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过关检测 鲁教版选修3
- 格式:doc
- 大小:293.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单元过关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列旅游点既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又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是( )。
A.南极中山站B.陕西延安C.深圳的“世界之窗”D.北京故宫解析:考查旅游资源价值的分析。
我国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宫,是全国现存三大古代建筑群之一,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且其建筑所用材料精美,有“金丝楠木”、红松、“金砖”、汉白玉、各色琉璃瓦等,建筑结构严谨,美不胜收,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答案:D2.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首先体现在( )。
A.游览资源的集群状况B.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C.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D.旅游资源的质量解析: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首先体现在旅游资源的质量。
答案:D3.到西藏旅游者的数量远远少于到云南的旅游人数,是因为西藏( )。
①游览价值不高②经济距离过长③地区接待能力不足④交通不便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除了资源本身的吸引力以外,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对于西藏而言,地处我国西南边境地区,进藏交通非常不便,旅游来回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较多,所以影响了开发的价值。
答案:B4.关于某地旅游区的旅游活动规模的正确叙述是( )。
A.规模的大小应当与当地就业人口数量相适应B.规模的大小应当与旅游区景点的数量相适应C.规模的大小应当与旅游区的旅游容量相适应D.规模的大小应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解析:规模的大小应当与旅游区的旅游容量相适应。
答案:C2014年国庆7天长假期间,纳入全国假日旅游统计预报体系的124个景区共接待游客3169.2万次,同比增加3.8%。
1999年,我国在“十一”、春节期间采取延长假期和调休的办法,使得假期长达一周,人们称之为“黄金周”。
据此完成第5~6题。
5.1999年以来,我国各著名旅游景点游客人数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运输条件好转B.旅游地区接待能力提高C.旅游者闲暇时间增多D.旅游者经济条件的改善6.在“黄金周”来南京旅游的游客主要来自周边地区,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有限的( )。
阶段验收评估(三)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旅游景观既具有科学价值,又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是()解析:选A四川九寨沟具有美学价值;东非大裂谷和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具有科学价值.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是评价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吸引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也是旅游资源可行性开发的决定条件之一。
据此回答2~4题.2.下列关于对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A.旅游资源的特色突出、价值很高,其开发效益一定高B.旅游资源的价值受功能的影响C.根据某一旅游资源的功能可确定其开发方向D.一般来说,艺术价值高的旅游资源一般表现为科学考察方向3.旅游资源的本身价值除了资源的价值、功能和特色外,还表现为()A.旅游区内的交通状况B.旅游区的吃、住条件C.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D.景观的特色4.关于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这些享誉世界的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的组合判断,正确的是()①美学价值②科学价值③历史文化价值④经济价值⑤社会价值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解析:2.C 3.C4。
D第2题,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效益不仅取决于资源的特色和价值,还与旅游资源的组合、结构和规模有关。
旅游资源的功能受价值影响,而功能可决定其开发方向.一般来说,艺术价值高的旅游资源一般表现为观光方面的功能.第3题,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既包括资源的价值、功能和特色,开发时还需要考虑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
