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10.66 MB
- 文档页数:24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是中职一年级《哲学与人生》第五单元第十四课的内容。
本教材为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由高教出版社出版。
全书结构清晰,内容充实,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性。
本课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是人生观的根本问题,是本元和本教材的基本哲学观点,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共需两课时完成,本次说课涉及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即第一个知识点:人生价值贵在奉献。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讲授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学习基础和自学能力相对薄弱。
但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已经开始对人生进行思索,但是不善于思考,对人的存在价值不清,常感到迷茫,同时,缺乏对问题深入剖析的能力,行动时比较冲动。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观念:通过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而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理解并学会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教学重点:(1)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2)社会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大小的尺度。
教学难点:(1)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正确认识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
四、说教学理念和教法学法依据中职新课程改革精神与学生认知发展现状,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平等和谐的高效课堂,用“学哲学、用哲学”的思想,达到使学生学会做人的德育目标。
具体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小组教学法,穿插案例分析比较、自主探究讨论等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增强学生行动的效率。
使学生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分析归纳能力得到提高。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实课堂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会学习的人。
《哲学与人生》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生价值的含义,认识到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 让学生理解劳动奉献的意义,认识到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人生价值的定义与内涵2. 劳动奉献的重要性3. 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与途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生价值的含义,劳动奉献的意义,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劳动奉献,实现人生价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生价值的定义与内涵,劳动奉献的重要性,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激发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奉献的情感。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现人生价值,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2. 讲解:讲解人生价值的定义与内涵,劳动奉献的意义,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激发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奉献的情感。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现人生价值,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计划,下节课分享。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小组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实现人生价值计划的具体性和可行性。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的深度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哲学与人生》相关章节。
2. 案例资料:收集一些关于劳动奉献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典型人物案例。
3.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案例资料和课堂重点内容。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奉献的意义。
第⼆节 ⼈⽣价值与劳动奉献智慧之光⼈⽣的价值并不是⽤时间,⽽是⽤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你若要喜爱你⾃⼰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歌德课前热身●你觉得⼈活着为了什么? ⼈⽣价值贵在奉献案例分析他是院⻓,也是病患。
他叫张定宇。
作为收治患者最多的武汉⾦银潭医院的⼀院之⻓,他另外是⼀名渐冻症患者。
⾏动不便的他,已经在抗疫⼀线坚持了30余天。
每天接上千个电话,处理⽆数次突发事件的他,⽆暇顾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妻⼦,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
李兰娟,中国⼯程院院⼠,中国感染病专家。
在武汉疫情呈蔓延趋势时,她主动请缨,进驻武汉,和武汉的医护⼈员⼀起接诊病⼈。
她已经73岁,为了早⽇找到“对症下药”的疫苗,她每天只睡三个⼩时。
阅读并思考胡汉⽣修⻋的案例讨论:你认为⼈究竟应该怎样活着才有意义,⼈⽣的价值在哪⾥?什么是价值呢?讨论:(1)粮⻝有价值吗?(2)农⺠种粮有价值吗?结论●物的价值——有⽤的,能满⾜⼈的某种需要●⼈的价值——能创造出来的使社会获益的,在此过程中实现⾃身价值。
1、⼈⽣价值不在于⾃⼰获得了多少⼈⽣价值的评价是有客观标准的。
评价⼀个⼈的⼈⽣价值不是看他从社会、他⼈那⾥得到了什么,⽽是看他为社会、为他⼈尽到了什么责任,做出了什么贡献。
⼈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因为个⼈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衡量⼀个⼈有没有价值或者价值⼤⼩的基本标志,个⼈是通过对社会的奉献来体现⾃⼰的⼈⽣意义的。
2、⼈⽣价值是社会价值和⾃我价值的统⼀⼈的价值问题,在⻢克思主义看来,是⼈在社会关系中对于⾃⼰⽣命活动的反思。
由于个⼈与社会是统⼀的,个⼈是社会中的个⼈,社会是由个⼈所组成的社会,因⽽⼈的价值可分为个⼈价值即⾃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我价值是社会对个⼈需要的尊重和满⾜,表达了社会对个体存在和个体对⾃身存在的意义。
社会价值是个⼈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表达了个⼈⾏为对社会和他⼈的意义。
⼈总是⽣活在社会当中,个体⽆法脱离社会⽽存在和发展。
第十四课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一、人生价值贵在奉献二、在劳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一、人生价值贵在奉献1.人生价值不在自己获得多少2.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3.社会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尺度思维碰撞: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人活着应该做些什么会有意义?华益慰语录:“一个医生,只有从内心里尊重病人,才能对病人有耐心。
”“病人只有病情轻重之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别。
”“廉洁是医生的本分,贪财图利,乘人之危,根本不配当医生。
”“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要告诉年轻医生,避免他们走弯路。
”关于“丛飞”的事迹丛飞(1969.10.29~2006.04.20)原名张崇,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庄台镇的农村,自小努力向上,是深圳著名男歌手。
在他37岁的短暂人生中,先后参加了400多场义演,收入并不丰厚,但进行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
他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1 .通过丛飞的感人事迹,谈一谈你对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的理解。
2 .结合丛飞的人生经历,想一想我们应当怎样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人生价值不在自己获得多少2.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两个方面,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体现了个人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意义;自我价值是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体现了社会对个体存在和个体对自身存在的意义。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索取)人生价值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辩证统一的。
两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社会价值是人的根本价值,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
社会价值自我价值3.社会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尺度•大家思考一下,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用什么来衡量呢?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是看他从社会、他人那里得到了什么,而是看他为社会、为他人尽到了什么责任,作出了什么贡献,也就是说,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