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岩羊的数量与分布
- 格式:pdf
- 大小:589.93 KB
- 文档页数:9
贺兰山岩羊夏季取食和卧息生境选择1刘振生1,2,王小明2,李志刚3,崔多英21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062)3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宁夏银川(750021)E-mail:zhenshengliu@摘要:采用直接观察法和痕迹检验法对贺兰山岩羊夏季的取食和卧息生境的选择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夏季岩羊偏好的取食地具有位于山地疏林草原带,地形为平滑起伏的坡、明显断裂的坡和悬崖,以灰榆和山杨为优势乔木或无树,乔木矮小稀疏且距离远,接近低矮但密度较大的灌木,食物丰富,<30°和>35°半阴半阳坡的下坡位,海拔高度1 600~2 000 m,接近水源,人为干扰距离500~1 000 m,距裸岩2~5 m,隐蔽级25~75%的特征;夏季岩羊偏好的卧息地具有位于山地疏林草原带及亚高山灌丛和草甸带,地形为明显断裂的坡和悬崖,以灰榆和山杨为优势乔木或无树,乔木和灌木均矮小稀疏且距离较远,食物质量50~100 g,>35°阴坡的上坡位,海拔高度1 600~2 000 m和>3 000 m,接近水源,人为干扰距离远,接近裸岩,隐蔽程度低的特征。
岩羊的取食和卧息生境在乔木高度和距水源距离上差异不显著(P > 0.05),而其余生态因子则差异显著(P < 0.05)。
与取食生境相比岩羊选择的卧息生境具有乔木稀疏且距离较远、灌木较少、低矮且距离较远、食物丰富度低、坡度大、远离人为干扰、接近裸岩和隐蔽程度低的特征。
逐步判别分析表明,食物丰富度、灌木高度、距水源距离、隐蔽级、灌木密度、灌木距离、乔木高度和乔木距离8个生态因子可以区分取食样方与任意样方,正确判别率为85.8%。
而在区分卧息样方与任意样方上有距水源距离、灌木高度、距裸岩距离、人为干扰距离、食物丰富度、灌木密度和灌木距离共7个生态因子发挥作用,正确判别率为89.1%。
贺兰山岩羊探寻作者:虞宗霖来源:《汽车与运动》2014年第09期巍巍贺兰山,茫茫戈壁滩位于宁夏和内蒙古交界处的贺兰山,近南北走向的山脉绵延200多公里,宽约30公里,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
贺兰山以断层面临银川平原,巍峨高大,重叠绵亘的山体,构成一道天然屏障,削弱了南下的西伯利亚冷气流,也阻截了来自新、甘、内蒙古戈壁沙漠的风沙侵袭,使其成为银川平原的“保护神”。
探望岩羊的“保护神”巍巍贺兰山,同样呵护着在这里栖息生长的一种生物种群——岩羊。
坐落在这里的以贺兰山命名的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对野生岩羊的保护而著称,这也是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探访生存在这片自然保护区里的岩羊,以及为保护岩羊而付出艰辛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
一大早,由斯巴鲁森林人、傲虎、XV组成的混编车队,就从银川出发,驾车前往保护区。
保护区离银川城区并不远,只有几十公里的路程。
为了保护这里的岩羊,在经过封山禁牧、退耕还林之后,一些原本居住在保护区里的百姓也陆续外迁了出来,只留下了在保护区里一线工作的基层保护站。
保护站的条件并不好,在一个叫插旗口的保护站里,仅有的三名工作人员热情迎接了我们,这个简陋的保护站也因为我们车队的到来,变得异常热闹起来。
不善言辞的工作人员虽然只是简单地向我们介绍了保护站的情况,然而亲眼所见到的,不用介绍,也能体会到他们工作的艰辛。
保护站缺水缺电缺装备,虽然不久前刚安装了太阳能供电板,然而所提供的电量也仅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如果说贺兰山脉是银川平原的“保护神”,那么自然保护区里的这些基层保护站工作人员,无疑像是野生岩羊们的“保护神”。
在捐赠了包括粮油、衣物、望远镜以及通信设备等一批物资之后,我们辞别了插旗口保护站,打算驱车进到自然保护区里,近距离观测这里的野生岩羊。
峭壁上的“舞者”紧邻着银川平原的贺兰山东侧山势雄伟,若群马奔腾,远看到处是悬崖峭壁,貌似无路可走。
然而并非如此,近南北走向的贺兰山脉有数个东西向的山谷,著名者有贺兰口、苏峪口、三关口、拜寺口,自古以来就是东西交通要道,这些贺兰山的“缺口”,也是进入到贺兰山腹地的一条条通道。
宁夏贺兰山岩画简介各位游客:在银川市的西北部,有一座雄伟峻峭的山脉,它峰峦起伏,装入一批奔腾的骏马,由东北向西南驰骋于银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之间,这就是著名的贺兰山。
“贺兰”一词来自于蒙古语,是骏马的意思。
贺兰山又称阿拉善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之间,是宁夏和内蒙古的分界线。
山脉呈南北走向绵延250余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最宽处60公里,在浩瀚沙漠中拔地而起,北接乌兰布和沙漠,南连卫宁北山,西傍腾格里沙漠,东临银川平原,俨然是银川平原的一道天然屏障。
整座贺兰山又大小山峰46个,较大的山口38个。
贺兰山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贺兰之山五百里,极目长空高插天”,就是赞美最高峰敖包疙瘩的,其海拔3556米,比我国著名的五岳都要高得多。
敖包疙瘩,是蒙古族人在贺兰山巅的最高处,用石头堆起的一个“敖包”,是他们祭神的地方。
他是贺兰山顶峰的标志。
贺兰山主峰也就以此为名。
贺兰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功劳。
它不但是我国河流外流域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山势的阻挡,既削弱了西北高寒气流的东袭,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东西两侧的气候差异颇大。
贺兰山还是我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东部为半农半牧区,西部为纯牧区。
贺兰山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历来满布刀光剑影。
