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性不孕
- 格式:pdf
- 大小:163.39 KB
- 文档页数:5
多囊性卵巢综合症中医治疗的方法大家都知道得了多囊性卵巢综合症的人,想要宝宝是很困难的事情,然而有很多人都因为多囊性卵巢综合症这个病症而多年不得子,所以内心也感到十分苦闷烦恼。
其实多囊性卵巢综合症也不是说治不成的,也是有很多治疗方法的,其中治疗效果最显著的就是中医了,那么多囊性卵巢综合症中医治疗的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多囊性卵巢综合症中医治疗的方法。
1.肾虚痰湿证症状: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稀,渐至闭经,偶有先后无定期或崩漏。
婚久不孕。
方药:肾气丸(《金匮要略》)合二陈汤(《和剂局方》)。
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肉桂炮附子法夏陈皮炙甘草若青春期患者或伴子宫发育不良者,酌加紫河车、覆盆子、制首乌、肉苁蓉、紫石英、仙灵脾、巴戟天以增滋肾补肾之功。
若痰湿壅盛者,酌加浙贝母、皂角刺、山慈菇、穿山甲以化痰散结。
2.痰湿阻滞证症状:月经量少,经行延后甚或闭经、崩漏,婚久不孕,或带下量多,头晕头痛,胸闷泛恶,四肢怠倦,或喉间多痰,大便不实,形体肥胖,多毛,苔白腻,脉滑或濡。
方药:苍附导痰汤(《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合佛手散(《出处》)。
茯苓法半夏陈皮甘草苍术香附胆南星枳壳神曲生姜当归川芎若月经量少、错后或闭经者,酌加泽兰、牛膝以养血活血通经。
若痰多,形体肥胖,多毛明显者,酌加山慈菇、穿山甲、皂角刺、石菖蒲以化痰活络。
3.肝经湿热证症状:闭经、或月经稀发、量少,或先后无定期,或崩漏,婚久不孕,形体壮实,毛发浓密,面部痤疮,经前乳房胸胁胀痛,或有溢乳,口干喜冷饮,大便秘结,苔薄黄,脉弦或弦数。
方药: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车前子泽泻当归木通甘草若大便秘结明显者,酌加大黄清热泻火通便。
若溢乳者,酌加炒麦芽回乳。
若乳房胸肋胀满者,酌加郁金、王不留行、路路通疏肝通络散结。
看了多囊性卵巢综合症中医治疗的方法,患者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案来治疗自己的病症,当然这些方法是平常在家里该怎么做的建议,如果你有多囊性卵巢综合症,一定要先去医院检查,听从医生的嘱咐,然后在家里可以按照上面的建议来做,希望说的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到你,祝早日康复!。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2019-12-08 08:18:20)中医学虽⽆多囊卵巢综合症这⼀病名,但根据其症状表现与“⽉经失调”、“闭经”“不⽣孕”、“症瘕”等有相似之处。
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机为肾虚、痰凝、⾎瘀、肝郁、阴虚。
肾虚,冲脉失养,以致⽉经后期甚⾄闭经或不孕;痰凝或⾎瘀,胞脉受阻,冲脉不通,故⽉经不调、不孕;肝郁化⽕或阴虚内热,热伤冲脉,冲脉失调则发⽣⽉经不调或不孕。
涉及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并有痰湿、瘀⾎等病理产物,使肾天癸冲任调节功能紊乱。
其中肾虚是发病关键,痰湿、瘀⾎内阻为其常见的病理环节。
数种病因病机常相互错杂,同时并存,导致多种症状同时出现。
1、肾⽓虚弱先天不⾜,禀赋薄弱,肾⽓不⾜,天癸不能按时泌⾄,或过早婚配,房事过度肾⽓受损,经⾎亏少,冲任不盛,任脉不通,导致⽉经量少、⽉经后期,乃⾄闭经或不孕。
2、瘀⾎内阻情志不畅,肝⽓郁结,⽓滞⾎瘀;或⽉经不畅,或产后余⾎未尽,留滞成痰;或⽓虚不⾜,⽆⼒推动经⾎运⾏,脉络枯涩,因虚⽽痰。
痰阻冲任,⽓⾎不能下注胞宫,以致闭经。
3、痰湿阻滞素体肥胖或恣⾷膏粱厚味,或饮⾷失节,损伤脾胃,脾⽓不健,运⾏失常,⽔精不能敷布,反成痰湿⽽留蓄体内,阻滞⽓机,影响经脉畅⾏,冲任不通,⽉事失调,或⽉经延后,或经闭不⾏,或成症瘕,乃⾄不孕。
4、肝⽓郁结情怀不畅,或恼怒过度,肝失条达,疏泄失常,⽓机郁结,郁久化⽕,⼲扰冲任,⾎海不宁,⽉事不调,或难以受孕。
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体经脉敏感,⽓动则伤神,伤神则损肝肾,乱⽓⾎,从⽽紊乱内环境,抑制内脏功能。
对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治疗,临床症状不孕,⽉经改变,如⽉经量少,稀发,闭经、功能性⼦宫出⾎,不排卵以及黄体功能不全,在B超下发现,双侧卵巢增⼤,多个卵泡囊性变,内分泌检测,LH与FSH失常,雄激素过⾼。
我们就会很清楚地发现,多囊巢综合症这些症病都源于卵巢动态环境的破坏,这和死⽔变⿊发臭不就是同⼀个道理吗?卵巢动态破坏在哪⾥,不外乎结⽓,积聚,痰瘀⾎闭的破决通达动态环境的破坏,卵巢滋养不⾜等,这才是治理的关健。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良方多囊卵巢综合征是青年已婚妇女不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由月经失调所产生的一种综合征,这类病人月经稀少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双侧卵巢呈囊性增大。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三方面因素有关:(1)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失调。
(2)卵巢类固醇生物合成所需酶系统的功能缺陷。
(3)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
另外,有人观察到,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人可有X 型性染色体异常。
