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脑心综合征(CCS)
- 格式:docx
- 大小:80.13 KB
- 文档页数:4
终结阿尔海默兹症读书笔记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是一种进行性的神经系统疾病,通常在老年人中发生,导致认知能力逐渐下降。
下面是一个关于终结阿尔茨海默症的读书笔记的可能框架:
1. 阿尔茨海默症的基本认知:了解阿尔茨海默症的起源、发病机制以及其在神经系统中的影响。
深入理解该病对患者认知能力的破坏,以及其对患者及其家庭的影响。
2. 当前治疗与挑战:概述目前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
强调现有治疗的局限性,以及许多患者未能获得满意疗效的挑战。
3. 最新的研究进展:介绍最新的阿尔茨海默症研究进展,包括对基因、生物标志物和新型治疗方法的探索。
这部分可以包括针对阿尔茨海默症的临床试验和新型疗法的前景。
4. 社会关切与支持:探讨社会对阿尔茨海默症的关切,以及对患者及其家庭的支持。
强调社会对认知障碍症状的认知,以及改善对患者的关怀和理解。
5. 阿尔茨海默症的预防与关怀:研究阿尔茨海默症的预防方法,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认知训练。
强调提高公众意识,促进早期检测和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
6. 个人反思与行动:结合个人对阅读的理解,思考如何在个人和社会层面为阿尔茨海默症的终结做出贡献。
这可以包括支持相关慈善机构、参与公共教育、倡导科学研究等。
7. 结语:总结对终结阿尔茨海默症的读书笔记,强调对这一领域的重视,以及每个人都能在不同层面为这一目标做出贡献的重要性。
这个框架可以根据你的具体读书内容和个人感悟进行调整和扩展。
记得在笔记中结合书中具体的例子、研究结果和观点,以及你的个人见解,使读后感更加具体和有深度。
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是指由于各种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部病变。
脑卒中(stroke)则是指畸形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
每年新发生脑血管病130万人、死亡近100万人,在幸存者中约3/4的人留下偏瘫等后遗症状,部分病人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
仅10万人正常.由于这个病来势较快,病势险恶,变化多端,犹如自然界的风一样“善行多变”,所以,古代医学家把这类病称为“中风”。
而目前有些医生称此病为“卒中”。
也是说这种病的发生较突然的意思。
其中的“卒”即突然的意思,“中”则为得中,脑血管突然得了病,所以有些医生把这类病称为“卒中”。
另外,这种病由于它的发生是脑血管意外地出了毛病,因此,又叫脑血管意外。
致使血压骤然大幅度下降,从而影响了大脑血液供应,脑部血流缓慢,促使脑血栓形成。
睡前更应忌服大剂量降压药。
人在入睡后机体大部分处于休息状态,新陈代谢减慢,血压也相对降低,若再服用大量降压药,势必会使血压更低,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减少,血流缓慢,血粘度增加,瘀积在脑血管形成血栓,而发生脑血管病。
⑵镇静药一些作用较强的镇静药,如氯丙嗪、水合氯醛、硫酸镁等,也可使血压在短期内急剧下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导致脑血栓形成。
⑶止血药一般中老年多伴有血管硬化,血脂偏高,血粘滞性增加。
若使用大剂量止血药,如安络血、止血芳酸等,可增加血液的凝固性,使血液缓慢,促使脑血栓形成。
⑷利尿药中老年人应用利尿药,如速尿、双氢克尿噻等,由于大量利尿,失水过多,血液浓缩,粘滞性增加,也易形成脑血栓;发烧时过量使用阿斯匹林、复方氨基比林等发汗退热剂,或过量使用中药麻黄、桂枝等解表发汗剂时,均可致大量出汗,乃至失水过多而发生脑血管病.⑸避孕药据报道,一些避孕药能增加血液的凝固性。
口服避孕药者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5~8倍,其服药到发病的时间最短者数天,长者5年,故在服用避孕药的过程中,应经常进行血压和血液流变学检查,发现异常者应停药,对有脑血栓形成倾向的人,则应停用避孕药。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神经内科学习读书笔记篇一:神经内科学习心得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进修完毕。
在短短的两个月中,在护士长悉心安排下。
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耐心教导中,我学到了平时工作中从未遇到的宝贵经验和临床操作,病房整洁、护士勤快、团结协作、护理服务到位,使我受益匪浅。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是医院的一个特殊场所,在这里体现了“三个集中”——危重病人集中,有救治经验的医护人员集中和现代化监测的治疗仪器集中??作为拯救危重病人的“中转站”。
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设有中心监护站,直接观察所有监护的病床。
来到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我对每一件仪器都感到好奇,中心监护仪、心电图机、除颤仪、起搏器、输液泵、微量注射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
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提供电、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医疗器械。
每张监护病床装配电源插座。
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
我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护理诸如脑血管意外,脑出血,脑梗塞,癫痫,脑干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重症患者。
面对这些重症患者,医生护士在紧急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的抢救患者的生命。
其实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工作是需要具备很多条件.护士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熟练掌握重症护理基本理论和技能,经过专科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上岗。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从早上接班开始,就要针对患者逐个进行翻身、口护、尿护等护理。
