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11(2019高考题2019模拟题)循环练(三)(含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484.93 KB
- 文档页数:16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2019-6-9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易溶于水及甲苯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 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C.b点的混合溶液pH=7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 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 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 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答案】C【解析】【详解】A、硅是半导体,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A正确;B、铝合金硬度大,可用于高铁建设,B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异味,但不能杀菌消毒,C错误;D、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D正确;答案选C。
2.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A. 甲苯B. 乙烷C. 丙炔D. 1,3−丁二烯【答案】D【解析】【详解】A、甲苯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不选;B、乙烷是烷烃,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不选;C、丙炔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不选;D、碳碳双键是平面形结构,因此1,3-丁二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选。
答案选D。
3.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我10,X与Z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熔点:X的氧化物比Y的氧化物高B. 热稳定性:X的氢化物大于Z的氢化物C. 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D. 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硫酸【答案】B【解析】【详解】Y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由于均是主族元素,所以Y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可能是8个,则X只能是第二周期元素,因此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个,又因为Y的原子半径大于Z,则Y只能是第三周期的Mg,因此X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0-2)/2=4,则X是C,Z是Si。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 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 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 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答案】C【解析】【详解】A、硅是半导体,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A正确;B、铝合金硬度大,可用于高铁建设,B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异味,但不能杀菌消毒,C错误;D、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D正确;答案选C。
2.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A. 甲苯B. 乙烷C. 丙炔D. 1,3−丁二烯【答案】D【解析】【详解】A、甲苯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不选;B、乙烷是烷烃,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不选;C、丙炔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不选;D 、碳碳双键是平面形结构,因此1,3-丁二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 选。
答案选D 。
3.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我10,X 与Z 同族,Y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 次外层电子数,且Y 原子半径大于Z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熔点:X 的氧化物比Y 的氧化物高 B. 热稳定性:X 的氢化物大于Z 的氢化物 C. X 与Z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 D. Y 的单质与Z 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硫酸 【答案】B 【解析】【详解】Y 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 次外层电子数,由于均是主族元素,所以Y 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可能是8个,则X 只能是第二周期元素,因此Y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个,又因为Y 的原子半径大于Z ,则Y 只能是第三周期的Mg ,因此X 与Z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0-2)/2=4,则X 是C ,Z 是Si 。
(三)化工生产与工艺流程1.工业制硫酸的尾气中含有一定量SO 2,处理尾气的手段除了氨吸收法以外还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工业实际吸收过程中,第Ⅰ步常采用浓苛性钠溶液吸收其中的SO 2,然后向生成溶液中加入熟石灰,充分反应后将生成产物分离后再经氧化后制得产品A 。
尾气(含SO 2)――→苛性钠溶液ⅠNa 2SO 3――→Ca (OH )2Ⅱ ――→O 2Ⅲ产品A (1)产品A 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有人提出将第Ⅰ步中的浓苛性钠溶液换成同温度下饱和Ca(OH)2溶液直接制得产品CaSO 3,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__(填“可以”“不可以”或“不确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制备MnSO 4·H 2O :SO 2还原MnO 2矿制备MnSO 4·H 2O ,过程如下:已知25 ℃时部分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如表:(3)2MnO 2矿粉________ g 。
(4)除铁时加入碳酸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剂A 最好是________(填化学式)。
(6)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_。
