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最新
- 格式:doc
- 大小:8.64 MB
- 文档页数:28
高中地理课件旅游资源介绍本文档为高中地理课件中关于旅游资源的内容,通过介绍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地理环境对旅游资源的影响和评价等内容,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地理背景,为他们的地理学习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1. 旅游资源的定义旅游资源是指在旅游过程中能够为游客提供旅游体验和活动的一切条件,可以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迹、民俗文化、宗教场所等。
旅游资源的特点是能够吸引游客,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并能够给当地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
2. 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按照其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流、湖泊海洋、森林草原等。
•人文景观:如历史遗迹、文化村落、传统建筑等。
•民俗文化: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宗教场所:如寺庙、教堂等。
•休闲娱乐:如度假村、温泉、主题公园等。
二、地理环境对旅游资源的影响1. 自然环境对旅游资源的影响自然环境是旅游资源的基础,它决定了旅游资源的种类和分布。
例如,山脉和湖泊等自然景观成为旅游胜地的主要原因,而沙漠和荒漠地区则较少吸引游客。
自然环境还影响了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如气候变化、水资源供应等问题都需要考虑。
2. 人文环境对旅游资源的影响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人口分布等因素,它们对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历史古迹和传统建筑能够吸引众多游客,而民俗文化活动如婚礼、节日庆典等也是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
3. 经济环境对旅游资源的影响经济环境包括旅游基础设施、交通便利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影响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个地区的经济繁荣与否,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
例如,经济发达的城市会有更多的旅游设施和服务,能够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三、旅游资源的评价1. 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旅游资源评价是对某一旅游资源的特点、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为旅游开发和管理提供依据和指导。
第一节旅游资源及其特点[学习目标] 1、掌握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类型。
(重点) 2。
理解旅游资源的特点。
(重点) 3。
掌握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重难点)一、旅游资源1、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2、本质特征: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
3、分类古迹”,这些说法对不?为什么?【提示】不全面。
旅游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许多具有科研价值的景观也属于旅游资源。
二、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1。
多样性(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形成千差万别的自然旅游景观、(2)各地由于历史、文化、民俗及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又造成各地文化旅游景观各不相同。
(3)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
2、地域性: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往往具有不同的特色。
3、观赏性与吸引性(1)自然和人文要素是否富有观赏价值和吸引功能,是旅游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本质特点、(2)观赏性越强,吸引力越大,旅游资源的价值也就越高。
4、不可移动性: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一般都具有不可移动性。
5。
重复使用性:游客参观浏览,带走的只是印象而非旅游资源本身。
6。
可创造性:人们的旅游兴趣、旅游需求和时尚潮流,随时间推移和社会发展会不断发生变化,这使得人为创造新的旅游资源成为必要和估计。
2、香港的“迪斯尼乐园”,北京的“欢乐谷”,都是人为修建的旅游设施,这反映了旅游资源的什么特点?【提示】可创造性。
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1、保护世界遗产的原因(1)“世界遗产”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中的顶级品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源。
(2)“世界遗产”中任何一种毁坏、灭绝或者消失,都无法再造,不容替代。
(3)申报“世界遗产"最重要意义在于保护资源和环境。
旅游地理知识要点总结1、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点:凡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的都可以称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特点:内容与形式上的多样性、空间的地域性、季节上的变化性、美学的观赏性、吸引力的定向性、利用的永续性和易损性。
2、旅游资源的分类与价值:自然旅游资源主要由地貌、水文、气候和生物等自然要素组成,其中地貌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表现为风景景观,主要具有美学和科学研究价值;人文旅游资源是在人类社会中通过历史过程而形成的,或者是当代人建造的、具有旅游价值的各种设施,主要表现为建筑景观,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两者都具有经济价值。
