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大师—梵高 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15 MB
- 文档页数:4
画家梵高
一、教学目标:
学生初步了解凡?高生平及绘画风格,知道如何对一名画家进行专题研究和学习。
学生能用简单的文字对凡?高的作品进行欣赏述并能查阅、收集相关资料。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了解画家凡?高及其作品。
学习如何欣赏评述凡?高作品的方法。
难点:通过欣赏凡?高的作品,感悟他内心的艺术表现情绪。
以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评述。
三、道具使用:多媒体、图片、讨论表格。
四、课堂类型:欣赏?评述课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课:播放一组梵高作品拍卖的价格,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导入课程。
(二)新课讲授:
教师课件出示问题,学生通过课本自学了解梵高的一生,小组讨论汇报我眼中的梵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教师选梵高的三个个时期的作品,从色调,笔触、情绪展开
欣赏分析梵高的作品。
学生分组选一个时期的作品开始讨论并填写表格
2、学生派各组代表总结分析结果。
3、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评述梵高的作品。
4、学生任选梵高的作品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5重新认识梵高,梵高的一生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分析凡?高的一生,学习凡?高对艺术的热情、执著、勤奋创新的精神。
同时感悟人在逆境中应该怎样调整控制自己,成为一个积极健康的人。
6 课后拓展
通过观看有关梵高的视频和查阅梵高的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梵高的一生,了解印象派的相关知识,并分析梵高的作品为什么会在今天价值连城。
画家梵高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生平和艺术风格;2.学习梵高的画作,掌握其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3.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梵高的生平和艺术风格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被誉为西方绘画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梵高的画作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和独特的表现力,他的艺术风格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
梵高的画作主要表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和感悟,他善于运用色彩和线条来表现情感和气氛,他的画作充满了生命力和力量感。
梵高的画作对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现代艺术的先驱。
2. 梵高的画作梵高的画作包括风景画、静物画、肖像画等多种类型,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星空系列和向日葵系列。
这些画作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和独特的表现力,展现了梵高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和感悟。
梵高的画作运用了大量的色彩和线条,他善于运用对比和变化来表现情感和气氛。
他的画作充满了生命力和力量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感受。
3. 梵高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梵高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色彩运用:梵高的画作运用了大量的色彩,他善于运用对比和变化来表现情感和气氛;2.线条运用:梵高的画作运用了大量的线条,他善于运用线条来表现形态和结构;3.对比运用:梵高的画作运用了大量的对比,他善于运用对比来表现情感和气氛;4.变化运用:梵高的画作运用了大量的变化,他善于运用变化来表现情感和气氛。
4. 艺术鉴赏通过学习梵高的画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生可以通过欣赏梵高的画作,了解艺术的魅力和价值,感受艺术的情感和气息。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梵高的生平和艺术风格,让学生了解梵高的艺术成就和影响;2.欣赏法:通过欣赏梵高的画作,让学生感受梵高的艺术魅力和情感;3.实践法:通过实践绘画,让学生掌握梵高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
美术欣赏教案主题:欣赏梵高的绘画作品一、教学目标:1.了解梵高的艺术生涯和重要绘画作品2.学习欣赏梵高的独特画风和表现技巧3.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二、教学准备:1.梵高的绘画作品图片2.梵高的简介资料3.艺术评论和批评家的观点4.画布和颜料5.学生素描工具和纸张三、教学过程:1.学习梵高的艺术生涯和重要绘画作品介绍梵高的生平经历,包括他的早年和学艺经历,以及他旅居法国的时期。
引导学生了解梵高在不同时期的艺术创作风格的转变,以及他对色彩和光线表现的追求。
2.欣赏梵高的独特画风和表现技巧展示梵高的一些代表作品,如《星夜》、《向日葵》和《麦田上的乌鸦》等。
通过观察和描述作品中的线条、色彩和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梵高的独特绘画风格和表现技巧。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和发表意见,激发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思考和欣赏能力。
3.分析艺术评论和批评家的观点学习一些艺术评论家对梵高作品的评价和观点,如罗伯特·休斯的《梵高和他的工作》和约翰·高尔德的《梵高(Van Gogh)的作品评价》。
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些观点是否符合他们对梵高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4.创作艺术作品让学生在欣赏梵高的作品之后,进行绘画创作。
提供画布和颜料,引导学生运用他们学到的艺术表现技巧和创作思路进行绘画创作。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个性,表达内心情感和对世界的观察。
四、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与学生分享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体验。
激励学生继续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保持兴趣和热情。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手实践和思考。
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的表达。
同时,要注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素材和学习资源,以丰富他们的艺术视野和知识。
课时:2课时课程目标:1. 了解梵高及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和创作背景。
2. 通过赏析梵高的代表作品,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学内容:1. 梵高生平简介2. 梵高作品赏析3. 学生创作实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梵高,引导学生对梵高产生兴趣。
2. 展示梵高的代表作品,如《向日葵》、《星月夜》等,让学生初步感受梵高的艺术风格。
二、梵高生平简介1. 教师讲述梵高的生平经历,让学生了解梵高的艺术背景。
2. 分析梵高艺术创作的动机和特点。
三、梵高作品赏析1. 以《向日葵》为例,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色彩运用和构图特点。
2. 对《星月夜》等其他作品进行赏析,让学生了解梵高的艺术风格多样性。
四、课堂讨论1. 学生分享自己对梵高作品的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2. 引导学生思考:梵高的作品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梵高的了解。