MnSO 4·H 2O 在1 150 ℃高温下易分解,产物是Mn 3O 4、含硫化合物、水,在该条件下硫酸锰晶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高考理综化学真题试卷(全国Ⅲ卷)一、选择题:(共7题;共42分)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 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 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 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2.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A. 甲苯B. 乙烷C. 丙炔D. 1,3−丁二烯3.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X与Z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 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熔点:X的氧化物比Y的氧化物高B. 热稳定性:X的氢化物大于Z的氢化物C. 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D. 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硫酸4.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B. 水中的NO3−、SO42−、Cl−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C. 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D. 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OH−=H2O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关于常温下pH=2的H3P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每升溶液中的H+数目为0.02N AB. c(H+)= c( H2PO4- )+2c( HPO42- )+3c( PO43- )+ c(OH−)C.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减小D. 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6.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AB. BC. CD. D7.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 (3D−Zn )可以高效沉积ZnO 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NiOOH 二次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
电池反应为Zn(s)+2NiOOH(s)+H 2O(l) ⇌充电放电ZnO(s)+2Ni(OH)2(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三维多孔海绵状Zn 具有较高的表面积,所沉积的ZnO 分散度高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s)+OH −(aq)−e −=NiOOH(s)+H 2O(l)C.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s)+2OH −(aq)−2e −=ZnO(s)+H 2O(l)D. 放电过程中OH −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73分)8.高纯硫酸锰作为合成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原料,工业上可由天然二氧化锰粉与硫化锰矿(还含Fe 、Al 、Mg 、Zn 、Ni 、Si 等元素)制备,工艺如下图所示。
2019年江西高考化学三模试卷一、选择题,每题6分1.(6分)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是汽油或柴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B .我国全面启动的北斗导航系统的信号传输与硅有关C .液氯罐泄漏时,可将其移入水塘中,并向水塘中加入熟石灰D .工程兵开山使用的炸药“TNT ”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2.(6分)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4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极性键数目为2N AB .标准状况下,22.4LCH 4反应生成HCl 分子数为4N AC .容器中2molNO 与1mol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D .电解精炼铜时阳极减轻32 g ,电路中转移电子数目一定为N A3.(6分)降冰片二烯类化合物是一类太阳能储能材料。
降冰片二烯在紫外线照射下可以发生下列转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降冰片二烯与四环烷互为同分异构体B .降冰片二烯的同分异构体可能是苯的同系物C .四环烷的一氯代物超过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D .降冰片二烯分子中位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不超过4个4.(6分)根据下列实验操作,预测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或解释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预测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解释 A 向FeI 2溶液中滴入足量溴水,加入CCl 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氧化性:Fe 3+>I 2 B 向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下的水解液中滴入少量新制Cu (OH )2悬浊液并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C 常温下,将浓盐酸、二氧化锰放入烧试液不变蓝常温下,浓盐酸、二氧瓶中,用淀粉碘化钾试液检验 化锰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 向盛有NH 4Al (SO 4)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NaOH 溶液 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 4++OH﹣=NH 3↑+H 2O A .A B .B C .C D .D 5.(6分)短周期元素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 与Y 、Z 位于相邻周期,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 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B .Y 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C .Z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不易变质D .X 和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弱酸6.(6分)电渗析法淡化海水装置示意图如下,电解槽中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相间排列,将电解槽分隔成多个独立的间隔室,海水充满在各个间隔室中。
2019高考全国Ⅲ卷化学试题解析.docx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N14O16Na23S32Cl35.5Ar40Fe56I127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答案】C【解析】A、硅是半导体,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A正确;B、铝合金硬度大,密度小,可用于高铁建设,B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异味,但不能杀菌消毒,C错误;D、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D正确。
