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
- 格式:ppt
- 大小:7.28 MB
- 文档页数:106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的调控机制植物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生命体,其生长发育过程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实现的。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照、水分、气体浓度等。
而这些环境因素又通过多种机制在植物内部产生反应,从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产生调控作用。
下面将从内源性激素、基因调控、环境变化等方面介绍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调控机制。
内源性激素调控机制内源性激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调控因素之一。
植物内部有多种不同种类的内源性激素,如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
这些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调控作用非常显著。
其中,生长素是一种特别重要的激素。
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的胚胎发育、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从而使植物生长得更高、更粗。
赤霉素则能够促进植物的果实发育和植物体的生长,而细胞分裂素则能够促进细胞分裂,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不同的植物部位和生长阶段受到的内源性激素的类型和含量是不一样的。
例如,在果实发生、胚胎发育和叶片扩张期间,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含量比较高;而在花开后、果实成熟期及秋季后期,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含量较高。
基因调控机制基因调控是指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催化基因表达的一系列机制。
基因的表达是指基因的DNA序列通过特定机制产生一种RNA分子,然后通过蛋白质合成的方式产生最终的蛋白质。
细胞中的基因表达是由负责转录和转换DNA序列为RNA序列的一组酶、结构蛋白以及调控因子组成的复杂网络所控制的。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基因调控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植物的基因调控机制涉及到大量的基因,包括成长素、茉莉酸、生长愈伤组织激素等因素。
这些因素以特定的方式作用于基因的某些区域,使其启动或关闭表达,从而控制植物的生长发育。
例如,生长素通过一种复杂的信号转导机制诱导了天蓝核蛋白的表达,从而控制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
环境变化调控机制植物对重要环境因素的变化做出反应通常称为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
为了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植物必须通过调整生理状态来维持生命活动,如调整成长物质积累和运输、气孔和根系的开放和关闭等。
植物生长调控与发育一、引言植物生长调控与发育是植物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是受到内外环境因素的调控和影响的,有机体内部的调控和外界环境条件之间相互作用决定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形态发育。
本文将从植物生长调控的基本原理、内部调控机制、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及植物发育的重要阶段来介绍植物生长调控与发育的相关知识。
二、植物生长调控的基本原理植物生长调控的基本原理包括内部调控和外部环境的调控。
内部调控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基因表达和细胞信号传导等机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外部环境的调控主要是指光照、温度、水分和营养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三、内部调控机制内部调控机制是指植物体内各种激素的合成、运输和作用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机制。
植物主要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等激素参与生长发育的调控。
这些激素能够影响植物细胞的伸长、分化、分裂等过程,从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形态发育。
四、外界环境的影响外界环境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有光照、温度、水分和营养等因素。
光照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温度对植物的生理代谢和形态结构也有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水分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因素之一,不同植物有不同的水分需求;营养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它们对植物的生长有重要的影响。
五、植物发育的重要阶段植物发育包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叶片生长、茎干生长、根系发育和花果发育等阶段。
在每个阶段,植物都会经历不同的生理和形态变化。
种子萌发是植物生命周期的开始,幼苗生长是植物生长的起始阶段;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其生长和发育直接影响植物的光能捕获效率;茎干是植物的支撑结构,其生长与植物的高度和形态有关;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器官,其发育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花果发育是植物的繁殖阶段,对种子的形成和传播起着关键作用。
六、结论植物的生长调控与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内部调控机制和外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植物生长发育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调控是指植物对内外环境信号的感知和响应机制,从而控制植物在各个生长阶段中生理和形态特征的发展过程。
植物生长发育调控是植物生物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于理解植物的生长机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良植物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层级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层级可以分为分子水平和细胞、组织与器官水平。
在分子水平上,植物调控基因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和信号转导途径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
植物通过感知外界环境因子,如光、温度、水分、土壤中的营养物质等,以及内源激素的合成和信号传递,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
在细胞、组织与器官水平上,植物细胞的分裂、扩张和分化等过程参与形态建成和器官发育调控。
二、光信号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对植物的形态建成、叶绿素合成、光合作用等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植物通过光感受器感知光信号,从而调控植物的光周期性、光合产物的积累以及植物的生长轨迹。
