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6全套
- 格式:ppt
- 大小:12.74 MB
- 文档页数:15
《氯气的生成及其性质》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氯气的生成及其性质》。
下面,我将从选题的理由、教材分析、学情与学法分析、教学理念与方法分析、教学用具、教学程序设计、总结与自我评价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b5E2RGbCAP一、选题的理由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作一个说明:本节课教学的主要教材依据是新课标人教版选修6《实验化学》一书中的实验1-2《氯气的生成及其性质的微型实验》。
由于我们地区在化学选修模块的选择上是一致的,实验6模块其实不在我们学生的选择范围内,但无论是本地区的专家还是我们教师自己都认为,实验作为化学科学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必须强调、突出的。
所以,《实验化学》一书虽不作硬性教学要求,但还是可以推荐给学生的,给他们大致地讲一讲,从中选择一些实验做一做,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科学的特点,巩固所学化学知识。
因而,我决定以《实验化学》的教材为蓝本,将教学的课题修改为《氯气的生成及其性质》,以便更好地带领学生将已学知识结合书本实验进行复习巩固,并适当加以拓宽,让这一堂课显得内容丰富且有新意。
此课之前,我们已经向学生大致介绍了绿色化学的基本知识,但没有介绍实验1-2中涉及的方法。
p1EanqFDPw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实验化学”模块原本的设置目的就是希望学生通过有意义的实验探究活动,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其化学实验能力。
就“实验化学”的特点而言,其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DXDiTa9E3d《氯气的生成及其性质的微型实验》处于新课标人教版选修6《实验化学》一书第一单元课题二中的第二个专题。
从整体看,第一单元《从实验走进化学》的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科学的特点,让他们知道实验对化学的基础作用。
其中的课题一《实验化学起步》主要是要从实验化学本身的目标、内容、学习方法、关键要点等方面让学生对实验化学有一个大体的认识,而课题二《化学实验的绿色追求》则是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正视化学实验,让他们理解化学科学的绿色理念,消除对化学实验的畏惧与偏见。
高二实验化学专题7课题1——硫酸亚铁铵的制备班级学号姓名1.摩尔盐的组成可用(NH4)2SO4·FeSO4·6H2O表示,下列关于该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由(NH4)2SO4与FeSO4组成的混合物B.它是一种纯净物C.它是一种复盐D.它是一种结晶水合物2.下列关于硫酸亚铁铵的溶解度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比硫酸亚铁大B.比硫酸铵大C.比硫酸亚铁、硫酸铵都小D.比硫酸亚铁、硫酸铵都大3.将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铵溶液按溶质物质的量之比为1︰1混合,加热浓缩,再冷却结晶,最先析出的晶体是( ) A.硫酸亚铁B.硫酸铵C.硫酸亚铁铵D.硫酸亚铁和硫酸铵的混合晶体4.用倾析法进行分离适用于( ) A.沉淀的结晶颗粒较小B.沉淀的结晶颗粒较大C.沉淀不容易沉降D.沉淀的质量较小5.工业上常用过量废铁屑与硫酸反应生产硫酸亚铁,铁屑中常含有下列杂质,其中对产品硫酸亚铁的纯度影响不大的是( ) A.油污B.铁锈C.锌D.硫化物6.工业上用硫酸和废铁屑制备硫酸亚铁时,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常采取的措施是( ) A.铁屑过量B.硫酸过量C.硫酸和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需要用浓H2SO47.用硫酸和铁屑制备硫酸亚铁,反应结束后,需将反应液进行过滤,但过滤时常出现漏斗颈下端管口堵塞的现象,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将普通漏斗改为分液漏斗B.将漏斗预热,进行热过滤C.增加滤纸层数D.向溶液中加一些稀硫酸8.设计学生实验要注意安全、无污染、现象明显。
根据启普发生器原理,可用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制简易的气体发生器(见右图)。
若关闭K,不能使反应停止,可将试管从烧杯中取出(会有部分气体逸出)。
下列气体的制取宜使用该装置的是( )A.用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制氧气B.用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C.用硫化亚铁(块状)与盐酸制硫化氢(有毒气体)D.用碳酸钙(块状)与稀硫酸制二氧化碳9.下列操作不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 A.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先通氢气排净装置中空气再加热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D.用废铁屑制硫酸亚铁时,先将废铁屑放在碱液中加热1~2 min10.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A.定性检验SO32-,将BaCl2溶液用HNO3酸化B.为了提高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其酸化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Cl–,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D.配制FeCl2溶液时通常加少量HNO3酸化,减小其水解程度11.在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应保持H2SO4适当过量,抑制Fe2+、NH4+的水解B.将铁屑放入Na2CO3溶液中浸泡数分钟是为了除去铁屑表面的油污C.将FeSO4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加热蒸干即可得到硫酸亚铁铵D.洗涤硫酸亚铁铵晶体时,应用少量酒精洗去晶体表面附着的水分12. 硫酸亚铁铵的化学式为(NH4)2Fe(SO4)2•6H2O,商品名为摩尔盐。
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引言实验复习首先是要对教材中的每个基本实验,理解原理,掌握方法及注意等项。
对实验中经常碰到的常用装置或操作进行归纳和适当延伸。
如探究怎样使验证实验更加操作简单,时间短、污染少;在规范的基础上灵活应用。
第二是要注重教材实验的开发与整合,以提高创新实验的设计能力和评价能力。
如失败原因探讨与诊断,引导观察分析“异常”,或结合信息材料,概括实验目的归纳实验结论。
总之要学会分析,注重表达。
1.常用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用于加热的仪器】(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硬质玻璃管。
特点:受热面积小、材质易均匀分散热量。
(2)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圆底平底及蒸馏烧瓶)、锥形瓶等。
特点:受热面积大,不均匀分散热量。
【计量仪器】(1)托盘天平:用于称量物质的质量。
精度0.1g。
称量前调“0”点,称量时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夹取,称量干燥的固体应放在两盘等质量的纸上,易潮解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2)量筒:用于粗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精度0.1mL。
无“0”刻度。
不能在量筒内配制或进行化学反应,量液体时量筒必须平放,观察刻度时眼睛平视。
(3)容量瓶:用于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用前首先检查瓶塞是否漏液,往容量瓶转移液体应用玻璃棒引流,液体应冷却到20℃,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质。
(4)滴定管:用于做酸、碱中和滴定。
精度为0.1mL。
刻度由上向下一般为0~25mL,但容积大于25mL。
酸式、碱式滴定管不能混用,碱式滴定管不能装氧化性试剂,用前应先检查活塞处是否漏液。
(5)温度计:用于测量温度。
水银球不能触及反应器壁,不能当搅拌器使用,注意温度计的量程。
【分离仪器】(1)普通漏斗:用于转移液体或分离固体液体混合物,也常用于防倒吸装置。
(2)长颈漏斗:主要用于装配制气反应发生器。
使用时,长管末端插入反应液面以下。
(3)分液漏斗:用于分离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的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