只有类型丰富、搭配协调,旅游资源的价值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第4题,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具有建筑美学、科学价值、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可观的经济价值,旅游收入是埃及的经济支柱之一.读以下图表材料,完成5~7题.材料一黄山位置图.材料二黄山国内旅游主要客源市场所占比重表.地区比重/%地区比重/%安徽18.5北京14.7广东11.1上海9.6福建4.3江西4。
3湖南2.1广西1.5山东1.3山西1.15.若要建设一批高档的旅游宾馆,最合适的地点是()A.黄山B.黄山区C.歙县D.黄山市6.从材料二分析,影响黄山旅游客源的主要因素是()①经济条件②距黄山的距离远近③黄山的知名度④黄山的水陆交通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7.黄山与齐云山(道教名山)、歙县(历史文化名城)、千岛湖等旅游景点相距不远,这表明黄山旅游区()A.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较好B.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高C.交通位置及通达性较好D.市场距离较近解析:5。
2023-2024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1)北京故宫最主要的游客来自河北、天津,主要原因是()1.(2)北京的雍和宫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是到北京的游客中,很少有人到雍和宫游览,是因为()1.(3)黄河壶口瀑布可以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但到此旅游的人并不多,最重要的原因是()A. 河北、天津地处故宫的最优吸引半径内B. 河北、天津交通位置的优越性C. 北京的接待能力有限D. 故宫的环境承载量和接待能力是无限的【答案】A【解析】【答案】D【解析】【答案】B【解析】2.(1)小明发现湖泊、森林区和住宿区等一系列图片都是最新动态监测的结果获取上述图片最便捷的技术是()2.(2)为了走最便捷的道路去风景游览区小明的父亲在驾驶轿车行驶过程中应充分运用()A. 野外测量B. 扫描旅游地图C. 遥感技术D. 全球定位系统【答案】C【解析】由题因为该风景区是大型风景游览区所以只有运用遥感技术才能监测较大范围的区域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答案】D【解析】GPS是利用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导航定位具有全球性、全天候、高精度、快速实时三维导航、定位、测速和授时功能以及良好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充分利用导航功能故D正确3.西藏目前真正积极打造世界级精品旅游目的地但其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有()①高寒缺氧②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低③交通不便④旅游环境的承载量小A. ①②③D. ②③④【答案】C【解析】西藏具有独特的雪域风光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高②错误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寒缺氧使其旅游环境的承载量小交通不便也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①③④正确 C正确A、B、D错误故选C.4.(1)四处世界遗产中历史文化价值最突出的是()4.(2)四处世界遗产中属于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B【解析】【答案】C【解析】5.(1)欣赏“花果同树”奇观的季节可能是()5.(2)推断当地有利于“花果同树”奇观的自然条件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图中景观为柑橘每年12月份脐橙成熟时果农通过脐橙留树保鲜技术把部分果实通过留树保鲜技术保留在树上等到第二年春季脐橙花开后再采摘所以花果同树的观赏季节在春季【答案】D【解析】由题中材料可知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受地形影响冬季寒潮影响小有利于果实过冬6.(1)湖南益阳历史上发展竹编业的有利自然条件()6.(2)我国竹编业能够流传数千年的主要原因是()6.(3)推测历史上益阳竹编织品店铺生意最好的时间是()A. 优越的地理位置B. 良好的气候条件C. 丰富的自然资源D. 精湛的手工技艺【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7.(1)据图中信息分析可知()7.(2)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商业网络的组织形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电子商务取代了传统商业B. 电子商务催生了物流产业C. 区域经济联系逐渐减弱D. 商业布局区位因素发生了变化【答案】D【解析】A、电子商务取代传统商业叙述过于绝对电子商务只是部分取代了传统商业故不符合题意B、物流业先于电子商务产生目前两者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故不符合题意C、区域经济联系目前正在逐渐增强故不符合题意D、商业布局区位因素如市场、交通等因素对商业的影响正在减弱所以影响商业布局的区位因素发生了变化故正确【答案】C【解析】电子商务发展依赖于信息、流通等部门导致商业网络组织形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科技信息的发展8.