有人认为与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有关,也有人认为是性染色体的显性遗传。
一、病因病机本病有虚实两类。
虚者以肾虚为主,表现为月经后期,量少,稀发,渐至闭经,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多毛,乳房发育差等症状。
实者以肝经湿热、痰湿阻滞、气滞血瘀为多见。
肝经湿热者以胸胁乳房胀满或伴溢乳,毛发浓密,面部痤疮,口干喜冷饮为特点;痰湿阻滞者多以胸闷泛恶,肢倦乏力,或喉间多痰,形体肥胖,多毛为特征;气滞血瘀者则以精神抑郁,胸胁胀满,或经行腹痛拒按,舌质紫黯,舌边有瘀点为特征。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1.临床表现(1)月经失调:主要是闭经,绝大多数为继发性闭经,闭经前常有月经稀发或过少,偶有月经频发或过多者。
(2)不孕:由于月经失调和无排卵,常致不孕,月经失调和不孕常是就诊的主要原因。
(3)多毛与肥胖:由于体内雄激素分泌过多,可伴有多毛和肥胖,毛发分布有男性化倾向,多毛现象常不为病人注意,仅在体格检查时发现。
(4)双侧卵巢增大:少数病人可通过妇科检查发现双侧卵巢比正常大1~3倍,有坚韧感。
大多数病人增大的卵巢需经辅助检查如B超等发现,不易为临床检查所触及。
2.诊断(1)发生于育龄妇女,22~31岁约占85%。
(2)月经稀发、月经过少、继发性闭经约占60%,无排卵月经、月经过多、过频或功能性子宫出血者约占20%。
(3)多毛,约占70%,以上唇、两臂、下肢为显著,乳周、下腹中线可有一至数根长毛。
(4)肥胖,约占30%,或只有体重增加,而肥胖不明显。
痰湿阻滞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中医药治疗报告.痰湿阻滞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中医药治疗报告王建国洪泽县人民医院(江苏洪泽 223100) 1.摘要目的:观察启宫丸增味与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疗效。
方法: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宫丸增味与西药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2%。
结论:启宫丸增味配合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有较好的疗效。
2.前言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而言,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因其持续无排卵或稀发排卵而合并不孕是妇科内分泌临床医生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
痰湿阻滞为其基本病机及常见证型。
本文观察启宫丸增味配合西药治疗对于痰湿阻滞型 PCOS 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
利用性激素及相关激素测定、 B 超监测排卵等,发现启宫丸增味方药能使痰湿体质、痰湿证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获得改善,提高了患者的自发排卵率及促排卵治疗有效率。
1/ 3值得注意的是,痰湿化火者需反佐清火剂,痰火内炽证型则非本方所宜。
此研究中使用的启宫丸增味方药临床观察未见毒副作用。
本研究显示,该方配合西药促排卵治疗较单纯西药一线促排卵治疗有一定优势。
对改善痰湿体质的治疗比西药治疗更易为患者所接受、所坚持。
化痰除湿法应贯穿 PCOS及合并不孕症治疗之始终。
3.现状分析 PCOS 是以雄激素过多及长期无排卵或稀发排卵为特征,是育龄妇女常见的一种极为复杂的内分泌及糖代谢异常所致的病理状态[1]。
国内教科书定义为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2]。
始于青春期,占育龄妇女的 5%~10%[3]。
病因至今尚未阐明。
1935 年由 Stein 和 Leventhal 两位学者首先报道,典型临床表现为闭经、不孕、多毛、痤疮、黑棘皮症和肥胖症状。
当时称之为 S-L 综合征。
传统上认为 PCOS 的特点为过多雄激素、无排卵、不孕不育、痤疮、多毛、脱发、肥胖以及伴随或不伴随卵巢多囊状改变(PCO)。
多囊卵巢综合症吃中药能治好吗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好!许多人都非常相信中医,觉得相比于吃西药,中药的副作用小,疗效好,而多囊卵巢综合症适宜中内分泌紊乱性疾病,那么多囊卵巢综合症吃中药能治好吗?一、多囊卵巢综合症吃中药能治好吗多囊卵巢综合症有吃中药治好的案例。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以稀发排卵或无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
病征包括月经稀发或闭经、慢性无排卵、不孕、多毛及痤疮等。
采用有效的中药配方治疗,可以治愈,而且能够从本质上调理患者体质、改善症状,避免复发。
注意:一定要按专业中医师的药方服药,因为中医治疗多囊卵巢讲究辩证论治,一副药吃一段时间,症状就会有所改变,这时候就需要对药方进行改变,不要根据网上的偏方自己随意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二、多囊卵巢综合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好虽然中医能够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但是目前中医治疗该疾病并不成熟,但是如果单纯的服用中药,不仅治疗时间过长,同时无法有效促进雌激素的分泌,因此需要同时结合西医治疗,这样效果会更加显著。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一般首选药物是达英三五,可以配合调经促孕丸或妇科再造丸,三个治疗周期后,复查激素六项,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期间注意饮食要低脂低糖低热量,控制体重。
