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1—2个家庭小实验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3.89 KB
- 文档页数:2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到各种化学物质,有些物质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它们却可以让我们探索到科学的奥妙。
而在家庭中,我们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这些实验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化学的现象和原理,同时也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下面,我们将围绕“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这个主题,来一步步地介绍这些实验。
实验1:水果电池材料:一个柠檬,一个涂有铜箔的钉子,一个涂有锌箔的钉子,一片导线步骤:1. 在柠檬上滚动,让柠檬的汁液渗出来。
2. 将铜箔钉子插入柠檬中,距离另一钉子约2厘米。
3. 将锌箔钉子也插入柠檬中,距离另一个钉子约2厘米。
4. 通过导线将两个钉子连接起来。
5. 用电子表测量柠檬电池的电压和电流。
原理:当铜和锌在柠檬的汁液中结合时,会产生电压的变化,从而产生电流。
实验2:醋和小苏打材料:半张纸巾,一些小苏打,一杯醋步骤:1. 将一定量的小苏打放在纸巾上。
2. 将纸巾用手捏紧,使小苏打紧贴在纸巾上。
3. 用手轻轻地将纸巾放到杯中。
4. 倒入一些醋,观察反应的变化。
原理:醋酸是弱酸,而小苏打是碱性,当两者混合时,会产生酸碱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实验3:鸡蛋发光材料:一个鸡蛋,一些食用油,一只碗步骤:1. 将鸡蛋洗净,放入碗中。
2. 加入一些食用油,让鸡蛋表面充满油。
3. 用手拿住鸡蛋,对着阳光或强光源来回旋转。
4. 观察鸡蛋表面发出的光芒。
原理:鸡蛋表面油膜可以使阳光向四周散射,从而让人类看到彩色的光芒。
总结:通过以上几个化学家庭小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化学的原理,探索化学的奥秘。
同时,这些实验也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让我们拥有更全面的科学知识。
然而,在进行这些实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安全,避免过度接触和误食化学物质。
实验名称:家庭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探究实验目的:1. 了解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
2. 探究这些化学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
3. 增强对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实验时间: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家中实验材料:1. 常见家庭用品:醋、肥皂、小苏打、白醋、柠檬、鸡蛋、面粉、水等。
2. 实验工具:玻璃杯、量筒、滴管、剪刀、炉子、锅等。
实验步骤:一、探究醋的酸碱性质1. 将少量白醋滴入玻璃杯中,观察其颜色和气味。
2. 用滴管滴入几滴酚酞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3. 用肥皂水洗涤玻璃杯内壁,观察是否出现泡沫。
4. 将小苏打加入白醋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果:1. 白醋为无色液体,有酸味。
2. 加入酚酞指示剂后,溶液无颜色变化,说明白醋为酸性。
3. 加入肥皂水后,玻璃杯内壁出现泡沫,说明白醋能与肥皂反应。
4. 加入小苏打后,产生大量气泡,说明白醋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结论:白醋具有酸性,能与肥皂反应产生泡沫,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二、探究柠檬酸的去污作用1. 将柠檬切片,放入玻璃杯中。
2. 加入适量水,煮沸。
3. 将衣物放入煮沸的柠檬水中浸泡。
4. 观察衣物去污效果。
实验结果:衣物在柠檬水中浸泡后,污渍明显减少,衣物变得清新。
实验结论:柠檬酸具有去污作用,可有效去除衣物上的污渍。
三、探究鸡蛋壳的成分1. 将鸡蛋壳洗净,放入玻璃杯中。
2. 加入适量醋,观察鸡蛋壳溶解情况。
3. 将溶解后的溶液过滤,观察滤液颜色。
4. 将滤液滴入酚酞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鸡蛋壳在醋中溶解,滤液呈淡黄色。
滴入酚酞指示剂后,溶液无颜色变化。
实验结论: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能与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四、探究面粉的膨胀性1. 将面粉放入玻璃杯中。
2. 加入适量水,搅拌成糊状。
3. 将糊状面粉放入蒸锅中,蒸熟。
4. 观察蒸熟的面粉状态。
实验结果:蒸熟的面粉膨胀,体积明显增大。
实验结论:面粉具有膨胀性,在加热过程中体积增大。
