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器翻译看人工翻译的去留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4
什么是机器翻译,它们在翻译和跨语言沟通中有哪些应用?随着人们对于多语言交流的需求增加,机器翻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机器翻译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自动翻译。
在翻译和跨语言沟通中,机器翻译已经发挥了重要的应用价值。
究竟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区别在哪里?机器翻译有哪些应用呢?下面根据以上问题进行详细探讨。
一、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区别首先,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机器翻译是由计算机程序完成的自动化过程,而人工翻译则是由人对原始与目标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进行理解,并进行翻译的过程。
人类翻译的过程远比机器翻译繁琐复杂,但同时也更具有文化、语言等方面的补充和优势。
二、机器翻译的应用在现代社会中,机器翻译已经应用于文本、语音和多媒体翻译等多个领域。
下面列举几个机器翻译的应用场景。
1、文本翻译机器翻译在文本翻译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主要包括机器翻译软件、网站和应用程序等。
例如百度翻译、谷歌翻译、有道翻译等,这些翻译工具都可以进行多国语言之间的互相翻译,并且有一定的准确性,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翻译需求。
2、语音翻译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翻译在语音翻译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扩展。
目前,一些具有语音输入和翻译功能的移动应用程序已经问世,例如微软翻译、百度翻译、谷歌翻译等,用户只需要通过语音输入即可完成语言互换。
3、口译翻译机器翻译在口译翻译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国际会议、商务谈判等场合,通过机器翻译实现各国语言的互通已经成为翻译市场的趋势之一。
例如,在一些展会中,不需要聘请外籍翻译员,只需要使用机器翻译即可为客户提供实时翻译服务。
4、跨国电商随着跨境电商的火爆,机器翻译已经成为商家翻译商品描述、交流等的必备工具之一。
通过机器翻译完成商品信息的翻译,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完善的购物体验,同时也为商家节省了翻译费用。
5、跨语言社交跨语言社交已经成为现代人一种新的社交方式。
2512020年36期总第528期ENGLISH ON CAMPUS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比较与展望文/张 敏现的频率,选取频率最高者进行译文的输出。
这一翻译模式劣势在于它忽略了语言的灵活性以及语境的重要性。
神经网络语言模型。
该模式与以往的翻译模式有所区别,其基本思路是运用端到端的神经网络实现自然语言间的自动转换。
就目前状况来看,其译文质量要远高于前几种翻译模式。
二、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比较1.共性比较。
(1)本质相同。
无论是机器翻译还是人工翻译,二者皆具有相同的本质,那就是将一种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和感受通过另一种语言向目的语读者进行传达,并尽可能地让目的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的信息与感受。
(2)目的相同。
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殊途同归,无非是希望能够消除或是减少国与国、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障碍和壁垒,最终达到方便于人,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2.差异比较。
(1)对于语境、文化差异的处理。
就非文学文本而言,语境对词语的选择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人工翻译可以通过对语境的解读,对平行文本的参照选择最恰当的用词,而机器翻译目前还做不到对于语境的深入分析,这也是机器翻译质量屡遭诟病的原因之一。
就文学文本而言,翻译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还是要将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一并展示给读者。
面对文学作品中涉及的种种文化差异,例如各个国家的历史传统、神话故事、民族特色、民间习俗等,机器翻译目前的引言世界各国交流中出现的语言障碍逐渐凸显,而翻译作为解决这一障碍的桥梁,其需求与地位不言而喻。
然而日渐庞大的翻译市场,与为数不多的合格译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近年来,机器翻译的出现和发展使得这一紧张局面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缓解,机器翻译也因此备受大众关注。
本文旨在对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进行简要比较,而由于人工翻译历史悠久,大众对人工翻译的认识也比较普遍,因此在此不作赘述,只重点对人们还不是十分了解的机器翻译作简单介绍。
一、机器翻译1.机器翻译定义。
现如今大家各个国家的人群交流的越来越多,以至于语言自然而然的要学习的更多,如果机器翻译也就是“一点翻译”与人工翻译摆在一起,大家都知道选择人工翻译,因为人工翻译准确性高并且是根据文章上下文进行翻译的,那机翻真的没有优点了么,错,机翻的优点有很多,比如单词准确性高,面对偏僻的词汇也是可以翻译的,翻译语句的时候虽然不是很精准,但是对于了解语言的我们来说也可以根据翻译进行大致的了解,话不多说,简单的来介绍一下如何在线翻译吧。
步骤一:我们要先在电脑上准备好需要进行翻译的文件,最好是将其添加至桌面上,或路径不复杂的文件框内,同时还需要借助电脑浏览器搜索一点翻译,进入相关的界面。
步骤二:通过搜索可以看到“一点翻译“在百度里面的页面,进入在线翻译的界面后,我们就可以在页面的中心位置通过上传文档按钮进入文档翻译的选项页面了。
步骤三:进入文档翻译的选项页面后,我们可以先对上传文档按钮上方的一些选项进行修改(也就是下图里面的选项)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实现翻译。
步骤四:上面的选项修改好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将准备好的文件添加进来了,可通过点击上传文档按钮或者是拖拽的方式将文件添加进来。
步骤五:文件添加进来后,可再次去翻译的自定义选项是否修改好,若确定修改好后,就可以通过开始翻译按钮,对PDF文件进行翻译了。
步骤六:翻译的时间根据翻译的文件的大小来定制,耐心等待文件翻译结束后,我们可以通过预览按钮对翻译后的文件进行预览,也可以直接将翻译后的文件下载到电脑上进行保存。
在线翻译与人工翻译最大的优点是速度快,方便,准确性高,如果不是相对了解很透的语句的话建议在“一点翻译”内进行在线翻译,小编已经尝试过了,感觉蛮好的哦。
人工翻译相对于机器翻译的优势
随着市场上形形色色的翻译软件的不断出现,机器翻译的优越性越来越显现,与人工翻译相比价格更加低廉,翻译速度加快,于是开始有人猜测:人工翻译会不会被机器翻译所取代?