三、多囊卵巢综合症不治疗可以吗建议进行科学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症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排卵障碍,体现为无排卵或者排卵不规律,对于一些没有要孩子打算或者已经生育过了的人而言,似乎不治疗也可以,但其实并不是。
多囊卵巢综合症除了影响育龄女性的生殖功能外,因无排卵导致不孕外,还常常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如血脂异常和血压升高、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糖尿病。
有报道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由于肥胖或多毛,更容易出现压抑、焦虑、自信心下降和性心理异常的现象。
本病长期闭经、无排卵,无孕激素对抗,使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增加。
因此建议检查出来多囊卵巢综合症后,最好在咨询医生后进行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卵巢多囊、排卵异常和高雄激素水平。
该病通常伴有月经紊乱、不孕、多毛症和肥胖等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
目前,西医对PCOS的治疗主要是荷尔蒙治疗和调节生活方式,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存在诸多副作用和局限性。
相比之下,中医治疗PCOS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本文将对其治疗进展进行介绍。
中医药治疗PCOS的思路是“调经通脉、调和脾胃肾气”。
根据中医理论,PCOS主要由肝郁、脾胃虚弱和肾气不足引起的气滞血瘀所致。
中医治疗PCOS的重点是调理气血,调和脾胃肾气,消除气滞血瘀,以达到平衡阴阳,调和经脉的目的。
中医药治疗PCOS的常用方剂有逍遥散、调经养胃汤、温经汤等。
逍遥散是治疗肝郁脾胃虚弱引起的经行痛经不调的经典方剂,可舒肝理气、调经止痛。
调经养胃汤可以调和肝肾,养阴清热,改善月经紊乱、多囊、不孕等症状。
温经汤则是温阳养血,活血化瘀,是治疗经行不调、不孕、瘀血亏虚的常用方剂。
中医治疗PCOS的方法还包括针灸、艾灸、拔罐等物理疗法。
针灸可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促进卵巢功能的恢复。
艾灸可以温经散寒,活血祛瘀,长期坚持可以改善卵巢功能,促进排卵。
拔罐则可以疏通经脉,活血化淤,缓解痛经、不孕等症状。
中医治疗PCOS还注重调整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中医强调“饮食为天然之药”,提倡均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谷类、蔬菜和水果,尤其是一些有益于调理气血的中草药食材,如枸杞、桂圆、红枣等。
中医还提倡适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对身体造成的不良影响。
中医治疗PCOS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验证。
中医治疗PCOS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整体观念,辩证施治的思想,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均有益处。
中医治疗PCOS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疗效观察不易、治疗时间较长等。
中医治疗PCOS仍需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不断完善,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不孕病(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经西医促排卵治疗无效,要求中医治疗者。
一、不孕病(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不孕病(TCD编码:BFZ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ICD-10编码:E28.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妇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等制定。
(2)西医诊断:参照欧洲人类生殖协会(ESHRE)和美国生殖医学协会(ASRM)于2003年在鹿特丹联合发起PCOS研讨会制定的标准。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不孕病(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不孕病(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常见证候:脾虚痰湿证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不孕病(多囊卵巢综合征)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不孕病(多囊卵巢综合征)。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6个月。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不孕病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无治疗禁忌症的患者。