(1)突发疫情冲击下市场规模增幅最大的共享经济类型是()8.(2)疫情中出现了新的共享业务——“共享员工” “共享员工”带来的主要影响()8.(3)2017年起桂林龙脊地区开展了共享民宿的旅游扶贫实践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A. 共享医疗B. 交通出行C. 知识技能D. 生活服务【答案】C【解析】【答案】C【解析】【答案】B【解析】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9.浙江临海国家地质公园实际上是以中生代白垩纪火山地质遗迹为主体内容的一座国家地质公园公园的具体位置是在临海市东面50千米的桃渚镇境内桃渚的火山地质遗迹十分雄伟壮观以火山岩柱和流纹台地为主桃渚古城为明代抗倭遗址是明代东南沿海为抗倭而建的41个卫所中至今仅存的最为完整的所城分析临海如何开发利用地质旅游资源【答案】打出国家地质公园的优势品牌把地质学价值与审美价值统一起来加强宣传突出地质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与周边旅游资源开发相协调做好切实可行的保护规划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等【解析】据材料“以火山岩柱和流纹台地为主”和“桃渚古城为明代抗倭遗址”可知临海当地具有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应该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凸出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提高吸引力打造品牌效益据图可知临海旅游资源的集群性高应该加大旅游设置合理的旅游路线设计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活动同时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10.几位“驴友”(来源于“旅”友和“绿”友的谐音一般指的是徒步或骑自行车出游的环保旅游者)计划到我国具有独特地域景观的地方旅游所选旅游地如图所示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该景区旅游资源所具有的独特性【答案】低-我国陆地最低点热-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干-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甜-所产的哈密瓜、葡萄特别甜大--这里的昼夜温差、气温年较差均很大等【解析】根据右图可知这里是新疆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分析11.【旅游地理】互联网时代游客对景区的网络评价可以间接反映出景区的旅游价值及旅游开发水平茶卡盐湖因湖面如明镜能反射天空的颜色被誉为“天空之镜” 它凭借独特的资源借助网络平台在几年内迅速成为典型的“网红打卡地” 随着游客流量激增旅游者对茶卡盐湖的针对游客的负面评价为茶卡盐湖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提出合理建议【答案】提前通过多渠道发布天气信息辅助游客安排行程规划改扩建停车场完善内部交通方式提高游览便捷性加强环境教育与管理及时制止游客不文明行为保护盐湖环境控制游客规模旅游开发不应超过承载力统一景区内商业、服务业的规划管理提高旅游商业的特色【解析】游客的负面评价集中在商业、环境、交通、服务、天气等方面针对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即可如提前通过多渠道发布天气信息辅助游客安排行程规划改扩建停车场完善内部交通方式提高游览便捷性加强环境教育与管理及时制止游客不文明行为保护盐湖环境控制游客规模旅游开发不应超过承载力统一景区内商业、服务业的规划管理提高旅游商业的特色12.挪威是一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有风情十足的北欧城镇也有地形独特的海岛风光、震撼心灵的峡湾景色世界知名的探险奇观还有恍若星球之外的北极圈美景它是名副其实的“日不落王国” 在冬季还能看到绚烂的幸运极光桃源般的城镇震撼的户外风光包含了所有人热爱的一切如果你想去挪威旅游请说明在该地合理的旅游规划【答案】根据挪威的旅游资源类型如峡湾风光城镇风光极光等选择感兴趣的旅游景点提前搜集当地的风俗民情以便更深入地领会独特的城镇风光根据旅游景观的特殊性选择合适的旅游时间如欣赏激光应选择冬季前往欣赏午夜的太阳应选择夏季前往在探险峡谷奇观时应提前做好安全措施保证旅游安全做好统筹规划线路尽量不重复【解析】旅游资源方面挪威有极光、峡湾等旅游资源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旅游景点旅游景观欣赏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如极光应该在冬季去选择适合的旅游时间旅游安全方面如果想去峡湾需做好安全措施保证旅游安全旅游线路方面合理规划尽量避免不重复。
