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升3)第16讲 简便运算

(2升3)第16讲 简便运算

(2升3)第16讲 简便运算
(2升3)第16讲 简便运算

第16讲简便运算

一、加法中的巧算

1、什么叫“补数”?

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如:1+9=10,3+7=10,2+8=10,4+6=10,5+5=10。

又如:11+89=100,33+67=100,22+78=100,44+56=100,55+45=100,

在上面算式中,1叫9的“补数”;89叫11的“补数”,11也叫89的“补数”。也就是说两个数互为“补数”。

对于一个较大的数,如何能很快地算出它的“补数”来呢?一般来说,可以这样“凑”数:从最高位凑起,使各位数字相加得9,到最后个位数字相加得10。

如:87655→12345,46802→53198,87362→12638,…

下面讲利用“补数”巧算加法,通常称为“凑整法”。

2、互补数先加。

例1 巧算下面各题:

①36+87+64②99+136+101 ③ 1361+972+639+28

二、减法中的巧算

1、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

例2① 300-73-27 ② 1000-90-80-20-10

2、利用“补数”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变整,再运算(注意把多加的数再减去,把多减的数再加上)。

例3 ①506-397 ②323-202

三、乘法中的巧算:

两数的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要先乘,为此,要牢记下面的三个特殊的等式:

5×2=10 25×4=100 125×8=1000

例4计算①123×4×25 ② 125×2×8×25×5×4

习题一

一、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① 1000-547

② 100000-85426

③ 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

④ 78053000000-78053

二、用简便方法求和:

①536+(541+464)+459

② 588+264+136

③ 8996+3458+6546

④567+102

三、用简便方法求差:

① 1870-280-520

② 4995-998

③ 4250-1002

④ 1272-995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① 4×37×25

② 3×125×8

③ 25×25×4×4

④ 7×25×4

五、巧算下列各题:

① 996+599-402

② 7443+2485+557+515

③ 98+97+102+101+100

④3675-(11+13+15+17+19)

第二讲 速算与巧算(乘除法)

第二讲速算与巧算(乘除法) 一、乘法凑整 (1)8×23×125 (2)25×(200+4)(3)625×64×25 1、43×20×5 25×91×4 43×76+76×57 125×32×49×25 【拓展提高】 1、(1)25×25×25×32 (2)125×24×25 2、119×17+42×119+119×41 3999×222+333×334

二、乘法速算 (1)73×77 (2)63×43 (3)25×99 (4)36×11 【拓展提高】 1、(1)317×11 (2)5613×11 2、(1)93×97 (2)49×69 3、(1)924×999 (2)485×999 4、(1)63×37 (2)21×67 游戏一:奇妙的数37 游戏二:神奇的37,67

三、除法凑整 1、(1)6300÷25÷4 (2)88000÷125÷8 2、(1)(860+215)÷43 (2)(5000-375)÷25 3、(1)9750÷25 (2)2000÷125 【拓展提高】 1、(1)56560÷8÷7 (2)6300÷25÷7÷4 2、(1)135÷(15÷8)(2)625÷(100÷16) 3、(1)54÷26+115÷26+65÷26 (2)1560÷(78÷4) (2)(1234567+2345671+3456712+4567123+56712345+6712345+7123456)÷4

四、乘除法的简便运算 (1)204×108÷18 (2)10000÷(625÷8)(3)44000÷25 1、(1)160×24÷6 (2)78×352÷176 2、(1)400÷(25÷4)(2)1920÷(64÷4) 3、(1)3600÷25 (2)64000÷125 【拓展提高】 1、(1)777×75÷15 (2)145×584÷292 2、(1)648÷(18×3)(2)945÷(7×9)

举一反三六年级第2讲简便运算(三)

举一反三 第2讲 简便运算(三) 一、知识要点 在进行分数运算时,除了牢记运算定律、性质外,还要仔细审题,仔细观察运算符号和数字特点,合理地把参加运算的数拆开或者合并进行重新组合,使其变成符合运算定律的模式,以便于口算,从而简化运算。 二、精讲精练 【例题1】计算:(1)4445 ×37 (2) 27×15 26 (1) 原式=(1-1 45 )×37 =1×37-1 45 ×37 =368 45 练习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 14 15 ×8 2. 2 25 ×126 3. 35×1136 4. 73×7475 5. 1997 1998 ×1999 (2) 原式=(26+1)×1526 =26×1526 +15 26 =15+1526 =151526

【例题2】计算:731 15 ×1 8 原式=(72+1615 )×1 8 =72×18 +1615 ×1 8 =9 2 15 练习2:计算下面各题: 1. 641 17 ×19 2. 22120 ×121 3. 17 ×5716 4. 4113 ×34 +5114 ×4 5 【例题3】计算:1 5 ×27+3 5 ×41 原式=35 ×9+3 5 ×41 =3 5 ×(9+41) =30