2.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由其他原因导致的不孕病(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和免疫性不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观察项目1.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2.症状体征的观察观察患者基础体温变化、多毛、痤疮、肥胖、卵巢形态等体征的改善情况。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性激素六项;(2)盆腔超声;(3)肝功能、肾功能。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肝、肾、肾上腺彩超、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
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方5首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组复杂的症候群,由于丘脑下部、垂体、卵巢之间激素分泌失调,因而卵巢长期不能排卵,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本病多发生于20~40岁生育年龄妇女。
其发病可由下列因素引起:①由于精神紧张、营养失调、疾病、药物等因素影响,使下丘脑周期中枢功能失调对垂体功能的调节发生障碍,使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失去应有周期,造成FSH和LH比例失调,LH水平持续增高而无高峰,FSH含量低于正常,使卵泡发育而不能成熟、无排卵,卵泡膜细胞增生和黄素化,形成多囊性变化。
②部分酶缺乏是多囊卵巢综合征中雄激素过多的原因。
③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病者亦有类似多囊卵巢的临床表现,并采用肾上腺手术或激素治疗后可恢复排卵性月经,因此推测肾上腺皮质分泌雄激素过量可能与本病的形成有关。
④遗传因素即发现少数病例有性染色异常,表现为X染色体长臂缺失和X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的嵌合体,某些多毛患者有明显家族史,及某些病人卵巢中有胚胎类细胞瘤存在,因此认为本病与遗传有关。
临床上以月经紊乱、不孕、多毛、肥胖双侧卵巢呈多囊性变为基本特征。
结合本病临床表现,一般将其归类于中医“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等范畴。
本病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但主要责之于肾虚痰湿,并与瘀血有关。
治疗多从虚、痰、湿、瘀着手。
本文选介排卵汤、涤痰汤、多囊方等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方共5首,可供临床参考应用。
1.排卵汤【处方组成】①补肾方:熟地、首乌、菟丝子、仙茅、仙灵脾、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川续断、当归各9gg,肉苁蓉7gg,淮山药15g,阿胶12g。
②活血补肾方:柴胡7gg,赤白芍、泽兰、益母草、刘寄奴、生蒲黄、牛膝、菟丝子、枸杞子、肉苁蓉、仙茅各9gg、鸡血藤、女贞子、覆盆子各15g,仙灵脾10g。
【治疗方法】补肾方一般在经后连服7g~10天,每日1剂,然后观察2~3周,有效与否均可重复前法服药;活血补肾方,无周期者,服3剂,停7g天,每周期第12~13天再服3剂,每个周期共服6剂。
多囊吃中药好的案例小王,33岁,已婚。
因月经不调、长期不孕半年来就诊。
患者月经不规律,周期长短不一,间隔时间长短不定。
查内分泌激素,睾酮水平偏高。
B超提示双侧卵巢多囊改变。
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患者接受了中医治疗,主要采用中药调理加针灸治疗。
中药方主要成分为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芪、桃仁、红花、川芎、丹参、山楂等。
患者每日3次口服,连服3个月。
针灸治疗选取足三里、关元、神阙、大椎等穴位。
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月经周期逐渐规律,周期为28-30天,月经量适中,经期3-5天。
复查内分泌激素,睾酮水平下降至正常范围。
B超检查提示卵巢多囊改变减轻。
患者夫妇同房后2个月自然怀孕。
小李,28岁,未婚。
因月经不调、多毛半年来就诊。
患者月经不规律,周期长短不一,间隔时间长短不定。
查内分泌激素,睾酮水平偏高。
B超提示双侧卵巢多囊改变。
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患者接受了中医治疗,主要采用中药调理。
中药方主要成分为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芪、桃仁、红花、川芎、丹参、山楂等。
患者每日3次口服,连服3个月。
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月经周期逐渐规律,周期为28-30天,月经量适中,经期3-5天。
多毛情况明显减轻。
以上两例患者均为多囊卵巢综合征,采用中药治疗后,月经不规律、内分泌紊乱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患者的生育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这说明,中药治疗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