例如,植物通过感受到红光和远红光的光信号,调节茎节间的伸长或缩短,从而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
三、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的调控植物激素是植物内部合成和调控的一类化合物,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脱落酸和乙烯等。
这些激素在植物的各个生长阶段和生理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
例如,赤霉素参与植物的伸长生长,细胞分裂素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扩增,乙烯参与植物的果实成熟和叶片凋落等。
四、外界环境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除了光信号和植物激素以外,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受到外界环境的调控。
例如,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土壤营养物质的供应对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植物通过感知外界温度变化,调节其生长速度和生理代谢。
另外,水分和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植物通过感知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和养分浓度,调节根系的生长和吸收,以适应环境。
五、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的应用前景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的研究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良植物特性和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和关键因素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受到许多内外因素的调控。
本文将介绍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以及其中的关键因素。
一、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1. 植物激素调控机制植物激素是内源性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赤霉素、玉米素等。
这些植物激素能够影响植物细胞的分裂、伸长、分化和营养物质的运输,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 基因调控机制植物的基因组中包含着调控生长发育的关键基因。
这些基因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地调节植物生理和形态的变化,从而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通过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调控生长发育的关键蛋白质的合成和功能表达。
3. 光信号调控机制光信号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调节因素。
植物通过感知不同波长和光强度的光信号,调控光合作用、种子萌发、开花、光形态转换等生长发育过程。
植物中的光感受器包括光受体色素和光敏酶等。
4. 温度调控机制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温度条件下,植物的生长速度、花期、产量等都会发生变化。
植物通过温度感知和信号调控系统,调控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温度敏感性基因的表达。
二、关键因素1. 养分供应植物吸收的养分是维持其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其中,氮肥、磷肥和钾肥被认为是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关键因素。
氮肥是构成植物蛋白质和核酸的基本元素,磷肥是ATP和DNA的组成部分,钾肥则对维持细胞渗透调节和光合作用产生影响。
2. 水分调控水分是植物生长发育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水分供应不足会导致植物脱水、凋萎甚至死亡,而过量的水分则会引发根部缺氧和病害。
植物通过调节气孔的开闭、根系结构的调整和表皮细胞的厚度等方式来适应不同的水分条件。
3. 光周期光周期是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植物对光周期的要求不同,有的植物适应长日照条件,有的适应短日照条件,而有些则是中性植物。
光周期调控植物的开花、脱水和休眠等生长发育过程。
第六章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主要教学内容: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的概念和生理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
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植物生长的相关性和周期性。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
春化作用与光周期现象,种子与果实的发育和成熟、衰老及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基因表达与调控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植物激素的含义和作用;光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春化作用与光周期现象;难点是植物的生殖衰老及其调控。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3学时,实验3学时。
教师多媒体讲授,动画讲解光周期、植物组织培养和基因表达调控。
第一节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的调控植物生长物质包括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一、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内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1.概念:指在植物体内合成的、通常从合成部位运往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特点:①内生的;②能在植物体内移动;③低浓度就有显著调节作用。
3.类型: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和乙烯。
其中种数最多的激素是赤霉素,分子结构最简单的激素是乙烯。
不同的激素其生理功能具有各自的特点,但也有些相似的地方。
如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具有促进生长、延缓衰老的作用,而脱落酸和乙烯都有抑制生长、促进衰老的功能。
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是多种多样的,涉及到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方面。
(1)生长素类1)分布: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但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和幼嫩的部位。
如:茎尖、根尖、受精子房等。
2)生理作用:①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能促进营养器官的伸长,在适宜浓度下对芽、茎、根细胞的伸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不同器官适宜的激素浓度不一样,浓度增大反而会起抑制作用。
一般茎端最高,芽次之,根最低。
②生长素还能促进细胞分裂、果实发育和单性结实、保持顶端优势、愈伤组织的产生,子房膨大和无子果实,插枝生根、器官脱落等有关。
