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造影
- 格式:ppt
- 大小:36.07 MB
- 文档页数:8
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金标准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金标准是静脉造影。
静脉造影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直观地显示下肢静脉的形态和结构,并能准确地检测出静脉血栓的位置和范围。
该方法通过将造影剂注入静脉中,利用X 线成像技术,将血管的形态和结构显示在屏幕上。
如果存在下肢静脉血栓,造影剂会因为血栓的阻挡而无法正常通过,从而在屏幕上显示出明显的充盈缺损或截断现象。
静脉造影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能够准确地检测出下肢静脉血栓的位置、范围和程度,因此被视为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金标准。
然而,由于这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方法,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因此在使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除了静脉造影外,还有其他一些检查方法可以辅助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如超声检查、磁共振静脉造影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无创或微创的方式,提供下肢静脉的影像学信息,帮助医生进行诊断。
然而,这些方法在准确性和特异性方面相较于静脉造影略逊一筹,因此通常不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总之,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金标准是静脉造影。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能够准确地检测出下肢静脉血栓的位置、范围和程度。
然而,由于这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方法,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因此在使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进行诊断。
下肢静脉造影注意事项关于《下肢静脉造影注意事项》,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一些中老年的身上,下肢静脉会经常会出现问题,普遍的下肢静脉病症有下肢静脉静脉血栓和下肢静脉曲张等。
而当觉得自身下肢静脉出現问题以后,一定要立即去医院检查而医生和护士查验下肢静脉的关键方法便是根据下肢静脉造影检查。
可是下肢静脉造影检查这医学技术有很多需要留意的地区,那麼在开展下肢静脉造影检查的情况下有什么常见问题呢?一、下肢静脉造影检查常见问题造影检查前的提前准备造影检查前患者需要做碘过敏试验,以30%的泛影葡胺1ml静脉注射,并观查有没有副作用,若有恶心想吐、咳嗽、喷嚏流鼻涕、胸闷气短、心悸、荨麻疹等反映,则为造影剂禁忌症。
造影术前患者应忌食,避免造影检查时产生强烈呕吐,影响造影检查实际效果。
手术前0.5h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mg,并准备好急救用品以防万一。
二、下肢静脉造影检查适应证1、掌握下肢静脉静脉血栓或堵塞、静脉炎、肿瘤腐蚀或创伤造成的静脉堵塞位置、范畴和水平;2、确立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心脏瓣膜作用和离断支静脉作用和解剖学精准定位;3、观查静脉血栓摘除、静脉曲张或别的变病的手术治疗实际效果;4、掌握下肢漫性溃疡、发胀、涨痛及色素沉着的原因;3、估算先天静脉变病的位置和范畴等。
三、下肢静脉造影检查病发症造影剂反映是较为普遍的病发症。
轻则主要表现出为恶心想吐、胸闷气短、荨麻疹等,一般可以自主减轻,不必独特解决;比较严重呕吐,全身荨麻疹,呼吸不畅、腹痛及头痛恶心等病症显著者,马上终止服药,并予相对的解决和医治。
呼吸不畅者,给与co2吸放,运用异丙嗪。
苯海拉明,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腹痛者可肌肉注射阿托品,经医治后病症就可以减轻。
下肢静脉造影术健康教育
《下肢静脉造影术健康教育》
下肢静脉造影术是一种通过X射线检查下肢静脉的影像学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静脉血管疾病。
这种检查常常用于检查深静脉血栓、静脉曲张和其他静脉问题。
在接受下肢静脉造影术之前,患者应该了解这项检查的一些基本信息。
首先,这项检查需要注射造影剂到患者的静脉中,然后医生通过X射线观察造影剂在患者体内的流动情况。
因此,患者在检查前需要告知医生是否有对造影剂过敏的情况,以及是否有肾功能不全或其他健康问题。
此外,患者在进行下肢静脉造影术之前需要注意几点。
首先,检查前4小时内需要禁食,避免摄入任何固体食物。
其次,患者需要提前确定好检查的时间和地点,避免因为迟到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检查无法进行。
最后,患者需要在检查前进行必要的准备,例如穿着宽松、易于脱下的衣物,并带着医生所需的诊断资料和医疗记录。
接受下肢静脉造影术之后,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通常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不适,比如头晕、恶心或者胀气等情况。