3.1 旅游资源评价每课一练(鲁教版选修3)1.下图是“张家界景区的风景图”,张家界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前往游览,主要是因为它的( )A.美学价值 B.科学价值C.历史文化价值 D.经济价值2.关于旅游区旅游活动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规模的大小应该与当地的就业人口数量相适应B.规模的大小应该与旅游区的旅游容量相适应C.规模的大小应该与旅游区旅游景点的数目相适应D.规模的大小应该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3.天柱山位于安徽潜山县境内,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山上“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兼有雄、奇、灵、秀等美感特征,但前几年天柱山游人稀少,主要原因是( )A.风景一般,游览价值不高B.与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较远C.宣传力度不够D.交通不便,地区接待能力不够4.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受到多种外部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可进入性可以使旅游资源的价值更高B.旅游资源所能吸引的客源范围、客源层次和最大辐射半径是有限的C.自然灾害的发生不影响旅游开发效益D.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经济状况不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客流量一般会随着与目的地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但是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旅游客流量的空间分布会在距离衰减规律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波动。
读图,回答5~6题。
5.从图中可以看出,在700~1 100千米范围内,出现了第二个客流分布高峰,其客源最主要来自( )A.台湾 B.福建 C.广东 D.广西6.从总体上看,三亚市的旅游吸引力主要集中在1 800千米范围内,该范围内旅游客流累计百分比约为( )A.25% B.43% C.68% D.80%阅读有关材料,回答7~9题材料一图甲是上海市民出游比率等值线图。
出游比率指某地到某旅游目的地的市民占该地出游市民总数的百分比。
材料二图乙为某旅游目的地1994~2004年接待游客人次数年内变化图。
7.距上海市最近的世界遗产是( )A.黄山 B.苏州古典园林C.明孝陵 D.庐山8.上海市民到北京的出游比率达20%以上,高于距上海同距离的其他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北京地区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具有以下哪方面特征( )A.观赏性 B.重复使用性C.多样性 D.地域性9.从甲图中可看出,出游比率等值线自上海向外变小,原因是( )A.旅游容量有限 B.地区接待能力有限C.最优辐射半径有限 D.经济容量有很10.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综合检测鲁教版选修3(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6分×10=60分)1.张家界和九寨沟年年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A.美学价值B.科学价值C.历史文化价值 D.经济价值【解析】旅游资源的价值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对于自然风景名胜区,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是美学价值。
【答案】 A2.据统计,近几年到庐山旅游的北京游客比例明显增大,其主要原因是( )A.庐山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大为改善B.庐山旅游区的接待能力明显提高C.京九铁路提高了庐山的游览价值D.京九铁路改善了两地的交通状况,缩短了游客的出游时间【解析】联系京九铁路的建成通车,便会联想到从北京到庐山的交通条件的改善,大大缩短了北京游客到庐山出游的时间,因而增强了对游客的吸引力,使游客增多。
【答案】 D3.黄河壶口瀑布游人较少的原因是( )A.壶口瀑布规模小,景点孤立单一,游览价值低B.旅游消费市场——旅游目的地距离较远C.旅游地基础设施不配套,交通位置及通达性差D.瀑布地区面积不大,旅游的环境承载量较小【解析】壶口瀑布的游览价值较高,但其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通达性较差,故其游人较少。
旅游消费市场是指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即旅游资源所在地。
【答案】 C4.旅游景区规划是对旅游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与细化,下列景区规划步骤合理的是( ) A.对旅游六要素进行具体安排→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分析→对景区发展总体定位B.对景区发展总体定位→对旅游六要素具体安排→对旅游开发条件总体评价C.对景区发展总体定位→对旅游开发条件总体评价→对旅游六要素进行具体安排D.对旅游开发条件总体评估分析→对景区发展总体定位→对旅游六要素具体安排【解析】旅游景区规划应先评估分析,然后总体定位,最后才具体安排。
【答案】 D5.关于旅游环境的正确说法是( )A.旅游活动以环境为依托,但不会影响环境的变化B.创造高品质的旅游环境,是旅游开发的首要问题C.人们对旅游环境质量的要求都高于其他活动对环境质量的要求D.“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因为苏州、杭州有优良的美食服务业【解析】旅游活动既以环境为依托,同时又会对环境产生深刻影响;环境质量影响旅游者的满意度,因此,创造高品质的旅游环境是旅游开发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人们对旅游环境质量的要求一般要高于其他活动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因为苏州、杭州有优良的旅游环境。
、选择题(15 X2分=30分)F 图是北京、昆明两地的旅客流量统计示意图。