(2)霉素类1)分布:赤霉素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赤霉素活性最高的部位是植株生长最旺盛的部位。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激素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植物通过激素的调节来控制其生长和发育的各个方面。
激素是一种由植物自身合成的化合物,它们在植物体内起着广泛的作用,包括细胞分裂、细胞扩张、器官形成、开花和果实发育等。
本文将介绍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激素在其中的作用和调节机制。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可以划分为幼苗期、生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
在幼苗期,植物主要进行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在生长期,植物的茎和叶片开始迅速生长,并进行生物合成和光合作用。
而在成熟期,植物进入到了开花和结果的阶段。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常见的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auxin)、赤霉素(gibberellin)、细胞分裂素(cytokinin)、脱落酸(abscisic acid)和乙烯(ethylene)等。
这些激素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和组织中发挥着特定的作用。
生长素是最广泛研究的植物激素之一,它在植物中起着促进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的作用。
生长素的合成位置主要是在植物茎尖、分生组织和未定植物器官中。
它能够促进茎的伸长,促使根系的向土壤深处生长,并影响植物的形态和器官的分化。
赤霉素是另一个重要的植物激素,它主要参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赤霉素具有促进细胞分裂和幼苗伸长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促进发芽和芽分化。
赤霉素的含量在植物体内是动态变化的,受到光照、温度、营养物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细胞分裂素是一类促进细胞分裂的植物激素。
它主要参与植物的细胞分裂、分化和发育等过程。
细胞分裂素对茎、根和叶片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够促使叶片的扩大和根系的分化。
脱落酸在植物中起着抑制生长和发育的作用。
它能够抑制芽的分化、幼苗的伸长和幼叶的展开。
在干旱和低温等环境胁迫下,脱落酸的含量会增加,从而抑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乙烯是一种气体植物激素,它在植物的果实成熟和叶片脱落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乙烯能够促进果实的成熟和肉质化,并参与植物的防御反应。
第六章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第一节,第二节和第三节一,填空题或单选题1. 植物生长的周期性表现为生长大周期、季节周期性和昼夜周期性2. 植物体的构造和机能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成为。
(植物的发育)3. (植物生长)是指植物体积的增大,要靠细胞数目增多和伸长来完成。
4. 至今以确认植物体内有、、、和等5种植物激素。
5. 在下列植物激素中,()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叶和花脱落及衰老。
A、生长素B、乙烯C、赤霉素D、细胞分裂素5. 苹果、梨、香蕉等果实的成熟密切相关的植物激素是。
(乙烯)7. 向日葵的向性运动属于(D)。
A、趋光性B、感光性 C 、向光性D、向日性8. 下列哪一种叙述是正确的(D )。
A、根和茎的生长为正向重力性B、根和茎的生长为负向重力性C、仅茎的生长为正向重力性D、仅根的生长为正向重力性10、在下列植物激素中,()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叶和花脱落及衰老。
A、生长素B、乙烯C、赤霉素D、细胞分裂素11. 由外部环境中有一定方向的刺激所引起的运动叫(A )运动。
A、向性B、感性C、趋性D、生物钟12. 花生、大豆等植物的小叶片夜间闭合、白天张开,含羞草叶片受到机械刺激时成对合拢。
外部的无定向刺激引起植物的运动称为( B )运动。
A、向性B、感性C、趋性D、生物钟13. 根和茎的生长都与重力的方向相关,所以这类生长被称为( C )生长。
A、向光性B、向化性C、向重力性D、向地性二,名词解释1.植物激素植物生长大周期向性运动季节周期性温周期现象三, 问答题1、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有哪些?种子萌发时吸水可分为哪三个阶段?第一、三阶段细胞靠什么方式吸水?答:种子萌发必须有足够的水分、充足的氧气和适宜的温度。
此外,有些种子萌发还受光的影响。
种子吸水分为三个阶段:1)急剧吸水阶段;2)吸水停止阶段;3)胚根长出后重新迅速吸水阶段。
第一阶段细胞主要靠吸胀作用。
第二、三阶段是靠渗透性吸水。
2.简述脱落酸(ABA)的生理功能?3. 赤霉素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高中生物学习中的植物生长调控与发育途径植物生长调控与发育途径是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它涉及到植物内部调控机制以及外界环境对植物的作用。
本文将从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原理、内源调控机制和外源调控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原理植物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萌发、生长、分化和成熟等多个阶段。
它受到植物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植物的细胞分裂是生长的基础,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增,植物才能增大体积。
同时,植物生长过程中涉及到细胞分化和组织器官的形成,这需要植物在适当的时间和空间上进行调控。
二、植物生长调控的内源机制植物生长调控具有内源性的特点,主要通过植物激素的调控实现。
植物激素是植物内部分泌的化学物质,它们能够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各个方面。
比如,生长素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和膨胀,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而赤霉素则能够促进细胞的伸长和分化,对植物的高度生长起到重要作用。
还有细胞分裂素、脱落酸等植物激素也参与了植物生长调控的过程。
植物激素之间相互作用,通过负反馈和正反馈的机制实现生长调节的平衡,从而使得植物在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同时保持稳定的生长状态。
三、植物生长调控的外源因素植物的生长调控不仅受到内源因素的调节,还受到外源因素的影响。
外源因素主要包括光、温度、水分和营养等环境因素。
光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条件,光照不足或光周期的改变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进程。
光合作用是植物能量供应和有机物合成的基础,而光周期则对植物的开花和休眠等生理过程有重要影响。
温度是植物生长的另一个重要外源因素,它影响植物种子萌发、植物生长速率和植物代谢等过程。
不同植物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有所不同,在不同温度下植物的生长发育也会发生变化。
水分和营养也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
水分的合理供应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而营养元素则是植物合成有机物质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总结起来,植物生长调控与发育途径是高中生物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它包括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原理、内源调控机制和外源调控因素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