这些情况通常会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不需要特殊处理。
但是,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反应,比如呼吸困难、昏厥或者严重过敏反应等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总的来说,下肢静脉造影术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可以有效
地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静脉问题。
通过了解这项检查的基本信息,并在进行之前和之后适当地准备和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患者可以更好地接受这项检查,并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和自己的安全健康。
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操作规程
【适应证】
1. 用于诊断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和浅静脉交通支的瓣膜是否健全。
2. 探讨小腿慢性溃疡病的原因。
【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须做好碘过敏试验。
造影剂为非离子型如优维显、欧乃派克、碘海醇等。
按临床要求分:(1)顺行(2)逆行(3)腘穿三种检查方法与步骤:
手术部分由临床医师操作,本科按血管的不同解剖位置分段摄片。
(1)顺行造影方法:患者取平卧位,足背静脉推注造影剂,可用高压注射器。
于患肢踝部上约10厘米处扎一止血带,使造影剂进入深静脉,视位置情况分别摄取踝部、膝部、股部及盆腔髂静脉正侧位像。
(2)逆行造影:于髂静脉穿刺并插入导管,经导管注入造影剂后,视腹深静脉瓣充盈情况分别摄片。
(3)腘穿:患者取俯卧位,于腘窝部行腘静脉穿刺,并从插入导管直达隐静脉瓣下0.5cm 注入造影剂,然后拔导管,各段静脉瓣分别摄片。
【禁忌证】
碘过敏,穿刺部位皮肤感染及急性血栓性静脉炎者。
下肢静脉造影在下肢静脉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临床意义孙岩,何玉祥,张十一,金星,董典宁(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山东济南250021)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造影在下肢静脉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本组患者共1696例,对其中2123条下肢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同时行逆行下肢静脉造影452条,对造影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2123条下肢造影成功率为100%。
其中正常静脉11条(0.52%),单纯性浅静脉瓣膜关闭不全409条(19.27%),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120条(52.76%),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302条(14.23%),先天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发育不全症15条(0.71%),深静脉血栓形成65条(3.06%),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14例条(0.66%),左髂总静脉压迫综合征187条(8.81%)。
结论:下肢静脉造影对下肢静脉疾病原发病因的明确诊断、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以及疗效的观察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下肢静脉疾病;静脉造影中图分类号:R543.6;R81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011(2011)05075203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ve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and tr eatment of lower limb venous diseasesS UN Y an,H E Yu xia ng,ZH AN G S hi yi,J I N Xing,DONG Dia n ningDepar tment of V a scula r S ur ger y,P r ovincia l H osp ital Af f ilia ted to S ha ng dong Univer sity,J ina n250021,P.R.China Abstr 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venous angiogr aphy In the pr ocess of diagnosis and tr eat ment of venous disease.Methods:Venous angiogr aphy were per formed in2123legs of1696patients,including452legs with retr ograde angiography,then analysis the results.Results:The procedur es wer e all technically successful in2123 