为此重庆西南师范大学专门组织了一场英语专业学生与计算机自动翻译专业学生的交互测试实验,将人工翻译与机器翻译进行对比,其中一个例子是,翻译“I wonder whether he is a Trojan Horse”,机器翻译译文是:我对他是特洛伊木马感到不可思议。
人工翻译译文是:我不知道他是否是个内奸。
(特洛伊木马出自希腊神话故事,这一典故后来常常被用来告诫人们,谨防内部奸细)。
机器对“Trojan Horse”进行了直译,但句子的深层含义却没有表现,甚至对“whether”这一语法也理解错误,最后导致翻译结果完全曲解了原文意思。
通过这一实验,人工翻译的优势显而易见。
接下来将以365翻译为例为大家详细阐述人工翻译的优势。
一、365翻译秉承纯人工翻译的原则,因此可以大大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精确度。
机器在这点上往往不能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原文,常常导致错译、曲解的后果。
二、本公司聘请海内外资深翻译专家进行人工翻译,因此在语法上,对于句子结构的分析更加到位,无论句子结构多复杂,从句等修饰成分多混乱,在我们这里都不是问题。
三、本公司译员大多有海外生活经历或在专业领域的从业经验。
因此在做人工翻译时会结合当地风俗文化使译文更加地道精确,更加准确的传达原文意思。
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翻译质量和翻译速度的对比分析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翻译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过去,人工翻译是主要的翻译方式。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翻译出现了。
现在,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因此我们需要对它们的翻译质量和速度进行比较分析。
一、翻译质量翻译质量是判断翻译方式的重要标准。
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最大区别在于翻译质量。
机器翻译其实是一种自动化的翻译,不纳入人类的思维能力,因此其翻译质量和人工翻译相比仍存在很明显的差距。
1、机器翻译的翻译质量机器翻译虽然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但目前来看,其翻译能力仍然不如人工翻译。
机器翻译的最大问题在于其缺乏逻辑思维和上下文理解能力。
对于语言中很多的方式表达方法,机器翻译仍然不能很好地识别和理解,其翻译质量受到了很大限制。
对于一些负责、技术、专家领域的翻译,由于其词汇量和专业术语识别欠缺,机器翻译的翻译质量也难以满足需求。
2、人工翻译的翻译质量相比之下,人工翻译的翻译质量要更好一些。
人工翻译具有人类的思维能力,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上下文。
人工翻译不仅可以准确表达内容,还能遵循目标语言确切地达到原文的表达效果。
对于专家术语和一些负责,如果我们使用人工翻译,可以保证其翻译质量的良好。
二、翻译速度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翻译速度。
在现代社会中,快速、准确的翻译速度是很重要的。
机器翻译在翻译速度方面具有优势,可以比同等任务的人力更快地自动翻译内容。
而人工翻译的速度则相对较慢。
1、机器翻译的翻译速度机器翻译在翻译速度方面是有优势的。
机器翻译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翻译工作。
对于一些简单的文本内容和广泛的应用领域而言,机器翻译应在短时间内处理内容非常快。
2、人工翻译的翻译速度相比之下,人工翻译的速度则会略慢一些。
人工翻译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翻译,更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
另外,人工翻译也可能会存在一些翻译出错的情况。
三、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各有长处和短处。
人类翻译与机器翻译的差异分析研究人类翻译与机器翻译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二者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差异。
本文将对人类翻译与机器翻译的差异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探讨其优劣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人类翻译与机器翻译最明显的差异在于翻译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
人类翻译是通过阅读原文,理解原文的含义,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
这种方式注重翻译者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而机器翻译则是通过计算机程序将原文翻译成目标语言,主要依赖于算法和语言数据库。
机器翻译具有快速、大规模翻译的优势,但受限于算法和数据库的局限,容易出现翻译不准确或生硬的情况。
其次,人类翻译与机器翻译在翻译质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人类翻译者具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能够更好地把握原文的意思并进行恰当的表达。
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可以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灵活处理,保证译文的流畅和通顺。
相比之下,机器翻译由于受限于语言模型和数据库的质量,容易出现语法错误、歧义翻译等问题。
尤其是在涉及专业领域或文化背景较为复杂的翻译任务中,人类翻译的表现往往更为出色。
另外,人类翻译与机器翻译在翻译效率和成本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虽然人类翻译在翻译质量上具有优势,但其翻译效率相对较低。
人类翻译需要较长的时间来翻译一篇文本,尤其是在长文本或复杂文体的情况下。
而机器翻译则可以实现快速、大规模的翻译,大大提高了翻译效率。
此外,机器翻译的成本也相对较低,一次性投入建立好的翻译系统就可以进行长期的翻译服务,而人类翻译需要支付较高的人力成本。
在未来发展方面,人类翻译与机器翻译将继续发展并相互融合。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翻译的质量和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翻译任务。
而人类翻译在保留翻译质量和文化传承方面的优势将会得到更好的体现,并可以在专业领域和文学翻译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在未来的翻译工作中,人类翻译与机器翻译将相互补充,共同推动翻译服务的发展。
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是在翻译行业中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机器翻译作为一种自动化的翻译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使用。
然而,与机器翻译相比,人工翻译依然具有许多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价值。
本文将就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两种方式进行比较,并探讨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势。
机器翻译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 MT)是指利用计算机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翻译。
机器翻译可以分为规则翻译、统计翻译和基于神经网络的翻译等不同类型。
机器翻译的优点之一是速度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翻译任务。