3、旅游景区特点的描述:要从①旅游资源是否多样②景观的主要类型③突出地方特色和审美特色④景观品位的高低等方面描述。
4、旅游景观的欣赏:掌握时机与位置,了解景观特点,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提高审美素质5、旅游资源的成因:旅游景观特点的地理成因分析思路:自然旅游资源主要从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生物等)方面分析,人文旅游资源只要从人文因素(人口、民族、经济、历史、文化、政治、宗教、聚落等)方面分析。
喀斯特地貌:武陵源、广西的桂林山水和云南的路南石林等;以花岗岩为主的山地:西岳华山、黄山和江西三清山;丹霞地貌(砂岩,红色的):福建武夷山,广东丹霞山。
庐山、泰山等都是断块山,黄山是花岗岩断块山。
6、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①旅游资源特色——吸引旅游者的关键性因素;②旅游资源的价值;③旅游资源的组合、结构和规模;7、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主要从:旅游资源的质量、集群和地域组合状况三方面评价。
8、旅游资源周边环境的评价:①环境容量;②环境质量;③社会经济环境9、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2、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便捷度、交通方式多样性与其他景点之间的连接)3、客源市场条件(经济发达和邻近) 4基础设施条件(交通、餐饮、住宿和购物)5、环境容量等方面去分析。
高二地理知识点:旅游资源的特性高二地理知识点:旅游资源的特性
(一)多样性
自然——多姿多彩的自然事物、变化万千的自然现象等人文——丰富的文化遗产、千差万别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二)非凡性
在同类中,具有非凡特点的事物或者现象,才能成为旅游资源。
非凡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价值也就越高。
(三)可创造性:指人文景观
历史——如北京故宫。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都是人类当时根据不同的目的建设和创造的,只是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它们才具有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现在——如深圳的"锦绣中华"。
50年代以来随着旅游业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发展,人们根据旅游者的心理和需要,更加主动地、有意识地人工建设和创造了大量的旅游资源。
(四)长存性
许多旅游资源与地球、人类社会同始终,具有长存的生命力。
理论上说,旅游资源的使用是无消耗性的,可以反复使用,并且使用次数越多,其价值越大。
不同性质的旅游资源还具有不同的特点。
例如:自然景观具有季节性、地域性;人文景观具有可变异性、可移动性等。
第 1 页。
高二地理旅游资源知识点旅游资源是指为旅游活动所提供的具有吸引力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特定地理位置的地点。
地理旅游资源是地理学研究和认识地球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所提供的实践活动。
地理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和地域性,并对旅游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贡献巨大。
本文将介绍高二地理课程中关于旅游资源的知识点。
一、自然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是指由自然因素形成的景观或地球自然属性所吸引游客的地点。
包括陆地、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山脉、峡谷、河流、湖泊、森林、湿地等。
这些资源可以被利用来发展不同类型的旅游,如生态旅游、冰雪旅游、海滨旅游等。
1. 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是指以景观的完整性、自然环境的原始性和生物多样性为吸引点的资源。
例如,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等。
这些地点提供了野生动植物观赏、生态探险和户外休闲活动的机会。
2. 冰雪旅游资源冰雪旅游资源是指寒冷地区的冰川、冰岛、雪山以及寒地特有的自然景观。
这些地点通常是滑雪、冰雪探险和冰雪运动的理想场所,如阿尔卑斯山脉、南极洲和加拿大的洛矶山脉。
3. 海滨旅游资源海滨旅游资源是指拥有沙滩、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娱乐设施的地点。
这些地点通常用于海滩度假、潜水、冲浪和水上运动等活动。
世界上著名的海滨旅游地包括夏威夷、巴厘岛和马尔代夫。
二、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是指具有历史、文化和人类价值的地点。
这些资源通常与人类活动、历史事件或文化遗产相关联,并吸引游客探索和了解不同的文化和历史。
常见的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古迹、建筑物、传统文化村落等。
1. 古迹旅游资源古迹旅游资源是指保存有历史遗迹、古代建筑和文物的地点。
这些地点可以追溯到文明的早期,带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和希腊的雅典卫城。
2. 文化村落旅游资源文化村落旅游资源是指由一系列传统建筑、手工艺和民俗活动组成的地方。
这些地方通常被用作文化遗产保护、旅游体验和认识不同民族文化的场所。
如中国的丽江古城、日本的京都和巴西的萨尔瓦多。
简述旅游资源的特点。
1、不同于土地、矿藏等传统资源,旅游资源一般具有广域性、区域性、不可移动性、多样性、永续性等特点。
2、旅游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十分广泛。
可以说,在地球上任意一点都有旅游资源分布。
如在人口密集的陆地上有人们熟悉的各种自然、人文景观,像黄山集地质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于一体。
3、旅游资源具有强烈的区域性。
各种旅游资源既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从而使旅游资源产生区域性差异。
如海岛低地、热带风光、椰林竹楼、高山积雪、沙漠驼铃等特色旅游资源,均与所处的自然环境有关。
4、旅游资源具有不可移动性。