练习3:计算下面各题: 1. 1 4 ×39+34 ×27 2. 16 ×35+56 ×17 3. 18 ×5+58 ×5+1 8 ×10 【例题4】计算:5 6 ×1 13 +59 ×213 +518 ×613 原式=16 ×513 +29 ×513 +618 ×513 =(16 +29 +618 )×513 = 5 18 练习4:计算下面各题: 1. 1 17 ×49 +517 ×19 2. 17 ×34 +37 ×16 +67 ×1 12

六年级奥数第二讲简便运算1

六年级奥数第二讲简便运算1 知识要点根据算式的结构和数的特征,灵活运用运算法则·定律·性质和某些公式,可以把一些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例题1〕计算4,75-9,63+(8,25-1,37) 〔思路导航〕先去掉小括号,使4,75和8,25相加凑整,再运用减法的性质;a-b-c = a -(b+c),使运算过程简便。所以原式=4,75+8,25-9,63-1,37 = 练习1;计算下面各题。 2,-(3,8+)- 4,-(+)-0,75 3,14,15-(-)-2,125 〔思路导航〕可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和乘法分配律a*(b+c)=a*b+a*c使计算简便。所以; 原式=333387,5×79+790×66661,25=33338,75×790+790×66661,25 = 练习2;计算下面各题; 2, 975×0,25+×76-9,75 3,×425+4,25÷ 4, 0,9999×0,7+0,1111×2,7 〔例题3〕计算;36×1,09+1,2×67,3

〔思路导航〕此题表面看没有什么简便算法,仔细观察数的特征后可知;36 = 1,2×30。这样一转化,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了。所以 原式= 练习3;计算; 3,48×1,08+1,2×56,8 2,52×11,1+2,6×778 4,72×2,09-1,8×73,6 〔思路导航〕虽然3又3/5与6又2/5的和为10,但是与它们相乘的另一个因数不同,因此,我们不难想到把37,9分成25,4和12,5两部分。当出现12,5×6,4时,我们又可以将6,4看成8×0,8,这样计算就简便多了。 所以原式=3又3/5×25又2/5+(25,4+12,5)×6,4 = 练习4; 计算下面各题; 3.4,4×57,8+45,3×5,6 2.139×-137× 〔思路导航〕先分组提取公因数,再第二次提取公因数,使计算简便。所以 原式=81,5×(15,8+51,8)+67,6×18,5 = 练习5; 2.235×12,1++235×42,2-135×54,3 3.3,75×735-×5730+16,2×62,5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 第25讲 乘法简便运算、列综合算式、列式计算 人教版(无答案)

【本节知识框架】 知识点一:乘法、四则混合运算的简便运算 知识点二:列综合算式 知识点三:文字题列式计算 【知识点讲解】 知识点一:乘法、四则混合运算的简便运算 一、乘法简便运算 类型一:(提示:把83看作83×1,再用乘法分配律) 例题5 83+83×99 56+56×99 99×99+99 【变式练习】75×101-75 125×81-125 91×31-91 类型二:分解因数,凑整先求。(25和4搭档,125和8搭档) 例题6 25×32×125 937×125×25×64×5 56×25×4×125【变式练习】56×125 125×5×32×5 (25×15)×4

易混淆: 98×101-1 37×99+1 填空: 1、35×2×5=35×(2×___) 3、 (125×5) ×8=(___×___)×5 2、(60×25) ×4=60×(___×4) 4、 (3×4) ×5×6=(__×__)×(__×__) 选择。下面4组式子中,哪道式子计算较简便?把算式前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①(36+64)×13与② 36×13+64×13 () 2、① 135×15+65×15与②(135+65)×15 () 3、① 101×45与②100×45+1×45 () 4、① 125×842与②125×800+125×40+125×2 () 判断。判断下面的5组等式,应用乘法分配律用对的打“√”,应用错的打“×” 1、(7+8+9)×10=7×10+8×10+9 () 2、12×9+3×9 = 12+3×9 () 3、(25+50)×200 = 25×200+50 () 4、101×63=100×63+63 () 二、四则混合运算的简便运算 连除定律: ①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 等于这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积,得数不变。字母表示: a÷b÷c=a÷(b×c) ;a÷(b×c)=a÷b÷c; ②在三个数的乘除法运算中,交换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字母表示: a÷b÷c=a÷c÷b ;a÷b×c=a×c÷b 类型一:利用乘除法的带符号“搬家”进行简算。(除法计算找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算)例题1 360×40÷6099×88÷33÷22