此外,机器翻译避免了人工翻译中可能出现的个人主观偏差,提供了一种更加客观和一致的翻译结果。
机器翻译还可以应用在实时翻译、大规模翻译以及涉及特定领域术语的翻译等场景。
然而,机器翻译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机器翻译的准确度和质量还无法与人工翻译相媲美。
尽管机器翻译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等技术不断提升其翻译结果的准确度,但在处理复杂、歧义和有多重含义的语言表达时,机器翻译仍然面临困难。
其次,机器翻译对语言的理解和上下文的把握能力相对较弱。
例如,机器翻译很容易出现断句错误、主谓不一致、词序混乱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误解和信息错误传递。
此外,机器翻译无法处理一些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和文化差异,需要人工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和调整。
人工翻译人工翻译是指通过人工进行的翻译过程。
与机器翻译相比,人工翻译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质量。
人工翻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工翻译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上下文和含义。
在处理复杂的句子结构、隐喻和多义词等语言表达时,人工翻译能够通过自身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背景进行准确的翻译。
其次,人工翻译具有更强的语境适应能力。
人工翻译能够根据特定的领域知识和背景信息进行翻译,从而得到更符合实际需求的翻译结果。
此外,人工翻译还能够更好地处理文化差异和特定领域的术语和表达,避免了机器翻译可能出现的错误或误导。
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差异以及未来展望赵丽娜长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如今,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自从发明了语音识别功能和深入学习的技能,有越来越多人开始把目光转向了可以进行只能翻译的机器。
这篇论文对智能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两者之间的差异以及对机器翻译的未来展望进行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智能机器;人工;翻译;展望首次出现智能机器翻译是在1930年左右,那个时候的发展速度就非常迅速,所以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但是,但是智能机器的操作系统比较复杂,在技术方面的发展还不是特别成熟,所以智能翻译机器并没有被广泛应用和普及。
一、机器翻译的优点和不足(一)翻译快速机器翻译就是先对语音进行识别,然后再进行翻译。
所以,机器翻译既有计算机技术,又有人工智能技术。
换句话说,机器翻译可以利用计算机高效的运算速度来提高机器的翻译速度。
如今,在搜狗,语音识别翻译的速度为每秒钟400词,是同声传译的200倍。
(二)基础翻译速度快不同国家的人都需要通过翻译来进行沟通交流。
如果没有专业的翻译人员,又是语言不通的普通人,机器翻译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机器翻译满足日常的翻译需求绰绰有余,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对翻译准确度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反而要求翻译的速度要快。
所以会经常用于人们的日常交流和一些发布会。
这也是深受机器翻译自身的功能的影响。
机器翻译有一个系统是口语机器翻译系统,设计这个系统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
所以在口语翻译这一部分的技术是很成熟的,能够轻轻松松面对人们的口语交流。
(三)深度翻译不是特别到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同一个词语都有多种意思,但是别的语言却不会像这样。
所以,这也是机器翻译面临的难题。
不改变原意、语句通顺、语境优美是对机器翻译最基本的要求。
但是,由于机器翻译在翻译的时候还是根据算法程序来翻译,几乎不可能同时做到这几点,从而导致翻译的时候出现问题。
比如说我们让机器翻译“长河落日圆”这个句子,翻译结果显示为“The sunset is round”。
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优缺点英语作文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翻译软件让人应接不暇。
而翻译软件的不断涌现也给很多人带来了便利,让翻译的速率、效率迅速提升。
于是像科技的发展和翻译软件的逐渐完善将会替代传统的人工翻译的观点开始出现,一些人认为人工翻译费时费力,不如机器翻译效率高,从翻译费用来看也是机器翻译更为的划算。
也有人认为现在翻译软件还不成熟,机器翻译翻译出错概率相当的高,还是人工翻译更可靠。
其实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根据,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任何东西都有优缺点,不论是人工翻译还是机器翻译都有其优势,同样也存在这不足,那么,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的优缺点吧!首先来看看人工翻译,人工翻译的优势在于人是有思维的,具有灵活性,翻译过程中对句子结构,语法应用,以及上下文的逻辑思想等等都可以自由的分析思考,翻译出的东西不至于出现语法混乱,逻辑不清等现象,而且像有些文学性较强的文章、稿件,人工翻译就可以有血有肉的表达出其中的韵味,其中的各种思想精髓,不至于生涩难懂。
还有人工翻译可以根据译语使用者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把译文翻译的更符合语使用者的阅读思维习惯,使译文更加的地道精确。
翻译出的译文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而人工翻译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对于人工翻译来讲,其最显著的缺点就是翻译的效率低,一个人的精力往往是有限的,就算翻译的再快,再熟练也会有一个上限。
而也也恰恰是因为个人思想的灵活性使得在翻译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歪曲原文危险。
(不过一般来说只要是合格专业的翻译人员这种状况应该比较少)再来看看机器翻译有哪些优缺点。
机器翻译的优点大致有就是翻译效率高,翻译起来省时省力。
翻译过程比较中规中矩,始终可靠的照字面意思执行着自己的翻译功能,不会有任何的偏离。
需要的翻译成本相较于人工翻译也是较低的。
而且比较便捷,不论外语水平如何,都可以使用翻译软件来翻译出需要翻译的词语、句子。
但其中的缺点也是不容小视的,机器翻译比较生硬,其中的程序都是设计好,翻译中出现错误的概率非常的高,有时甚至出现各种语法错误。
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质量比较研究翻译是人类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随着机器翻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人们开始关注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之间的质量比较。
机器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的文本自动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技术。
机器翻译技术的目标是准确、快速地实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翻译。
人工翻译则是指由专业的翻译人员完成的翻译工作,需要翻译人员具备很高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