legs,11nor mal legs(0.52%),409legs with simple lower extremity var icose veins(1927%),1120legs with pr imar y deep venous insufficiency(52.76%),302legs with post thrombosis syndr ome(1423%),15legs with congenital hypo plasia of deep vein(0.71%),65legs with deep venous thr ombosis(3.06%),14legs with klippel t renaunay syndrome (066%),and187legs with Cockett syndrome(8.81%).Conclusion:It is important to take venous angiogra phy in diag nosis and treatment of lower limb venous disease.Key words Venous angiogra phy;Lower ext remity venous disease下肢静脉病变是血管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原发病因较复杂,临床表现相似,易误诊。
下肢静脉造影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我院上行性下肢静脉造影67例(共72条患肢,其中36条患肢同时作下行性下肢静脉造影),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31例(以1条患肢为1例统计,以下同),浅静脉曲张伴深静脉瓣和/或交通支静脉瓣功能不全36例,深静脉内血栓形成5例。
结论下肢静脉造影是诊断下肢深静脉及交通支静脉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
【关键词】上行性/下行性静脉造影静脉瓣功能不全血栓下肢静脉造影包括上行性(又称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和下行性(又称逆行性)下肢静脉造影。
在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中,通过造影可清晰显示下肢深静脉、交通支及浅静脉,可以确定病变的位置及观察静脉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7例患者,男56例,女11例,年龄25-65岁,平均56岁。
主要表现为下肢静脉曲张67例,下肢肿胀25例,下肢溃疡15例,下肢色素沉着28例。
有5例为双下肢(共72条患肢),为便于描述,以1条患肢为1例统计,以下同。
1.2 检查方法 72例下肢静脉造影中,上行性下肢静脉造影72例,在上行性造影中有交通支静脉~浅静脉逆流,股静脉管径>1.4cm者[1],同时加做下行性静脉造影计36例。
1.2.1 上行性下肢深静脉造影患者平卧,被检侧踝关节上方扎止血带压迫,经足背浅静脉快速推注60%泛影葡胺60ml,将摄片床头侧端抬高至300,先摄取小腿正侧位片,然后摄大腿正侧位片及骨盆正位片,观察深静脉充盈度及交通支有无逆流。
解除踝部压迫后摄小腿正侧位片,观察下肢浅静脉充盈情况。
1.2.2 下行性下肢静脉造影患者靠于倾斜至600摄片床上,于腹股沟韧带上方在股静脉或髂外静脉直接穿刺,快速推注60%泛影葡胺50ml,让患者用力屏气,电视监视器跟踪并摄取骨盆、大腿、小腿正位片。
2 结果2.1 72例下肢上行性静脉造影中单纯性浅静脉曲张31例,造影征像为:大隐静脉和/或小隐静脉等浅静脉迂曲、增粗、瘤样扩张。
精心整理
下肢静脉造影的方法
(1)顺行性直接注射法
①将床面倾斜成60度角,患者背靠床面半立于脚踏板上,健肢脚下
时(不观察骨盆静脉时可注完)摄取大腿正侧位片。
如欲观察骨盆静脉,将床面放至水平,松解大腿根部的止血带,推注完全部造影剂,嘱患者迅速抬起下肢,活动踝关节,摄取骨盆正位片。
④亦可不用止血带,患者仰卧于倾斜60度的床面上,健侧负重,患侧足虚悬。
经足背静脉注入60ml造影剂的2/3?时,摄取小腿正侧
位片,注射完全量后摄取大腿正侧位片。
然后放平床面摄取骨盆片。
静脉曲张显着者,应用绷带包裹小腿,以免造影剂在浅静脉停留过多过久。
(2)逆行性直接注射法
脉部显影。
Kistner根据造影剂逆流的程度,将深静脉瓣膜的功能分位五级
0级:逆流限于股静脉近段,属于瓣膜功能正常。
I级:逆流不超过大腿中段,属于瓣膜功能轻微受损。
II级:逆流达膝关节平面,属于瓣膜功能轻度损害。
III级:逆流达膝关节平面以下,属于瓣膜功能中度损害。
IV级:逆流达小腿深静脉直至踝关节平面,属于瓣膜功能重度损害。
正常人平静呼吸时,造影剂返流在0~1级之间。
作骨髓腔麻醉,再以5~8ml/s的流率,注入76%泛影葡胺30~40ml,注射完后分别在1s、7s、15s、30s摄片。
骨髓腔穿刺造影时,造影剂直接进入深静脉,对瓣膜功能的准确显示率高达97%,但必须注意严格消毒、无菌操作及骨髓腔麻醉以免引
起剧烈疼痛和骨髓腔感染。
下肢静脉造影术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最确切和最实用的方法.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造影检查中.主要应用顺行性造影术,顺血流生理途径充盈下肢静脉,能使静脉直接显像,以问判断有无血栓,血栓的位置、范围、形态、侧肢循环;而且可以鉴定其他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
(1)造影前的准备造影前病人需作碘过敏试验,以30%的泛影葡胺1ml静脉注射,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有恶心、咳嗽、喷嚏流涕、胸闷、心悸、荨麻疹等反应,则为造影剂禁忌证。
造影术前病人应禁食,防止造影时发生剧烈呕吐,影响造影效果。
术前0.5h肌注地塞米松5mg,并准备好急救用品以防万一。
临床上常用的造影剂主要是泛影葡胺等离子型造影剂,如条件允许可应用刺激性小,不良反应少的非离子型造影。
