别墅,其设计融合了德国青年风格派的特点。
•维也纳分离派(Vienna Secession):奥地利的一群艺术家组成的团体,为德国青年风格派的兴起提供了重要影响。
•奥斯卡·居鲁士(Peter Behrens):德国建筑师和设计师,以其在德国青年风格派中的作品而闻名,其设计的劳尔豪斯(Fagus Factory)也成为了现代建筑的经典之作。
4. 示例解释布鲁努维尔式建筑(Bruno Taut)布鲁努维尔式建筑是德国建筑师布鲁努维尔所设计的一种建筑风格,深受德国青年风格派的影响。
布鲁努维尔式建筑注重线条的流畅和装饰元素的创新,常使用植物和动物图案进行装饰,使建筑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感。
维也纳分离派(Vienna Secession)维也纳分离派是奥地利的一个艺术团体,对德国青年风格派的兴起产生了重要影响。
维也纳分离派以推动现代艺术和建筑的发展为目标,倡导艺术与生活融合,在艺术作品中使用自然主义的形态和装饰。
奥斯卡·居鲁士(Peter Behrens)奥斯卡·居鲁士是一位德国建筑师和设计师,他在德国青年风格派中创作了许多重要作品。
他的设计注重手工艺和实用性,他设计的劳尔豪斯(Fagus Factory)成为了现代建筑的经典之作,体现了德国青年风格派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