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恶的戏剧化”( dramatization of evil)理论。 • 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 犯罪是由社会制造的,
犯罪人的产生过程, 是一个社区对有不良行为的 少年给予消极反应, 使其对这种消极反应产生认 同, 从而逐步走上犯罪道路的互动过程。
*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四十七分。
2、埃德温·利默特——重要倡导者 • 1951年出版了《社会病理学: 对社会病态行为理论的一种
(一)背景:对 “矫正观”的反思与回应 1、对越轨行为的界定:越轨行为就是违反社会规
范的行为 2、越轨的原因: • 生理:某些激素水平过高、染色体变异 • 心理:挫折、社会化失败造成缺陷人格 • 社会:社会文化和社会结构之间的极度紧张、
越轨文化的传递
3、限制:没有回答:
• 社会规范是什么?规范是如何形成的?人是如 何被认定越轨的?
二元论水平:以对错看待一件事 多重性水平:世界是复杂的,事物是多样化的看待一件事
或解答一个问题应该用多种方法 相对论水平:在逻辑判断中需要感知、分析和评价,一切
看情况而定 约定性水平: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只有建立正确的逻
辑才能对具体场合中行动作出选择 ——威廉 佩里William Perry
*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四十七分。
第三节 社会工作介入理论
一.任务中心理论
(一)基本观点:
• 视社会工作是目标集中的活动,应引导案主成为解决问题的好手。
• 注意效率和效果,既要考虑如何更有效的帮助案主,又能节省时间 和金钱。
• 借鉴多种社会工作理论解释问题是如何产生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问题的特殊性、如何处理等。
(二)特征:有明确时限的短期工作,比长期但无焦点的助人工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