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都有其优缺点。
机器翻译的优点在于速度快、成本低。
由于机器翻译系统可以自动处理大量的文本,因此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机器翻译系统基于语料库和统计学习等技术,可以处理大量的翻译任务,减少人为翻译错误的数量,提高翻译的准确率。
然而,机器翻译也存在一些缺点。
机器翻译系统的准确率受到语言难度、文本质量、语料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另外,机器翻译系统虽然可以处理大量的文本,但是在翻译专业领域或词汇量较少的语种方面,其准确度还需进一步提高。
与此相比,人工翻译的优点在于准确度高、灵活性强。
翻译人员拥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可以应对不同领域的文本翻译,并且可以根据句子语境进行灵活处理,翻译出高质量的结果。
另外,人工翻译可以融入翻译人员的个性、文化背景和认知特征,从而翻译出更准确、更符合本地文化背景的结果。
但是,人工翻译也存在一些缺点。
人工翻译速度较慢,成本较高。
在面对大量的翻译任务时,人工翻译需要更多的时间和人力资源,因此难以满足快速迭代的业务需求。
此外,人工翻译存在翻译偏差、主观性等问题,翻译结果难以保证完全准确。
为了探究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之间的质量差异,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调查。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Wu和Wong(2019)的研究。
研究人员使用了三种翻译方法:机器翻译、机器翻译+专业编辑、人工翻译,并对这三种翻译方法的翻译质量进行了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机器翻译的翻译质量已经达到了与人工翻译相当的水平,而机器翻译+专业编辑的质量较机器翻译有所提高。
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孰优孰劣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语言交流的需求日益增长,翻译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而在翻译领域,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一直是备受关注和讨论的话题。
那么,究竟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孰优孰劣呢?首先,我们来看看机器翻译的优势。
机器翻译的最大优点之一就是速度快。
在处理大量文本时,机器翻译能够在短时间内给出翻译结果。
这对于一些时效性要求较高的内容,如新闻报道、实时信息等,具有很大的价值。
另外,机器翻译的成本相对较低。
不需要支付人力成本,只需要投入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成本,就可以实现大规模的翻译工作。
对于一些预算有限的企业和个人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翻译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一些先进的机器翻译系统能够利用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对语言的语法和语义有更准确的理解和处理。
然而,机器翻译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
机器翻译往往缺乏对上下文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语言是复杂而灵活的,很多时候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准确理解含义。
但机器翻译通常只是基于词汇和语法的匹配进行翻译,容易出现语义偏差或不准确的情况。
机器翻译也难以处理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不同的语言背后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机器翻译很难做到像人类一样敏锐地感知和处理这些微妙的差异。
相比之下,人工翻译在很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人工翻译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图和情感。
人类译者可以凭借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生活经验,深入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并在翻译中准确传达出来。
人工翻译在处理文化因素和语言习惯方面表现出色。
他们能够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对翻译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使翻译更加自然和地道。
人工翻译还具有更强的创造力和灵活性。
在面对一些特殊的翻译需求,如文学作品、广告文案等,人类译者可以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和语言技巧,给出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翻译。
但是,人工翻译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人工翻译的速度相对较慢,特别是在处理大量文本时,可能无法满足紧急的时间要求。
人工智能翻译与人类翻译的对比分析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翻译已经成为了翻译行业中的新宠。
人工智能翻译与传统的人类翻译相比,各自具有优势和劣势。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人工智能翻译与人类翻译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它们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一、准确度和质量人工智能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MT)在翻译准确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由于其采用了大规模的数据训练和深度学习技术,机器翻译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文本的翻译工作,并且在某些特定领域甚至可以实现比较高的翻译准确度。
而人类翻译则更注重于语言的文化和语境,因此在一些复杂的语言表达和专业领域的翻译中更为精准。
在翻译质量上,由于人类翻译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因此在保留原文的语言特色和情感色彩方面更为出色。
而人工智能翻译在这方面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够自然和奇怪的翻译结果,难以完全理解原文的意思。
二、效率和速度人工智能翻译在翻译效率和速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由于它可以同时处理大量的文本信息,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输出翻译结果,因此在一些大规模翻译任务中具有比较大的优势。
而人类翻译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同样数量的翻译工作,因此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三、专业领域的翻译在专业领域的翻译方面,人类翻译由于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因此在医学、法律、金融等领域的翻译中更为可靠。
而人工智能翻译则需要在相关领域进行专门的训练和调整,才能够达到较高的翻译准确度和质量。