家庭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同时也可以在家中进行简单的实验来增进对化学的兴趣。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在家中进行的家庭化学实验,并提供一些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实验一:醋和小苏打的反应材料:- 醋- 小苏打方法:1. 准备一个透明的容器,如玻璃杯。
2. 将一小杯醋倒入容器中。
3. 将适量的小苏打粉末加入容器中。
注意事项:- 进行实验时,务必保持房间通风良好。
- 实验完成后,将废液倒入下水道,并用水冲洗容器。
实验原理:醋中的醋酸与小苏打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导致溶液冒泡。
这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
2. 实验二:红酒和去氧化剂的反应材料:- 红酒- 去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方法:1. 准备一个透明的容器。
2. 将适量的红酒倒入容器中。
3. 加入适量的去氧化剂。
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避免酒液溅到皮肤或眼睛,以免引起刺激。
- 实验完成后,将废液倒入下水道,并用水冲洗容器。
实验原理:红酒中的酒精与去氧化剂发生反应,产生气体和其他物质。
这是一种氧化反应。
3. 实验三:柠檬电池材料:- 一个新鲜的柠檬- 一根铜针- 一根锌针- 两根导线- 一个小LED灯泡方法:1. 将铜针插入柠檬内,确保它不与锌针接触。
2. 将锌针插入柠檬内,与铜针接触。
3. 将一根导线的一端连接到铜针,将另一端连接到LED灯泡的一个引脚上。
4. 将另一根导线的一端连接到锌针,将另一端连接到LED灯泡的另一个引脚上。
注意事项:- 实验中使用的针尖可能很锋利,请小心操作,避免刺伤皮肤。
- 实验完成后,及时将柠檬等材料处理妥善。
实验原理:柠檬中的果汁具有电解质的作用,铜针和锌针则充当电极。
将LED灯泡与这个柠檬电池连接,由于化学反应,灯泡会发光。
总结:家庭化学实验是一种有趣且教育性的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
通过实验一、实验二和实验三的简单操作,我们可以观察和体验化学反应的现象,并对化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化学家庭实验报告———9.3邢文倩知识源于生活,我们要善于利用生活中普普通通的物品,并结合我们在学校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就可以做出家庭实验,并体会到化学的奇妙和方便。
一:鸡蛋壳与酸反应取一个小玻璃杯,放入洗净的碎鸡蛋壳,然后加入一些醋精(主要成分是醋酸),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
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根据实验现象推测鸡蛋壳里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可以在家里制取澄清石灰水。
有些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如波力海苔中的“强力干燥剂”。
取一只玻璃杯,加入约半杯水,再加入一包“强力干燥剂”,用筷子搅拌,静置。
注意观察生石灰与水反应时的放热现象。
酸和碱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利用这一性质。
可以出去水垢。
二:自制汽水在约500 mL的饮料瓶中加入2匙白糖和适量果汁,加入约1.5 g小苏打(碳酸氢钠),注入凉开水,再加入约1.5 g柠檬酸,立即旋紧瓶盖,摇匀,放入冰箱。
半小时后,你就可以喝到清凉甘甜的汽水了。
三:自制简易净水器取一个空塑料饮料瓶,剪去底部,瓶口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将瓶子倒置,瓶内由下向上分层放置洗净的膨松棉、纱布、活性炭、石英沙、小卵石等,就得到一简易的净水器。
四:铁钉和铜钉分别与白醋反映把铁钉去掉外面的氧化层(用砂纸磨光),然后浸在白醋中,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现铁钉表面有小气泡,溶液变成淡黄色,(因为铁和酸反映产生2价铁离子,在空气的氧化下变成3价的铁离子呈黄色),而铜钉则没有什么现象。
说明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五:白醋与碳酸钙反应可以用白醋滴在水泥上(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产生气泡。
说明碳酸的酸性比醋酸小,而醋酸是弱酸,所以碳酸也是弱酸。
六:运用实验探究分子各种性质1)在一个玻璃器皿中加入100ml水,并滴入蓝色墨水。
数分钟之后,整瓶墨水就都蓝了。
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
2)将50ml的水和50ml的究竟分别倒入100ml的量筒中,发现混合液的体积小于100ml。
结论:分子之间存有间隔。
化学家庭小实验化学家庭小实验可以为家庭成员带来乐趣并增进他们对化学的了解。
在这些简单实验中,你不需要特殊的化学知识或设备,只需要一些常见的材料。
下面介绍几个适合在家中尝试的化学实验:实验一:酵母发酵材料:一包活性酵母、一小勺砂糖、温水、一个塑料瓶步骤: 1. 在塑料瓶中倒入温水,水温不要太烫也不要太凉。
2. 向瓶中加入酵母和砂糖,并轻轻摇晃几下混合均匀。
