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完善
- 格式:ppt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38
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但是他们在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却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
尤其是恩格斯,作为马克思最为亲密的战友,他用自己毕生的精力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工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特别在1883年马克思逝世之后,恩格斯独自承担起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导师的职责,他一方面随着客观需要的变化,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内容;一方面积极指导欧美各国无产阶级运动的开展,他悉心培养各国的社会主义活动家,不断促成无产阶级政党以及政党同盟的建立,倾尽自己的一切推动马克思主义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的大众化宣传和普及。
研究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内容,其意义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本文研究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1883年马克思逝世之后到1895年恩格斯逝世之前,主要针对恩格斯晚年长达12年之久的理论活动做系统性梳理,把散见在恩格斯晚年著作中的重要思想、观点进行集中、分析和考察,试图通过宏观研究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找到他晚年思想的发展脉络和逻辑联系,进一步深化对恩格斯晚年思想的研究。
第二,以“断代史研究”与“主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完整而生动地刻画出恩格斯作为革命家与思想家的历史形象,全景式呈现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系统研究恩格斯晚年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传播与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方略,进一步拓宽目前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视域,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层次。
第三,深度探究恩格斯晚年对待科学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辨析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关系,准确评估恩格斯晚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客观地位,科学概括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贡献。
本研究客观面对国内外学者对恩格斯晚年思想所作的分析与评判,既不迷信权威,也不固步自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一逻辑线索完整呈现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以文献材料为依据,以历史事实为准绳,从理论创新、理论传播和理论实践三个维度出发,详细阐述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方法、重要贡献和基本经验,科学揭示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运行机制。
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坚持和发展2019-10-19摘要: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思想在19世纪末⾯临各种反动思潮的⾮难。
在复杂的环境下,恩格斯晚年在许多重要信函中,运⽤科学的世界观和⽅法论对种种错误思潮进⾏了批判,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科学态度对于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有效实践马克思主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恩格斯晚年;唯物主义历史观⼀、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所⾯临的复杂环境马克思去世后,19世纪⼋⼗年代中后期⾄九⼗年代,是当时国际社会形势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
⼀⽅⾯,世界⽆产阶级⾰命陷⼊了空前的低潮,与资产阶级⽃争的情况⽇趋复杂;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争也更加尖锐,唯物主义历史观受到各种理论的种种⾮难。
1890年春,德国唯⼼主义社会学家、莱⽐锡⼤学教授保尔·巴尔特写了⼀篇⽂章《⿊格尔和包括马克思及哈特曼在内的⿊格尔派的历史哲学》,在⽂中对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进⾏恶意攻击。
以巴尔特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思想家认为,唯物主义历史观只承认经济因素的作⽤,把全部社会⽣活都仅仅归结为这⼀因素,并认为“唯物主义历史观把⼈看作是受经济摆布的机器,把思想看作是纯粹消极的形式和外⾐,他们从来没有论述过意识形态对经济的反作⽤”。
⼆、在批判与反批判中,恩格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在恩格斯晚年关于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若⼲书信中,以下⼏封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致康·施⽶特(1890年8⽉5⽇与10⽉27⽇两封)、致约·布洛赫(1890年9⽉21⽇―22⽇)、答保尔·恩斯特(1890年10⽉1⽇)和致⽡·博尔吉乌斯(1894年1⽉25⽇)。
在这些书信中,恩格斯阐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历史发展合⼒理论,为完善和发展唯物主义历史观作出了伟⼤贡献。
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第一篇: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摘要]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体系,是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
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是马克思独自一人的创造。
恩格斯以其广阔的胸怀,伟大的实践,渊博的知识,精深的造诣,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恩格斯在各个思想领域内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全面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他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我们要全面地了解马克思的思想,就必须先好好研读恩格斯的著作,因为他是这一思想从形成到发展这一路上的见证者;我们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那更加不能够忽视恩格斯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说说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说,虽然是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但它并不是马克思一个人创立的,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对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很少作独立的、比较充分的研究。
大部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著作在谈到恩格斯的作用时,都以“第二小提琴手”来定位。
其根据当然是恩格斯本人在马克思去世一年之后即1884年10月15日致约•菲•贝克尔的信中所写下的一段文字:“我一生所做的是我注定要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而且我想我还做得不错。
我高兴我有像马克思这样出色的第一小提琴手。
当现在突然要我在理论问题上代替马克思的地位去拉第一小提琴时,就不免要出漏洞,这一点没有人比我自己更强烈地感觉到。
而且只有在更猛烈的狂风暴雨时期来到时,我们才会真正感受到失去了什么。
”对“第二小提琴手”这一定位本身,我们也不能作简单的、机械的和形而上学的理解。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就其整体作用而言恩格斯位居马克思之后,这并没有错。
但这并不妨碍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第二个我”的历史地位。
所谓“马克思的第二个我”,是指恩格斯和马克思在社会认识领域共同实现划时代的飞跃,在社会改造领域协力探寻通向新世界之路而共同成就的理论业绩和实践业绩;是指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上所起作用与马克思的共同性、一致性、相互性和共有性。
驳“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重要修正”中华论坛 2015-07-17 21:24:35驳“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重要修正”(二)今年4月的一天,见到“dsbird”(“四平将军”)发帖《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重要修正》(【中华论坛】发表于:2010-10-29 18:49:08)。
从帖子发表的时间看,此贴已在网上流传了至少5年半。
可见其影响之大。
其实,所谓“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重要修正”,纯粹是一个中国特色的“理论”恶搞,“理论”诈骗。
我之所以称其为“理论”恶搞和“理论”诈骗,因为其涉及的是理论问题,而又毫无理论可言;纯粹恶搞和诈骗而已。