各种特色旅游资源一般都集中分布在与其地理环境、区域环境相适应的地区,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区域特征。
这正是旅游资源个性特征——不可移动性的体现。
与这类地方色彩、区域特征相适应的是自然环境的个性特征,离开了个性特征,建立在特色、个性基础上的内涵与吸引力将消失或者大大降低。
5、旅游资源具有永续利用性。
旅游产业之所以被称为无烟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就是因为旅游资源一般都具有永续利用性。
对于大部分的旅游资源,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一般不能将其像食物一样地消耗掉。
6、旅游资源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
大多数旅游资源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或文化属性特征,蕴藏着一定的科学性和自然的或社会的哲理。
从这一层面上,旅游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休闲、猎奇的水平上,更应该将其视为一种文化交流活动,通过观光、游览、参与和体验,在得到各种美的享受之外,还能丰富阅历、增长见识。
地理旅游资源地理旅游资源是指具备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特色,能够吸引人们进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地方。
这些资源丰富多样,涵盖了山川、湖泊、河流、海洋等自然景观,以及历史古迹、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等人文景观。
地理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和质量不仅是一个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吸引外地和国外游客的重要因素。
一、自然地理景观1. 山峦壮丽,名山胜景。
地理旅游资源中的山峦起伏,其中蕴藏了众多的旅游景点。
中国的五岳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著名山脉,周围还有许多风景奇特的山峰,如黄山、华山、泰山等。
这些山峰以其壮美的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探险。
2. 湖泊明亮,水域广阔。
地理旅游资源中的湖泊清澈莹润,其水域面积及周边环境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中国的大型湖泊有洞庭湖、太湖、鄱阳湖等,其湖泊面积广阔,湖光山色吸引了大量游客进行观光游玩。
3. 河流奔流,沿岸风光。
地理旅游资源的河流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域景观和沿岸文化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
长江、黄河是中国最长的两条河流,其流域上有许多的古城、名胜古迹,游客们可以欣赏到景色秀美的河滩、水上交通的繁忙和岸边的民俗风情。
4. 海洋广阔,丰富多样。
地理旅游资源中的海洋景观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有辽阔的海洋疆域,其中国海北部是大连、青岛等著名旅游城市,南部有厦门、三亚等热带海滨城市,这些地方的海洋资源及其丰富的海洋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此度假休闲。
二、人文地理景观1. 历史古迹,文化遗存。
地理旅游资源中的历史古迹是一座城市或地区极具吸引力的标志,它们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象征。
中国的长城、故宫、兵马俑等都是数不胜数的历史遗迹,这些古迹的丰富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游览。
2. 文化风情,民俗习惯。
地理旅游资源中的文化风情是独具特色的,不同地域的民俗习惯、民间艺术等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素。
例如,四川的川剧、云南的彝族舞蹈等都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表达,游客们可以通过欣赏这些文化表演和参与其中来感受到当地的独特风情。
高考地理:旅游地理一、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性旅游资源是指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可能被旅游业所利用的,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活动场所。
它具有以下特性:1、非凡性:旅游资源必须具有非凡的吸引力,如奇特的景观、独特的风土人情等。
2、时空性: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并非永久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变换而发生改变。
3、组合性:各种旅游资源之间可以互补,构成旅游资源整体,其综合吸引力往往大于单个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总和。
4、性:旅游资源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条件相,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也会不断增强。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2003),旅游资源分为八大主类,分别是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
每一主类又分为若干亚类和基本类型。
三、旅游资源的评价内容及方法旅游资源的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旅游资源的调查、旅游资源的分析和评价、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分析。
其中,旅游资源的分析和评价是评价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非凡性评价、集群状况评价、地域组合状况评价和开发潜力评价。
常用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有综合评价法、比较评价法和定量化评价法。
其中,综合评价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将旅游资源各方面的特征进行综合考虑,以得出一个全面的评价结果。
比较评价法则是将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比较,以得出各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劣程度。