3. 盖上塑料瓶盖,观察一段时间。
结果:你会看到瓶子中发生了气泡,这是因为酵母在发酵产生二氧化碳导致的。
这是一个简单的生化实验,也让你更加了解了酵母的作用。
实验二:柠檬电池材料:一个柠檬、一根铜线、一根锌钉步骤: 1. 将柠檬滚一滚,使其内部的果汁变得更加顺畅。
2. 将铜线和锌钉插入柠檬内部,分别留出部分作为电极。
3. 用一个导线将两个电极连接。
结果:当两个电极相连时,你会发现柠檬电池可以点亮一个小LED灯或驱动一个小的电子设备。
这个实验展示了化学电能的转化。
实验三:色彩变幻材料:红、绿、蓝色水彩笔、一些吸管、一些白色纸张步骤: 1. 在纸张上随意绘制几幅图案,每个图案使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
2.用吸管在每个图案上滴一滴醋。
结果:随着醋液接触到水彩笔墨,在某些区域会出现颜色形状的变幻。
这是因为醋具有溶解和中和某些颜料的作用,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一种有趣的颜色实验。
这些化学家庭小实验简单易行,既可以增加家庭乐趣,也可以增进家庭成员对化学的兴趣和了解。
试着在家中实验,发现化学的乐趣吧!。
家庭小实验实验报告化学家庭小实验实验报告化学家庭小实验是一种非常有趣和亲密的方式,可以让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并享受科学的乐趣。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几个简单的家庭小实验,以帮助家庭成员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
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材料:- 白醋- 小苏打- 红色石蕊试纸- 两个透明玻璃杯- 水步骤:1. 将一些白醋倒入一个玻璃杯中,将一些小苏打倒入另一个玻璃杯中。
2. 用红色石蕊试纸分别测试白醋和小苏打的酸碱性。
将试纸蘸湿,观察颜色的变化。
3. 将小苏打逐渐加入白醋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当试纸上的颜色变为中性(红色试纸变为紫色),酸碱中和反应完成。
解释:白醋是酸性物质,小苏打是碱性物质。
当它们混合在一起时,酸和碱中和反应发生。
这种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红色石蕊试纸可以用来测试溶液的酸碱性,红色试纸在酸性溶液中会变为红色,在碱性溶液中会变为蓝色,而中性溶液会使试纸变为紫色。
实验二:气体的生成材料:- 小苏打- 醋- 气球- 塑料瓶步骤:1. 将一些小苏打倒入一个塑料瓶中。
2. 慢慢倒入一些醋,然后立即将一个气球套在瓶口上。
3. 观察气球的膨胀情况。
解释:小苏打和醋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当醋与小苏打接触时,它们会迅速反应并产生大量的气体。
由于气体无法逃逸,气体会填满塑料瓶,使气球膨胀。
实验三:物质的溶解材料:- 盐- 水- 两个透明玻璃杯- 搅拌棒步骤:1. 在两个玻璃杯中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水。
2. 在一个玻璃杯中加入一小勺盐,用搅拌棒搅拌直到盐完全溶解。
3. 对比两个玻璃杯中的溶液,观察它们的外观和颜色。
解释:盐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物质。
当盐加入水中时,水分子会与盐分子相互作用,导致盐完全溶解。
溶液的外观和颜色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取决于所使用的物质。
实验四: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材料:- 红色葡萄酒- 氧化铁步骤:1. 在一个玻璃杯中倒入一些红色葡萄酒。
2. 将一小撮氧化铁加入葡萄酒中。
3. 观察颜色的变化。
解释:氧化铁是一种催化剂,它可以加速化学反应。
第1篇实验名称: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实验目的:1. 学习滴定操作的基本技能。
2. 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加深对酸碱性质的理解。
实验原理:酸碱中和滴定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滴定剂(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与待测溶液(未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反应,根据滴定剂的体积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
本实验采用酸碱指示剂酚酞,当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时,酚酞由红色变为无色。
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滴定管、锥形瓶、量筒、烧杯、玻璃棒、滴定管夹、滴定管座、铁架台、滤纸。
2. 试剂:盐酸(1mol/L)、氢氧化钠溶液(0.1mol/L)、酚酞指示剂、蒸馏水。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滴定管洗净并润洗。
2. 在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