8.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A.甲苯B.乙烷C.丙炔D.1,3?丁二烯【答案】D【解析】A、甲苯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不选;B、乙烷是烷烃,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不选;C、丙炔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不选;D、碳碳双键是平面形结构,因此1,3-丁二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选。
9.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我10,X与Z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熔点:X的氧化物比Y 的氧化物高B.热稳定性:X的氢化物大于Z的氢化物C.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D.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硫酸【答案】B【解析】Y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由于均是主族元素,所以Y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可能是8个,则X只能是第二周期元素,因此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个,又因为Y的原子半径大于Z,则Y只能是第三周期的Mg,因此X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0-2)/2=4,则X是C,Z是Si。
第11章第2讲烃和卤代烃李仕才考纲要求 1.掌握烷、烯、炔和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
2.掌握卤代烃的结构和性质。
3.了解烃类物质的重要应用。
考点一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与性质1.烷烃、烯烃、炔烃的组成、结构特点和通式2.脂肪烃的物理性质3.脂肪烃的化学性质(1)烷烃的取代反应①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②烷烃的卤代反应a.反应条件:气态烷烃与气态卤素单质在光照下反应。
b.产物成分:多种卤代烃混合物(非纯净物)+HX。
c.定量关系:~Cl2~HCl即取代1mol氢原子,消耗1_mol卤素单质生成1molHCl。
(2)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①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②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3)加聚反应①丙烯加聚反应方程式为n CH 2==CH —CH 3――→催化剂。
②乙炔加聚反应方程式为n CH ≡CH ――→催化剂?CH==CH ?。
(4)二烯烃的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 ①加成反应②加聚反应:n CH 2==CH —CH==CH 2――→催化剂?CH 2—CH==CH —CH 2?。
(5)脂肪烃的氧化反应(1)符合通式C n H 2n +2的烃一定是烷烃(√) (2)丙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3)乙烯和乙炔可用酸性KMnO 4溶液鉴别(×) (4)聚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5)烷烃同分异构体之间,支链越多,沸点越高(×) (6)顺2丁烯和反2丁烯均能使溴水褪色(√)(7)CH 2==CHCH==CH 2与Br 2发生加成反应可生成Br —CH 2CH==CHCH 2—Br 和2种物质(×)1.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1)CH 3CH==CH 2+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循环练(三)1.(2019·北京高考)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 )答案 B解析 氯化钠是强电解质,溶于水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NaCl===Na ++Cl -,A 正确;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其电解方程式为CuCl 2=====通电Cu +Cl 2↑,B 错误;醋酸属于弱电解质,在水中发生部分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CH 3COOH CH 3COO -+H +,C 正确;根据示意图中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HCl ,可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 2(g)+Cl 2(g)===2HCl(g) ΔH =-183 kJ·mol -1,D 正确。
2.(2019·江苏泰州高三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铜锌原电池中,盐桥中的K +和NO -3分别移向负极和正极B .SiO 2(s)+2C(s)===Si(s)+2CO(g)必须在高温下反应才能发生,则ΔH >0C .室温下,将Na 2CO 3和NaHCO 3的混合溶液加水稀释,c (HCO -3)c (CO 2-3)减小 D .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析出3.2 g 铜,则阳极失电子数大于6.02×1022答案 B解析 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迁移,阴离子向负极迁移,所以盐桥中的K +向正极迁移,NO -3向负极迁移,A 项错误;该反应熵增加(即ΔS >0),因高温下才能发生反应,低温下不能反应,即低温下ΔH -T ΔS >0,所以ΔH >0,B 项正确;因为混合溶液中存在HCO -3H ++CO 2-3,其平衡常数K =c (CO 2-3)·c (H +)c (HCO -3),即c (HCO -3)c (CO 2-3)=c (H +)K ,K 只与温度有关,加水稀释过程中K 值不变,而c (H +)增大,所以c (HCO -3)c (CO 2-3)增大,C 项错误;电解精炼铜时,阴极只有Cu 2+放电:Cu 2++2e -===Cu,3.2 g 铜的物质的量为 3.2 g 64 g/mol=0.05 mol ,所以阴极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2e -=0.1 mol e -,即6.02×1022个电子,根据电解池中电子转移守恒可知阳极失去的电子数也为6.02×1022,D 项错误。
3.(2019·哈尔滨六中高三期末考试)(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反应4Fe(OH)2(s)+2H 2O(l)+O 2(g)===4Fe(OH)3(s)的ΔS <0B .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阴极均发生氧化反应C .常温下K sp (Ag 2CrO 4)=1.1×10-12,K sp (AgCl)=1.8×10-10,则Ag 2CrO 4的溶解度小于AgCl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 与NaA(HA 为弱酸)混合溶液,其酸碱性取决于K a (HA)的大小答案 AD解析 反应物有1 mol 气体物质,生成物只有固体,ΔS <0,故A 正确;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铅蓄电池充电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故B 错误;二者类型不同,不能直接通过K sp 的大小来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故C 错误;酸的酸性越强,其对应的盐的水解程度就越小,酸和其对应的盐的混合溶液的酸性越强,故D 正确。