四、文化和语境的考虑人工智能翻译由于其算法的限制和数据的不足,可能很难完全理解原文的文化和语境,因此在一些涉及到文化差异和隐含意义的翻译中可能会出现失误。
而人类翻译则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因此在这方面更为可靠。
五、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机器翻译的质量和准确度将会不断提升,尤其是在一些日常和商务翻译方面。
而在专业领域的翻译中,人工智能翻译可能需要与人类翻译相结合,共同完成更为复杂和专业的翻译任务。
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特点和优缺点比较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翻译已成为日益重要的职业之一。
在这个领域中,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是最常见的两种方式。
本文将比较这两种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机器翻译的特点:1.快速:机器翻译可以瞬间完成翻译,节省了大量时间。
2.高效:在大量数据的处理方面,机器翻译比人工翻译更为高效。
在大数据的处理中,机器的能力要比人工更快。
3.精确性:在一些简单且常用的句子翻译中,机器翻译往往比人工翻译更为准确,有时机器翻译甚至可以达到完全准确的程度。
4.节省成本:机器翻译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特别是在处理大量翻译工作时,机器翻译更为划算。
机器翻译的缺点:1.语感和语境理解能力相对弱:机器翻译的词库和逻辑系统往往无法超越人类的语感和语境理解能力,无法体现语言上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2.翻译误差较多:尽管机器翻译在某些普通的词语和短语中准确性高,但在语法结构和词义的处理方面无法与人工翻译相比。
3.不能处理专业术语:机器翻译往往无法处理许多专业领域特殊术语的翻译工作。
4.缺乏人情味:机器翻译无法体现人的情感和人情味,有时可能会出现语言上的生硬和不可读性。
人工翻译的特点:1.精确性高:人工翻译可以处理复杂的语言和词汇,对于丰富和生动的语境有更好的理解能力,更能表达出语言的深层次含义。
2.更为专业和准确:如果是涉及专业领域的翻译工作,人工翻译相对于机器翻译来说更为准确和专业。
3.人情味强:人工翻译能够认真地理解文化差异和语言习惯,使译文让人产生人情味和情感交流的效果。
4.思维转化能力强:人工翻译可以将翻译文本和原文本进行思维转化,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翻译的内容。
人工翻译的缺点:1.耗时耗力:人工翻译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对于译者而言,需要长时间的思考和反思,可能导致成本过高。
2.可能缺乏一致性:人工翻译可能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不同的译者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翻译风格,因此可能不能实现译文的一致性。
浅谈人工智能翻译利弊与翻译学习建议人工智能翻译的利与弊1. 提高翻译效率:相比传统的人工翻译,人工智能翻译可以大大提高翻译效率。
通过大数据训练和机器学习,机器翻译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翻译大量文本,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
2. 增强翻译一致性:由于人工翻译存在主观因素,不同译者在翻译同一段文本时可能会有所不同。
而人工智能翻译具有一致性,可以确保同一段文本的翻译结果是一致的,避免了译文的不连贯性。
3. 促进跨语言交流:人工智能翻译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实现跨语言交流,促进了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
1. 语言习得不足:人工智能翻译系统虽然可以翻译大量文本,但其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仍有局限性。
特定领域或范围的专业知识,以及文化和语言的特殊表达,往往不被机器翻译系统所熟悉,导致译文质量不高。
2. 缺乏人情味:与人工翻译相比,人工智能翻译缺乏人情味和情感色彩,无法完全理解原文的情感和语境,因此在一些情感化的翻译工作中,机器翻译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3. 需要人工后期编辑:虽然人工智能翻译可以提高翻译效率,但其翻译结果并不是完全准确的,往往需要人工进行后期编辑和校对才能达到较高的质量。
人工智能翻译在带来便利的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应该正视这些局限性,正确看待人工智能翻译的作用和价值,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以应对未来翻译行业的挑战。
翻译学习建议1. 培养专业技能:在人工智能翻译时代,翻译学习者要加强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高自己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素养和翻译水平,从而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
2. 注重语言功底:语言是翻译的基础,翻译学习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功底,包括语法、词汇、语义、修辞等方面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水平。
3. 注重人文素养:尽管人工智能翻译可以提高翻译效率,但在某些情感化的翻译工作中,仍需要人类的情感色彩和人文素养。
翻译学习者要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提高对文化和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机器翻译vs人工翻译:哪一个更实用近年来,随着机器翻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对于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那么,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哪一个更实用呢?本文将从翻译的效率、精度、适用范围和人性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两种翻译方式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景。
一、翻译效率翻译效率是衡量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对于人工翻译,机器翻译可以在瞬间完成大量文本的翻译,其翻译速度远远高于人工翻译。
例如,在大规模的新闻报道和一些短文本的翻译上,机器翻译的效率远高于人工翻译。
而对于需要深入理解文本的专业领域和特定背景知识的翻译,则更需要人工翻译,因为机器翻译难以理解一些文化、习惯、修辞手法、技术语言等背景知识。
二、翻译精度翻译精度是衡量一个翻译品质的重要指标。
第一代机器翻译,采用的是基于规则的翻译方式,其精度受限于人工规则的制定和底层语言分析的复杂度。
而当前主流的神经机器翻译模型则采用的是数据驱动的翻译方式,通过大量数据的训练和优化,其翻译精度已经大幅提升,尤其是在一些简单的日常对话和商务邮件等场景下,机器翻译的翻译质量已经逐渐接近人工翻译的水平。
但是,对于一些需要深入领域知识和文化理解的翻译,人工翻译仍然是较为可靠的选择。
三、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是判断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比于人工翻译的多样化,机器翻译的翻译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一些通用文本的翻译,并不能全部覆盖人工翻译的所有领域。
例如,机器翻译在涉及到对人名、地名和品牌的翻译时,很容易出现错误,甚至直接翻译成逐字逐句的拼音,而人工翻译则能够通过背景知识和文化理解,更好地完成对这些词汇翻译的工作。
