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杜邦工厂_是这样诞生的
- 格式:pdf
- 大小:99.86 KB
- 文档页数:2
杜邦安全管理简介● 杜邦的历史杜邦的创始人是法国人,于1802年从法国移民到美国,建立了杜邦公司,开始以生产黑火药为主。
从1802年到1880年,黑火药一直是其主要产品,大概80年历史。
1902年,杜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实验室,这个科学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为杜邦第二个一百年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过科学家的努力,通过35年的研究,研究发明了尼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纤维,现已在世界上广泛使用,并衍生了上百种产品。
这个实验室后来发明了聚四氟乙烯(就是Teflon),其平滑性、高抗化学性和耐热性在工业上和农业上得到了充分应用。
到1962年发明了Lycra,是一种弹性蛋白酶纤维。
这些都是杜邦从1902年到现在对人类的贡献,也是杜邦第二个一百年的发展平台。
到1999年时杜邦宣布产业转变,决定卖掉尼龙,买掉很多纤维制造业,向农业、科技领域进军,指导思想是公司考虑到第二个一百年是以石油产品为原料的,再过两百年,世界上的石油有没有可能让杜邦公司生存第二个200年。
公司认为企业遇到了挑战,特别原料的需求,尤其是石油行业,要考虑50年后、100年后,企业能不能发展。
所以向农业方向发展,买了先进种子公司,农业可以产生许多再生性能源,再生性碳氢化合物,可以提供人类的蛋白资源,可以提供人造资源。
这就是杜邦第三个一百年的指导思想。
目前,杜邦公司在中国设有三个代表处、27个独资和合资企业,有4000员工,100亿元投资。
杜邦的产品是多样化的,没有一个超过20%,这样的战略考虑主要是减缓工业周期性发展对企业的冲击,使企业得到持续发展。
总结杜邦200多年发展,呈现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火药为主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以化工原料为基础的阶段,规划的第三个一百年是向生物化工、知识密集性方向发展,整个战略思想是使得企业持续发展。
● 杜邦安全文化的发展杜邦在1802年成立时是以生产黑火药为主的企业。
黑火药是相当高风险的产业,在当时情况下在早期发生了许多事故,这些事故造成许多人甚至包括杜邦的几位亲人都丧生了,最大的事故是在1818年发生的,当时杜邦只有100多名员工,40多位员工在这次事故中死亡或受到伤害,企业几乎面临破产,不可能生产。
简说军火巨头-杜邦的发家史1800年元旦这天早晨,一个名叫皮埃尔·杜邦的法国人,带领全家13口人,搭乘帆船“美国鹰号”,横渡大西洋前往美国。
杜邦家乡在巴黎南方60公里处。
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革命群众攻占巴士底狱,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杜邦曾经是个外交官,因协调法国和美国的关系有功,被封为贵族,加官晋爵。
路易十六被处死.杜邦也被株连下狱。
杜邦后来越狱逃跑。
拿破仑上台后,杜邦因为是“旧王党分子”,被放逐到美国去。
杜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带领家人仓皇上船的。
“美国鹰号”由于船长两次弄错了航向,行程异常漫长。
在狭小的船舱中,旅客挤得满满的,而且缺少粮食;他们只得捕鱼这老鼠以免挨饿。
途中他们两次遇到英国船只,得到过救助补给。
船员中的无赖之徒趁机打劫。
杜邦一家临行前,卖掉了祖宅,只带了有价值的古董、银餐具和装饰品上船。
成人男女都身带佩剑,轮流看守。
作为一家之主的杜邦,则将24万法郎的金币藏在怀中。
杜邦一家的目的地是纽约。
误航的“美国鹰号”抵达罗德艾兰州海边时,重重的浓雾笼罩着海岸。
这是一个天寒地冻的早晨,全船的旅客像饿急了的野兽,等不及帆船下锚,便纷纷跳下船,争先恐后泅水上岸。
岸边有座房屋,他们敲门求救,但没有反应,原来屋里没有人。
从窗户里看去,只见炉火烧得通红,餐桌上摆满了食品。
依常情,这家人准是到附近教堂里做礼拜去了。
杜邦家人和其他旅客一道敲碎玻璃窗,冲进屋里。
他们风卷残云般吃光了餐桌上摆着的迎接新年的美酒佳肴,而后杜邦掏出一枚金币放在桌上,悄然离去。
皮埃尔·杜邦,这个后米成为杜邦财阀始祖的人,就是这么来到美国的。
杜邦一家来到美国,受到欢迎。
费城各大报纸都报道了杜邦一家抵美的消息。
