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中的变调(一)
- 格式:ppt
- 大小:713.00 KB
- 文档页数:30
一不七八的变调规律在实际说话中,“一”和“不”在与其它音节连接时,会发生一种有规律的变调现象。
(1)“一”的变调:“一”的本调是一声,它在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作为序数“第一”的省略时,仍读一声。
例如:一、二十一、第一、初一、一班。
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一”会发生变调现象:1)在四声前念二声。
例如:一样,一下子、一座、一位、一次、一块儿。
2)在一声、二声、三声字前念四声。
例如:大吃一惊、一般、一年、一门、一口、一起、一种。
3)夹在重叠动词中间时念轻声。
例如:试一试、想一想、看一看。
4)用在动词、形容词与量词中间一般也读轻声。
例如:去一趟、认识一下儿、好一点儿、贵一些。
(2)“不”的变调:“不”的本调是四声,它在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用在非四声字前时,仍读四声。
例如:不、不高、不知道、不同、不习惯、不瞒你说、不少、不好、不满意。
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不”会发生变调现象:1)在四声字前念二声。
例如:不要、不错、不是、不再、不认识。
2)用在动补结构的词语中间或相同词语中间时念轻声。
例如:起不来、说不定、用不着、差不多、等不及、能不能、会不会、贵不贵、认识不认识。
“七、八的两种声调1、单说或在词语末尾,或是第七,第八的意思,表序数,都念阴平原调。
2、在阴平、阳平、上声前也念阴平原调。
3、在去声前可念阳平如:七万八倍七上八下七个八个歌诀:一七八不变调同,去声前面变阳平,此外一字还要变,非去声前变去声。
普通话变调规律总汇作者:不详时间:2012-6-9 13:30:44 来源:hhminer转发人气: 3724变调:音节在连读时,相邻音节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变调。
包括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和“不”的变调以及重叠形容词、“啊”的变调。
上声变调的现象和规律:上声音节单念成或在句尾时不变,仍读本调。
上声音节在阴、阳、去和轻声前,其调值由214变21(211)。
例:上阴连读——北京、广播、统一、展开上阳连读——祖国、改革、语言、朗读上去连读——主意、理论、伟大、广泛上轻连读——怎么、老实、尾巴、喜欢上声音节和上声音节连读,前面一个音节的调值由214变为接近35。
一的语流音变规律
普通话中的声调,除了要学会分辨四声之外,还要掌握它的音变。
所谓音变,是在语流过程(在口语交流与表达过程中,根据语意需要将一连串音节连续发出而形成的)中,相邻的音素之间,音节之间,声调之间的相互影响,导致语音产生的一定变化。
音变主要分为4个方面:变调、轻声、儿化和“啊”的变调。
今天我们主要来讲讲变调中的“一”,“不”变调。
“一”和“不”这两个字平时生活中经常用到,普通话水平测试中,不管是字词的朗读还是短文的朗读中,你也会遇到。
普通话连读变调规则
普通话连读变调规则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上声变调:两个上声字相连时,前一个上声字变为阳平,如“好米”、“起码”。
2. 去声变调:两个去声字相连时,前一个去声字变阳平,如“变化”、“上进”。
3. “一”和“不”的变调:“一”在非去声前读去声,如“一天”、“一年”;在去声前读阳平,如“一定”、“一切”;用在词语中间时读去声,如“一个”、“一律”;用在成语中时读去声,如“独树一帜”、“一马当先”。
“不”在非去声前读阳平,如“不怕”、“不够”;用在去声前读去声,如“不会”、“不要”;用在词语中间时读去声,如“不料”、“不免”;用在成语中时读阳平,如“不明不白”、“不闻不问”。
4. 重叠形容词变调:重叠形容词的第二个音节变阴平,如“清清楚楚”、“漂漂亮亮”。
5. “啊”的变调:“啊”在非去声前读去声,如“多么好啊”、“多么伟大啊”;用在词语中间时读轻声,如“啊呀”、“啊哟”;用在成语中时读去声,如“天罗地网啊”、“寸步难行啊”。
此外,还有三字以上连读变调、语气词“啊”的音变等规则。
在连读变调时,需要注意保持语句的流畅性和自然感,不要过于生硬或随意。
“一”的变调1.词语第一初一统一一双一天一年一壶一百一下一去一对一树一万一筐一组唯一一车万一听一听写一写一连长一车间一点儿一万对一九八一合二为一一心一意一专多能一意孤行一来一往一上一下一百三十一2.句子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祖国一定要统一。
一切行动听指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你一看就明白了。
这苹果给你俩一人一半。
你想一想,这样做就一定对吗?你一天到晚就知道玩!一下课,操场上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大家要一字一句的读完这一篇文章。
3、一字歌a 一颗豆,一粒米,一颗一粒要爱惜;一点油,一滴水,一点一滴不浪费;一枝花,一棵树,一草一木要爱护;一分钟,一秒钟,一分一秒不放松。
B 晨起一杯水,到老不后悔;多食一点醋,不用上药铺;每天一只果,老汉赛小伙;饭前一碗汤,胜开好药方;多练一身功,老来少的病;干净一身轻,不净百病生;无病一身福,有财万事足;常吃一点蒜,消毒有保健;多吃一点姜,益寿保安康;乱吃一顿伤,会吃千顿香;饭后一根烟,伤肝得胃病;练出一身汗,小病不用看;一药一个性,乱服会丧命;要活一百岁,心胸常开阔。
C 一棒一钵一破席,一人一道一俊骑,一寸一尺一片心,一磕一碰一惊奇。
一指一键一荧屏,一帖一回一共鸣。
一吟一诵一佳句,一唱一和一莺啼。
一答一问一螓首,一望一张一娉婷。
一对一视一泯笑,一聚一散一飘零。