之所以称其为“中国特色”,因为其恶搞和诈骗的手法或“逻辑”,纯粹是妖魔化“思维”、妖魔化“文化”和妖魔化“逻辑”。
至于什么是妖魔化“思维”、妖魔化“文化”和妖魔化“逻辑”,无需赘言——你懂的。
据本人了解,恶搞“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重要修正”话题的代表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辛子陵及其同伙。
本人自2009年4月遭遇“辛子陵”起,就开始研究和批判辛子陵的“大作”。
其中,就有关于马克思主义常识问题的一系列讨论。
其中,所谓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的问题,就是一个重要话题。
“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重要修正”一文的主要内容,正是辛子陵的相关文稿的主要内容。
本人针对“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重要修正”一文的批判,暂拟按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专题分析。
即:一、关于“93个字……把整个共产主义理论体系否定了。
”的问题;(已成文发贴,(见【中华论坛】驳“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重要修正”(一),2015-04-25 16:35:31))二、“第一个修正:由主张暴力革命到主张议会斗争。
”的问题;三、“第二个修正:由主张消灭私人企业到主张保留股份公司。
”的问题;四、“第三个修正:用民主共和国代替无产阶级专政。
”的问题;五、关于恩格斯“临终前的五个月”的一个“毫无保留地承认”的问题。
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作者:赵家祥来源:《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55(2020)04-0082-19收稿日期:2020-04-15作者简介:赵家祥,男,天津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家祥(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 100871)摘要: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起了主要作用。
恩格斯在1844年夏天在巴黎拜访马克思以前,自己独立地制定了一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恩格斯晚年对他和马克思共同创立的理论进行了深入阐发,并且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马克思主义系统化。
提出和论证关于历史发展的“合力论”,深入阐发各种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历史辩证法,全面地论证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拓展和深化对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贡献。
关键词:恩格斯晚年;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过程时曾说:“近来人们不止一次地提到我参加了制定这一理论的工作,因此,我在这里不得不说几句话,把这个问题澄清。
我不能否认,我和马克思共同工作40年,在这以前和这个期间,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
但是,绝大部分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在经济和历史领域内),尤其是对这些指导思想的最后的明确的表述,都是属于马克思的。
我所提供的,马克思没有我也能够做到,至多有几个专门的领域除外。
至于马克思所做到的,我却做不到。
马克思比我们大家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
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
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
”[1]296-297这段话包括以下几层意思:(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No ・ 10, 2020Serial No ・1722020年第10期(总第172期)理 论观 察Theoretic Observation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与经验孙梦路(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2206)摘要:恩格斯是马克思一生的亲密战友,在其逝世后,恩格斯完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以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在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恩格斯晚年,他坚持“破”与"立”相结合,从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入手,与时俱进完善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引领”和“关照”相结合,一方面发挥无产阶级政党革命理论家的引领作用,一方面关照人民群众的现实状况和物质需要;坚持“深入”与“浅出”相结合,在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前提下,以通俗化的语言表达多渠道输出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恩格斯晚年;大众化;实践;宣传与普及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10 — 0038 — 05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为无产阶级谋 利益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其本质要求和目标指向。
理论一经群众掌握才能转变为物质力量,同样无产阶级也需要马克思主义作为解放和 发展自身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征。
恩格斯晚年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该 理论被工人阶级大众正确理解和掌握并走向国际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提供了历史经验。
一、坚持“破”与“立”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前提(一)马克思主义的“破”: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及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马克思逝世后,马克思主义虽然已成为流行 理论,但是党内出现了各种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 思潮,这些错误思潮严重影响了工人阶级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仅给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对工 人阶级的指导带来了消极影响,也阻碍了马克思 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恩格斯晚年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及当代价值【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恩格斯晚年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化探索,包括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以及对共产主义的展望。
分析了恩格斯晚年理论的当代价值,对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一些启示,引领我们探索未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前景。
通过对恩格斯晚年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的探讨和总结,可以更好地借鉴他的理论成果,指导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为未来社会主义的繁荣奠定基础。
【关键词】恩格斯、晚年、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实践、启示、未来发展、前景展望1. 引言1.1 恩格斯晚年的生平恩格斯晚年的生平涉及到他在19世纪末的一系列活动和思想成果。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恩格斯虽然身体状况有所下降,但思想却更加深刻和成熟。
恩格斯在晚年主要以思辨、著述为主,尤其是继续深化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
他致力于倡导无产阶级解放,反对资产阶级剥削,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不懈奋斗。
恩格斯在晚年生活简朴,只专注于学术研究和社会改革。
他经常与革命者和学者们交流思想,为将马克思主义传播至世界各地而努力。
恩格斯也对工人运动持续关注,支持工人阶级的斗争,呼吁联合起来争取自身权益。
恩格斯晚年的生平展示了一个智慧、奋斗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形象。
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学术成就,为当代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参考。
在恩格斯晚年的生平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为社会正义和平等奋斗终生的先驱者,他的思想和实践影响至今依然具有深远意义。
1.2 社会主义的发展背景社会主义的发展背景可追溯至19世纪,当时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导致了社会阶级的分化和工人阶级的壮大。
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遭受剥削和压迫,开始出现了对现行社会制度的不满和反抗。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矛盾和危机也使得一些思想家开始思考和探讨新的社会制度和秩序。
恩格斯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探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