退职后一直隐居的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也发表谈话说:“皮埃尔·杜邦先生,他一直站在美国一方,在对英战争的巴黎条约上,有功于美国。
”副总统杰佛逊称杜邦先生是“法国最有才能的人”。
安全管理:杜邦的化工厂10年无事故这家化工巨头是怎么做到的?摘要杜邦公司是法国人埃留特.伊雷内.杜邦1802年移民美国威尔明顿建立的以生产黑火药为主的公司,拥有206年的发展历史。
杜邦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家大型跨国公司,以拥有先进的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业绩而闻名于世。
2008年3月,我有幸参加中国石油华杜邦安全管理考察组,对美国杜邦公司下属化工厂、十九世纪初期火药厂旧址、总部机关进行了安全管理考察学习。
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学习了杜邦公司安全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现将考察学习的认识和体会与石油届同仁共享。
一注重安全业绩,安全责任清晰在美国休斯顿我们听取了杜邦一家化工厂高级资深专家、安全部经理的讲座,参观了车间。
这个厂主要生产杀虫剂、除草剂、冷冻剂、防爆玻璃夹层粘合剂。
据这位专家介绍:他们这个厂已经有3686天无事故,604天没有工作外损工事故,2913天没有承包商发生损工事件。
工厂设总经理和安全健康环保管理部门(简称'HSE')以及若干职能部门,没有副总经理。
HSE部门主要负责牵头拟定或审核安全制度,指导直线组织制定各种操作标准,代表中央安委会指导考核各直线组织HSE工作、事故统计分析,制定公司HSE年度及更久的发展计划、规划。
各执行运营、生产部门必须遵守这些制度、标准、规定。
HSE工作中遵循各直线组织负责制,即各直线组织部门负责本系统安全环保工作,上到部门下至车间班组,安全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班组、个人。
HSE部门是咨询部门不是执法机构,时常提示、警示安全注意问题。
杜邦公司各企业、各层级一把手是非常重视安全的,很在意连续多长时间创造了什么样的安全记录。
一把手对安全向上司和员工承诺是第一的;各直线组织理所当然把HSE当做自己的责任与生产一同融合而不可分;每一名员工在入职时劳动合同规定遵守安全规章标准是雇用的条件,违犯是要付出代价的;所有员工都必须认同一切事故和伤害都是可以防范和避免的;零事故、零伤害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
案例1:杜邦公司的可发姆杜邦公司花了25年的时间对可发姆进行技术研究,现在,他们已进一步制定出详细的生产和销售计划。
尼龙的成功,使杜邦公司的经理们相信可发姆值得全力支持。
开发可发姆是为了替代鞋帮上的皮革。
和皮革相比,它有一个缺点:不像皮革那样具有伸缩性,能够适合脚的大小。
为了解公众对这种新产品的接受程度,杜邦公司把15000双用可发姆制成的鞋子让消费者试穿。
有趣的是,好多人根本没意识到他们穿的不是皮鞋。
的确,大约有8%的人认为可发姆鞋不舒服,但要知道另一方面有3%的人抱怨皮鞋不舒服,24%的人感到另一种皮革替代品——乙烯基塑料鞋不舒服。
杜邦公司的研究者们因此松了一口气,可发姆的舒适程度看来并不那么令人担心。
保持乐观的进一步依据来自长期的经济研究预测:1982年将有一次严重的皮革短缺。
那时,大约有30%的鞋将由其他代用材料制作。
因为大部分皮革替代品,主要是乙烯基化合物,有一个严重的缺点:透气性差。
因而可发姆所面临的机会是显而易见的。
在与杜邦公司销售代表打交道的36家制鞋商中,有30家表示它们愿意要可发姆。
一、前景1963年10月,可发姆正式在芝加哥全国鞋类展销会上亮相。
1964年1月26日,在20个城市的报纸上,第一次同时刊登了有关可发姆的全国性消费广告。
这些城市都是公司的目标市场。
可发姆作为皮革的替代品,具备一些真皮革所没有的优点。
广告对这些优点做了突出的宣传:它透气性好;易于弯曲,且不会走样;重量只有皮革的1/3,而且比皮革穿起来更加舒适;十分耐磨,且能防水;用不着擦油,只要用一块湿布抹一抹就能恢复光泽。
作为一种合成材料,可发姆的均匀性也给鞋子制造商提供了胜过皮革的一些优点。
尽管可发姆的成本较高(当时每平方英尺需要1.03-1.35美元,而皮革只需0.5-1.0美元),但这些成本部分能被其他方面的节约弥补。
例如:浪费较小;能比皮革更有效地被利用。
皮革表面常常不平整且形状各异。
而可发姆厚度均匀,可以用机器来切割,这样就避免了费用较高的手工切割。