定量化评价法则采用数学方法,将旅游资源的各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以得出一个精确的评价结果。
四、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和保护措施旅游资源的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统一规划、分期开发、注重特色、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开发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旅游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性开发。
要加强旅游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旅游资源的环境和生态。
例如,设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游客管理、推广环保理念等。
第二单元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第一节旅游资源及其特点【教学目标】1.知道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
2.能够结合实例,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3.能够结合实例,了解旅游资源的特点尤其是多样性特点。
4.知道我国的世界遗产名称、分布位置,能举例说明其重要的价值。
5.通过欣赏景观图片,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审美观与崇高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教材主要从形成、规模、变化、分布、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列表比较。
除此之外还表现在游览价值、表现形式、形成过程等方面。
自然界多姿多彩的自然事物、变化万千的自然现象,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千差万别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都可以构成旅游资源。
因此旅游资源是极其多样的,并且是广泛存在的。
2.教学难点我国的世界遗产种类多,分布广。
成因各有不同。
所以学生在掌握时有难度。
主要应从区域地图入手,明确其分布;再从影响因素入手分析其成因。
【课前准备】准备好我国的行政区划图,让学生在课前填好我国行政区域的名称。
结合自身旅游经历,谈谈你去过哪些景区,该景区的主要特色和所处的省级行政区。
【课堂活动设计】探究活动1:播放巴厘岛的旅游宣传视频,让学生寻找视频中涉及哪些旅游资源?分别属于什么类型?总结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据此完成下表。
[内容解析]某一地理事物是否属于旅游资源,需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要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2)能被旅游业开发利用;(3)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的旅游胜地,它有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其中已经规划开发并产生经济效益的就有以下旅游资源:热带沙滩、浅海水域、阳光、火山、珊瑚礁、森林、独特的动植物资源、民间舞蹈、手工艺品、传统音乐、婆罗浮屠佛塔、普兰班南神庙等等。
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之间的主要联系:在空间上相互伴生,基本不存在没有人文旅游资源的自然旅游资源,也很少有人文旅游资源建在对人无吸引力的自然环境之中;(2)在功能上相互促进、互为衬托.自然风景区灿烂的文化景观、人文风景区迷人的自然环境都会使资源价值倍增。
高二地理旅游资源的知识点旅游资源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指的是能够吸引人们前往游览或开展旅游活动的地理环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
在高二地理学习中,旅游资源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从不同维度介绍高二地理中与旅游资源相关的知识。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旅游资源是指那些可以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
根据旅游资源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经济资源三类。
1. 自然资源:包括地理环境、自然景观、自然遗迹等。
例如,山川河流、湖泊海洋、瀑布飞瀑等都属于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之一。
2. 人文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迹、人文景观、风俗民情等。
例如,古迹名胜、博物馆展览、民俗表演等都属于人文资源。
人文资源能够展示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3. 经济资源:包括经济发展成果、现代化设施等。
例如,购物中心、主题公园、度假村等都属于经济资源。
经济资源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二、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与特点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与地球上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密切相关。
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
1. 自然条件类旅游资源分布:自然条件类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地形起伏、气候温和、生物丰富的地区。
例如,我国的云南、四川等地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高原湖泊、雪山峡谷等,吸引了大批游客。
2. 人文条件类旅游资源分布:人文条件类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历史文化悠久、民风民俗独特的地区。