据此回答1 •昆明旅游旺季长是由于( )A. 气候条件较好B. 市场距离较短C. 交通通达性较强D. 接待能力较强2•两地客流量差异较大,最主要是由于 ( )A. 气候环境的差异B. 自然旅游资源的差异C. 人文旅游资源的差异D. 环境容量的差异解析:昆明四季如春,供游览的季节长;市场距离和交通通达度方面与游览时间 长短关系不大,同时从这两方面看昆明不占优势。
昆明与北京相比客流量差异较大,与市场距离、交通通达度有关;从资源本身看,北京主要是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很多资源在全国甚至世界 都具有唯一性、非凡性,对游客有较大的教育意义且吸引力很大。
而昆明相对较差,主要是自然旅游资源,教育意义不明显,有些资源不具有唯一性, 全国类似资源较多则会分散客源。
答案:1.A2.C家住上海的王小华利用暑假期间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图所示。
据此回答3〜6题。
单元综合检测246 & 10 12(/1)北京IO 1 1 f lA 禅710上1〜2题。
3 •四条旅游线路中,要欣赏兵马俑、敦煌壁画需要走的路线是()A. 甲B.乙C.丙D. 丁4. 若想欣赏雪山风光,应选择线路()A. 甲B.乙C.丙D. 丁5. 如果要去海角天涯欣赏椰林风景,应选择的路线是()A. 甲B.乙C.丙D. 丁6. 故宫、五大连池一线应是()A. 甲B.乙C.丙D. 丁解析:第3题,兵马俑在西安,陕西省,敦煌在甘肃,所以应选丙线路。
第4题,夏季在西南和青藏地区,雪山风景众多,应选择乙线路。
第5题,海角天涯位于我国的海南省。
第6题,故宫位于北京,五大连池在我国的黑龙江省。
答案:3.C 4.B 5.A 6.D下图景观所在地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
读图回答7〜8题。
7. 该类旅游景观普遍分布于我国()A. 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华北地区&该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A地处热带,风景优美,环境承载量大B. 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季节特点C. 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D. 水陆交通通达性好,旅游地吸引半径大解析:图示地貌为喀斯特地貌。
第三单元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第一节旅游资源评价1.旅游资源的价值表现在( )。
A.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因而现代人无法创造B.从旅游胜地夏威夷的火山景观中可对喀斯特地貌进行研究C.旅游景点具有美学价值,对旅游者才具有吸引力D.旅游资源的科学价值表现在它的巨大的吸引力上解析:人文景观是根据需要可以创造的,现代人创造的旅游景观将来也有可能成为文物古迹,故A项错;夏威夷火山不是喀斯特地貌,B项也不对;旅游资源的科学价值主要是因为某些自然景观在地学上具有某种典型性,具有研究价值;旅游资源,尤其是自然风景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
答案:C2.万里长城绵延6 000多千米,但仅有少数地方开辟为旅游景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不同地段( )。
①修建长城的材料不同②受经济距离的影响③交通的通达性差异④历史文化价值不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旅游景区应该有较好的交通通达性和较近的市场距离,而万里长城特殊的地理位置,往往不具备这个条件。
答案:B3.壶口瀑布可以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但每年到此旅游的人并不多,最重要的原因是( )。
A.旅游资源游览价值不高B.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差C.旅游资源的等级和特色较差D.旅游容量有限解析: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差才是到壶口瀑布游人少的原因。
答案:B4.康定作为“情歌故乡”和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藏房艺术之乡道孚、丹巴美人谷等景区,构成环贡嘎山世界精品旅游区。
这些景区中能够为游人提供科学价值的是( )。
A.“情歌故乡”B.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C.藏房艺术之乡——道孚D.丹巴美人谷解析:旅游资源具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等,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答案:B5.在接待国内游客方面,杭州每年约为2 000万人次,而桂林只有600万~700万人次。
其主要原因是两地有( )。
①游览价值差异②市场距离差异③地区接待能力差异④地理位置及其通达度差异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旅游景区吸引旅客的多少与景区的交通通达性和市场距离密切相关。