四、人性化人性化是翻译过程的体验和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人工翻译来说,其人性化体现在对文本的理解和对时空背景的了解,使得翻译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和翻译需求。
而机器翻译则通过人机交互、预测输入、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翻译效率和精度,使得人们的翻译过程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视角下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优劣势对比摘要:机器翻译软件不断被开发利用,质量不断提高。
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视角下,对比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质量,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本文结合实例,分析其优势、劣势,并从中提炼出给翻译学习者的经验建议。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机器翻译人工翻译翻译软件利弊正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20世纪后半叶,机器翻译系统应运而生。
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也称为自动翻译,利用计算机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一个过程。
如有道词典、谷歌翻译等。
从原理上看,是把语句分成单词,通过机器数据库词典查词,按语法规则分析句意并变换成概念构造,最后借助语言模型生成目标语言。
(杨相苹、张发勇, 2019)由于语言特殊性和多样性,现有的机器翻译软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还做不到完全准确的互译。
本文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视角下,结合实例,对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一、关于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所谓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就是说翻译时不求字、词、句等文字意义的表面对应,还要做到风格、语义和文体的对等。
通俗的讲就是,在翻译实践中不强求一字一句的同等对应,而要真正的将所翻译的内容,实现语言形式和文化习俗上的对应转化。
翻译目的论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全部或部分信息的源泉,不同于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目的论要求,在忠于原文的前提下,以译入语接受者需求为目的,决定采用直译、意译或介于两者之间的哪一种翻译方法。
二、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对比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翻译时在两种语言之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而不求文字表面的完全对应,即动态对等,他认为“翻译是用最接近、自然和对等的语言再现源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上,其次是风格上” (Nida,1964:166)。
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的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金瑞、邵华,2018;周润秋, 2018;鲍志坤,2016)。
下面将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方面分别比较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优缺点。
科技创新科技风2019年11月DO/10.19392/ki.1671-7341.201933021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对比分析曹庆香烟台南山学院人文学院山东烟台265700摘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翻译的机器化,各式各样的翻译软件应运而生。
我们每天在这些软件的帮助下,完成不同类型的课题要求,受益颇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时间。
它们內存大、用途广,也颇受科技类等较正式文体的偏爱。
我们都知道翻译不是简单的字对字的罗列,而是有生命的文体,尤其是在文学类等文体,讲究的是意境。
至少在目前看来,机器翻译和软件翻译无法在文化色彩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进入新时代,我们应该具备良好的翻译素养,把握好翻译的大致走向,以应对社会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翻译;机器翻译;翻译地位;翻译工具翻译即是一种交流手段,源于对未知文化的探询。
就中国而言,翻译有约两千多年的光辉灿烂的历史,但是翻译工具却鲜有变化。
进入21世纪,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翻译作为一门 学科地位不断上升,翻译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
翻译市场也日益活跃,他们开发各式各样的翻译软件,把翻译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一机器翻译。
机器翻译简单灵活、耗时少、储量大,极大的提高了翻译效率。
科技是把双刃剑,机器翻译目前无法正确有效地解决翻译中的历史文化感情色彩,但我们无法否定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机器翻译是否能克服这一障碍。
1机器翻译的发展史机器发展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49年,瓦伦.韦弗(Warren Weaver)正式提出机器翻译的概念;1954年,世界上第一台翻译 机I/M-701诞生,由I/M与美国乔治大学合作完成,它可以将俄语翻译成英文。
语言系统深邃复杂,这一发明在当时可谓是一重大突破#1964年,美国科学院成立了语言自动处理咨询委员会,两年后,在委员会提岀的报告中认为机器翻译耗资大、用途窄,中断了这一研究,机器翻译由此进入低谷期;七十年代开始,机器翻译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对其研究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机器翻译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今天,机器翻译应用广泛,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大型会议,我们都可以看到机器翻译或软件翻译的身影#2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对比人工翻译历史悠久,但翻译工具单一,全凭译者的知识储备#当代中国不乏优秀的翻译家,以林语堂先生为例,学术界对他的评价是目前为止用英文写作的中国人里水准最高的一个#在他看来,翻译即二次创作,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语言是有生命的、是动态的#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翻译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如在合同翻译中,一个语言符号错误就可能会造成几千万人民币的损失;在大型重要会议中,译者的精神状态、知识储备、翻译质量等都会影响到思想 