4.(2019·北京师大附中高三期中)某温度时,ⅥA 元素单质与H 2反应生成气态H 2X 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12O 2(g)+H 2(g)===H 2O(g) ΔH =-242 kJ·mol -1 S(g)+H 2(g)===H 2S(g) ΔH =-20 kJ·mol -1Se(g)+H 2(g)H 2Se(g) ΔH =+81 kJ·mol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稳定性:H 2O<H 2S<H 2SeB.降温有利于Se与H2反应生成H2SeC.O2(g)+2H2S(g)===2H2O(g)+2S(g) ΔH=-444 kJ·mol-1D.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ⅥA族元素单质与H2的化合反应越容易发生答案 C解析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稳定性:H2O>H2S>H2Se,故A错误;Se(g)+H2(g)H2Se(g)对应的ΔH>0,说明该反应正向吸热,降温使得反应向放热的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不利于生成H2Se,故B错误;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③,根据盖斯定律,由2×(①-②)可得:O2(g)+2H2S(g)===2H2O(g)+2S(g) ΔH=-444 kJ·mol-1,故C正确;随着核电荷数的减小,ⅥA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与氢原子形成的共价键越强,放出的热量越多,生成物越稳定,ⅥA族元素的单质与H2的化合反应越容易发生,故D错误。
5.(2019·唐山市高三模拟)25 ℃时,关于下列溶液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将浓度均为0.1 mol/L的AgN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会产生CH3COOAg 沉淀[已知25 ℃时K sp(CH3COOAg)=2.3×10-3]B.100 mL pH=13的Ba(OH)2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C.某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ol/L,则该溶液的pH=aD.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和OH-物质的量浓度的乘积等于10-14答案 A解析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若不发生反应,c(Ag+)=0.05 mol/L,c(CH3COO-)=0.05 mol/L,c(Ag+)·c(CH3COO-)=0.05 mol/L×0.05 mol/L=2.5×10-3(mol2/L2) >2.3×10-3=K sp(CH3COOAg),所以可以形成CH3COOAg沉淀,A正确;Ba(OH)2是二元强碱,pH=13,c(H +)=10-13 mol/L,c(OH-)=0.1 mol/L,n(OH-)=0.1 mol/L×0.1 L=0.01 mol,C错误;某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ol/L,该盐可能水解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若是水解显酸性,则该溶液的pH=a,若是水解显碱性,则该溶液的pH=14-a,C错误;25 ℃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与c(OH-)的乘积不一定为10-14,D错误。
6.(2019·山东济宁高三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钢铁水闸可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或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护B.电解水生成H2和O2的实验中,可加入少量盐酸或硫酸增强导电性C.同一可逆反应使用不同的催化剂时,高效催化剂可增大平衡转化率D.升高温度能使吸热反应速率加快,使放热反应速率减慢答案 A解析将钢铁水闸与较活泼金属连接在一起时,较活泼金属作负极,铁被保护,故可利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钢铁水闸;若将钢铁水闸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也可以防止钢铁被腐蚀,这属于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故A正确;电解水时不能加入盐酸来增强导电性,盐酸会被电解生成氢气和氯气,故B错误;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影响化学平衡移动,故C错误;升高温度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而使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故D 错误。
7.(2019·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三月考)室温下,将0.10 mol·L-1盐酸逐滴滴入20.00 mL 0.10 mol·L-1氨水中,溶液中pH和pOH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pOH=-lg c(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所示溶液中:c(NH+4)+c(NH3·H2O)=c(Cl-)B.N点所示溶液中:c(NH+4)>c(Cl-)C.Q点所示消耗盐酸的体积等于氨水的体积D.M点和N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离子积相同答案 D解析由于K w=c(H+)×c(OH-)=10-14,则溶液的pH+pOH=14,实线为pH曲线,虚线为pOH曲线,作垂直体积坐标轴线与pH曲线、pOH曲线交点为相应溶液中pH、pOH。
Q点的pH=pOH,则Q点溶液呈中性。
M点溶液呈碱性,为NH4Cl、NH3·H2O混合溶液,溶液中c(NH+4)+c(NH3·H2O)>c(Cl-),故A错误;N点溶液呈酸性,溶液中c(H+)>c(OH-),结合电荷守恒c(NH+4)+c(H+)=c(Cl-)+c(OH-),可知c(NH+4)<c(Cl-),故B错误;恰好反应得到NH4Cl 溶液呈酸性,Q点溶液呈中性,氨水稍过量,故C错误;水的离子积是温度的函数,适用于任何稀的溶液,M点和N点所示溶液温度是相同的,水的离子积也相同,故D正确。
8.(2019·福建三明高三期末)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若图1表示0.2 mol MgCl2·6H2O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时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则a 为19.0B.若图2表示常温下用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25.00 mL 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则c(CH3COOH)=0.1000 mol·L-1C.若图3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常温下,NaA溶液的pH小于同浓度的NaB溶液的pHD.若图4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2NO2(g)N2O4(g)中,各物质的浓度与其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则b点对应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答案 C解析MgCl2为强酸弱碱盐,其结晶水合物在空气中加热最终转化为氧化镁,根据Mg守恒,0.2 mol MgCl2·6H2O 分解产生0.2 mol MgO,其质量m(MgO)=0.2 mol×40 g·mol-1=8.0 g,最终生成质量应为8.0 g,A错误;0.100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5.00 mL CH3COOH,当溶液pH=7时,溶液中c(H+)=c(OH-),若酸碱恰好中和,溶液为醋酸钠溶液,由于醋酸是一元弱酸,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CH3COO-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实际上溶液为中性,说明此时溶液中应同时存在醋酸和醋酸钠,由于醋酸并未完全反应,所以无法计算醋酸的浓度,B错误;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溶液酸性越强,溶液稀释时,其pH变化幅度越大,根据图像可知,酸性:HA>H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