3.2 旅游资源评价分层达标·训练【基础达标】1.(2012·杭州模拟)目前许多地区提出“绿色旅游”口号,次要是针对( )A.对背景环境的破坏B.对文物古迹的破坏C.环境净化成绩D.冲击正常社会次序2.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表现出的不文明行为和对环境的破坏次要表现为( )①乱丢废弃物构成对环境的净化②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构成对文物古迹的直接破坏③在有草地的地方,绕过草地继续观光④恪守旅游规则,有次序地旅游观光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上面漫画反映的旅游环境成绩是( )A.水资源良性平衡受到破坏B.宝贵自然遗产面临要挟C.固体废弃物的净化D.文物古迹遭到毁损4.下图为北京的雍和宫,具有很高的历史文明价值,但是到北京的游客中,很少有人到雍和宫巡游,是由于雍和宫( )A.交通不便B.接待能力不足C.旅游环境承载量不足D.巡游价值绝对不高5.(2012·安阳高一检测)旅游地构成生态结构失调,导致环境功能减退的次要缘由是( )A.建筑道路、旅店、餐馆等服务性设施B.旅游地居民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C.旅游者的触摸、拍照等D.个别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6.关于旅游资源开发叙说正确的是( )A.旅游资源的巡游价值越大,其吸引半径越小B.旅游消费耗资多少与出游距离关系不大C.旅游地与客源地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需求越强烈D.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无量的7.下图为我国部分著名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成绩。
(1)图示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突出的是;历史文明价值突出的是;属于世界自然和文明双重遗产的是。
(2)桂林山水次要是由而成。
巡游桂林山水的最好方式是。
(3)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西藏游”曾经成为国内旅游的热线。
西藏进展旅游业的条件有:有益条件:,不利条件:。
其进展旅游业需重点防范的负面影响有:。
【能力提升】一、选择题北海银滩沙质为高品位的石英砂,为国内外所罕见,被专家称为“世界上难得的优秀沙滩”。
2016-2017版高中地理第3单元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单元整合提升鲁教版选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版高中地理第3单元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单元整合提升鲁教版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版高中地理第3单元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单元整合提升鲁教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第3单元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单元整合提升--—[先总揽全局]——---——[再填写关键]-——————————--——-———-—①旅游开发条件评价②旅游空间布局与旅游产品规划③旅游实施与保障体系规划④规模与组合状况⑤价值与功能⑥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⑦区域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背景⑧旅游容量【考情分析】本单元分为旅游资源评价和旅游规划两节。
该考点在整个旅游地理部分中,一直以来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考点的频率要明显高于其他知识点,在日常的学习中,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重点.特别是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与开发利用价值的区别与联系,旅游规划的基本组成要素要熟练掌握。
【真题展示】1.(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九黄机场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下图),距九寨沟和黄龙景区分别为88千米和43千米,目前已开通成都、重庆、西安、上海、北京、杭州、广州等地至九黄机场的多条航线,近年来九黄机场旅客吞吐量维持在170万人次,远超设计能力。
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去九寨沟、黄龙旅游的游客多数乘飞机抵达的原因。
【解析】九寨沟和黄龙景区位于四川省西部横断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公路、铁路建设困难,投资成本高,交通运输线路少,距离东部经济发达的市场遥远,陆路交通可达性差,耗时长,主要客源地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支付能力强,加之乘飞机速度快,路途时间短,也可有效增加旅游时间.【答案】九寨沟、黄龙景区地处偏远,陆路交通可达性差,耗时长;东部地区(主要客源地)经济较发达,居民收入高,支付能力强;与九寨沟、黄龙相聚较远,乘飞机可节省路途时间,增加有效的旅游时间。
第三单元过关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列旅游点既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又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是( )。
A.南极中山站B.陕西延安C.深圳的“世界之窗”D.北京故宫解析:考查旅游资源价值的分析。