3. 将滴定管夹固定在铁架台上,将滴定管垂直放置,调整滴定管夹的高度,使滴定管底部与锥形瓶内液面保持一定距离。
4. 用滴定管滴加盐酸溶液,边滴加边振荡锥形瓶,使反应充分进行。
5. 当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恢复,记录盐酸溶液的体积。
6. 重复实验两次,计算平均值。
实验数据:1. 第一次实验:盐酸溶液体积为V1 = 20.0mL2. 第二次实验:盐酸溶液体积为V2 = 19.5mL3. 平均体积:V = (V1 + V2) / 2 = 19.75mL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 + HCl → NaCl + H2O可知,氢氧化钠与盐酸的摩尔比为1:1。
因此,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C(NaOH)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C(NaOH) = C(HCl) × V(HCl) / V(NaOH)其中,C(HCl)为盐酸的浓度,V(HCl)为盐酸的体积,V(NaOH)为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将实验数据代入公式,得到:C(NaOH) = 1mol/L × 19.75mL / 25.0mL = 0.790mol/L实验误差分析:1. 仪器误差:滴定管、量筒等仪器的精度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名称: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日期: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家庭厨房实验目的:1.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
2. 通过实验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
3. 学习如何使用简单的实验器材进行家庭化学实验。
实验原理: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该反应的特点是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产生新的物质。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溶液的pH值变化来判断酸碱中和反应的发生。
实验器材:1. 白醋(约2%的醋酸溶液)2. 氢氧化钠(NaOH)固体3. 玻璃杯4. 滴管5. pH试纸6. 纯净水7. 计时器实验步骤:1. 取一个玻璃杯,倒入适量的白醋,用pH试纸检测其pH值,记录下来。
2. 取另一个玻璃杯,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少量纯净水溶解。
3. 用滴管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白醋中,同时观察溶液的变化。
4. 每加入一滴氢氧化钠溶液,用pH试纸检测白醋溶液的pH值,记录下来。
5. 当pH值接近中性(pH=7)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6. 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记录下来。
7. 实验结束后,将剩余的溶液倒入下水道,清洗实验器材。
实验结果:1. 白醋的初始pH值约为2.5。
2. 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白醋溶液的pH值逐渐上升,当加入约20滴氢氧化钠溶液时,pH值接近中性(pH=7)。
3.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颜色由深黄色变为浅黄色。
4. 实验过程中,没有明显的气泡产生。
实验分析:1.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发生,即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
2. 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值变化反映了酸碱中和反应的进行。
3. 溶液颜色的变化也说明了反应的发生,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为无色,而白醋为深黄色,反应后溶液变为浅黄色。
实验结论:本次家庭化学实验成功实现了酸碱中和反应,通过观察溶液的pH值变化和颜色变化,我们了解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现象。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简单的实验器材,证明了家庭化学实验的可行性和趣味性。
家庭化学实践报告范文一、实践目的本次家庭化学实践的目的是通过在家中进行一系列化学实验,培养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并加深对化学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实验材料:- 盐酸溶液- 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 硝酸溶液- 氧气气体- 火柴或蜡烛实验仪器:- 试管- 烧杯- 称量器具- 温度计- 显微镜三、实验一:酸碱反应1.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酸碱反应过程来了解酸碱中和反应及其特点。