简便计算

【第二讲简便计算】 我们已经学过百以内的两个数的加减法,今天我们来看看两个数或两个数以上的加减法,找找它们中间的秘密,看看怎样能使题目计算起来又快又准! 例1 计算(1)65+24+5 (2)32+25+8 分析(1):三个数相加,通过观察不难发现,24和6先算就可以凑成整十(30),这样计算起来比较容易。计算过程如下: 65+24+6 =65+(24+6) =65+30 =95 (2)这道题里是三数连加,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如果把32和8先算就可以凑成整十(40),这样计算起来比较容易。计算过程如下: 32+35+8 =(32+8)+35 =40+35 =75 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这两题中都用到了凑整的方法,凑整可以使计算变得容易,简单,这就叫做简便计算。 ◆◆◆◆◆◆◆◆◆◆◆◆◆◆◆◆◆◆◆◆◆◆◆◆◆◆

例2: 计算:75+46+25+54 分析:这道题是四数相加,通过观察我们发现,75+25=100,46+54=100,然后100+100=200,这样计算起来很方便。计算过程如下: 75+46+25+54 =(75+25)+(46+54) =100+100 =200 问题:如果是在连减式中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 例3: 计算46+99 141-102 分析:两数相加减时,如果其中一个数接近整十数或整百数,在计算时可以看作整十数或整百数来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多加要减,少加还要加;多减要加,少减还要减”的原理进行计算比较简便。本题的计算过程如下: 46+99 141-102

=46+100-1 =141-100-2 =146-1 =41-2 =145 =39 ◆◆◆◆◆◆◆◆◆◆◆◆◆◆◆◆◆◆◆◆◆◆◆◆◆◆ 例4: (1)175-57-43和175-(57+43)结果相等吗?哪一种计算比较简便?不简便的式子可以怎样改成简便计算? (2)248+(52-38)与248+52-38结果相等吗?哪一种计算比较简便?不简便的可以怎样改成简便计算? 分析: 从上两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它们的运算顺序不同,但它们的结果是相等的。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出这两题中各有一种运算方法是简便的。 注意:在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是加号,则加减符号不变;如果是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的加号则要变成减号·减号变成加号。 ◆◆◆◆◆◆◆◆◆◆◆◆◆◆◆◆◆◆◆◆◆◆◆◆◆◆ 例5: 计算(1)138-82+62 (2)156+74-56

沪教版5年级数学下-第2讲-简便计算

学员姓名:学科教师: 年级:辅导科目: 授课日期××年××月××日时间A / B / C / D / E / F段主题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1.复习各种简便计算的方法,加强计算能力。 (以提问的形式回顾) 1. 在上面递等式计算中,你有没有用简便的方法计算?是怎样用的? 通过学生用的简便方法,总结出以下简便方法。 加减法凑整: 注意观察算式中数之间的关系。 加法:末位凑十,前面凑九;减法:末尾一串都相同。 乘除法凑整: 乘法:25 ′;熟悉5、25、125的倍数 ′、8125 ′、425 除法:熟悉简单的倍数关系。 四则运算简算: 添/脱括号:注意是否可以添/脱,注意变号。 乘法分配律与提取公因数:注意观察算式中相同或有倍数关系的部分。

(本节课计算类题目可采用竞赛形式,进行积分激励) 例1. 简便计算: (1) 23.4-0.8-13.4-7.2 (2)12.78-(4.97+2.78) (3)12.5×0.4×2.5×8 (4)63.4÷2.5÷0.4 (5)35÷(0.35×2)(6)9+99+999+9999+99999 答案:1; 5.03;100;63.4;50;111105 试一试:14+98+997+9996+99995如何计算最方便? 提示:把14拆成2+3+4+5分配到后面4个数中,正好凑整,100+1000+10000+100000=111100 例2. 简便计算: (1) 4.6×0.35+4.6×0.65 (2)(2.5+0.25)×4 (3) 2.95×101-2.95 (4) 3.14×1.9+31.4×0.81 (5) 99×4.3 (6) 0.92×1.01 答案:4.6;11;296;31.4;425.7;0.9292

小学四年级奥数第1讲简便运算

名师堂学校秋季班小学数学四年级讲义时间:9月3日 第1讲速算与巧算 教学目标: 1、养成在心算中养成凑数、搭配、的思维习惯。 2、利用运算定律简化运算。 3、根据某些算式的规律,学会创造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简便运算。重点:运算定律 难点:熟练运用适当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基本运算规律: 考点一:加减法简便运算 例1.计算:78+76+83+82+77+80+79+85 【练习】 1.995+996+997+998+999 2、64+62+58+57+63+56 例2.19999+1999+199+19 【练习】 18+298+3998+49998 例3.325+46-125+54 537-(543-163)-57 425-172-28 【练习】 8732+2387-2732 328-(284-172) 523-(175+123) 512-44-56 考点二:乘法简便运算 例4、25×38×4 125×35×8 【练习】 25×36×4×2 50×78×2 125×66×8 例5、25×32 125×16 25×19×64×125