我国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宫,是全国现存三大古代建筑群之一,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且其建筑所用材料精美,有“金丝楠木”、红松、“金砖”、汉白玉、各色琉璃瓦等,建筑结构严谨,美不胜收,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答案:D2.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首先体现在( )。
A.游览资源的集群状况B.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C.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D.旅游资源的质量解析: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首先体现在旅游资源的质量。
答案:D3.到西藏旅游者的数量远远少于到云南的旅游人数,是因为西藏( )。
①游览价值不高②经济距离过长③地区接待能力不足④交通不便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除了资源本身的吸引力以外,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对于西藏而言,地处我国西南边境地区,进藏交通非常不便,旅游来回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较多,所以影响了开发的价值。
答案:B4.关于某地旅游区的旅游活动规模的正确叙述是( )。
A.规模的大小应当与当地就业人口数量相适应B.规模的大小应当与旅游区景点的数量相适应C.规模的大小应当与旅游区的旅游容量相适应D.规模的大小应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解析:规模的大小应当与旅游区的旅游容量相适应。
答案:C2014年国庆7天长假期间,纳入全国假日旅游统计预报体系的124个景区共接待游客3169.2万次,同比增加3.8%。
1999年,我国在“十一”、春节期间采取延长假期和调休的办法,使得假期长达一周,人们称之为“黄金周”。
据此完成第5~6题。
5.1999年以来,我国各著名旅游景点游客人数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运输条件好转B.旅游地区接待能力提高C.旅游者闲暇时间增多D.旅游者经济条件的改善6.在“黄金周”来南京旅游的游客主要来自周边地区,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有限的( )。
A.环境承载量B.地区接待能力C.最优吸引半径D.经济容量解析:第5题,1999年以来,“黄金周”的出现使得旅游者闲暇时间增多,从而出现我国各著名旅游景点游客人数剧增。
第6题,“黄金周”来南京旅游的游客主要来自周边地区,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有限的最优吸引半径。
答案:5.C 6.C上海、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是我国著名“红色”旅游区。
据下表,完成第7~8题。
7.关于遵义旅游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自然风光独特B.许多旅游景观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C.地区接待能力不足是其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D.位于西部经济地带8.客源抽样统计情况表反映了我国两大“红色”旅游地( )。
A.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和观赏性B.地区接待能力制约着客流量的多少C.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D.旅游业发展速度趋缓解析:遵义地处西部经济地带,交通闭塞,地区接待能力差,环境承载量小,延安和井冈山的客源抽样统计情况表明两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答案:7.A 8.C9.关于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景区规划的基础是旅游基础设施B.景区规划的导向是旅游审美原理C.景区规划的指导是旅游市场需求D.旅游景区规划的意义体现在旅游品位、规模和效益等方面解析:景区规划以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为基础;以旅游者对旅游过程中的食、宿、行、游、购、娱的需要为导向;以旅游审美原理为指导;景区规划的意义体现在提升景区的品位,扩大景区的规模,提高旅游景区的效益上。
答案:D游客流量一般会随着与目的地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但是由于其他因素的作用,游客客流量的空间分布会在距离衰减规律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波动。
读三亚市旅游客流空间分布曲线图,完成第10~11题。
10.从图中可以看出,在700~1 100千米范围内出现了第二个客流分布高峰,其客源最主要来自( )。
A.台湾B.福建C.广东D.广西11.总体上看,三亚市的旅游市场主要集中在1 800千米范围内,该范围内旅游客流累计百分比约为( )。
A.25%B.43%C.68%D.80%解析:第10题,距海南三亚700~1100千米范围内为广东。
第11题,图中的虚线显示客流量累计。
答案:10.C 11.D海南旅游部门介绍,海南近期引进一批实力型大企业,在海南岛阳光东海岸,未来5至10年,将规划建设度假酒店百余个,总投资近千亿,目前已投入107亿元,8家五星级酒店已动工建设。
据此完成第12~13题。
12.一般海滨旅游区从旅游者旅游动机这个角度考虑,最适宜安排的旅游活动是( )。