2. 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盐酸溶液倒入试管中;2. 往试管中加入一点点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可以观察到放热现象并产生气泡;3. 反应后用试纸测量溶液的酸碱性,判断是否中和。
3.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当盐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大量气泡,并伴有放热现象。
通过用试纸测试,可以发现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
4. 实验结论酸碱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其中和反应具有产气、放热等特点。
通过观察本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了中性溶液。
四、实验二:氧气的制取1. 实验目的通过自制氧气的方式,观察氧气的性质。
2. 实验步骤1.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硝酸溶液;2. 将烧杯加热,待溶液沸腾时用试管盖接住溶液上方产生的气体,将试管倒立在水中,观察气体的特性。
3.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试管盖上方的气体逐渐排出,并迅速填满整个试管。
将试管倒置后,发现试管中的气体能够让灯泡点燃,判断为氧气。
4.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取了氧气,并观察到氧气的性质。
实验结果表明,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具有促进燃烧的作用。
五、实验三:显微镜的使用1. 实验目的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的微观结构,加深对物质构成的认识。
2. 实验步骤1. 准备一片玻璃片和一个显微镜;2. 将准备好的玻璃片放置在显微镜上;3. 取一小块晶体,将其放在玻璃片上;4. 用显微镜放大镜头观察晶体的形状和结构。
实验名称:制作柠檬酸小苏打清洁剂实验目的:1. 了解柠檬酸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2. 学习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
3. 制作一种家庭清洁剂,用于日常清洁。
实验时间: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家庭厨房实验器材:1. 柠檬(新鲜)2. 碳酸氢钠(小苏打)3. 搅拌棒4. 玻璃杯5. 纱布或纸巾6. 计量勺7. 茶匙8. 记录本实验步骤:1. 取新鲜柠檬,用榨汁机榨取柠檬汁。
2. 用计量勺称取适量的碳酸氢钠(小苏打),约10克。
3. 将榨取的柠檬汁倒入玻璃杯中。
4. 将称取的碳酸氢钠倒入装有柠檬汁的玻璃杯中。
5. 用搅拌棒充分搅拌,使柠檬汁和小苏打充分混合。
6. 混合均匀后,用纱布或纸巾过滤掉固体杂质。
7. 将过滤后的清洁剂倒入干净的瓶子中,密封保存。
实验结果:1. 柠檬汁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了大量气泡,表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2. 过滤后的清洁剂呈透明状,无固体杂质。
实验分析:1. 柠檬汁中含有柠檬酸,而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
当柠檬酸和小苏打混合时,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以及柠檬酸钠。
2. 二氧化碳气体的产生导致了气泡的出现,这是化学反应的特征之一。
3. 过滤后的清洁剂无固体杂质,说明柠檬酸和小苏打反应完全。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作了一种柠檬酸小苏打清洁剂。
这种清洁剂具有良好的去污效果,可以用于日常厨房清洁。
同时,我们了解了柠檬酸和小苏打的化学性质,以及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
实验反思: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柠檬汁和小苏打溅入眼睛。
2. 实验操作要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过程中,要善于观察现象,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拓展:1. 可以尝试用其他酸性物质(如苹果汁、橙汁等)代替柠檬汁,观察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2. 可以探究不同比例的柠檬汁和小苏打对清洁效果的影响。
3. 可以研究其他家庭清洁剂的制作方法,如制作醋酸清洁剂、肥皂清洁剂等。
化学家庭小实验化学家庭小实验一:点不着的“纸”实验用品:铜棒、两张相同的长条白纸、火柴。
实验步骤及现象:1.用火柴直接点其中的一张纸条,纸条迅速燃烧。
2.将另一张纸条先以螺旋形紧紧地缠绕在铜棒上,再去点燃,纸条没有燃烧。