它地处我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民族迁移十分频繁,在历史上是游牧民族通往中原地带的重要屏障,被誉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
众多的谷口平时是贸易交通要道,战时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唐代诗人王维有诗写道:“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榭交驰日夕闻。
”以“阵如云”、“羽榭交驰”形象描绘了激烈的战争场面。
岳飞《满江红》“架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名句,也曾激励过众多热血男儿奔赴沙场,报效国家!贺兰山的动植物和地下矿藏资源十分丰富。
植物种类约有670种,其中不少为贺兰山特有的种类,如贺兰山西花紫堇、贺兰山翠雀花、贺兰山丁香、贺兰山棘豆和贺兰山麦瓶草等。
动物学杂志!"#$%&%’()*$+,(-.((,(/0!""#,$!(%):&’(贺兰山岩羊的数量与分布刘振生!"王小明"#!李志刚$翟昊$胡天华$(!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哈尔滨&)""$";"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上海!"""*!;$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银川#)""!&)摘要:!""%年&&’&!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贺兰山东坡(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西坡(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岩羊(1&%)2(#&$+0+)*)种群的数量与分布进行了调查。
共记录岩羊实体&$&群#$*只。
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均有岩羊分布,但东坡岩羊的平均群大小为*+"%只,西坡为%+!$只;东坡的遇见率为"+%!只,-.,西坡的遇见率为"+&/只,-.。
卡方检验表明,贺兰山东、西坡的平均群大小和遇见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东坡是岩羊的主要分布区。
利用01234567)+"软件估计贺兰山东坡岩羊的密度为)+&$$只,-.!,种群数量为&"*&&只;西坡的密度为!+)%!只,-.!,种群数量为&#&$只;整个贺兰山地区岩羊的估计密度是$+$$)只,-.!,种群数量为&!&#(只。
关键词:岩羊;分布;数量;密度;贺兰山中图分类号:8/)(+&!文献标识码:4文章编号:"!)"9%!*%(!""#)"%9"&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5:;!"")"%#$/*),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十五”“!&&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子项目,东北林业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创新项目资助计划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局自选课题(!""$9"&);!通讯作者,79.<=>:?.@<ABC DEAF;DGF;EA ;第一作者介绍刘振生,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动物生态学研究;79.<=>:HIDAJIDAB>=FC&*%+ADK 。
山东省日照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综合诊断模拟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水稻与水稻田中的稗草、水稻与水稻茎叶内的稻瘟病菌之间的关系分别是( )A.竞争、寄生B.共生、寄生C.共生、捕食D.竞争、捕食2.近年,毒豆芽事件频发。
为了了解豆芽存在的问题,农业部从部分省市销售的豆芽中选取样本进行了检测。
这种方法是( )A.实验法B.比较法C.观察法D.抽样检测法3.长鳍雀鲷通常以海藻和小型甲壳类为食,据此可写出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A.海藻→小型甲壳类→长鳍雀鲷B.糠虾→海藻→长鳍雀鲷C.海藻→长鳍雀鲷→微生物D.阳光→海藻→长鳍雀鲷4.下列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不对应的一组是( )A.雪莲——高寒的山地B.帝企鹅——寒冷的南极C.骆驼——温带草原D.大王花——热带雨林5.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都体现了()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D.生物依赖环境6.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在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B.鸟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这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C.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变态为刺,这是环境适应生物的结果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7.下列各项中,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沙漠中的全部生物及其环境B.竹林中的全部竹子C.竹林中的全部熊猫及其食物D.菜田中全部的白菜和菜青虫8.要了解贺兰山岩羊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应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比较法D.实验法9.