【练习】 32×25 48×125 25×48×125×2 例5、125×34+125×66 43×11+43×36+43×52+43 【练习】 34×55+34×44+34 127×56+127×45-127 例6、72×99 45×101 课后巩固练案 72×125 28×25 2×31×5 72×125×3 4723-(723+189) 2356-159-256 3600-785+534-215 124×64+124×36 21×73+21×26+21 1456-299 384-1567-433-842 203×64 12345×99+12345×9999-98×12345 每周家庭作业: 9999+999+99+9 11+23+35+45+39+77+100 58×99 1999-99-899+201 (1+11+21+31+41)+(9+19+29+39+49) 1321×99 125×48 28×25 125×25×32 345×27+345×72+345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08

第二讲 加减混合运算中的简算

第二讲加减混合运算中的简算 【专题简析】 简便运算是计算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掌握一些简便算法,有助于提高我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而简便算法往往要根据一定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通过对算式进行“有的放矢”从而使计算简便。 加减运算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 加法:(1)交换律:a+b=b+a (2)结合律:a+b+c =a+(b+c) 减法:(1)a-b-c= a-c-b= a-(b+c) (2)a-b+c=a-(b-c) 在巧算的方法里,蕴含着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法。即把所给的算式,根据运算律和运算性质,或改变它的运算顺序,或凑整,从而变成一个易于算出结果的算式。 【例题精讲】 例1、254+158+246+342 思路点拨:我们首先观察发现254与246,158与342相加都可以凑成整百数,于是交换158和246两个加数的位置交换。 原式=(254+246)+(158+342) =500+500 =1000 【试一试】 234+678+766+322 例2、452-269-152 思路点拨:我们发现452与152的个位和十位数字都相同能得整百数,于是交换减数位置。 原式=452-152-269 =300-269 =31 【试一试】 368+454-268-154

例3、562-236-164 思路点拨:我们发现两个减数236与164的和能凑成整百,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两个数的和,注意括号里要变成两数相加。 原式=562-(236+164) =562-400 =162 【试一试】1000-90-80-20-10 例4、9999+999+99+9 思路点拨:这四个数都分别接近于整万,整千、整、整十数,我们可以把9999看做10000,999看做1000,99看做100,9看做10,这样每个数都多了1,然后再从它们和中减去4个1,即可得到出结果。 原式=10000-1+1000-1+100-1+10-1 =10000+1000+100+10-4 = 1110-4 =11106 【试一试】19999+1999+199+19 例5、1-2+3-4+5-6+7-8+…+1989-1990+1991 思路点拨:原式共有1991个数,除1外,奇数都比偶数多1,这样把其余的1990个数分为995组,每组奇数减偶数都等于1,所以用1+995=996即为本题的解。 原式=1+(3-2)+(5-4)+(7-6)+…+(1989-1988)+(1991-1990)=1+1×(1990÷2) =1+995 =996 【试一试】1986-1983+1980-1977+…+12-9+6-3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简便运算二教案

课题加减法的一些简便方法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加减的简便运算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下面的数最接近哪个整十或整百的数? 88 69 197 103 299 2、在括号里填数。 68 = 70-() 99 = 100-() 201= 200+() 398= 400-() [设计意图]以练习形式出现,为后面利用凑整十整百进行加减简便运算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 二、创设情境:图片引入 观察主题图,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出示主题图。 [设计意图]改变以往数学课只讲数学知识的传统,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学习有机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自生活,反过来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新授 1.观察图中的条件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 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全班交流: 方法(一):顾客直接付给小丽59元,小丽现在的钱:113+59=172(元) 方法(二):顾客付给小丽60元,小丽应找给顾客1元,小丽现在的钱是172元,列式:113+59=113+60-1=173-1=172(元) 学生完成你会填和会做两题总结出结论。 [设计意图]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加减法的简便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方法上给予良好的指导,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同时体现出算法的多样化和算法优化。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算法解决问题。 三、方法应用 出示主体图:1.观察图(一)中的条件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一) 小组合作讨论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全班交流 一种方法是把每三本书的价钱相加。采用这种方法,学生遇到的困难是,四本书取三本共有几种情况?这是一个组合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如果直接从四本书中每次取三本,要做到不重不漏,思考难度较大。方法二是四本取三本,也就是从四本书中每次去掉一本,就很容易得出共有四种情况。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解决问题,亲身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2升3)第16讲 简便运算