实验结论或解释: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将加热处的热量迅速传导散失,使其温度达不到纸条的着火点而点不着。
友情提醒:铜棒是金属,有良好的导热性,注意勿烫手。
化学家庭小实验二:“神奇”的手帕实验用品:酒精的水溶液(1:1)、棉手帕、钳子(两只)、火柴。
实验步骤及现象:把棉手帕放入用酒精与水以1:1配成的溶液里浸透,然后轻挤,用两只钳子分别夹住手帕两角,放到火上点燃,等火焰减小时迅速摇动手帕,使火焰熄灭,手帕依旧完好如初。
实验结论或解释:燃烧时,酒精的火焰在水层外,吸附在纤维空隙里的水分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而蒸发,手帕上的温度达不到纤维的着火点,因而手帕烧不坏。
友情提醒:由于火焰温度较高,注意别烧伤手及对着其他人,且远离其它可燃物。
化学家庭小实验三:金属性质“谁更强”实验用品:白醋、铝片、铁片、铜片、剪刀、砂纸、玻璃杯。
实验步骤及现象:1、用三个小玻璃杯各取适量白醋,用砂纸把三种金属打磨光亮,再用剪刀剪三种金属少量分别加入白醋中。
放铝和铁的杯子中产生气泡,放铜的杯子中没有,且放铁的杯子中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2、用剪过剩下的铝片放入放铁的杯子中,充分振荡。
铝片表面出现灰黑色固体,且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实验结论或解释:1、铝和铁的活动性都比铜强。
2、铝的活动性大于铁;所以:铝>铁>铜;友情提醒:观察颜色的变化要仔细呦!化学家庭小实验四:自制碳酸饮料实验用品:凉开水250克、柠檬汁1.5克、白糖8克、小苏打(NaHCO3)1.5克、500ml 饮料瓶、适量果汁。
实验步骤及现象:1.在约500 mL的饮料瓶中加入约8克白糖和适量果汁。
2.加入约1.5 g小苏打。
3.注入凉开水。
4.再加入约1.5 g柠檬,产生气泡。
初中化学家庭实验一、引言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化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在家庭中进行化学实验可以增加亲子间的互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化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几个适合在家中进行的初中化学家庭实验。
二、实验一:制作酸碱指示剂1. 实验目的通过制作酸碱指示剂,观察不同物质的酸碱性质。
2. 实验材料红蓝靛或紫菜、酒精、滤纸。
3. 实验步骤(1)将红蓝靛或紫菜用酒精浸泡一段时间,直到溶液呈现颜色。
(2)将浸泡后的溶液滤出,收集滤液。
4. 实验观察将制作的酸碱指示剂滴在不同的物质上,观察颜色的变化。
酸性物质会使指示剂变红,碱性物质会使指示剂变蓝,中性物质则会保持原色。
三、实验二:制作发泡剂1. 实验目的通过制作发泡剂,观察物质在反应中产生气体的现象。
2. 实验材料白醋、小苏打粉、洗碗液、塑料瓶子。
3. 实验步骤(1)将小苏打粉倒入塑料瓶子中。
(2)将白醋倒入小苏打粉中。
(3)将洗碗液倒入混合物中。
4. 实验观察观察混合物中产生的气泡,气泡的产生是因为小苏打和醋反应产生了气体。
洗碗液的加入可以使气泡更加稳定,形成发泡剂。
四、实验三:制作胶水1. 实验目的通过制作胶水,了解胶水的制作原理。
2. 实验材料明胶粉、水。
3. 实验步骤(1)将明胶粉加入适量的水中。
(2)搅拌溶解,直到形成胶状物质。
4. 实验观察观察胶水的黏性,胶水的形成是因为明胶粉在水中溶解后,形成了黏性物质。
五、实验四:制作饼干1. 实验目的通过制作饼干,了解食品中的化学变化。
2. 实验材料面粉、糖、黄油、鸡蛋、香草精。
3. 实验步骤(1)将面粉、糖、黄油、鸡蛋和香草精混合在一起。
(2)搅拌成面团状。
(3)将面团擀平,用饼干模具制作成不同形状的饼干。
(4)将制作好的饼干放入烤箱中,烘烤一段时间。
4. 实验观察观察饼干在烤箱中的变化,面团在烤箱中受热后发生化学反应,变成了美味的饼干。
六、实验五:制作发光荧光杯1. 实验目的通过制作发光荧光杯,了解荧光现象。
序号1小实验名称家庭用到的实验器材及药品铜棒两张相同的长条白纸火柴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解释1、用火柴直接点其中的一张纸条;2、将另一张纸条先以螺旋形紧紧地缠绕在铜棒上,再去点燃;1、纸条迅速燃烧2、纸条没有燃烧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将加热处的热量迅速传导散失,使其温度达不到纸条的着火点而点不着。
友情提醒(注意事项)铜棒是金属,有良好的导热性,注意勿烫手。
序号2小实验名称家庭用到的实验器材及药品酒精的水溶液(1:1)棉手帕钳子(两只)火柴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解释把棉手帕放入用酒精与水以1:1配成的溶液里浸透,然后轻挤,用两只钳子分别夹住手帕两角,放到火上点燃,等火焰减小时迅速摇动手帕,使火焰熄灭。
手帕依旧完好如初。
燃烧时,酒精的火焰在水层外,吸附在纤维空隙里的水分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而蒸发,手帕上的温度达不到纤维的着火点,因而手帕烧不坏。
友情提醒(注意事项)由于火焰温度较高,注意别烧伤手及对着其他人,且远离其它可燃物。
