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讲-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 格式:doc
  • 大小:2.87 M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6讲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最新考纲考纲解读考法指南

1.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

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

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3.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

形成的一般过程。

4.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及其作用。

1.掌握不同类型资源的利用

与保护措施。

2.掌握主要生态问题产生的

原因、危害及保护措施。

在高考中,对本讲内容的考查

频次最高,尤其是生态问题,

如2017全国卷ⅠT44、卷

ⅢT43,2016全国卷ⅢT44等。

今后本讲内容仍是高考命题

的重点。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学生用书P268]

1.淡水资源短缺原因及解决措施

自然原因

水资源总量丰富,可利用的水资源有限;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布不

人为原因

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用水量不断增加;水资源利用率低,

浪费严重;水污染严重导致水质性缺水

开源跨流域调水;修水库蓄水;人工增雨;淡化海水;合理利用地下水

节流

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净化污水,开展水资源循环利用;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节水意识

2.我国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

(1)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耕地不足,依靠占世界8.6%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人口增加,加剧耕地资源的短缺

非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耕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或耕地质量下降

耕地质量低,中、低产田比重大

实行耕地总量不

减少

依据《土地管理法》,确保本行政区内的耕地总量不减少提高土地利用率

非农业建设

必须节约用

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

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禁止闲置、荒芜耕地

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提高耕地质量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

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

(2)土地退化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土地退化

的概念

是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

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

表现

土壤侵蚀(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

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涝渍

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主要原因

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使自然状态下较脆弱的环境被

破坏

防治措施

生物

措施

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

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科学管理

工程

措施

水利工程:修建水库、灌渠等;水土保持工程:

修梯田、淤地坝等

农牧业

措施

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采用各种保护耕

地、提高肥力的措施;发展舍饲养畜、把牧草栽

培纳入农田耕作范围

1.(2017·高考全国卷Ⅲ)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观测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

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

解析:人为砍伐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经济作物之后,植被种群密度下降,树种单一,涵养水源功能和蒸腾作用减弱,所以湿度下降。

答案:(天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层次单一,林冠密度较低,截留的降水量较少。地表(缺乏草本、灌木等的保护,)水分易散失。土壤裸露,土壤蓄水能力较低。

2.(高考全国卷Ⅰ)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如图为切沟景观。

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解析:材料中指出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说明切沟会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减少;图示切沟景观显示了切沟不断分割耕地,因此其不但破坏耕地,还会妨碍耕作。切沟的防治要从耕作方式调整、工程措施填埋等方面考虑,切沟一旦形成,如果不采取治理措施会导致切沟不断加宽加深,修建排水沟和拦水坝等能有效防御切沟的形成。

答案:危害: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阻断交通);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

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坊);切沟填埋。

3.(2018·衡水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据长江水产研究所确认,2013年葛洲坝附近唯一的自然产卵场中的中华鲟没有繁殖产卵。葛洲坝建成后的几年里,中华鲟野生种群的数量从70年代的1万余尾减少到目前的57尾。下图为中华鲟产卵区分布变化示意图。

分析中华鲟数量锐减的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解析:中华鲟数量锐减的原因有自然和人为原因,由材料和图中文字描述得出主要是人为原因。从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根据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答案:原因:葛洲坝工程建设时破坏了中华鲟的产卵区等生存环境;长江中下游水体污染严重导致幼鱼大量死亡;渔民过度捕捞。对策:建大坝等水利工程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水污染;严禁捕杀;做好保护中华鲟的宣传工作,建立自然保护区。

非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学生用书

P269]

1.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及利用

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在其开采、运输、加工、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环保措施如下表所示。

过程环境问题成因

环境保

护措施

开采

对地表土层和植被的

破坏以及大量占用土

露天开采直接破坏土地,产生的废

弃物需要堆积场地

实行矿区土地的复

垦,推动资源型城市

转型,发展特色产业运输污染大气、水、土壤

运输过程中发生自燃或扬尘污染

大气,或受到水的浸泡流失而污染

水系,原油的泄露及油船外排的洗

舱水污染海洋提高能源综合利用

率,建立循环经济模

加工废水、废气、废渣

在加工中会产生灰尘、氮氧化物

等,热电厂排出洗煤水、废渣

利用

热污染、空气污染,

造成全球变暖、酸雨

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

化石燃料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

以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

碳等空气污染物

(1)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