(2)静脉造影检查病人取仰卧位于X线机平台上,头高足低30度倾斜位,踝关节上方扎橡皮止血带,以阻断浅静脉血流。
以9号头皮针穿刺足背浅静脉,在5~10min内注射38%~45.6%泛影葡胺40ml~80ml,在电视屏幕上观察下肢深静脉显影情况,同时由足踝部向近侧依次摄片,以获得自足踝至髂静脉的X线影像。
静脉造影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处理注意事项:下肢静脉造影检查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央型和混合型诊断准确率较高,而对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的诊断准确率低;髂静脉及下腔静脉往往显影不良,因此,对盆静脉血栓的诊断防线低;另外,正常的胫前静脉,胫后静脉的腓静脉有时也不能完全显影,以上情况均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分析判断,以免误诊。
同时应注意与先天性静脉畸形病变的鉴别诊断。
如腘静脉挤压综合症,急性期血栓与静脉壁未完全粘连,极易脱落,推注造影剂时压力不宜过大,以免血栓脱落发生肺栓塞。
并发症:造影剂反应: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
轻者表现出为恶心、胸闷、荨麻疹等,一般能够自行缓解,无须特殊处理;严重呕吐,全身性荨麻疹,呼吸困难、腹痛及剧烈头痛等症状明显者,立即停止用药,并予相应的处理和治疗。
下肢静脉顺行造影下肢静脉顺行造影,简称下肢静脉造影,是一种应用X线技术检查下肢静脉情况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使其流经患者的下肢静脉,进而得到静脉系统的X线影象,以检查下肢静脉是否存在异常。
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是一种微创的检查方法,能够检测出下肢静脉的各种异常情况。
检查方法下肢静脉顺行造影需要在专业的造影检查设备下进行,通常是在X线检查室或介入室进行。
在检查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询问以及体格检查,以确保患者符合检查条件,并且没有任何禁忌症。
下肢静脉顺行造影的检查步骤包括:1.患者在平躺的情况下,医师会选择一个适当的静脉注射点,通常在下肢的腰窝部位。
2.通过该点进行静脉穿刺,根据患者情况,可以使用不同的穿刺器具,如针头、导管等。
3.当穿刺位置准确无误后,医师会通过针头、导管等介入器具向患者体内注入造影剂,使之流经下肢静脉。
4.在注射过程中,医生会通过专业的拍片设备拍摄患者下肢的各个角度,记录下肢静脉造影的全过程。
5.直到造影剂流经下肢的深部静脉,再通过检查器具拍摄X光片,以检测下腔静脉是否受到影响。
适应症下肢静脉顺行造影被广泛应用于检测下肢静脉的异常情况,包括:•静脉栓塞:如深静脉栓塞、肺栓塞等•静脉血栓性疾病:如静脉曲张、血栓闭塞性静脉炎、肺血栓栓塞症等•其他静脉系统疾病:如肿瘤、感染等疾病合并症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是一种微创的检查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合并症:1.过敏反应:造影剂会引入到患者体内,造成过敏反应。
2.血管穿刺并发症:可能会出现血管破裂、出血等并发症。
3.肾功能损害:在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中,造影剂比较容易引起肾功能损害。
诊疗医生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以及其他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风险控制,并对合并症进行及时处理。
注意事项下肢静脉造影虽然是一种微创检查方法,但患者在检查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事项:1.睡眠充足:在检查前尽可能保证患者休息良好,保证身体状态优秀,减少可能的并发症。
下肢深静脉造影护理要点下肢深静脉造影是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下肢深静脉的状况,帮助医生诊断血栓形成等疾病。
下肢深静脉造影护理要点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三个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一个方面的要点。
一、术前准备1.患者教育:护士应向患者解释深静脉造影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疑虑。
2.术前准备:患者需要空腹,一般需要提前4小时停止进食。
如果患者需要服药,要在医嘱下按时服用。
3.皮肤准备:患者需要洗净下肢皮肤,彻底清洗污垢和保持干燥。
同时,清除指甲上的指甲油、指环等金属物品,避免干扰检查。
二、术中护理1.造影剂注射:在医生的指导下,护士需要为患者注射造影剂。
护士应准确计算剂量,恰当选择注射部位,避免溢出和漏注。
在注射前,需要确保患者对造影剂的过敏史。
2.体位调整:患者需要平卧在检查台上,将下肢放在特定的位置,以帮助医生观察静脉血流情况。
3.监测生命体征:术中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以及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不适感受,及时记录并与医生交流。
三、术后护理1.观察并记录:术后护士需要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包括出血、淤血、肿胀、感染等情况,并及时记录。
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如出现红肿、起疱、瘙痒等不适应立即报告医生。