序号3小实验名称家庭用到的实验器材及药品白醋、铝片、铁片、铜片、剪刀、砂纸、玻璃杯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解释1、用三个小玻璃杯各取适量白醋,用砂纸把三种金属打磨光亮,再用剪刀剪三种金属少量分别加入白醋中;2、用剪过剩下的铝片放入放铁的杯子中,充分振荡;1、放铝和铁的杯子中产生气泡,放铜的杯子中没有,且放铁的杯子中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2、铝片表面出现灰黑色固体,且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1、铝和铁的活动性都比铜强;2、铝的活动性大于铁;所以:铝>铁>铜友情提醒(注意事项)观察颜色的变化要仔细呦!序号4小实验名称家庭用到的实验器材及药品凉开水250克、柠檬汁1.5克、白糖8克、小苏打(NaHCO3)1.5克、500ml饮料瓶、适量果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解释1、在约500mL的饮料瓶中加入约8克白糖和适量果汁;2、加入约1.5g小苏打;3、注入凉开水;4、再加入约1.5g柠檬汁;5、立即旋紧瓶盖,摇匀,放入冰箱。
初中化学家庭实验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初中化学家庭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酸和碱相互中和的反应过程,了解酸碱中和的化学性质及其相关常识。
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实验材料:1. 盐酸(盐酸是一种强酸,切勿接触皮肤或衣物)2. 碳酸氢钠(碱性物质)3. 蓝色石蕊试纸4. 玻璃杯5. 水实验步骤:1. 在玻璃杯中分别倒入一定量的盐酸和碳酸氢钠。
2. 用蓝色石蕊试纸分别测试盐酸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蓝色石蕊试纸会在酸性溶液中变红,在碱性溶液中变蓝。
3. 将盐酸和碳酸氢钠混合在一起,观察反应过程中的变化,用蓝色石蕊试纸测试混合溶液的性质。
4. 观察酸碱中和反应后产生的物质,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1. 盐酸和碳酸氢钠混合反应后,会产生气体。
这是因为盐酸和碳酸氢钠之间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和水以及碳酸盐。
2. 实验中使用蓝色石蕊试纸测试混合溶液的性质可以看出,中和后的混合溶液呈现中性状态。
实验分析: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
盐酸是一种强酸,碳酸氢钠是一种碱性物质,它们之间的中和反应产生了氯化氢气体和水以及碳酸盐。
在中和后的混合溶液中,pH值接近中性,这说明酸碱中和反应可以将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和羟离子中和成水分子。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酸碱中和的化学性质。
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反应中一种常见的反应类型,它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胃酸和胃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可以保持人体消化系统的PH值稳定;又如,酸雨对环境的破坏就是一种典型的酸碱中和反应。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应该进一步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及相关常识,并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酸碱物质,避免因误操作而导致不良后果。
希望通过这次实验,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篇示例:初中化学家庭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利用酵母发酵制作酵母发酵液实验目的:1. 了解酵母发酵的原理及过程;2. 掌握酵母发酵制备酵母发酵液的方法;3. 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实验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实验名称:自制柠檬酸和小苏打反应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家中厨房实验目的:1. 了解柠檬酸和小苏打的化学性质。
2. 观察并记录柠檬酸和小苏打反应的现象。
3. 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实验材料:- 柠檬(1个)- 砂糖(适量)- 烧杯(1个)- 玻璃棒(1根)- 小苏打(1勺)- 量杯(1个)- 滴管(1个)- 记录本(1本)- 防护眼镜(1副)- 手套(1副)实验步骤:1. 将柠檬洗净,用水果刀将其切成小块。
2. 将柠檬块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砂糖。
3. 使用玻璃棒将柠檬块和砂糖充分搅拌,直到柠檬汁被砂糖吸收。
4. 将小苏打倒入量杯中,用滴管将柠檬汁缓慢滴入小苏打中。
5. 观察并记录反应过程中的现象。
实验现象:- 当柠檬汁滴入小苏打中时,立即观察到气泡的产生。
- 气泡逐渐增多,反应剧烈,烧杯内发出嘶嘶声。
- 反应过程中,烧杯底部有小苏打残留物。
实验分析:1. 柠檬汁中含有柠檬酸,而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