A.春季拾贝B.夏季亲水C.秋季观潮D.冬季游泳13.海滨地区大量建设酒店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
①使海岸景观遭到破坏②造成海水污染③造成海水入侵④造成过度城市化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解析:第12题,海滨地区夏季相对凉爽,最宜进行游泳、冲浪、潜海等亲水活动,这是由旅游资源的特色所决定的。
第13题,大量的工程建设会破坏原生态环境,并会带来环境污染。
答案:12.B 13.A14.下列关于旅游资源评价标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资源评价项目包括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两大项目B.旅游资源评价因子的赋分各不相同C.评价标准中的每个评价因子又分为四个档次D.旅游资源的评价分为六个等级解析:旅游资源评价项目包括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两大项目。
答案:A15.评价景区旅游资源的基本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
①收集资料②分类、初步评价③确定等级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①③②解析:收集资料;分类、初步评价;确定等级是正确的排序。
答案:A二、综合题(共40分)16.(14分)2013年5月3日,中国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保护宣传公益活动暨2013中国·吉林龙湾野生杜鹃花卉旅游节发布会在吉林召开。
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龙湾保护区的试验区内,是吉林省一处兼具森林风光、湿地风光、大山地貌优越特性的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
(1)根据上述材料,说出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开发的有利条件。
(2)分析吉林省重点开发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的意义。
解析:第(1)题,结合当地实际,从游览价值、地理位置、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接待能力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等角度进行作答。
第(2)题,重点开发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其实就是以其为旅游资源,进行旅游业的开发。
理解本设问实质后,按照旅游业意义的规范答题用语进行回答即可。
答案:(1)自然景观优美,美学价值高;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好,集群效应高。
(2)回笼货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促进文化交流。
17.(12分)读我国南方某区域旅游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由图可知,该地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主要有哪些?(2)该区域打算成立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如果聘请你为管委会主任,你如何评价此地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优势和不利条件?(3)为发展旅游业,拟在图中新建一条公路。
该公路的新建对旅游业发展有何影响?解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
第(1)题,直接从图示获取。
第(2)题,评价旅游景观的开发主要从旅游景观的质量、交通条件、市场距离和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分析,注意优势和不利条件的分析。
第(3)题,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公路建设可改善交通条件,但可能造成对景区自然景观的破坏。
答案:(1)溶洞、高山、佛塔、古民居、湖泊。
(2)优势:景观独特,游览价值大;集群状况好;种类多样,自然与人文景观兼备。
不利条件:市场距离大(或经济距离大);交通不便,通达性较差。
(3)提高景区、景点通达度;可能破坏景区的环境。
18.(14分)地中海是连接亚、非、欧的重要水域,具有浪漫的海洋气息,目前,地中海地区每年吸引约5 000万游客,旅游收入高达120亿美元。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每年地中海地区的旅游旺季是,请分析原因。
(2)据统计,现在地中海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旅游接待地,请解释原因。
(3)甲、乙同处地中海沿岸,旅游业却差异非常大。
请从经济背景、区域环境等角度分析原因。
解析:第(1)题,地中海地区夏季阳光充足,天气晴朗是旅游的最好季节。
第(2)题,要从客源数量和当地的接待能力等方面来分析。
第(3)题,甲、乙分别位于非洲和欧洲,经济状况差异大,社会状况亦不同。
答案:(1)夏季夏季炎热,阳光充足。
(2)区域经济发达,游客人数多;欧盟国家的政治经济一体化,便于游客出入境,当地旅游资源吸引力大,对游客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市场距离近。
(3)甲地比乙地经济落后,居民出游欲望低,社会治安状况差,政局动荡;阿拉伯民族开放程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