当然,中药治疗也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在用药期间需要密切关注自身情况,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以尝试中药治疗,但在治疗前应首先明确诊断,然后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希望本文的案例可以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中药治疗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1. 引言1.1 多囊卵巢综合征概述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卵巢内存在多囊性卵泡,并伴有月经紊乱、不孕、多毛等症状。
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内分泌紊乱、胰岛素抵抗、卵巢功能异常等因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多样化,且病理机制复杂,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挑战。
目前,中医药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受到越来越多患者和医生的关注和认可。
通过中医药的调理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内分泌紊乱、月经不调、卵巢功能障碍等问题,提高患者的生育能力和生活质量。
在结合现代医学的基础上,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前景十分广阔,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中医药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2. 正文2.1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属于“闭经”、“带下”等病证范畴,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排卵障碍、内分泌失调等症状。
根据中医理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与气血失调、肾虚肝郁、痰湿阻滞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医强调"治未病"的理念,即重视调理和预防,而非只是治疗症状。
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时,中医药注重调理整体气血阴阳的平衡,促进脏腑功能恢复和协调。
中医药认为情志、饮食、作息等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时,饮食调理、情志疏导、作息调整也被纳入疗法之中。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理论基础建立在中医整体观念和气血阴阳平衡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调理脏腑功能、促进气血畅通,以及调整生活方式等综合治疗手段来改善病情,达到治疗目的。
2.2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实践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实践是基于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进行的实践总结和探索。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中医药在治疗这一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医师首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望、闻、问、切的四诊观察,结合辨证论治的原则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
(22)
1病因病机.................................................................................................................... 2诊断标准....................................................................................................................
(33)
3中医治疗....................................................................................................................
(33)
(33)
3.1辨证论治..........................................................................................................
(44)
3.2专病专方..........................................................................................................
(44)
3.3针灸推拿..........................................................................................................
(44)
3.4中药周期治疗..................................................................................................
(55)
3.5药枕................................................................................................................