2. 当柠檬酸与小苏打接触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水和柠檬酸钠。
3. 反应方程式如下:\[ \text{C}_6\text{H}_8\text{O}_7 + 3\text{NaHCO}_3 \rightarrow\text{Na}_3\text{C}_6\text{H}_5\text{O}_7 + 3\text{CO}_2 +3\text{H}_2\text{O} \]4. 二氧化碳气体的产生导致气泡的形成,反应剧烈。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到了柠檬酸和小苏打反应的现象,并了解了反应的基本原理。
实验结果表明,柠檬酸和小苏打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之一。
实验反思:1.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
2. 实验过程中,滴加柠檬汁时要缓慢,以免反应过于剧烈。
3. 实验结束后,要清理实验器材,保持环境整洁。
总结:家庭化学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活动,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化学知识,还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化学家庭小实验初三报告一、化学家庭小实验箱的制作用木工板、三合板及九合板(这些材料可来自于家庭装璜后的废料)制作长80cm、宽40cm、高70cm的实验箱。
分成三档:上档为仪器室,摆放较长、较大的仪器;中档为可活动的仪器格,并打有摆放仪器的孔,摆放较短的小玻璃仪器,实验时可取下作为试管架使用;下档为药品室,摆放实验中常见的化学试剂,可活动,实验时可拿出。
实验箱的门使用时可以反起,用铁条支撑,可作为实验台,顶板上打一小孔可扦支架杆,实验时代替铁架台使用。
二、家庭常见的仪器和药品 1、仪器玻璃杯、塑料袋、可乐瓶、雪碧瓶、火柴棒、墨水瓶、筷子、注射器、打针用的皮条、输液瓶、输液瓶盖、白酒瓶、啤酒瓶、玻璃棒、毛笔、细玻璃管、纱布、简易电源、喷雾器、胶皮管、抹子、铁瓶盖、塑料空药瓶、眼药水瓶、白瓷板、塑料漏斗、弹簧称、饮料吸管。
2、药品金属:铁钉(Fe)、铜丝(Cu)、废电池拆下来的铜帽(Cu)、锌片(Zn)、易拉罐(铝Al);非金属:火柴盒皮(红磷P)、碳棒(C)、铅笔芯(石墨C)、木炭(C);无机物:纯净水、自来水、食盐(NaCl)、碱面(碳酸钠NaCO)、鸡蛋壳、23PP粉(高锰酸钾KMnO)、农用硫酸铜(CuSO)、建筑用的刷墙面的碎石(主要成44 分是碳酸钙CaCO)、生石灰(CaO)、熟石灰Ca(OH)、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23化肥:硝酸铵(NHNO)、(NHHCO)、白矾KAl(SO)、雪碧饮料。
434342有机物:白醋、面粉、碘酒、果导片(内含酚酞)、中药紫草(其酒精浸出液可作石蕊试液)、医用酒精、棉花、鲜花、白酒、蔗糖、棉毛巾、蜡烛、茶叶、洗洁精、肥皂水、番茄汁、柠檬汁、植物油、红药水、紫罗兰花瓣。
三、购买的化学仪器和药品 1、仪器广口瓶、长颈漏斗、橡皮塞、尖嘴玻璃管、试管、滴管、吸滤瓶、玻璃棒、 2 《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调查与指导研究》省级课题研究成果烧杯。
2、药品浓硫酸(HSO)、浓盐酸(HCl)、稀硫酸(HSO)、浓氨水(NH?HO)。
1化学家庭小试验
1、花露水与水混合
实验用品:花露水瓶一个(瓶颈细长,195 mL )、过期花露水
约半瓶。
实验步骤:在空的花露水瓶里倒入约半瓶水,再慢慢倒入约半瓶花露水至瓶口,用大拇指堵住瓶口,把瓶子倒置,然后正放,重复2次,使瓶内液体混合均匀,观察液面是否低于瓶口。
实验现象:液面明显低于瓶口。
2、自制简易净水器
取一个空塑料饮料瓶,剪去底部,瓶口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将瓶子倒置,瓶内由下向上分层放置洗净的膨松棉、纱布、活性炭、石英沙、小卵石等,就得到一简易的净水器。
实验说明:
①小卵石、石英沙要洗干净,小卵石、石英沙起过滤作用。
②家中如果没有带导管的单孔塞,可以在瓶盖上打几个小孔替代带导管的单孔塞。
③实验物品较多,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合作,如:家里有棉花的学生可多带些棉花。
3、石墨导电实验
把一根石墨电极或6B的铅笔芯和导线连接在一起,接通电源后,灯泡是否发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实验说明:
①从废旧干电池中拆取石墨电极,市场上6B铅笔芯不常见。
②可利用手电筒里的干电池及小灯泡。
③可用单面胶带纸把电池、铜丝、小灯泡等固定住。
4、家庭小实验(要求:选择不少于5个实验完成,写出实验报告:时间、操作、现象、结论、
你的收获.) 1.自制净水器,用肥皂水和蒸发的方式区别硬水和软水,自制蒸馏水.2.用干电池电解不同浓度的食盐水.3.将沙与食盐混合后再将其分离得到纯净干燥的沙和食盐晶体.4.自制石蕊试液代替品(用烫水浸泡茄子、紫罗兰、紫甘蓝(超市有买)、血碧菜等).并用自己制的代用品验证果汁、白醋的酸性.5.用白醋与金属和含碳酸钙的物质分别制取氢气和二氧化碳并验证它们的性质。
5、实验课题:除去暖水瓶上的水垢!
实验步骤:
1.往暖水瓶水垢上加入家用醋;
2.观察水垢上产生的气泡,且水垢慢慢消失!
3.收集到该气体并通入澄清石灰水!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结论:生成气体是二氧化碳,且醋能够除去水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