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患者,九成以上都无法自主活动。
每两个小时翻身一次,每次都要将患者抬到舒适的位置,摆好体位。
遇到发烧,皮肤不好的患者还要加翻,即每一个小时翻一次身。
不同部位脑卒中患者心电图的改变关键词脑卒中脑心综合征心电图脑卒中是由各种病因引起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发生病变所致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与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目前为止,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与死亡率,不但给人类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还对人类的生命构成威胁。
临床上将脑卒中引起的继发性心脏损害称为脑心综合征(ccs),这是最初的也是比较狭义的ccs的概念。
广义的ccs的概念即指颅脑外伤、颅内炎症、颅内高压、脑肿瘤,包括脑卒中,使患者心脏发生继发性损伤,该病的主要表现症状为心电图(ecg)发生复极变化,心肌酶的活性增强,心率失常,心功能出现障碍等,情况严重的还将导致死亡。
端脑端脑是脑的最高级部位,由胚胎时的前脑泡演化而来,在演化过程中,前脑泡两侧高度发育,形成左、右大脑半球。
因为心脏的副交感神经以及交感神经分别分居于人体的左右两侧,它们的活动会对心脏带来不同的影响。
右侧的交感神经对心房与窦房结起着支配作用,左侧的交感神经对心室与配房室起着支配作用;右侧的副交感神经对配窦房结起着支配作用,左侧的副交感神经对房室结起着支配作用,脑端病变会对患者自主神经核起到抑制兴奋的作用,从而对神经的活动造成影响。
从目前来看,大脑皮层调节心血管功能呈不对称性,左侧能有效控制副交感神经,右侧能有效控制交感神经。
所以,相比与左侧大脑卒中,右侧大脑卒中更能增强交感神经的活性效应。
而且近年来,随着我国与国外很多学者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统计和分析研究的深入,发现了脑梗死部位与心律失常以及受累面积之间的关联,右侧大脑梗死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比左侧半球梗死患者明显要高[1,2]。
大脑岛叶:作为一个异常发达的部位,大脑岛叶具有很好的心血管调节作用,对交感神经以及副交感神经的介导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当大脑皮层的岛叶结构受到损伤时,会引发相应的心血管病变[3]。
christensen学者研究17例脑出血、62例脑梗死患者,在79例脑卒中患者中,岛叶损伤43例,其中25例为左岛叶损伤,17例为右岛叶损伤,1例为双侧岛叶损伤,结果发现岛叶的损伤同st段抬高、异位搏动以及心动过快有关。
脑心综合征118例临床分析肖兴花;刘成华【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患者的ECG及心肌酶学的变化、卒中的类型及病变部位与CCS的关系.结果急性脑卒中时CCS的发生率为45.7%;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CSS的发生率最高48.9%,其次蛛网膜下腔出血为44.9%,脑梗死CCS的发生率为28.7%,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时CCS的发生率与脑梗死时CCS的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即疾病发生的部位越近大脑中线,CCS的发生率越高.结论脑心综合征的发生与急性脑卒中的类型、发病的部位密切相关;早诊治可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2(006)011【总页数】2页(P22-23)【关键词】急性脑卒中;脑心综合征;临床特点;发病机制【作者】肖兴花;刘成华【作者单位】276400,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276400,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确诊为急性脑卒中患者287例临床资料,并发CCS118例,男80例,女38例,年龄37~78岁,平均(67.5 ±13.2)岁,脑出血54例,脑梗死4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9例,均符合CCS的诊断标准。
1.2 观测指标心电图、心肌酶学及电解质等检查,并按时复查。
1.3 治疗方法对原发疾病给予抗凝,溶栓及解除血管痉挛、腰穿等措施治疗,脑水肿、颅内压增高选用利尿剂、白蛋白及甘油果糖等脱水,心脏损害按心内科医师指导给予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经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率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发生CCS的情况脑出血(CH)137例,CCS67例,发生率48.9%,脑梗死(CI)101例,CCS29例,发生率28.7%,蛛网膜下腔出血(SAH)49例,CCS22例,发生率44.9%,脑出血与脑梗死CCS的发生率P<0.05,差异有显著性;CI与SAH患者CCS发生率P<0.05,差异有显著性,CH与SAH患者CCS发生率P>0.05,差异无显著性。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临床观察目的评价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86例,治疗组90例、对照组96例,两组均予以中西医基础治疗和现代康复疗法,治疗组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变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比较。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78.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治疗后心电图改变、NIHSS评分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功能评分总体上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有较好临床疗效。