(55)
3.6中药贴敷..........................................................................................................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于1935年首先由Stein-Leventhal提出,它是妇科临床常见的内分泌失调性疾病,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失调综合征,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主要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不孕、多毛、痤疮、肥胖、黑棘皮症等。
中医将其归属于“闭经”、“月经后期”、“不孕”等范畴,与西医学所说之卵巢囊肿在发病过程、症状体征及生物学行为上都极为相似。
远期可以并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子宫内膜癌等。
多囊卵巢(PCO)与PCOS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PCO只表现为卵巢呈多囊性改变,而无临床症状及血激素的改变,可由其他疾病引起。
现将中医治疗PCOS的研究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
近年来众多学者的研究认为肾虚是其基本病因,在此基础上还分别兼有血瘀、痰湿、肝郁和痰瘀互结等的不同。
桑海莉等认为肾虚是致病之本,多兼有痰血瘀阻、肝胆郁热。
王东梅等研究认为病机以脏腑功能失常为本,肾虚为主,尤以肾阳虚为主要病机,并涉及肝、脾;血瘀、痰浊阻滞是本病之标。
陆美亚等指出肾虚肝郁为PCOS主要病机,脾虚湿盛及阴虚火旺为两个重要病理改变。
罗颂平认为肝脾肾虚,痰湿阻止胞宫所致。
庞保珍发现无排卵性不孕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郁表现,而卵巢长期持续无排卵正是PCOS的一个显著特点,所以认为肝郁气滞,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是PCOS发生的重要病机;庞保珍同时还发现无排卵性不孕者有不同程度的痰湿表现,认为痰湿可以影响卵子的形成和排出。
刘瑞芬认为本病病机以肾虚为本,痰瘀为标。
李光荣认为肾虚是其根本原因,肝郁脾虚是重要病机。
尤昭玲认为肾虚血瘀是PCOS的根本病机,肾-天癸-冲任-胞宫功能失调是其发病
的主要环节。
2诊断标准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制定了PCOS的诊断标准(讨论稿)、辨证标准(讨论稿)。
3中医治疗
3.1辨证论治
韩百灵对肾阴亏损用百灵育阴汤;血虚用育阴补血汤;肾阳虚用渗湿汤;肝郁气滞用调肝理气汤(皆为韩百灵临床经验方)。
王东梅等研究认为肾虚证是最常见的证候,肝郁气滞证是本病的第二大证候,另可见脾虚痰湿证和血瘀证。
张玉珍常分为4型:肾虚型方用右归丸加石楠叶、仙茅;痰湿阻滞型方用苍附导痰汤为主加桃仁、当归、红花、夏枯草;气滞血瘀型方用膈下逐瘀汤;肝经湿热型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罗颂平对肾虚夹瘀用归肾丸加法半夏、苍术、胆南星;肾阴虚夹瘀方用六味地黄丸合失笑散;气虚夹瘀方用苍附导痰汤为主加黄芪、党参;肝气郁结方用丹栀逍遥散合清气化痰丸。
尤昭玲将本病分4种证型:肾虚用右归丸加减;痰湿阻滞用苍附导痰丸合佛手散加减;肝郁化火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气滞血瘀用膈下逐瘀汤为主加减。
徐福松,莫惠等将其分为4型:肾虚痰湿证用肾气丸(《金匮要略》)和二陈汤(《和剂局方》);痰湿阻滞证用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加减;肝郁化火证用丹栀逍遥散(《女科摄要》)加减;气滞血瘀证用隔下逐瘀汤加减。