第16讲简便运算 一、加法中的巧算 1、什么叫“补数”? 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如:1+9=10,3+7=10,2+8=10,4+6=10,5+5=10。 又如:11+89=100,33+67=100,22+78=100,44+56=100,55+45=100, 在上面算式中,1叫9的“补数”;89叫11的“补数”,11也叫89的“补数”。也就是说两个数互为“补数”。 对于一个较大的数,如何能很快地算出它的“补数”来呢?一般来说,可以这样“凑”数:从最高位凑起,使各位数字相加得9,到最后个位数字相加得10。 如:87655→12345,46802→53198,87362→12638,… 下面讲利用“补数”巧算加法,通常称为“凑整法”。 2、互补数先加。 例1 巧算下面各题: ①36+87+64②99+136+101 ③ 1361+972+639+28 二、减法中的巧算 1、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 例2① 300-73-27 ② 1000-90-80-20-10

2、利用“补数”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变整,再运算(注意把多加的数再减去,把多减的数再加上)。 例3 ①506-397 ②323-202 三、乘法中的巧算: 两数的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要先乘,为此,要牢记下面的三个特殊的等式: 5×2=10 25×4=100 125×8=1000 例4计算①123×4×25 ② 125×2×8×25×5×4 习题一 一、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① 1000-547 ② 100000-85426 ③ 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 ④ 78053000000-78053 二、用简便方法求和: ①536+(541+464)+459 ② 588+264+136 ③ 8996+3458+6546 ④567+102 三、用简便方法求差: ① 1870-280-520

第3讲 简便运算(二)

学习奥数的优点 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容易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 2、训练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要使经过奥数训练的学生,思维更敏捷,考虑问题比别人更深层次。 3、锻炼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可以培养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以及战胜难题的勇气。可以养成坚韧不拔的毅力 4、获得扎实的数学基本功,发挥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最大空间。 第3讲简便运算(二) 一、知识要点 计算过程中,我们先整体地分析算式的特点,然后进行一定的转化,创造条件运用乘法分配律来简算,这种思考方法在四则运算中用处很大。 二、精讲精练 【例题1】计算:1234+2341+3412+4123 练习1: 1、23456+34562+45623+56234+62345 2、45678+56784+67845+78456+84567

【例题2】计算:5 42×23.4+11.1×57.6+6.54×28 练习2:计算下面各题: 1、99999×77778+33333×66666 2、34.5×76.5-345×6.42-123×1.45 【例题3】计算 ) 199419921993()119941993(?+-?

练习3:计算下面各题: 1、 ) 186548362()361548362(-??+ 2、 )119891988()198719891988(-??+ 【例题4】有一串数1,4,9,16,25,36…….它们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那么其中第2000个数与2001个数相差多少? 练习4:计算: 1、19912-19902 2、99992+19999 3、999×274+6274 【例题5】计算:(729+927)÷(75+95) 练习5:

五年级简便运算

简便运算 第一讲:凑整法 一、加减凑整 在计算加减运算题时,我们把一些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凑整,再减去(加上)它多(少)的部分,我们把这种方法叫作凑整法。例1、(1)9+99+999+9999 =(10-1)+(100-1)+(1000-1)+(10000-1) =10-1+100-1+1000-1+10000-1 =10+100+1000+1000-4 =11110-4=11106 例2、20003+2003+203+23 =20000+3+2000+3+200+3+20+3 =20000+2000+200+20+3×4 =22220+12 =22232 二、分组凑整 例3、3125+5431+2793+6875+4569 解:原式=(3125+6875)+(4569+5431)+2793 =22793 例4、100+99-98-97+96+95-94-93+92+91-……+4+3-2 解:原式=100+(99-98-97+96)+(95-94-93+92)+……+(7-6-5+4)+(3-2)

=100+1 =101 分析:例2是将连续的(+ - - +)四个数组合在一起,结果恰好等于整数0,很快得到中间96个数相加减的结果是0,只要计算余下的100+3-2即可。 例5、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15+115+1115+…1111111115 (2)9999×9999 三、乘法凑整 其实,不只是加减法可以凑整,乘法运算也是可以凑整的.2和5, 4和25, 8和125都可以凑足整十,整百,整千. 例6、125×32×25 例7、 0.125×7.2÷0.3 四、找准基数法: 例3.51.2+48.8+52.5+50.9+47.8+52.3-48.2-50.6 解:原式=50×(6-2)+1.2-1.2+2.5+0.9-2.2+2.3+1.8-0.6 =200+4.7 =204.7 分析:这些数都比较接近50,所以计算时就以50为基数,把每个数都看作50,先计算,然后再加多或减少,这样减轻了运算的负担。

举一反三六年级第2讲简便运算(二)