例如,我国的北京、西安等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观光。
3. 经济条件类旅游资源分布:经济条件类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设施完善的地区。
例如,我国的上海、深圳等城市拥有现代化的购物中心、休闲度假村等,吸引了不少游客。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开发旅游资源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也能够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和形象;而保护旅游资源则是为了长远发展考虑,避免过度开发对资源造成损害。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整理如下:
1.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种类多样、分布广泛、组合度高、文化
内涵丰富。
2.中国旅游资源的分类: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其中,
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等要素,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历史遗产、民俗文化、设施和服务等要素。
3.中国著名的自然景观:五岳、黄山、张家界、九寨沟等。
这些
景观以奇峰、怪石、瀑布、湖泊、森林等自然景观为主要特色。
4.中国著名的人文景观:长城、故宫、秦始皇陵、敦煌莫高窟等。
这些景观以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为主要特色。
5.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各级政府和旅游企业应该加强旅游
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高旅游品质和效益,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应该加强旅游市场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6.中国旅游地理的意义:旅游地理学是研究旅游现象及其发生、
发展、分布规律的科学,对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优化旅游资源的配置、提高旅游活动的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旅游地理学也是制定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旅游资源及其特点-鲁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教案一、概述旅游资源是指为游客满足旅游需求而具备的人文、自然、景观和旅游基础设施等各种条件和要素的总和。
1.1 旅游资源的范畴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和人工资源等三大类。
•人文资源:指人类文化创造的旅游资源,如历史遗迹、文化景观、民俗风情、特色建筑等。
•自然资源:指地球自然环境创造的旅游资源,如山水风光、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等。
•人工资源:指人为创造的旅游资源,如主题公园、旅游度假村、购物中心等。
1.2 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资源的特点主要包括:•多样性:旅游资源种类繁多,可以满足不同旅游需求。
•消费性:旅游资源主要是以服务为主,需要消费才能获得。
•季节性:旅游资源有时仅限于一定季节或时间段。
•替代性:旅游资源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
•服务性:旅游资源主要是提供给游客享受服务和体验的。
二、人文旅游资源2.1 历史文化景点历史文化景点是指反映人类历史文化的旅游资源。
这类景点通常以历史遗迹、古建筑、古城墙、文化古迹、名胜古迹、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等形式呈现。
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杰作,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
•意大利卢卡大教堂:是欧洲最古老的天主教大教堂,始建于公元11世纪,是意大利的地标之一。
2.2 民俗风情景点民俗风情景点是指反映人民生活习惯、节日庆典、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
这类景点通常以节庆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技艺、宗教活动等形式呈现。
例如:•拉萨布达拉宫:是中国西藏拉萨市中心地带的古代建筑,是藏传佛教领袖达赖喇嘛的夏宫、冬宫,也是西藏自治区重要的旅游景点。
•印度哈里扬邦胡格利祭典:印度哈里扬邦胡格利祭典是印度北方最大的农业节日,是印度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三、自然旅游资源3.1 山水风光景点山水风光景点是指山岳、河流、湖泊等地形地貌和植被、动物等自然要素组成的旅游资源。
这类景点通常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等形式呈现。
第一节旅游资源及其特点(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1.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比较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举例说出其重要价值。
●课标解读1.结合景观图片分析判断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类型。
2.在中国地图上指出目前“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称,并分析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城东望夫石村,有一座孟姜女庙,庙门前书写一副千古奇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无独有偶,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之中的江心屿,有一江心寺。
寺院大门两边有题为宋王十朋撰书的叠字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两联相似,寓意令人深思,而对联的断句则更妙趣无穷,反反复复,重重叠叠,耐人寻味。
在此旅游,旅游资源多种多样,有山或水,有寺或庙,有人或事,浮想联翩,感慨万分。
