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 格式:docx
- 大小:54.75 KB
- 文档页数:3
龙源期刊网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作者:孙越峰来源:《保健与生活》2013年第04期慢性中耳炎分为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以下部分仅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腔的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耳流脓、听力下降(传导性耳聋)及鼓膜穿孔等。
我国传统的分型方法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为单纯型、骨疡型及胆脂瘤型。
国外学者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为慢性中耳炎发作期(伴或不伴有胆脂瘤)、慢性中耳炎静止期(鼓膜穿孔、内陷袋、粘连型及听骨链固定或缺损)及慢性中耳炎静止期伴反复急性发作。
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关键取决于有无胆脂瘤。
如果有胆脂瘤,必须尽快行手术治疗,否则将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没有胆脂瘤,可以择期手术治疗。
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或工作繁忙没有时间进行手术治疗,也可以应用药物进行治疗。
随着耳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国内实施的鼓室成形手术效果和国外著名耳科中心的手术效果已经接近。
目前中耳炎患者治愈率为95%以上,部分患者听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下面对慢性中耳炎患者经常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什么样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必须手术治疗?中耳胆脂瘤患者必须接受手术治疗。
中耳胆脂瘤是一种假性肿瘤,其实质为鳞状上皮在中耳腔堆积并膨胀生长。
如果不进行手术治疗,胆脂瘤将破坏中耳、内耳、面神经等结构,导致严重的感音神经性耳聋、面瘫、硬膜外脓肿及脑脓肿等并发症。
反复发作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如何治疗?对反复发作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使用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中耳炎,建议手术治疗。
反复发作的中耳炎如果治疗不当易并发胆脂瘤,同时,中耳炎反复发作会影响听骨链的功能而导致听力下降,并给患者生活造成很多不便。
随着耳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早期手术治疗不但可以根治中耳炎,并且可提高患者的听力。
静止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需要手术治疗吗?这是一类有鼓膜穿孔伴不同程度传导性耳聋,但数年没有发作(流脓)的患者。
如果患者听力下降不明显,对生活没有太大影响,就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就诊指南什么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中耳疾病,其特点是中耳腔长期积蓄脓液。
通常,中耳腔应该是无菌的,但当中耳鼓膜受损或气压平衡出现问题时,细菌可以侵入中耳腔并引起感染。
这种感染导致中耳腔内产生脓液,并逐渐形成化脓性中耳炎。
如果感染持续存在超过3个月,就可以被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可以因人而异,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1.耳鸣或听力减退:由于中耳腔内脓液的积聚,耳鸣和听力减退是常见的症状。
在炎症和脓液的影响下,中耳传导听力通路受阻,导致听力下降。
2.排脓耳: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耳垂、外耳道或鼓膜后部出现黏稠的脓液排出。
这种排脓耳的现象可能会持续的时间较长。
3.频繁的耳痛:由于炎症和脓液的刺激,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性或间断性的耳痛。
4.头痛和眩晕:当中耳腔内的炎症扩散到邻近区域时,患者可能会遭受头痛和眩晕。
5.体温升高: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的症状。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及早就诊和治疗非常重要。
就诊和诊断如果患者出现以上提到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应该及时就诊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在就诊期间,医生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诊断以确立诊断。
1.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的持续时间、疼痛的程度、排脓耳的情况等等。
2.耳部检查:医生会使用听诊器和耳镜仔细检查耳部。
耳镜可以帮助医生观察鼓膜的形态和颜色,并检查有无脓液积聚。
3.听力测定:通过听力测试可以评估患者的听力状况,并确定听力是否受损。
4.进一步的检查: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要求进一步的检查,如CT扫描、MRI等,以确定中耳腔内是否存在其他异常。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因进行个体化的制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来控制感染,通常需要连续使用几周甚至几个月。
认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
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为慢性。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哪些症状?
一般在急性炎症开始后6~8周,中耳炎症仍然存在,统称为慢性。
临床上以耳内反复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减退为特点。
有部分中耳炎可引起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根据病理及临床表现分为三型: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
(1)单纯型:炎症病变主要位于中耳鼓室粘膜层,造成鼓膜的穿孔,一般没有肉芽形成,也很少破坏听小骨,典型的症状为间歇性的耳朵流脓水。
这类慢性中耳炎流的脓水像黏鼻涕一样,一般没臭味,脓汁时流时止.病情时好时坏。
常常在感冒或水流进耳朵后复发,伴有轻度到中度的听力下降,经过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可以停止流脓,但是鼓膜穿孔一般不能自行愈合。
(2)骨疡型:或称慢性肉芽型化脓性中耳炎。
这是一种较重的中耳炎,耳流脓较多,且持续时间长,脓中可带血丝或耳内出血。
这种中耳炎的长期流脓很难通过全身或局部使用抗生素治疗得到控制。
严重时也可发生因肉芽破坏周围结构或脓液引流不畅产生的各种并发症。
由于听小骨往往被肉芽包裹或腐蚀,听力也较第一类中耳炎更差。
(3)胆脂瘤型:或称中耳胆脂瘤。
这是最危险的一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这里的胆脂瘤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恶性肿瘤”,它是因为位于鼓膜松弛部或边缘处长期穿孔使鼓膜和外耳道外侧面的鳞状上皮细胞长入中耳腔里,由于炎症长期不愈,这些上皮细胞活力增强,层层脱落的鳞状上皮逐渐堆积和增大形成胆脂瘤,并且进一步对周围的骨质产生压迫和侵蚀,出现类似肿瘤侵犯破坏一样的效果。
胆脂瘤型中耳炎之所以最危险就是因为它的破坏性,可以破坏全部听骨造成听力下降、侵犯内耳迷路导致眩晕、破坏面神经骨管致使患者出现面瘫,还可向上向深部破坏颅底骨质和脑膜导致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脓肿,严重时危及到生命。
患这一类型慢性中耳炎的患者可能长期只是流脓、耳聋,但是一旦出现脓液变多、变臭、带血,或者出现头痛、头晕或者出现嘴巴歪斜等情况,就一定要警惕胆脂瘤的破坏。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怎么治?