举一反三第2讲简便运算(二) 一、知识要点 计算过程中,我们先整体地分析算式的特点,然后进行一定的转化,创造条件运用乘法分配律来简算,这种思考方法在四则运算中用处很大。 二、精讲精练 【例题1】计算:1234+2341+3412+4123 【思路导航】整体观察全式,可以发现题中的4个四位数均由数1,2,3,4组成,且4个数字在每个数位上各出现一次,于是有 原式=1×1111+2×1111+3×1111+4×1111 =(1+2+3+4)×1111 =10×1111 =11110 练习1: 1.23456+34562+45623+56234+62345 2.45678+56784+67845+78456+84567 3.124.68+324.68+524.68+724.68+924.68

4×23.4+11.1×57.6+6.54×28 【例题2】计算:2 5 【思路导航】我们可以先整体地分析算式的特点,然后进行一定的转化,创造条件运用乘法分配律来简算。所以 原式=2.8×23.4+2.8×65.4+11.1×8×7.2 =2.8×(23.4+65.4)+88.8×7.2 =2.8×88.8+88.8×7.2 =88.8×(2.8+7.2) =88.8×10 =888 练习2:计算下面各题: 1.99999×77778+33333×66666 2.34.5×76.5-345×6.42-123×1.45 3.77×13+255×999+510

【例题3】计算1994 ×1992+19931-1994×1993 【思路导航】仔细观察分子、分母中各数的特点,就会发现分子中1993×1994可变形为1992+1)×1994=1992×1994+1994,同时发现1994-1 = 1993,这样就可以把原式转化成分子与分母相同,从而简化运算。所以 原式=1994 ×1992+19931-1994×)1+1992( =1994 ×1992+19931-1994+1994×1992 =1 练习3:计算下面各题: 1. 186-548×362361×548+362 2.1-1989×19881987×1989+1988 3.380584×19921991×584+204-―1431 【例题4】有一串数1,4,9,16,25,36…….它们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那么其中第2000个数与2001个数相差多少? 【思路导航】这串数中第2000个数是20002,而第2001个数是20012,它们相差:20012-20002,即 20012-20002 =2001×2000-20002+2001 =2000×(2001-2000)+2001 =2000+2001 =4001

第二讲减法的性质

减法的简便运算 一、减法的运算性质主要有以下几条: (1)在无括号的加减混合或连减的算式中,改变运算顺序,结果不变。 一般地,a+b-c=a-c+b(a≥c) a-b-c=a-c-b (带符号搬家) ( 2)一个数加上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个数加上差里的被减数,再减去差里的减数。 一般地,a+(b-c)=a+b-c (3)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依次减去和里的各个加数。(简称数减和 的性质)一般地,a-(b+c)=a-b-c(a≥b+c) a-(b+c)=a-c-b(a≥b+c)(4)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个数减去差里的被减数,再加上差里的减数。 一般地,a-(b-c)=a-b+c(a≥b a-(b-c)=a+c-b 二、借数拆数凑整 (一)627-98 278-102 623-104 156-103 260-99 257 -98 (二)、545-167-145 472-49-272 645-167-145 571-673+229 (三)、512+(188-137) 634+(453-434) 436+(564-572) 575+(368-475)(四)、87-(47-19) 92-(65-38) 367-(271-233) 652-(419-148-119)246-175+75 521-354+154 568-341+154+146 263- (165-137) (五)、615-(215+78) 3267-(462+367) 748-(88+448) 800-138-162 149-24-25 234-66-34 570-254-46 675-99-98-97-96-95

奥数六年级第二讲 简便运算(一)

奥数六年级第二讲 简便运算(一) 专题简析: 根据算式的结构和数的特征,灵活运用运算法则、定律、性质和某些公式,可以把一些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例题1 计算4.75-9.63+(8.25-1.37) 原式=4.75+8.25-9.63-1.37 =13-(9.63+1.37) =13-11 =2 练习1 计算下面各题。 1. 6.73-2 817 +(3.27-1 917 ) 2. 7 59 -(3.8+1 59 )-115 3. 14.15-(778 -61720 )-2.125 4. 13 713 -(414 +3713 )-0.75 例题2: 计算33338712 ×79+790×6666114 原式=333387.5×79+790×66661.25 =(33338.75+66661.25)×790 =100000×790 =79000000 练习2 计算下面各题: 1. 3.5×114 +125%+112 ÷45 2. 975 ×0.25+934 ×76-9.75 3. 925 ×425+4.25÷160 4. 0.9999 ×0.7+0.1111×2.7 例题3: 计算:36×1.09+1.2×67.3 原式=1.2×30×1.09+1.2×67.3 =1.2×(32.7+67.3) =1.2×100 =120

