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6专题三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8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讲义一、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简单来说,就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
它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物质和能量,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自然资源分为不同的类型。
比如,按照可再生性,我们可以把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像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在合理利用的情况下,能够不断地再生和更新。
而不可再生资源,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以及各种金属矿产,它们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年代,一旦被开采使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无法恢复的。
还有按照其用途,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等等。
土地资源是我们进行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等活动的基础;水资源是生命之源,不仅满足我们的生活用水需求,也是工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生物资源包括了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为我们提供了食物、药材等;矿产资源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原料;气候资源,如光照、热量、降水等,对农业生产和能源开发有着重要影响。
二、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首先,自然资源是我们维持生命的必需品。
没有清洁的水资源,我们无法生存;没有充足的食物资源,我们会挨饿。
其次,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农业生产依赖土地和水资源。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经济发展的模式和速度。
再者,自然资源对于生态平衡的维护至关重要。
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和水。
各种生物资源之间相互依存,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维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
此外,自然资源也具有文化和精神价值。
美丽的自然风光,如山脉、河流、森林等,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成为文化和艺术的源泉。
三、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并不是那么合理和可持续。
在能源方面,我们过度依赖化石燃料,导致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考点解读1.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3.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4.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5.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6.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
知识清单1.自然资源按照能否再生分为______和______。
2.主要的资源问题:_____短缺,_____日益减少,一些矿产濒临耗竭。
3.世界淡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___有限、地区_____,人为原因:不合理开发与管理、总需求量增长快;解决对策_____。
中国淡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______、时间分配不均,人为原因:____________,水污染和浪费;解决对策:_______、治理污染、_______。
4.土地退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土地污染;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_______、_______、农牧业措施。
耕地的利用和保护:确保耕地总量____、提高土地____、提高耕地质量、科学开发和整治土地。
5.煤炭、石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主要措施:____、环保进行、保护土地、_____。
6.森林的生态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防风固沙;过滤尘埃,吸收噪声;释放氧气,______;提供旅游休闲场所。
7.草场退化的原因是由于_____,人们对畜牧业产品的需求量增大,盲目扩大放养牲畜的数量,致使许多牧场严重超载,引起草场退化。
带来的危害:_____、盐渍化、物种灭绝等。
保护草地的措施:只有大力_______和改善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才能有效解决;具体做法有实行_____制度,建立饲草料基地,变游牧方式为牲畜_____方式,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
8.湿地的功能:提供____,保护_____;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涵养水源,_____;_______;为各种野生动物生长、栖息、繁殖提供条件;生产出大量的鱼虾等农副产品。
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以水资源为例》一、教材分析本章内容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本节以可再生资源——水资源为例,探究当下水资源紧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水资源在高中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可以较好的巩固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内容中与水资源有关的知识。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以水资源为例,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学习兴趣较高,且已经学过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必修三第五章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这部分内容,学生学习起来较轻松,容易接受。
三、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2、结合实例,说明世界、中国淡水资源紧缺的原因及解决对策;3、了解中国水资源现状,列举生活中的一些节水措施;(2)过程与方法目标1、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总结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2、通过案例,理解水资源紧缺的原因和解决措施;(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爱惜水资源的习惯;2、通过对中国水资源的学习, 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②水资源紧缺的解决对策2、难点:淡水资源紧缺的原因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视频《水资源缺乏》,通过视频内容和图片引发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与思考,引出新课题。
(二)【新课学习】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首先公布导学案课前自主预习部分的答案,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初步感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熟悉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可再生资源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生:不是,如果开发利用的强度超过其自我更新的能力,他就会退化、解体。
【教师活动】板书:一、可再生资源(一)概念(二)必要性【过渡】同学们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已有简单的了解,如何用所学的内容来解决实际案例呢?接下来我们就进行第二环节——课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