罗颂平分4型:肾虚夹瘀用归肾丸(《景岳全书》)加味等;肾阴虚夹瘀用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决》)合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气虚夹痰用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治法秘方》)加味等;肝气郁结证丹栀逍遥散(《薛氏医案•内科摘要》)合清气化痰丸(广州中医学院主编《方剂学》)。
李祥云分4型:肾亏痰阻用归肾慈皂汤(经验方);阴虚内热用瓜石散加减;肾亏瘀阻用补肾逐瘀汤(经验方);肝郁化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庞保珍分5型:肾虚用自拟济肾续嗣丹;肾虚痰实用自
拟济肾涤痰丹;肝郁化火用自拟济水清肝丹;肾亏血瘀用自拟济肾逐瘀丹;气滞血瘀用自拟香蛭赞孕丹。
3.2专病专方
柴松验方(菟丝子、车前子、仙灵脾、杜仲、当归、桃仁、生薏米、川芎等)对PCOS证属脾肾阳虚型闭经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胡章如温肾涤痰汤效佳。
王子瑜对脾肾阳虚,痰湿所致的“多囊卵巢综合征”闭经不孕证常用仙灵脾、巴戟天、鹿角片、菟丝子、山药、苍术、白术、党参、制香附、当归、石菖蒲、天南星、海藻、益母草。
李广文石英毓麟汤;刘奉五四二五合方。
朱小南善用峻补冲任之品,如鹿角霜、紫河车、巴戟天、仙灵脾等。
裘笑梅对肾阳不足,子宫虚寒者用桂仙汤;对肝郁者用蒺麦散;郑守谦经验用药:随应用方加入:石楠叶、龟板、田三七、梅树梗、鸡蛋壳焙研兑用为好。
王渭川育麟珠。
蒲辅周对妇人胞宫虚寒不孕多选用温经汤治疗。
哈荔田天龙散,用于痰湿不孕。
庞保珍从补肾、疏肝、祛痰、活血等多种治法,从中药内服、中药敷贴、针灸、药枕等多种给药途径深入探讨促排卵之路,认为补肾、疏肝、活血、祛痰等皆可促排卵,贵在辨证论治,认为卵子的生长与排出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密切关系,认为瘀血、痰湿等皆可影响卵子的生长与排出。
3.3针灸推拿
谢红亮等针刺取体穴:关元、三阴交(双)、太溪(双)、太冲(双)、子宫或卵巢(双侧,交替);费义娟等[选取肝俞、肾俞、脾俞、关元、子宫穴、三阴交。
史常旭等针刺取穴为关元及双侧子宫穴。
马仁海等取主穴为腹部六针(关元、中极、子宫、大赫、三阴交)。
张丽梅电针治疗(选用疏波,中等强度,针刺双侧子宫穴、中极穴)。
庞保珍以自拟真机散填脐灸法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效佳。
庞保珍采用自拟针刺疗法(月经第5~9天针刺脾俞、肾俞、气海、三阴交、足三里、内关、期门)效佳。
3.4中药周期治疗
临床运用虽然不尽相同,但主要治疗机理即强调经后期以滋阴补肾为主,促卵泡发育;经间期滋肾活血以促卵泡排出;经前期温补肾阳为主以促黄体功能;行经期活血通经为主以利经血正常排出。
袁雄芳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分别拟促卵泡汤、促排卵汤、促黄体汤、活血调经汤效佳。
王娜等在采用中药人工周期治疗PCOS中,重视B超对卵泡的检测。
盛玉凤以补肾为主,根据月经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
邵志英采用自拟补肾化痰方,排卵后改服健黄体汤。
梅彬等应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滋阴补肾,配合西药克罗米芬治疗50例PCOS取得满意疗效。
郝兰枝等用中药人工周期治疗青春期PCOS40例,基础方:淫羊藿30g,仙茅10g,菟丝子、鹿角霜、女贞子、墨旱莲各30g,当归、黄芪、益母草各15g,川芎10g,炙甘草6g。
程泾主张以中医周期疗法治疗功能性月经失调,并归纳为补肾填精调冲、滋肾养阴调冲等十四法。
刘瑞芬认为应采用中药周期疗法,重在补、调、通
3.5药枕
庞保珍以自拟广嗣药枕治疗肝郁型不孕症85例,结果用药枕6个月后妊娠26例。
3.6中药贴敷
庞保珍分5型:肾虚用石英续嗣丹(自拟);肾虚痰实用菟夏涤痰丹(自拟);肝郁化火用滋水清木散(自拟);肾亏血瘀用菟棱毓麟散(自拟);气滞血瘀用香蛭胤嗣丹(自拟)贴敷,用法:将药物共研细末,瓶装备用。
治疗时取药末10g,以温开水调成糊状,纱布包裹,敷于脐部,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