2. 展示梵高的其他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二、学生创作实践1. 教师提供梵高作品素材,如《向日葵》的图案、色彩等,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2. 学生根据素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一幅以梵高作品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三、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2.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强调梵高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创作技巧。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赏析梵高作品,提高了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2. 学生在创作实践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作品。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画家凡高》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感受凡高的绘画风格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3. 通过学习凡高的绘画技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凡高的生平介绍2. 凡高的绘画风格和特点3. 凡高的代表作品欣赏4. 凡高的绘画技法学习5. 创作自己的凡高风格画作三、教学重点1. 了解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
2. 欣赏凡高的绘画作品,分析其风格和特点。
3. 学习凡高的绘画技法,创作自己的凡高风格画作。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凡高的绘画风格和特点。
2. 掌握凡高的绘画技法。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凡高的生平介绍、绘画作品和绘画技法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油画颜料等。
【教学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凡高的绘画作品,引起学生对凡高的兴趣,简要介绍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
【作品欣赏】教师展示凡高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凡高的绘画风格和特点。
【绘画技法学习】教师讲解凡高的绘画技法,并示范操作,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并实践。
【创作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的凡高绘画技法,创作自己的凡高风格画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凡高的绘画作品,引起学生对凡高的兴趣,简要介绍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
2. 作品欣赏:教师展示凡高的代表作品《向日葵》、《星夜》、《麦田带乌鸦》等,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凡高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如鲜艳的色彩、粗犷的笔触、强烈的情感表达等。
3. 绘画技法学习:教师讲解凡高的绘画技法,如油画技法、色彩运用、笔触表现等,并示范操作,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并实践。
4. 创作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的凡高绘画技法,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创作,可以使用油画颜料、水彩或铅笔等。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凡高的绘画技法是否掌握到位,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八、教学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凡高的其他作品,了解他的艺术理念和创作背景,也可以尝试模仿其他画家的风格,进行更多的绘画实践。
画家梵高美术教案梵高是一位世界著名的荷兰画家,他的作品以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表现力而著称。
本教案将围绕梵高的艺术风格和作品展开,帮助学生了解他的创作思路和艺术技巧,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梵高的生平和艺术风格;2.学习梵高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3.分析梵高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4.通过模仿梵高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梵高的艺术风格和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梵高的作品图片,绘画工具,画纸,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画家及其作品。
2.导入:展示梵高的作品图片,介绍他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二、学习梵高的艺术风格(15分钟)1.分享:老师介绍梵高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学生进行讨论,谈谈自己对他的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2.观摩:展示梵高的几幅代表作品,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他的绘画风格和色彩运用。
三、分析梵高的作品(15分钟)1.讨论:学生就所展示的梵高的作品进行分析,从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讨论他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
2.小组活动: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幅梵高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然后向全班汇报自己的分析结果。
四、学习梵高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20分钟)1.讲解:介绍梵高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如用粗线条描绘物体轮廓、运用明亮的色彩表现情感等。
2.实践:让学生进行实践演练,尝试模仿梵高的一些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可以选择一副梵高的作品进行模仿或创作。
五、展示和总结(15分钟)1.展示: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绘制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2.总结:结合学生的实践经验和观察,总结梵高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延伸】1.安排学生进行梵高的其他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2.组织学生进行团队画作,模仿梵高的风格,创作一幅类似的作品。
【板书设计】梵高美术教案【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梵高的生平和艺术风格,帮助学生了解这位著名画家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
幼儿园知名画家赏析——梵高教案幼儿园知名画家赏析——梵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梵高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2. 能够通过欣赏和模仿梵高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3. 能够通过手工制作和画画,促进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介绍梵高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现梵高作品中的色彩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准备:1. 梵高的相关书籍和图片资料。