导入新课——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教学流程设计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掌握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类型。
2.理解旅游资源的特性。
3.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
1.旅游资源的内涵和特性。
(重点)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重难点) 3.我国的世界遗产及分布。
(重难点)旅游资源1.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被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2.本质特征: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
3.分类类型作用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具有天然赋予的美感属性,使观赏者产生回归自然、心旷神怡的美感体验,对于以观光、游览、探险猎奇、度假疗养为目的的旅游者具有重要意义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提供艺术美和社会美的审美情趣,表现出教育和娱乐、休憩等旅游方面的意义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1.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是绝对对立的吗?为什么?【提示】很多旅游资源是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结合,并非绝对对立。
在自然旅游资源中,为了便于旅游者观赏,要修建交通、住宿、观赏等相关设施,前人也会留下文化艺术景观,如碑刻等。
人文旅游资源一般也与所处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依托于一定的自然环境,如园林、宗教等均与一定的自然环境相结合。
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可创造性不可移动性地域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1.保护世界遗产的原因(1)“世界遗产”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中的顶级品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源。
(2)“世界遗产”中任何一种毁坏、灭绝或者消失,都无法再造,不容替代。
(3)申报“世界遗产”最重要意义在于保护资源和环境。
2.保护世界遗产的措施(1)1972年通过《世界遗产公约》。
(2)1976年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
3.我国的世界遗产截至2018年6月,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共计45项。
2018年6月申遗成功的有山西五台山。
2018年8月申遗成功的有河南“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中国丹霞”地貌组群。
2018年6月申遗成功的有浙江杭州西湖。
2018年6月申遗成功的是内蒙古的元上都遗址。
2018年6月申遗成功的是新疆天山和云南哈尼梯田。
我国旅游资源的分布1.(1)东西向差异分界线区域特点大兴安岭—燕山山脉—鄂尔多东部自然旅游资源清新秀丽,人文旅游资源一般以斯高原—六盘山脉—青藏高原东缘一线汉族文化为特色西部自然旅游资源一般宏伟粗犷,人文旅游资源则以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2)南北向差异区域特点西部(以昆仑山和祁连山脉为界) 南部青藏高原地区,藏民族文化特点突出北部新疆、内蒙古地区,绿洲文化、草原文化突出东部(以秦岭—淮河为界) 南部自然景观以“秀”为特色,人文旅游资源中的民居建筑、私家园林、田园风光等也具“秀”的特点北部植物景观及水体景观逊色于南部,但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等自然景观则雄冠全国,人文旅游资源中巍峨的宫殿、宏大的陵墓、气派的皇家园林等给人以“雄”的感受2.我国旅游资源分区根据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异及组合特征,分为东北旅游资源区、华北旅游资源区、西北旅游资源区、华中旅游资源区、西南旅游资源区、内蒙古旅游资源区、华南旅游资源区、青藏旅游资源区。
2.石窟艺术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
从地理分布看,我国西北的石窟多有壁画艺术的保存,而南方的石窟多有雕像艺术的分布,简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提示】壁画易受温度、湿度的影响而被破坏,雕像抗风化、侵蚀作用强,我国南方多雨、温度高,壁画易被损毁,故多雕像;西北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少,对壁画影响小,故多壁画。
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问题导思】1.有人认为旅游资源就是“旅游者参观游览的地方”,或者说就是“自然风光加上文物古迹”,这些说法对吗?为什么?【提示】不全面。
旅游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被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许多具有科研价值的景观也属于旅游资源。
2.每年一度的云南傣族的“泼水节”等民俗活动之所以成为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它属于哪类旅游资源?【提示】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是其成为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泼水节”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3.旅游资源的种类不同,但都是为了满足娱乐的需求。
这种观点是否全面?为什么?【提示】这种认识较片面。
因为不同类型旅游资源可以满足旅游者不同的需求。
自然景观对于探险、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有重要意义,如登华山、黄山的艰险给人以探险的乐趣,游路南石林、桂林山水、黄山迎客松给人以美的享受,达到游乐的目的等。
而人文景观多体现在教育性上,参观北京故宫、欣赏碑刻、瞻仰烈士墓可以接受历史的教育等。