标签:大株红景天;急性脑卒中;脑心综合征;临床观察【中图文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脑心综合征(CCS)是指并发于各种脑部疾病的心脏损害,表现为类似急性心肌损害、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者称为脑心综合征[1]。
CCS不仅使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更复杂,而且直接影响患者预后,日益引起医者的关注。
临床观察发现应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CCS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来至我院自2011年10月~2013年8月的入院患者,经头颅CT 或MRI检查诊断为急性脑梗塞,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1995年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
入选患者发病前均无心脏病史,无相应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改变,心功能在Ⅰ~Ⅱ级。
急性脑梗塞时心电图出现ST-T改变、心律失常、QRS波幅加大、病理Q波、U波等,伴或不伴有血浆心肌酶学(AST、LDH、CK、CK-MB、)升高为诊断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的CCS 患者共入选186例,其中大株红景天组90例,男42例,女48例,平均年龄68岁;对照组96例,男46例,女44例,平均年龄66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心功能状态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常见老年综合征护理读书笔记老年综合征是指老年患者由多种疾病或多种原因造成的同一种临床表现或问题的症候群。
常见的老年综合征有衰弱、认知障碍、睡眠障碍、视听障碍、头晕与晕厥、谵妄、慢性疼痛、营养不良、尿失禁、便秘、跌倒及压力性损伤等。
一、衰弱(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了解患病情况、用药史及跌倒史。
2.评估意识状态、疲乏、肌力、活动能力、饮食状况及跌倒风险。
3.评估居住环境及生活方式。
4.评估心理、社会支持情况及照护者的能力与需求。
(二)护理要点。
1.可参照评估量表判定衰弱程度(附录AFried衰弱评估方法)。
2.补充热量30 kcal/(Kqd)蛋白质1.0~1.2g/(Kg-d)维生素及适量膳食纤维。
3.根据耐受情况,协助其进行慢跑、增加行走速度、站立-行走及太极拳等运动。
4.提供安全环境,放置防跌倒警示标识,采取措施预防跌倒(详见第1章十跌倒)5.根据哀弱状况给予相应生活照护。
6.与医疗团队及照护者共同制订医护照料计划,并协助执行。
(三)指导要点。
1.告知补充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及合理运动的重要性。
2.告知预防跌倒的重要性及措施。
3指导居家老年患者纠正吸烟、饮酒及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
4.指导每年进行健康体检。
(四)注意事项。
1根据耐受程度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形式,运动中做好安全防护。
2.老年肥胖者体重下降速度不宜过快。
3.长期卧床者,采取措施预防压力性损伤(详见第1章十二压力性损伤)。
二、认知障碍认知障碍包含轻度认知障碍及痴呆(含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了解认知障碍的程度、患病类型、用药史及家族史。
2.评估意识状态、活动能力、吞咽能力、排泄及睡眠状况。
3.评估居家护理环境。
4.评估社会支持情况及照护者的能力与需求。
(二)护理要点。
1.日常生活照护。
(1)可参照评估量表判定自理程度(附录B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
(2)提供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安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脑心综合征的研究进展1954年Butch首先报告了一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出现心电图的异常。
临床上将急性脑血管意外引起的继发性冠状动脉疾患称为脑心综合征或脑心卒中(cerebmcardiacsyndrome,CCS),这是最初的也是比较狭义的脑心综合征的概念。
实际上,各种颅内疾患包括急性脑血管病、急性颅脑外伤、脑肿瘤、颅内炎症及各种原因所致的颅内高压均可引起心脏损伤。
广义的脑心综合征的概念即指各种颅内疾患引起的继发性心脏损伤。
临床上高度重视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认为其具有重要价值。
1 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1.1 临床探讨急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蛛网膜下腔出血(suhamchnoid hemorrhage,SAll)等脑部病变波及植物神经的高级中枢下丘脑时,导致神经系统障碍,引起急性心肌损害、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有资料表明,脑心综合征的发生与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的发病部位有关,出血破入脑室或脑干受压时,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改变明显,可导致S-T 段和T波异常极化;颞、顶叶出血和枕叶出血易出现ST段偏移和T波改变;额叶出血常有Q-T间期延长;小脑病变可有类似心梗的心电图,出现异常Q波,心电图变化迅速。
脑卒中(stroke)越近中线部位心电图改变越普遍,以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多见,常呈一过性和可逆性,随着脑血管病的好转,心电图也逐渐恢复正常。
患者年龄越大,神经缺损及意识障碍越严重,心电图变化越严重,其中合并电解质紊乱者,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
积极防治心律失常可改善急性脑血管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
在急性脑血管病中,肺出血合并脑心综合征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较少。
因ICH常有颅内压增高,颞叶沟回或延髓心血管中枢受压,从而影响对心脏的调节。