如下表是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某重金属含量,下列食物链最有可能的是()生物体a b c d e某重金属浓度/ppm0.0612 2.3670.42A.d→b→c→e→a B.a→e→c→b→dC.d→b→e→c→a D.a→c→e→b→d10.“新冠肺炎”是指由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岩羊(Pseudois nayaur)种群数量及结构谢建冲;孟德怀;李宗智;张致荣;刘振生;滕丽微【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22(42)10【摘要】为了解宁夏贺兰山岩羊的种群现状,2020-2021年的8月和12-1月,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运用样线法对岩羊(Pseudois nayaur)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利用R 4.0.1中的Distance 1.0.2对样线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估测保护区内岩羊的种群数量及密度,分析其种群结构。
结果显示,夏季岩羊种群数量为5176(2554-10490)只,种群密度为2.674(1.320-5.420)只/km^(2);冬季岩羊种群数量为15752(7294-34017)只,种群密度为8.139(3.769-17.58)只/km^(2);多数观测距离样线垂直距离在0-200 m之内。
岩羊主要集群形式:夏季为雌幼群(52.17%);冬季为混合群(26.60%)。
岩羊平均群大小:夏季为(6.261±8.023)只,冬季为(4.064±4.229)只,群大小在不同季节的差异显著(P=0.010),集群大小多集中于1-5只之间,最大为47只。
夏季调查中,雄性个体占比11.27%,雌性个体占比56.74%,幼体/亚成体占比31.99%;冬季调查中,雄性个体占比29.61%,雌性个体占比50.15%,幼体/亚成体占比20.24%;夏季和冬季岩羊组成成分之间差异极显著(P<0.001)。
【总页数】8页(P4189-4196)【作者】谢建冲;孟德怀;李宗智;张致荣;刘振生;滕丽微【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物保护学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相关文献】1.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岩羊种群数量变化调查2.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集群特征的季节变化3.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夏季取食和卧息生境选择4.中国岩羊(Pseudois nayaur)种群和生态学研究进展5.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岩羊种群数量变化调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省济南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综合诊断模拟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学习完生态系统的内容后,小南同学自制了一个生态瓶,水草在该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消费者和分解者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它们的相对数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生产者B.丁的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C.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甲→乙→丁D.若丁被大量捕杀,短期内甲的数量会迅速下降3.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有一条食物链为“草→鼠→蛇→鹰”。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草间接为鹰提供了食物B.若该生态系统被污染,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草C.此食物链的三种动物所需的能量最终都来自草D.增加蛇的数量可彻底消灭鼠4.水葫芦被引种到广西某湖泊后,很快在湖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存。
这体现了( )A.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B.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影响D.生物能适应环境,但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5.日本政府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大海。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是日本附近海域中的一条食物链,若将核污水排入海中则这条食物链中有害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A.浮游植物B.浮游动物C.人D.大鱼6.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冰雪消融B.风和日丽C.蜻蜓点水D.海枯石烂7.以下对生物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是( )A.新冠疫情的“元凶”——病毒不属于生物B.植物可以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C.“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8.若淡水生态系统中存在一条食物链:甲→乙→丙→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