2. 幼儿画纸、颜料、画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梵高的作品和图片,引导幼儿认识梵高,并让幼儿自由发言,说出自己认识的梵高和他的作品。
2. 欣赏环节(20分钟)教师通过欣赏梵高的作品,让幼儿感受梵高作品中的色彩和表现手法,并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意见。
同时,可以通过问题导向的方式,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梵高的作品,例如:“你看到梵高的画中用了哪些颜色?”,“你感觉梵高用这些颜色表达了什么情感?”等问题。
3. 创作环节(30分钟)教师通过手工制作和画画的形式,让幼儿模仿梵高的作品,体验和感受梵高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其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和提示,让幼儿增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大家可以像梵高一样,用五颜六色的颜料画出自己喜欢的花朵”等。
4. 总结环节(10分钟)教师通过总结和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梵高,同时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自我检测,例如:“你们今天了解了哪些关于梵高的知识?”、“你们分别用什么颜色画了自己喜欢的花朵?”等。
五、教学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在欣赏和创作环节中的表现,评估幼儿对梵高的了解程度和艺术表达能力,并及时给幼儿提出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六、拓展延伸:1.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梵高的故事和背景,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梵高的人生和思想。
2.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制作展板和绘制画册等形式,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梵高的作品。
画家梵高教案教案主题:探索梵高的艺术世界教案目标:1. 了解梵高的生平背景和艺术风格。
2. 分析梵高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方法。
3. 欣赏和解读梵高的代表作品。
4. 鼓励学生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介绍梵高的生平背景和艺术风格(15分钟)1. 向学生简要介绍梵高的出生地、成长经历以及艺术家之路。
2. 引导学生思考梵高的艺术风格,例如色彩的运用、画笔的粗糙感等。
二、分析梵高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方法(2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梵高的代表作品,如《星月夜》、《向日葵》等,对比其中的细节和风格差异。
2. 分析梵高的创作方法,如厚涂画法、明暗对比等,帮助学生理解他的艺术手法。
三、欣赏和解读梵高的代表作品(25分钟)1. 展示梵高的多幅代表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谈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意象、色彩运用和情感表达,讨论梵高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四、练习和实践:用画笔表达情感和感受(30分钟)1. 要求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梵高作品,并试图模仿其风格和技巧。
2. 学生可以选择绘制梵高作品中的某个场景或主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创作。
3. 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分享和展示学生的作品(15分钟)1. 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简要介绍创作灵感和目的。
2.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鼓励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对梵高作品的理解和解读能力3. 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质量和表现力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艺术馆或博物馆,深入了解梵高和其他艺术家的作品。
2. 进一步研究梵高的生平和创作过程,与学生分享更多的故事和信息。
3. 鼓励学生利用多种艺术媒介,如绘画、摄影、雕塑等,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画家凡高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画家凡高一、教学目标1.了解画家凡高的艺术生涯和主要作品。
2.掌握凡高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点。
3.培养学生欣赏艺术的能力和表达艺术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画家凡高的艺术生涯和主要作品的介绍。
2.凡高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点的分析。
3.欣赏凡高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凡高的作品,向学生介绍凡高的艺术生涯和主要作品。
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核心教学(30分钟)(1)凡高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点的分析通过展示凡高的作品,向学生解析凡高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点。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色彩运用:凡高擅长运用鲜艳的色彩,色彩的运用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活力和张力。
- 塑造形象:凡高通过独特的线条和形状表现出作品中人物和物体的形象,使得其作品富有个性和独特性。
- 表达情感:凡高的作品充满了情感和力量,他通过色彩、线条和形状的运用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2)欣赏凡高的作品并进行感受表达让学生欣赏凡高的作品,观察、思考和感受每一幅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鼓励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感受,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个人展示。
3.拓展延伸(20分钟)(1)自由绘画活动要求学生以凡高的绘画风格为参考,自由创作一幅作品。
可以使用凡高常用的色彩和线条进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个人作品展示学生可以互相展示自己创作的作品,并向同学们讲解自己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四、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参与讨论的活跃程度、观察学生绘画作品和学生对凡高作品的感受表达,进行教学评估。
五、教学资源1.凡高的作品图片2.画笔、调色板、颜料等绘画工具3.学生的自由创作作品展示区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于画家凡高的艺术生涯和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凡高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点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通过欣赏和表达凡高的作品,学生培养了欣赏艺术和表达艺术情感的能力。
拓展延伸的自由绘画活动和个人作品展示,提升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梵高》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梵高的生平及相关作品的故事背景,感受画家通过画面要表达的内心情感。
2、欣赏《星空》并解读他的作品创作风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梵高的作品风格和创作手法
【课前准备】
PPT、视频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放视频
师:大家听过这首歌吗?