醒脑静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脑心综合征的疗效观察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s of Xingnaojing with creatine phosphate sodium oncerebrocardiac syndrome毛怀东谷风侣丽萍李贤彩陈锦河黄石标(清远市中医院,广东清远,511500)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8)15-0037-证型:BGA【摘要】目的:分析醒脑静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脑心综合征(CCS)的临床疗效。
方法:87例CCS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45),均给予保护心功能、改善心肌血供、抗心律失常等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醒脑静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期间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
评定两组治疗疗效,监测治疗期间心电图及心肌酶谱(CK、CK-MB、LDH)、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等。
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P<0.05)。
两组治疗前心肌酶谱(CK、CK-MB、LDH)、cTnI、Mb、Hs-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心肌酶谱(CK、CK-MB、LDH)、cTnI、Mb、Hs-CRP水平显著较低(P<0.05)。
治疗组心肌酶谱、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P<0.05)。
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醒脑静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CCS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通过发挥心肌、脑细胞保护作用而显著缩短心肌酶谱、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及调节相关分子细胞学水平。
【关键词】脑心综合征;醒脑静;磷酸肌酸钠;疗效【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Xingnaojing (醒脑静) with creatine phosphate sodium on cerebrocardiac syndrome (CCS). Methods: Eighty-seven patients with CCS were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n=42) and the control group (n=45)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symptomatic treatment,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additionally treated with Xingnaojing with creatine phosphate sodium. The vital signs were closely observed during treatment, and the efficacy in the two groups was evaluated. The electrocardiogram, levels of myocardial enzymes (CK, CK-MB, LDH), cardiac troponin I (cTnI), myoglobin (Mb) and 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Hs-CRP) were monitored during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92.86%)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7.78%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Before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myocardial enzymes (CK, CK-MB, LDH), cTnI, Mb and Hs-CRP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above index and related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myocardial enzymes (CK, CK-MB, LDH), cTnI, Mb and Hs-CRP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time of myocardial enzymes and electrocardiogram returning to normal level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ere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Xingnaojing with creatine phosphate sodium was significantly effective on CCS, could significantly shorten the time of myocardial enzymes and electrocardiogram recovery and adjust the levels of related molecular levels through protecting myocardial and cerebral cells.【Keywords】CCS; Xingnaojing; Creatine phosphate sodium; Efficacy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8.15.018脑心综合征(Cerebral Cardiac Syndrome,CCS)是脑血管意外常见的并发症和最重要的致死因素,亦可由脑外伤、出血等多种病因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脑组织损伤后继发的系列心脏疾病,包括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假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甚至心搏骤停等,并可出现相应的心电图、心肌酶谱、超声心动图和心肌病理组织学的异常改变[1]。