种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意义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的意义更多地表现在教育性(知识的、人文的)旅游方面分类及举例地质地貌景观:路南石林建筑景观:巴台农神庙天象与气象景观:吉林雾淞文化艺术景观:自由女神雕塑水域风光:尼亚加拉瀑布风土民情:傣族泼水节生物景观:黄山迎客松价值不同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共同经济价值(1)自然旅游资源还包括宇宙类(太空、星体、天体观测、陨石);人文旅游资源还包括休闲、求知、健身类设施(科学教育文化设施、公园、体育中心、运动场馆、游乐场所等设施)。
(2)人文旅游资源除了以具体的形式存在外,同样还以一种精神文化的形式出现在旅游区内,以一种氛围笼罩着旅游区,如参观寺院,旅游者往往会被一种神秘的宗教气氛所感染。
以下景观图分别是:①南京中山陵、②布达拉宫、③庐山三叠泉瀑布、④广西漓江。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①②③④(1)旅游资源通常被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________两大类,上述四处景观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是________(代码)。
(2)人文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相比,其旅游方面的意义更多地表现在()A.探险、猎奇B.游乐C.疗养D.教育性【思路点拨】根据景观图片信息和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回答即可。
【解析】自然旅游资源具有天然赋予的美感属性,使观赏者产生回归自然、心旷神怡的美感体验,对于以观光、游览、探险猎奇、度假疗养为目的的旅游者具有重要意义,人文旅游资源包括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和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
它能为旅游者提供艺术美和社会美的审美情趣,更多地表现出教育(知识的、文化的)和娱乐、休憩等旅游方面的意义。
【答案】(1)人文旅游资源③④(2)D旅游资源的特点1.暑假中,小明分别去了北京和云南西双版纳旅游,归来后对在两地的旅游景点的感受各不相同,这反映了旅游资源的什么特点?【提示】北京和云南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的种类不同,因此旅游观感不同,这反映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地域性特点。
2.香港的“迪斯尼乐园”,北京的“欢乐谷”,都是人为修建的旅游设施,这反映了旅游资源的什么特点?【提示】可创造性。
3.自然旅游资源也具有可创造性吗?为什么?【提示】不具有,可创造性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建造的,只能是人文旅游资源。
(1)旅游资源具有重复使用性,但并非意味着永存,旅游资源也具有易损性,且损毁后难以恢复或复原,因此只有合理开发并注重保护才能重复使用。
(2)自然旅游资源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民居建筑和民俗风情等人文旅游资源,也表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
(2018·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三沙市岛礁面积约13平方千米,是我国人口最少、海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
三沙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游客。
下图示意三沙市的地理位置。
说明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思路点拨】由图示获取有用信息来回答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即可。
【解析】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可从其位于热带海洋的独特位置着眼分析。
独特的热带海域风光和珊瑚礁景观是吸引游客前来旅游的资源优势。
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可从保护旅游环境和配置旅游设施等方面回答。
【答案】独特性:热带海域风光;岛礁(珊瑚礁)景观。
应注意的问题:做好旅游规划;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适当配置旅游服务设施,保障生活用品供给;处理好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规模的关系。
我国的世界遗产【问题导思】1.山东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旅游资源有哪些?【提示】曲阜三孔(孔庙、孔林、孔府)、泰山。
2.对于“世界遗产”,为什么要强调在开发时加强对它们的保护?【提示】“世界遗产”是旅游资源中的顶级品牌,如果不注意保护,被破坏将很难恢复,其不可再生的特性要求我们在开发时要注意加强保护。
截至2018年6月,我国已有45个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皮影戏”等32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录》。
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以极高的美学或历史文化价值闻名于世,是我国众多旅游资源的精华,它们分别是: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承德避暑山庄、长江三峡、桂林山水、苏州园林、黄山、杭州西湖、秦陵兵马俑、日月潭。
(2018·浙江自选模块)我国“三江并流”由三条河流并肩流过云南省西北部,因其气势磅礴形成独特的地理景观,被列为世界遗产地。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河流,其上游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的是()A.甲、乙B.乙、丁C.甲、乙、丙D.乙、丙、戊(2)下列选项中,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核心景观的是()①高山湖泊②火山锥③峡谷④冰川⑤地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⑤(3)图中的吴哥窟是世界遗产地之一,简述其文化、建筑特色。
【思路点拨】根据“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分布和吴哥窟文化特色分析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