师:这个音乐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歌星唐·麦克林(DonMclean)在欣赏了梵高的《星空夜》以及了解了梵高的生平故事后深受感动,于是创作了《Vincent》这首历经几十年经久不衰的经典歌曲纪念梵高,歌词还是以星空标题开头的。
为了纪念梵高逝世127周年,2017年上映了《至爱梵高》的电影,就是我们在视频中看到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如果大家有空可以在家看看。
师:梵高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那有谁能说出他的代表作品?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后印象画派代表人物。
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这位“神经质”的艺术大师
二、深入认识
✓介绍艺术大师:
梵高的全名是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年出生于荷兰南部,他的父亲是个传教士。
母亲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
梵高和小朋友们不一样,他没有从小就表现出对画画特别的热爱,但是他的几个叔叔、伯伯是做艺术品销售生意的,他还有个表哥做画家,再加上妈妈经常会辅导小梵高画画,所以梵高对艺术也算是耳濡目染。
✓他的一生
16岁左右被叔叔带到位于海牙的一所画廊从事卖画工作。
梵高在海牙的画廊一做就是四年,四年间同事和顾客都很喜欢他,他对这份工作也充满了热爱,也热衷于与人交往。
鉴于梵高工作表现优异,又是老板的亲戚,所以公司把梵高派到了伦敦工作。
工资自然也给梵高涨了不少。
梵高在伦敦经历了他人生的初恋,但往往初恋都是让我们回忆的,是的梵高失恋了。
失恋让梵高备受打击。
加上梵高本来就有点抑郁及轻度精神问题,失恋后从此梵高变得更加沉默寡言,身体也日益消瘦,工作更是没有心思。
不久后梵高不仅失恋还失业了。
离开叔叔的画廊后,梵高做过很多工作,他做过老师,做过图书销售,还做过传教士,但是都做得不长久。
比如做传教士,梵高被派去贫困的矿区做传教士,梵高太过同情那些贫民,把自己的钱、衣服、食物、房子让给当地穷人,自己和穷人一样生活,结果被领导认为没有把本分工作做好,而且和贫民一样生活,穿得破破烂烂不修边幅影响他们组织形象而被辞退。
没有了收入,没有朋友,他只能回家啃老。
他回到乡下跟他的父母同住。
但是作为一个没有工作,没有收入而且性格脾气还不好的大龄单身狗,被爸妈嫌弃是必然的。
那时候的梵高,日子过的很是压抑,他写给人家的信里还自嘲自己过的连条狗都不如呢。
那个时候为化解郁闷,这个时候梵高开始画画,不过当时他的作品普遍色彩比较灰暗,颜色也比较单一。
在他27岁的时候在弟弟的鼓励下决心要成为名专业画家。
尽管年龄老大不小了,不过为了追求梦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对不对?