练习 3 计算: 1. 45× 2.08+1.5×37.6 2. 52×11.1+2.6×778 3. 48×1.08+1.2×56.8 4. 72×2.09-1.8×73.6 例题4 计算:335 ×2525 +37.9×625 原式=335 ×2525 +(25.4+12.5)×6.4 =335 ×2525 +25.4×6.4+12.5×6.4 =(3.6+6.4)×25.4+12.5×8×0.8 =254+80 =334 练习4 计算下面各题: 1. 6.8×16.8+19.3×3.2 2. 139×137138 +137×1138 3. 4.4×57.8+45.3×5.6 例题5 计算81.5×15.8+81.5×51.8+67.6×18.5 原式=81.5×(15.8+51.8)+67.6×18.5 =81.5×67.6+67.6×18.5 =(81.5+18.5)×67.6 =100×67.6 =6760 练习5 1. 53.5×35.3+53.5×43.2+78.5×46.5 2. 235×12.1+235×42.2-135×54.3 3. 3.75×735-38 ×5730+16.2×62.5

第二讲算式巧求和

第二讲算式巧求和 学科:数学 任课教师 何振波 授课时间:2014 年 月 日 星期 教学内容:点拨1和点拨2 重点重点:1、抵消思想 2、学习分数求和的几种方法:1、裂项法。2、分组法。 3、公式法,同分母相 加的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判断分数求和什么类型的题用什么方法 2、熟练的运用这些方法来计算。 教学过程:知识要点 第一课时 实例: 师:小升初计算主要考察内容就两个:1、抵消思想。2、分数小数的四则基本运算。 约分也是抵消的类型,咱们第一讲和第二讲主要学的就是抵消思想。而分数小数的四则基本运算就是考察你的基本运算能力,你方法都会,但就是不会算那是白扯。 师:首先给同学们讲个小故事:在我们的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和他表弟小亮同 做一道数学题:例1、211?+321?+431?+…+981?+10 91?,什么题呢一乘二分之一…。两人一前都没有见过这个类型的题,一下子就蒙了。蒙归蒙,但两人蒙的时候不一样,华罗庚呢低头沉思,而他的表弟小亮却大声的喊两嗓子,喊什么呢:表哥,这个没多复杂吗!一个字:死算搞定了!哈哈,还一个字死算搞定了,他蒙谁啊!欺负我不识数吗! 你看这个时候华罗庚怎么想,要说人和人的思路是不一样的。华罗庚说:小亮啊,死算会算死人的,最主要的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啊。算一道题半个小时,累死了。以后再遇到这样的题怎么办?还死算啊!这个方法是不对的。那么华罗庚怎么想呢,这些数都差不多,我随便找一个寻找特征,就找4 31?了,算它倒霉,把它研究透了其它的也就出来了。4 31?是个什么数? 生:分数。 师:分母是什么? 生:6×7 师:分子是什么? 生:1. 师:1和分母的6、7有关系吗? 生:有关系,1是6和7的差。 师:那好咱们就试试吧。431?=4334?-=434?-433?=31-4 1,到这为止,华罗庚发现一个惊天大秘密,很小的时候就发现这个秘密太了不起了。什么秘密呢:如果一个分数分母是两个数的乘积,而分子正好是这两个数的差,那就可以裂差求和计算,前面的数分之一减后面的数分之一,一样的道理981?=81-9 1。让学生多说几个,在写下算式: 例1、211?+321?+431?+…+981?+10 91?

第2讲 简便运算(一)

第2讲 简便运算(一) 一、知识要点 根据算式的结构和数的特征,灵活运用运算法则、定律、性质和某些公式,可以把一些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二、精讲精练 【例题1】计算4.75-9.63+(8.25-1.37) 练习1:计算下面各题。 1、6.73-17 82 +(3.27-1791) 学习奥数的优点 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容易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 2、训练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要使经过奥数训练的学生,思维更敏捷,考虑问题比别人更深层次。 3、锻炼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可以培养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以及战胜难题的勇气。可以养成坚韧不拔的毅力 4、获得扎实的数学基本功,发挥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最大空间。

2、957-(3.8+9 51)-511 3、14.15-(877-20 176)-2.125 【例题2】计算21333387×79+790×4 16666 练习2:计算下面各题: 1、 3.5×411+125%+211÷5 4 2、975×0.25+4 39×76-9.75

3、529×425+4.25÷60 1 【例题3】计算:36×1.09+1.2×67.3 练习3:计算: 1、 45×2.08+1.5×37.6 2、 52×11.1+2.6×778 3、 48×1.08+1.2×56.8

【例题4】计算:533×5 225+37.9×526 练习4: 计算下面各题: 1、6.8×16.8+19.3×3.2 2、 138137139 +137×138 1 3、4.4×57.8+45.3×5.6 【例题5】计算81.5×15.8+81.5×51.8+67.6×18.5 练习5: 1、53.5×35.3+53.5×43.2+78.5×46.5