读书笔记:脑心综合征(CCS)
脑心综合征(cardio_cerebral syndrome,CCS)
1. 定义
1.1 狭义:急性脑血管意外引起的继发性冠状动脉疾患
1.2 广义:各种颅内疾患包括急性脑血管病、急性颅脑外伤、脑肿瘤、颅内炎症及各种原因所致的颅内高压均引起心脏损伤。
即指各种颅内疾患引起的继发性心脏损伤。
早期表现为心电图异常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升高以及心功能的下降。
2. 流行病学
目前资料,以病例报道为主。
最早于1947年由Byer首先发现脑部疾患引起心血管功能障碍的现象,称之为脑心综合征。
3. 病理生理病
3.1 脑对心脏直接调控紊乱
支配控制心脏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脑干及边缘系统,而其神经传导途径位于大脑额叶、颞叶、岛叶、脑干副交感核、下丘脑室旁核,与含有儿茶酚胺的神经元之间存在着环行通路.发生在这些部位的脑出血、脑梗死尤其是多发性或大面积脑梗死,会导致脑对心脏控制与调节紊乱,出现继发性心脏损伤。
3.2 神经-体液调节紊乱
急性脑血管病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儿茶酚胺类递质释放增多。
儿茶酚胺增加后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造成心肌损害,引起T波改变;同时作用于冠状动脉使其痉挛与收缩.造成心
肌缺血。
3.3 细胞因子或炎性介质释放
急性脑血管病后,如神经肽Y(NHY)、血栓素A2(TXA2)、前列腺素2a(PG-2a)、内源性阿片肽等细胞因子或炎性介质升高,一方面通过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加重心脏负担,另一方面直接抑制乳酸转运和能量代谢,导致心肌损伤。
3.4 脑血管病与心血管病存在共同病理基础
由于心脑血管病变存在共同的病理基础,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实际上可能已经发生了冠脉硬化及心肌供血不足。
脑部的急性病变诱发和加重心肌损害。
3.5 脑血管病后继发凝血-抗凝-纤溶状态失调
血液高凝状态、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心肌损伤、心电紊乱、酶谱增高。
4.临床表现
4.1 主要表现为心电图异常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升高以及心功能的下降。
4.2 包括两种情况:起病前无心源性疾病;既往有心源性疾病,但脑源性疾病出现后心源性病情明显加重
4.3 临床特点:
脑源性疾病与心源性疾病同步发生,起病在脑;
脑源性疾病之后发生心源性疾病。
4.4 疾病特点:
1) 心电图改变多样化:以ST-T改变最突出,包括ST段下移或抬高,T波低平或倒置;其次是心律失常,表现为窦性心律失常、房性或
室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等;心电图改变一过性、可逆性,并随原发病好转而逐渐恢复。
2) 多发生在急性脑血管病发病后1周内:这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脑水肿高峰期有关。
3)心肌损伤指标升高幅度不大:部分患者CK—MB和肌钙蛋白升高。
但升高幅度不太大,随着急性脑血管病好转而逐渐恢复正常。
4)脑出血更易发生脑心综合征: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血肿对脑组织或神经传导通道产生直接的机械性压迫损伤,更易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对心脏调节。
脑梗死无血液破出,脑水肿也常为局限性,故对植物神经中枢的刺激远不如脑出血。
5)脑心综合征发生与病变部位有密切关系:延髓是心血管运动凋节中枢,脑干和丘脑下部是植物神经调节中枢,丘脑下部的一些核团与脑干的孤柬核及迷走神经背侧核、疑核、中缝核均参与心血管系统的调节。
故临床易出现“同心圆现象”,即瘸变越靠近脑干等中轴附近功能区时,心电图异常率越高。
6)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预后差。
5 辅助检查
5.1 心电图(包括普通心电图、床边心电图及Holter)
5.2 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等。
6 治疗原则
6.1 首先针对原发病进行处理,其次密切观察其心律失常及心功能情况并兼顾心肌损害的处理;当两者出现矛盾时,优先对原发病进行处理。
6.2 临床上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慎重使用脱水剂:使用脱水剂时注意患者的心功能、电解质以及肾功能变化,尽量不用或少用脱水剂,以减轻心脏的负担,必要时可选用利尿剂减轻脑水肿。
2)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适当补充钾、镁,防止低血钾,并可稳定心肌细胞膜,预防心律失常。
3) 酌情选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抑制肾上腺
素能受体,减少心肌耗氧量,防止儿茶酚胺对心脏损伤。
参考文献
1. 董其峰. 急性脑出血致脑心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改变.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7, 27: 746-748.
2. 徐军, 张险平, 汪文冰.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心综合征133例临床分析.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3,31(4): 312-31
3.
3. 乔松, 王丽羽, 高金霞. 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后脑心综合征发生相关因素:附243例分析. 临床误诊误治, 2012, 8(25):63-6
4.
4. 马明远, 李轶男, 周立新, 等. 急性脑血管病及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的治疗.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5: 1058-1059.
The End
急诊医学资讯智库出品
撰文:天堂鸟编辑:日渐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