梵高要成为画家的这个决定受到了弟弟的全力支持,无论是精神上还是金钱上。
可以这么说,没有弟弟的支持,就没有艺术史上如此伟大的梵高。
这个表弟不仅精神和经济上帮助梵高,他还凭着自己的艺术圈人脉介绍了很多大艺术家给梵高认识。
这个时候梵高受法国的印象派画家的影响,画风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去画那些P民、饥饿、妓女等下层社会的主题,画面上也开始用一些鲜艳的颜色了。
✓他的作品
《星空》《向日葵》《红色的葡萄园》
但对于我们刚刚欣赏的这些作品,主要是梵高来到法国南部的小镇后创作出了大量的绘画像《向日葵》,在梵高的疗养院生活期间也是梵高创作的黄金时期。
刚刚老师提到梵高在这里创作了他艺术生涯中的巅峄之作。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幅作品吧。
(PPT 展示作品《星月夜》)
三、作品欣赏——《星空》
1、解读绘画
提问:
①你从画里看到了什么?近处、远处、中景分
别有什么?(天空、风、云、星星、月亮、房子、柏树
等。
)
②这幅画用了哪些颜色?用的最多的是什么颜色?这个颜色给你什么感觉?(蓝色,蓝色给人冷冷的、神秘的感觉。
)
③画中最突出最醒目的是什么颜色?(黄色,运用了互补色,大面积的蓝色衬托暖黄色,显得很鲜艳、对比强烈。
)
④星空是静止不动的吗?从哪里看出来的?(星云好像在流动,旋转。
看到转圈圈的脚印等。
)
假使把这个螺旋线变成了一条水平线,把它拉直了,变得相对水平,给大家什么感觉?
螺旋线的星空和相对水平的星空给你什么感觉?是不是就没有那么动感了?螺旋线给人烦躁不安,似乎星空在涌动。
螺旋线改成了水平线我们就觉得没有那么波涛汹涌了,没有那么焦虑了,因为梵高表现的就不是一个宁静的星空。
⑤你看到了哪几种线条?都是是流畅的长线吗?(线条,扭曲、旋转、流动的线条。
)
仔细观察梵高的星空不是用特别流畅的线条表现的,而是用来很多点点线、螺旋线。
如果把这些短线都给它抹平了,你们觉得这个画会是什么感受?
我想如果没有了这些点点线,会感觉天空还是在运动但是不会感觉焦躁了。
所以短线(虚线)和实线之间是有很多区别的。
⑥梵高的星空是写实的星空吗?
不是写实的。
然而这个房子显然是写实的房子。
梵高画的是他内心的星空而不是现实中的星空。
这幅作品也不是纯粹想象出来的画面还是基于现实的。
所以房子是用直线和实线画的,后面是用点点线和扭曲的线来画的,就像心情一样烦躁不安。
2、了解创作背景——为什么要这样创作呢?
这幅画是1889年的夏天的一个晚上梵高在精神疗养院画的,说是治病其实在那个时代还没有专业的精神医院,之所以来这儿说是养病其实是因为阿尔小镇的居民像看待一个疯子一样对梵高非常害怕,强烈要求将梵高关起来,其实一直以来梵高在阿尔小镇都是孤独的,人们不理解这个长满红色胡子的男人每天背着画板气冲冲的在田野里忙活着什么?他们也看
不懂这个年轻人画的内容,所以在这个地方梵高是孤独,就像在圣蕾米教堂一样,人们无法理解他内心的孤独和病痛的折磨,那一个个寂寞的夜晚,梵高只有透过房间的小窗户去看天空,他仿佛看到了大自然好像是有生命一样,它们用语言在交流。
城市却在这里沉睡。
现实中的梵高住进精神病院后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说,自己最近越来越喜欢画柏树(比如星空里的那团黑色火焰),梵高笔下的柏树就像生命之火一样直指天空。
3、对这幅画我们现在了解了这么多,那我们再来重新审视这幅画,说说这幅画给你什
么感觉?
很多人都把这幅画视为梵高的巅峄之作。
这幅画无论是从星空的旋转的笔触上,还是扭曲的柏树,柏树像火苗一样旋转着上升,以及非常强烈的色彩对比,都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
虽然梵高从来没有告诉任何人这幅画的真正涵义是什么。
但是作品还是能让人感到梵高当时的紧张、忧郁、难过及努力改变现状的感觉。
结束语:艺术是可以表达我们看不见的东西的,感受是可以融入画面里的。
艺术家把它们的感受变成画面,我们通过这些画面使得自己同艺术家的情感、思想达到来心灵的共鸣。
我们会为艺术感动,有时候是莫名的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