第二讲 简便运算

第二讲简便运算 ◆知识要点 1、巧妙掌握速算的方法,可以提高运算速度,节省学习时间。同学们一定也想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使自己计算时算的又快又巧吧! 2、常用的速算技巧: 首先必须掌握一些计算法则、定律、性质和拆、并等一些技巧性方法。其次是要整体观察题目,找出数字特点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三是利用一些相关的运算定律和性质,选择最佳算法。 ◆新课讲授 例题1、计算下面各题。 (1)378+299 (2)426+202 (3)438-104 (4)534-98 思路导航 我们可以用转化的方法,把接近整百的加数或减数看成整百的数。如果多加了就减,少加了再加,多减了就加,少减了再减。 由此可得(1) 378+299 (2) 426+202 =378+300-1 =426+200+2 =678-1 =626+2 =677 =628

(3)438-104 (4)534-98 =438-100-4 =534-100+2 =338-4 =434+2 =334 =436 课堂练习1、计算下列各题。 (1)576+97 (2)758+302 (3)318-199 (4)2405-303 例题2、计算下面各题。 (1)624-137-263 (2)237-(137+42)(3)354-(154-78)(4)286+(324-186)思路导航 采用添、去括号等技巧性方法。解答如下: (1)624-137-263 (2)237-(137+42)=624-(137+263) =237-137-42 =624-400 =100-42 =224 =58

(3)354-(154-78)(4)286+(324-186)=354-154+78 =286-186+324 =200+78 =100+324 =278 =424 课堂练习2、计算下列各题。 (1)356+(244-178)(2)583-245+345 例题3、计算25×32×125 思路导航 利用5×2=10,25×4=100,125×8=1000将此题进行拆、并。 解答如下: 25×32×125 =25×(4×8)×125 =(25×4)×(8×125) =100×1000 =100000

(完整word版)三年级奥数简便运算

华西英语2015年春季三年级奥数第二讲 速算与巧算(二) 基础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 1.538-194+162 2.497+334-297 3.7523+(653-1523) 4.9375-(2103+3375) 5.874―(457―126) 6.3467―253―174―47―126 2.计算下列各题。 (1) 657-(269+257)+169 (2) 77+79+79+80+81+83+84 (3) 901+902+905+898-907+908-895 (4) 997+3―(997―3) (5) 995+996+997+998+999 (6) 1000-91-1-92-2-93-3-94-4-95-5-96-6-97-7-98-8-99-9 (7) 1000―81―19―82―18―83―17―84―16―85―15―84―16―83―17―82―18―81―19

提高练习: 1 25+53+75+78+47 2 91+90+88+92+93+84+85+95+97 3 9999+4+97+998+95+7 4 1200-856-144 5 7869-(234+869) 6 1943-(132-57) 7 459+78-259+22 8 936+(296-636)-596 9. 773+368+227 10. 10000-8927 11. 582-(82-14) 12. 4941-268+28 13. 999+99+9+3 14. (24-15+37)+(26+63-35) 15.3572-675-325-472 16. 34+47+53+66 17. 3000-99-9-999 18. 111000-(99998+9997)-996 19. 1028-(233-72)-67 20. 2000+2003+2006+2009+2012+2015 21. 25243+83214-8457

六年级奥数40讲:第3讲 简便运算(二)

第3讲 简便运算(二) 一、知识要点 计算过程中,我们先整体地分析算式的特点,然后进行一定的转化,创造条件运用乘法分配律来简算,这种思考方法在四则运算中用处很大。 二、精讲精练 【例题1】计算:1234+2341+3412+4123 练习1: 1、23456+34562+45623+56234+62345 2、45678+56784+67845+78456+84567 【例题2】计算:5 42×23.4+11.1×57.6+6.54×28

练习2:计算下面各题: 1、99999×77778+33333×66666 2、34.5×76.5-345×6.42-123×1.45 【例题3】计算 ) 199419921993()119941993(?+-? 练习3:计算下面各题: 1、 )186548362()361548362(-??+ 2、 )119891988()198719891988(-??+

【例题4】有一串数1,4,9,16,25,36…….它们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那么其中第2000个数与2001个数相差多少? 练习4:计算: 1、19912-19902 2、99992+19999 3 、999×274+6274 【例题5】计算:(72 9+92 7)÷(75+95 ) 练习5: 计算下面各题: 1、(98+731+116)÷(113+75+94 ) 2、(1173+1312 1)÷(1151+1310 )

三、课后作业 1、124.68+324.68+524.68+724.68+924.68 2、77×13+255×999+510 3、 )3805841992()1991584204(-??+―1431 4、(736396+252436)÷(732132+258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