(1)药物治疗:包括局部用抗生素滴耳液和全身用抗生素控制中耳炎感染性炎症。
很多患者以为中耳炎通过简单的药物治疗可以获得根治,这其实就是中耳炎的治疗误区所在。
药物治疗仅能起到暂时缓解中耳炎局部感染性炎症的作用,所谓治标不治本。
实际上,只有
通过现代耳显微外科的处理才有希望彻底解决问题。
局部用药注意事项
①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
②用药方法:滴耳法
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患耳朝上。
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入药液3~4滴。
然后用手指轻按耳屏数次,促使药液经鼓膜穿孔流入中耳。
数分钟后方可变换体位。
注意滴耳药液应尽可能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
(2)手术治疗:
中耳炎手术的目的有三方面:首先,彻底清除病灶,获得一个“干耳”(而非长期流脓的耳朵);其次,防止因中耳炎导致的严重并发症,比如面瘫、脑膜炎、脑脓肿等;第三,通过手术修复或重新建立“鼓膜-听小骨-内耳”的传音结构,使患者受损的听力得以恢复或者部分改善。
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鼓膜修补术、探查并重建听骨的鼓室成形术;对于中耳炎肉芽或胆脂瘤向内向后侵犯范围大的病人,需要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来清除鼓窦和乳突里的病变,并且酌情采取完璧式或开放式的鼓室成形术。
如果患者的听小骨被破坏或因胆脂瘤侵蚀不适合保留,就需要采用人工听骨来重建听骨链。
成熟应用于临床的人工听骨种类包括:Teflon高分子材料人工听骨、生物陶瓷人工听骨和钛听骨。
医生根据术中所见听骨破坏程度、残余听骨的条件来选用合适型号的人工听骨。
对于有些严重而复杂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了防范内耳感染、降低病变复发的机会,可能需要为患者行分期手术来分别完成病变清理和听骨重建。
为了尽量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节约治疗时间,医生会争取将将清除病灶和重建听力放在同一次手术中完成(一期完成听力重建)。
但有部分患者术后听力恢复仍不太满意,这是由于新生的鼓膜在愈合过程中受到瘢痕牵拉,和听骨之间的连接可能发生错位,对于这种情况就只好选择一年后行二期手术。
所以,医生会在术前将病变的情况和术后可能的效果与患者进行讲解和沟通,医患双方共同商量来制定最合适的手术方案。
为什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要尽早手术?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一个缓慢进展、逐渐加重的病理过程。
在疾病的初期可能仅仅是鼓膜穿孔伴中耳鼓室粘膜的炎症水肿,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可以将病变局限在鼓膜和鼓室,表现为鼓膜穿孔和较轻的听力下降。
在这个阶段如果能积极控制感染,在干耳后及时行手术治疗,不但手术范围小、所需时间短,并且手术的风险也低一些。
患者手术后通常能获得较好的听力并很少再发流脓。
若未能早期治疗,随着中耳炎反复发作、脓性分泌物不断刺激,炎症向深部和后部扩散,鼓室和鼓窦、乳突内肉芽组织形成,中耳腔通风引流的通道被肉芽阻塞,炎症逐步加重、抗感染治疗效果不理想,耳朵长时间处于流脓或潮湿状态。
此时鼓膜穿孔会扩大,听小骨可能出现破坏或被肉芽包裹,或者硬化灶形成使听骨被固定,此时听力明显下降。
一旦合并中耳
胆脂瘤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可能出现面神经骨管、内耳迷路的破坏,还会合并神经性耳聋。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慢性中耳炎病程的延长,咽鼓管功能会出现不可逆的损害,使中耳腔失去了维持正常气压、保持鼓膜正常位置的能力。
在这个阶段进行手术治疗,不仅范围扩大、难度和风险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病情的加重,手术的目的以清除鼓室、鼓窦、乳突和听小骨周围、咽鼓管区域病变为主,酌情行自体或人工听骨听力重建,或者二期行听骨重建术。
术后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医生的手术技术,还取决于中耳病变的范围、性质和严重程度以及咽鼓管的功能状态。
由此可见,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要尽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