语义的准确传达#反观机器翻译,只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但发展迅速,受关注大,发展前景广阔,众多专家学者投身于机器翻译的研究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如市场上的机器翻译产品,各种电子词典、词霸等#再譬如如今很火的语音翻译器,规避了很多麻烦,如单人出行到陌生的国度不需要再另请精通两种语言的人#机器翻译利用计算机实现一种自然源语言到另一种自然目标语言的转换,能够高速处理原文中庞杂的信息#机器翻译资料库的不断扩充为有限的人脑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在语言研究和教学应用中,机器翻译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在合同、法律等较正式文体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科技领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科技会成为我们活动、发展的中心,因而越来越重要#接下来通过实例,看一看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差别#Dire warnings about the risks from China's debt build-up have existed for nearty a decade tUough tUe crisis that many expect has yet to arrive.人工翻译:近十年来,关于中国债务增长的风险的可怕警告不绝于耳,尽管许多人预计的危机并未到来#谷歌机器翻译:关于中国债务积累的恐怖主义警告已经存在了近十年,尽管许多人预计危机尚未到来#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人工翻译更胜一筹#英文本就重视逻辑,字里行间都有一定的连贯与衔接#在英译汉时,人工翻译可以更好地理顺逻辑关系,用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去组织句子#反观机器翻译,可以看到很明显的直译,缺乏一定的逻辑关系#3机器翻译带来的启示世界的流动性、知识的爆炸性、科技的普及性都让机器翻译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具#机器翻译有利有弊,我们依靠机器及软件翻译,完成了不计其数的工作#现代网络触手可及,网络资源更是爆炸式丰富,机器翻译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已由最初的单词翻译发展为目前的篇章翻译#当然,不完美的地方,可以改善的地方还有很多#目前市面上,有一些传言称:机器翻译的发展意味着未来翻译人士的失业#这在大多数人看来似乎是不可能的#他们认为机器翻译存在着本质上的缺陷,即过于直译,无法考虑情境以及一些文化层面的东西#诚然,这种顾虑是合理的,毕竟目前的很多翻译器无法做到准确达意的翻译中国诗词,文化底蕴是那些冷冰冰的机器无法感受到的东西#但从机器翻译发展的历史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来看,它值得人们的期待#希望它们随着技术的进步,终有一天从“翻译出”到“翻译好”再到“翻译绝”#4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并肩携手就目前而言,结合机器翻译带来的利弊和机器翻译的发展趋势,机器翻译还不能扛起翻译界的大旗,它们存在很多目前不能逾越的障碍#而人工翻译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因此需要我们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在信息爆炸、节奏快速的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对翻译的速度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发挥好机器翻译在速度上的优势,同时又要发挥好翻译人士在信息上的质量优势,逐步实现翻译的速度与质量的统一#5结语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增多、影响力不断扩大,大型国际会议的举行为中国的翻译市场提供了众多良机,中国紧随世界发展大势,不断加强在翻译领域的探索与创新#无论身处哪一行业,专业技能必不可少,同时也要掌握多种技能以应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参考文献:[1]冯梅.机器翻译的应用与发展[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鞠光华,蔡玉兰.信息时代的机译与人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7.[3]吕立松,穆雷.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翻译教学[J],外语界,2007.作者简介:曹庆香(1997-),女,汉族,山东费县人,本科,在校大学生,英语专业。
从机器翻译看人工翻译的去留作者:刘滋雨吴敏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20期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程度的日益加深,翻译市场时常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在翻译领域,传统的人工翻译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机器翻译应运而生,并且发展势头迅猛,大有取代人工翻译的倾向。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确实如此,人工翻译又该何去何从?本文将对机器翻译的简史与现状、机器翻译的优势与劣势、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对比以及人工翻译的去留与培养方案进行探讨,试分析这一问题的答案。
关键词:机器翻译;人工翻译;去留一、机器翻译简史与现状机器翻译事实上是人工智能的分支,是利用计算机等辅助工具将源语言转化为目的语言的过程。
机器翻译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30年,当时法国科学家G.B.阿尔楚尼首先提出了使用机器来进行翻译的想法。
直至后来,《翻译备忘录》发表,正式提出了机器翻译的思想。
之后机器翻译主要经历了开创期、受挫期、恢复期三个阶段并发展至今。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机器翻译正式飞入寻常百姓家,例如最早的“Google(谷歌)翻译”,以及近两年来中国互联网公司开发的翻译系统——“百度翻译”和“有道翻译”。
目前,机器翻译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基于规则(Rule-Based)的翻译方法,二是基于语料库的(Corpus-Based)翻译方法。
前者是基于由词典和语法规则库组成的翻译知识库,后者则既不需要词典也不需要语法规则,完全基于统计规律。
我们所熟知的Google(谷歌)在线翻译,其背后的运行原理就是基于语料库的机器翻译方法。
然而,随着机器翻译的蓬勃发展,“机器翻译能否取代人工翻译?”这一话题迅速引起了各方人士的关注和讨论,对此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尽相同。
二、机器翻译的优势与劣势同人工翻译相比,机器翻译的优势昭然若揭。
首先,效率高。
机器翻译可以准确无误地完成大批量文本翻译任务,大大提高了交付速度,这是人工翻译所取代不了的。
第二,成本低。
与其聘用专业的翻译人员,机器翻译由于需要人工参与的环节较少,基本上都是计算机自动完成,因此成本相对较低。
第三,限制少。
机器翻译无需提前预约,可以无视时间地点,提供即时服务,流程简约便捷,所耗费的时间易于把握。
第四,准确性高。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专业术语多、语法规范、不带个人情感的硬文本中,机器翻译的版本忠实原文,不会受个人感情影响而歪曲原文的意思。
但机器翻译仍然存在弊端,就目前来看,影响机器翻译发展最大的因素在于译文的质量。
从笔译角度来看,译文的类型有许多种,机器翻译所擅长的内容通常对“达”跟“雅”的要求不高,只要意思出来即可,而且要求出稿速度快,机器翻译完全可以胜任这类翻译工作。
但诗歌、散文等软文本翻译,对语言的优美程度以及语句通顺与否有较高的要求,仅仅做到忠实原文是完全不达标的。