世界第⼆⼤化⼯巨擘,杜邦的发展史!1、杜邦基本概况成⽴于1802年的杜邦公司是⼀家科学企业,凭借创新的产品、材料和服务,为全球市场提供世界级的科学和⼯程能⼒,协助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包括为全球各地的⼈们提供充⾜健康的⾷物、减少对化⽯燃料的依赖,以及保护⽣命与环境,让全球各地的⼈们⽣活得更美好、更安全和更健康。
杜邦公司的业务遍及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泛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涉及农业与⾷品、楼宇与建筑、通讯和交通、能源与⽣物应⽤科技等众多领域。
公司拥有总市值734.8亿美元,旗下拥有77家控股⼦公司,总股本达8.67亿股,且全部为海外流通股。
公司最⼤的两家持股股东为Capital World Investors以及The Vanguard Group,持股占⽐分别为10.46%和6.81%。
公司前20名机构股东总持股数为4.02亿股,占⽐46.63%。
表1 杜邦主营业务划分及产品概况数据来源:杜邦公司官⽹受全球农产品价格低迷的影响,公司⾃2013年来总营业收⼊开始下滑,2016年营收为245.94亿美元,与2015年同⽐降低2.13%,相较于2014年347.23亿美元的营收减少了100亿美元。
公司净利润保持良好,最近⼏年平均的盈利⽔平在30亿美⾦左右。
作为⼀家科技型公司,杜邦始终在研发上投⼊了⼤量的资本,最近⼏年的研发投⼊均在15 亿美⾦以上,占到营业收⼊的4% 左右。
作为⼀家多元化综合公司,杜邦主营业务可以分为农产品、电⼦通讯、⽣物⼯程科学、营养保健、功能性材料和保护型材料6⼤板块。
其中,农产品板块为公司第⼀⼤板块,营收和EBIT分别占⽐39%和36%;其次是功能性材料板块,营收和EBIT占⽐为22%和27%,⽑利可观;营养保健与保护型材料板块营收规模相似,分别为13%与12%,但是保护型材料EBIT要略⾼;其余电⼦通讯与⽣物⼯程科学营收规模较⼩,处于10%以下。
2、杜邦发展模式研究2.1 危机中寻找⽅向,确定企业战略边界60年代竞争加剧的市场危机让杜邦认识到,公司的研发重⼼要放在以已经发展起来的专业产品为基础的新产品和新⼯艺上,⽽70年代的环境与能源危机,让杜邦在应对的时候更多开始思考企业的战略边界问题。
【导入案例1】杜邦公司的发展1802年,法国移民杜邦在美国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建立了一家生产黑色火药的工厂。
杜邦公司200多年的历史由此开始。
成立之初的杜邦公司总值只有36000美元。
200年后的今天,杜邦公司已从制造作坊发展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业务最多元化的跨国科技企业之一。
产品涉及食品与营养、健康保健、农业、服装、家居及建筑、电子和运输等领域。
它在财富500家美国最大的工业/服务公司排行榜上名列第70位。
杜邦的历史证明,如果一个公司想要在几个世纪里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蜕变。
早期的杜邦公司主要制造黑色火药;19世纪晚期,杜邦开始转型为炸药制造商;1925年前后,杜邦再次转型为化学品制造商;20世纪90年代开始,杜邦又开始新的转型,以公司在生物科技方面的优势为驱动力,努力使公司在21世纪成为一家以综合科学为特征的公司。
杜邦历史上的每一次转型都是以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成就为基础的。
科学和技术是杜邦在历史上创造价值的主要方式。
今天,杜邦的新口号是“科学创造奇迹”,这进一步表明了杜邦坚持科技领先的决心。
思考题:杜邦公司在200多年的历史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作为一家全球性的跨国公司,杜邦公司如何面对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上海通用的竞争优势通用汽车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瓦格纳曾经表示,为了保持在全球汽车行业的领先地位,通用汽车公司必须成为亚洲汽车行业的领先者,而要成为亚洲的领先者,中国市场是战略重点。
目前,通用汽车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已近20亿美元,有3家合资企业和2家独资企业,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正在成为亚洲的生产基地。
通用汽车公司正在以国际先进水平创建上海通用汽车公司。
上海通用采用“以顾客为中心”这种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理念为企业导向。