2.保护受压部位:患者需要保持长时间平卧,减轻下肢压力,防止淤血和血栓形成。
术后护士要帮助患者调整体位,使用垫枕和垫坐垫等辅助器具,避免受压导致皮肤损伤。
3.给予抗凝治疗:根据医嘱,护士需要及时给予患者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帮助预防或治疗血栓形成。
4.促进康复:术后护士要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如活动下肢、进行肌肉锻炼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预防血栓形成。
同时,护士还应对康复护理知识进行宣教,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
总结起来,下肢深静脉造影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三个方面。
护士需要进行患者教育,准备患者、清洁皮肤,注意药物计量和注射技巧,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保护受压部位,给予抗凝治疗,促进康复等。
下肢静脉造影术在下肢静脉疾病临床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造影技术在下肢静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9月86例138条下肢静脉血管病变进行造影。
结果:本组检查中单纯性浅静脉曲张70条,占50,%;伴有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6条,占26%,;伴有交通静脉瓣膜功能关闭不全22条,占16%;伴有深静脉血栓 5条,占4%;先天性发育异常5条占4%,。
结论: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检查在临床上能明确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瓣膜功能和穿通支静脉功能和解剖定位及显示血管病变的性质及深静脉瓣膜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了解下肢静脉血栓或栓塞、静脉炎、肿瘤侵蚀或外伤引起的静脉阻塞部位、范围和程度;观察血栓切除、静脉曲张或其他病变的手术效果;了解下肢慢性溃疡、肿胀、胀痛及色素沉着的原因;估计先天性静脉病变的部位和范围等。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放射摄影术;静脉造影术下肢静脉造影术是诊断下肢静脉系统疾病不可缺少的首选检查方法。
因检查方法简单易行在各单位广泛开展。
下肢静脉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其病因很多,最常见的可分为静脉逆流,静脉阻塞及先天性静脉发育异常和静脉瘤样扩张等引起。
根据造影表现可以明确下肢静脉疾病变部位和范围,在治疗静脉血液倒流、纠正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中有重要意义[1-5]。
本文就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9月进行的下肢静脉造影86例138侧患者做一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86例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57岁;单侧34 例,双侧52 例;临床表现均以不同程度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伴下肢酸胀、疼痛及踝部水肿等为主,严重患者皮肤局部溃烂及皮肤色素沉着。
1.2方法造影前病人需作碘过敏试验,以30%的泛影葡胺1ml静脉注射,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有恶心、咳嗽、喷嚏流涕、胸闷、心悸、荨麻疹等反应,则为造影剂禁忌证。
造影术前病人应禁食,防止造影时发生剧烈呕吐,影响造影效果。
下肢静脉造影诊疗常规
【适应证】
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炎后综合征;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关闭不全。
【造影剂】
常用非离子造影剂,一般成人用量20一40ml,生理盐水稀释一倍使用。
亦可以用40%-60%复方泛影葡胺80~120ml。
【临床造影前准备】
用离子型造影剂时需做碘过敏试验。
【造影操作常规】
一般先作上行性静脉造影,如下肢深静脉通畅,再作下行性静脉造影,以明确静脉瓣膜是否有病变。
1.上行性静脉造影主要用于观察下肢深静脉通畅度及穿通支静脉瓣膜功能。
方法:临床医师嘱病人仰卧,取半直立位,呈45。
,踝部扎一橡皮止血带以阻止浅静脉血流上行,用穿刺针头直接经皮穿刺入足背浅静脉,尽快推入稀释后欧乃派克40ml或40%泛影葡胺40~60ml。
放射科医师在电视屏幕引导下摄片,先摄小腿X线片,让患者以患肢趾着力,再照上段静脉,注意浅静脉形态及深浅静脉交通支形态。
造影剂浓度以40%泛
影葡胺为佳,浓度过大可致浅静脉炎。
造影结束,临床医师可注入生理盐水作血管冲洗。
2.下行性静脉造影主要用于观察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
本造影必须在明确深静脉无阻塞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常失败。
方法:临床医师嘱病人取60。
半直立卧位,在腹股沟部股静脉处直接用针穿刺注入稀释后欧乃派克40ml或60%泛影葡胺40ml。
放射科医师在电视屏幕引导下,摄髋部X线片,如见有逆流,再摄小腿X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