从口译角度来看,如果翻译现场坏境嘈杂,演讲者发音不清或掺杂方言,甚至出现口误、表达紊乱等问题,机器翻译未必能像人工译员那样进行灵活处理,届时人工翻译的重要性才凸显出来。
机器翻译的瓶颈归其根本,是因为语言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翻译不是简单地对字面意思进行转换,而是需要对源文本所涉及的语义结构、文体风格、人际意义等进行领会和再现。
语言实则是一门艺术,人工翻译所能做到的是揣摩和分析源语言的深意,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而这一切是目前的机器翻译所远远达不到的。
三、机器翻译对比人工翻译下面,笔者将选取不同类型的翻译素材来对比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译本,看看二者的表现如何。
例1:原文:That was the beginning of the University,the “universities”, a corporation of professors and students during the Middle Ages,when the “teacher” counted for everything and the building in which he taught counted for very little.有道翻译:那就是大学的开端,“大学”,一个教授和学生的团体,在中世纪的时候,“老师”是最重要的,而他所任教的建筑却无足轻重。
百度翻译:那是大学的开端,“大学”是中世纪由教授和学生组成的一个团体,当时“教师”算得上一切,他所教的建筑物也算不了什么。
人工翻译:这就是大学的起始,在中世纪,大学就是这样一个教授和学生的联合体,教师即是一切,而校舍则无关紧要。
例3:原文:Are you going to Scarborough Fair?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Remember me to one who lives there.She once was the true love of mine.有道翻譯/百度翻译(二者无甚差别):你要去斯卡伯勒集市吗?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请代我向住在那里的一个人问好。
她曾经是我的真爱。
人工翻译:问尔所之,是否如适。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
彼方淑女,凭君寄辞。
伊人曾在,与我相知。
通过以上三个例子我们能明显看出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在不同文本中的表现。
例1,句子结构相对简单,内容平铺直叙,没有引申义,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版本几乎不相上下,在细节的处理上可能人工翻译略胜一筹。
例2,难度略微加大,两个机器翻译的版本几乎没有很大的差别,百度翻译的版本甚至出现了歧义,让读者看不明白译文想表达的意思,反观人工翻译,事情交代的很清楚,措辞也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3,属于文学翻译,机器翻译的版本只能说差强人意,只翻译出了表层意思,原文的意境则完全没有表现出来,读上去味同嚼蜡。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前的机器翻译产品,无论是例子中所用到的有道翻译和百度翻译,亦或是其他,只适用于对翻译精准度要求较低的特定领域,在对翻译精准度要求较高的,例如文学翻译领域,则会完全败下阵来。
其次,机器翻译哪怕在处理能够胜任的文本类型时,仍然离不开人的帮助,当人们利用一些翻译软件对指定文本进行处理后,还必须委托专人进行最后定稿才能使用。
同时,机器翻译还有赖于人工录入术语、常用句型和语段以及人工审核与排版,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的帮助。
综上所述,从翻译的质量来看,机器翻译要想完全取代人工翻译,为时尚早。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机器翻译的优势是无可比拟的,不仅效率和准确性高,成本低,限制也少。
由此看来,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四、人工翻译的去留与培养方案在若干年以后,机器翻译很有可能会占据对译文精准度要求没有那么高的中低端市场,从而造成对现有翻译服务业的巨大冲击。
这是否就意味着,外语院校翻译专业的毕业生未来就一定找不到工作,而那些目前就任于翻译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也将面临失业呢?未必如此。
人工智能翻译技术与各大语言服务提供商积累的语料相结合,将使得翻译服务变得廉价,而智能基础设施需要定期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和技术积累,这的确会淘汰一些中低端小型的、个体的企业,但与此同时,市场将逐渐被几家科技巨头所垄断。
一名译员,如果只精通语言技能,恐怕是很难存活的,因为他们很难与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人工智能相抗衡,最终面临的也只有被淘汰的命运。
然而,人们忽略了一点,机器翻译本身是可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的,机器翻译涉足语言学、翻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多门学科领域,它的发展有赖于这些学科领域的发展,也必定能为它们带来新的机遇。
在笔者看来,人工翻译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支持机器翻译正常运行的人为工作包括译前编辑、术语库和记忆库的建立和维护、校对以及排版等,这都需要语言学和翻译学的理论研究作为支撑,因此,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翻译服务行业的从业者,都应该适应时代的变化,学习和掌握与人工智能翻译相关的技术。
而各大高校的外语专业也应对现有的翻译课程体系进行修订和完善,甚至有可能的话,与科技公司进行跨行业合作,实现语言资源的共享,形成工读一体化。
其次,提高翻译水平,实现高度专业化。
机器翻译实则对人工翻译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因为机器翻译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占据大部分的中低端市场,在这些领域自然没有了翻译从业者的容身之处,他们需要面向的是对翻译的精准度有较高要求的高端市场,例如医学翻译、法律翻译和政务翻译等等,只有高精尖翻译人才才是机器翻译所无法取代的社会资源。
而高校在人才培养这方面所要做的是提供不同方向的翻译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最后,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语言与其说是一门技术,不如说是一门艺术,具有丰富性和延展性,而机器翻译为了提高准确性,会尽量消除语言的歧义,倾向于单一性和标准化,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说是相互冲突的。
因此,在文学翻译领域机器翻译永远无法取代人类,而这正是翻译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的培养方案也要重视学生的文学功底和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1]陳琦.人工智能闯入翻译界,会抢走谁的饭碗?[J].文汇报,2018(8):1-2.[2]金明.计算机翻译技不如人,谷歌机译处于领先地位[J].新华网,2012-11-15.[3]何莹.从机器翻译“翻车”看翻译专业培养策略[J].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4]田江波.从翻译的标准来探讨机器翻译能否取代人工智能[J].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广汉分院,2018:13-0126-02.[5]祝朝伟.机器翻译要取代作为人的译者了吗?——兼谈翻译人才培养中科技与人文的关系[J].四川外国语大学,2018:03-0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