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以顾客为中心”这一理念已成为上海通用全体员工的第一行为标准。
在产品开发设计、买车提车、维修咨询和售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努力实践“以顾客为中心”的主题。
上海通用采用“柔性化生产”这种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系统。
名人故事:尼龙的发明故事人们对尼龙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尼龙制品比比皆是,但是知道它历史的人就很少了。
尼龙是世界上首先研制出的一种合成纤维。
二十世纪初,企业界搞基础科学研究还被认为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事情。
1926年美国最大的工业公司-杜邦公司的出于对基础科学的兴趣,建议该公司开展有关发现新的科学事实的基础研究。
1927年该公司决定每年支付25万美元作为研究费用,并开始聘请化学研究人员,到1928年杜邦公司成立了基础化学研究所,年仅32岁的卡罗瑟斯(wallaceh.carothers,1896~1937)博士受聘担任该所有机化学部的负责人。
卡罗瑟斯,美国有机化学家。
1896年4月27日出生于美国艾奥瓦州顿。
1937年4月29日卒于美国费城。
1924年获伊利诺伊大学博士学位后,先后在该大学和哈佛大学担任有机化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1928年应聘在美国杜邦公司设于威尔明顿的实验室中进行有机化学研究。
他主持了一系列用聚合方法获得高分子量物质的研究。
1935年以己二*与己二*为原料制得聚合物,由于这两个组分中均含有6个碳原子,当时称为聚合物66。
他又将这一聚合物熔融后经注*针压出,在张力下拉伸称为纤维。
这种纤维即聚酰*66纤维,1939年实现工业化后定名为耐纶(nylon),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合成纤维品种。
尼龙的合成奠定了合成纤维工业的基础,尼龙的出现使纺织品的面貌焕然一新。
用这种纤维织成的尼龙*既透明又比*耐穿,1939年10目24日杜邦公在总部所在地公开销售尼龙丝长袜时引起轰动,被视为珍奇之物争相抢购,人们曾用“象蛛丝一样细,象钢丝一样强,象绢丝一样美”的词句来赞誉这种纤维,到1940年5月尼龙纤维织品的销售遍及美国各地。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直到1945年,尼龙工业被转向制降落伞、飞机轮胎帘子布、*服等*工产品。
由于尼龙的特*和广泛的用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非常迅速,尼龙的各种产品从*、衣着到地毯,渔网等,以难以计数的方式出现,是三大合成纤维之一。
中国石油报/2008年/8月/19日/第003版
安全·环保
“杜邦工厂”是这样诞生的
——塔里木油田HSE管理体系建设的调查报告
江书程
在全球企业界,“杜邦”早已成为安全的代名词。
杜邦经验、杜邦文化、杜邦现象……成了许多企业竞相学习和研究的对象。
近年来,我国许多石油石化企业都在积极学习杜邦经验,并在其帮助下,构建自己的安全文化体系。
塔里木油田就是其中的典范。
塔里木油田在HSE管理上的成就,不仅仅是学习杜邦经验,而是在学习杜邦、“拿来”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再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塔里木油田在安全文化建设上的经验和成果已经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集团公司专门组成专业调研组,赴塔里木油田调查安全文化建设成果。
正如调研组一位负责人所言,“在塔里木看到的一切,感觉到了杜邦工厂一样”。
“优等生”优在——
营造实实在在的安全文化
塔里木油田在HSE管理方面成了业界的“优等生”,成为兄弟企业学习的榜样。
那么,“优等生”优在哪里?其实,就优在营造实实在在的安全文化上。
这种实实在在,首先就体现在“人人都是安全员”这一点上。
调研组的一位同志在调研报告中这样写道:以前在很多地方、很多场合都经常听到和看到安全文化这个词,但是许多企业的安全文化对我来说,总像隔着一层窗户纸,看不真切,感觉虚幻。
这次塔里木之行,让我感受到的安全文化不再虚幻,而是实实在在、可以触摸到的东西。
真切感悟来自于对塔里木油田安全文化的所见所闻,塔里木油田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每一位领导、每一个员工都是安全员,他们讲起安全文化来,个个“头头是道”。
领导介绍经验,不念事先准备的稿子,而是即兴发挥;员工交流经验,联系岗位实际,分析有条有理。
安全文化有三重境界:第一层次是挂在墙上的安全文化,第二层次是记在员工脑子里的安全文化,第三层次是刻在员工心里的安全文化。
塔里木的安全文化,经过几年的潜心营建,显然已经达到“第三重境界”。
领导心中想安全,员工心中有安全,人人都在管安全,个个都是安全员。
正如此次调研组的一位成员所说,在这里连普通司机的安全文化素质都让他们这些专业HSE管理人员肃然起敬。
“不难想像,这样的企业,一定是达到了一定的境界”。
塔里木石油人在安全文化建设上,不仅说得好,而且做得好。
调研中,人们发现,就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来看,在许多细节上,反应出塔里木人在认真做事,显然不是为了迎接检查或参观而做表面文章。
在这里,你见不到公共排管上破损的保温层,将油污擦掉的地面,地面上的管线保温层被踩塌,仪表管排上张开或缺失的盖板,锁着的逃生门等,这些细节不是应付可以掩盖的,不是短期内能彻底解决的。
在塔里木油田安全文化中,有许多让人耳目一新的新概念、新名词和新举措,在实践中也都行之有效。
例如,推行属地化管理,强化直线领导责任;实行目视化管理,作业现场井然有序;推广使用行为安全审核卡,掌控安全管理状况,指导安全管理决策;开展安全现状审核定级活动,将审核结果分为ABCD四类,分类整改,逐级提升;又如,设立安全文化贡献奖,等等。
这些实实在在的安全文化理念或措施,是塔里木油田本质安全体系的主要内容。
本质安全体现在——
从培养员工的好习惯入手
安全是什么?本质安全又如何建设?安全是管理,更是文化。
本质安全是硬件,更是软件。
企业的安全文化就是企业员工的群体性习惯行为。
俗话说,好习惯结好果,坏习惯酿恶果。
一个好的本质的安全文化,就是从培养员工的好习惯开始的。
什么是安全文化?正如塔里木油田安全环保部门负责人所理解的那样:一个人的安全行为叫行为,三个人的安全行为叫习惯,一群人的安全行为就是安全文化。
而本质安全文化,就是在硬件都达标的前提下,群体性的安全意识达到一定境界。
塔里木油田积累了4条宝贵经验。
第一条就是认识到位,责任明晰,“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得很清楚。
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十分清晰自己应该担负的HSE责任,身体力行,积极推动属地管理,强化直线领导,充分发挥专业部门的作用。
第二条是思路明确。
塔里木油田结合实际,在认真研究HSE管理评估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并明确“以转变人的观念、改变人的习惯、提高人的能力为重点,以工艺安全管理为基础,培养有感领导,激励全员参与,落实属地安全责任,强化标准和制度的有效执行,持续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实现安全生产”的工作思路。
公司经过认真策划,提出安全文化建设实施计划,成立安全文化建设核心领导小组;开展大量的宣传和技能培训工作,推广行为安全审核、直线管理和属地管理等管理方法。
第三条是措施有效。
在推广属地管理上,明确属地主管及其HSE职责,并将承包商即乙方纳入这种管理体系。
属地主管有权对承包商的HSE表现评价考核,强化了属地主管的甲方责任。
即每个管理者首先要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各司其责。
目视化管理要求现场规范有序,工具摆放、安全警示等一目了然。
“上锁挂签”有效保证了操作安全。
又如领导亲自参与行为安全措施,深入基层开展审核,实现安全文化方面的“有感领导”,确保审核的公正性。
第四条即全员参与。
有两大特点:一是从健康着手,而不是仅仅从安全着手,构建HSE管理体系。
确保员工具备4种能力,即身体能力、业务能力、事故预防能力和应急能力。
这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思想。
二是鲜明的激励政策,通过采取正面激励与负面激励并存、个人激励与团队激励结合等方法,鼓励全体员工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
同时,塔里木油田加大了奖惩考核力度,业绩奖金20%至30%用于安全业绩考核,并设立了鼓励性指标,提高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塔里木油田这四条经验,都是从培养员工的良好习惯开始的。
让人成为安全文化的主导和核心,正是塔里木油田安全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