4、短文一月二十一日的一个晚上,一个叫万一的小朋友坐在一棵大树下仰望天空,一心一意的数星星.每次数到一万后,万一就不会数了.数了十一遍后,万一还是一塌糊涂!不知道星星究竟有多少颗!星星们一下一下的朝他眨着眼睛.万一还是一意孤行,一本正经的数那一晚上也数不完的一天星斗.万一的眼睛累了,眨了一眨.天上的星星也跟着他眨了一眨.有一颗最亮的星星一直冲万一眨眼睛,万一仔细的数了一下,那颗星星大概眨了一千一百一十一下,正当他一头雾水,有个一头白发拄着一根拐枉的老奶奶,一步一步的走过来.老奶奶看一看星星,一字一句的对万一说:"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星星,那一颗一直朝你眨眼的星星就是你的星星".说完,一下子消失了.万一吓了一大跳!从此再也不敢一个人数一晚上的星星了!5、作业a、熟读上面短文和作品1—4号。
一不七八的变调规律在实际说话中,“一”和“不”在与其它音节连接时,会发生一种有规律的变调现象。
(1)“一”的变调:“一”的本调是一声,它在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作为序数“第一”的省略时,仍读一声。
例如:一、二十一、第一、初一、一班。
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一”会发生变调现象:1)在四声前念二声。
例如:一样,一下子、一座、一位、一次、一块儿。
2)在一声、二声、三声字前念四声。
例如:大吃一惊、一般、一年、一门、一口、一起、一种。
3)夹在重叠动词中间时念轻声。
例如:试一试、想一想、看一看。
4)用在动词、形容词与量词中间一般也读轻声。
例如:去一趟、认识一下儿、好一点儿、贵一些。
(2)“不”的变调:“不”的本调是四声,它在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用在非四声字前时,仍读四声。
例如:不、不高、不知道、不同、不习惯、不瞒你说、不少、不好、不满意。
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不”会发生变调现象:1)在四声字前念二声。
例如:不要、不错、不是、不再、不认识。
2)用在动补结构的词语中间或相同词语中间时念轻声。
例如:起不来、说不定、用不着、差不多、等不及、能不能、会不会、贵不贵、认识不认识。
“七、八的两种声调1、单说或在词语末尾,或是第七,第八的意思,表序数,都念阴平原调。
2、在阴平、阳平、上声前也念阴平原调。
3、在去声前可念阳平如:七万八倍七上八下七个八个歌诀:一七八不变调同,去声前面变阳平,此外一字还要变,非去声前变去声。
普通话变调规律总汇作者:不详时间:2012-6-9 13:30:44 来源:hhminer转发人气: 3724 变调:音节在连读时,相邻音节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变调。
包括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和“不”的变调以及重叠形容词、“啊”的变调。
上声变调的现象和规律:上声音节单念成或在句尾时不变,仍读本调。
上声音节在阴、阳、去和轻声前,其调值由214变21(211)。
例:上阴连读——北京、广播、统一、展开上阳连读——祖国、改革、语言、朗读上去连读——主意、理论、伟大、广泛上轻连读——怎么、老实、尾巴、喜欢上声音节和上声音节连读,前面一个音节的调值由214变为接近35。
“一”的变调规则
❖单念、词尾、序数词一律不变。
例:统一、第一、一穷二白、一分为二
❖非去声前都变去声。
即是:“一”后面的字不是第四声时,“一”读四声。
如:一根、一
心、一生、一同、一举、一塌糊涂、一模一样、一鸣惊人、一举两得(做一个大数目时“一”酿成阳平)
❖在去声之前酿成阳平。
即是:“一”后面的字是第四声时,“一”读二声。
如:一致、一对、一个
❖夹在重叠词间念成轻声。
如:看一看、听一听、走一走
一般用语感来分辨“一”的变调,所以坚持多说普通话多听新闻多注意日常积累尤其重要。
“不”字变调规律:
●“不”字单用或句尾以及在阴平、阳平、上声前念成本调去声。
例如:不,我偏不谁
敢说个“不”字?欠亨、不齐、不巧
●“不”字在去声音节前念阳平。
例:不伦不类、不单、晦气、不会
●“不”字夹在词语中念轻声。
例如:了不起、吃不了、
去不去。
一的变调规则摘要:一、变调规则的概述1.变调的概念2.变调的原因二、一的声音调值1.一的声调2.一的拼音三、一在不同词汇中的变调1.单音节词中的变调2.连续两个一的情况3.与其它声调的组合情况四、一在句子中的变调1.句首和句尾的变调2.句中的变调五、总结与实际应用1.掌握变调规则的重要性2.提高汉语水平的建议正文:一、变调规则的概述在汉语中,声调是表达词语意义的重要元素。
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汉语存在多种方言,导致一些字的发音有所不同。
变调规则就是为了描述这些不同发音之间的关系。
简单来说,变调规则就是指在一个词语或句子中,某个字的声调发生变化的规律。
1.变调的概念变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字的声调发生改变的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多音节词、成语和句子中。
掌握变调规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汉语。
2.变调的原因汉语的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因此声调的变化会导致词语的意义发生变化。
变调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由于语音的演变,使得某些字的声调发生了改变;二是由于词语的组合,使得某个字在组合后的词语中声调发生了变化。
二、一的声音调值要了解一的变调规则,首先需要知道一的基本声调。
1.一的声调在普通话中,一的声调为阴平(第一声)。
2.一的拼音一的发音为yī。
三、一在不同词汇中的变调在实际应用中,一字的声调会受到其他字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1.单音节词中的变调在单音节词中,一字的声调通常不会发生变化,仍为阴平(第一声)。
2.连续两个一的情况当一个词语中连续出现两个一(如“一一”)时,第一个一保持阴平(第一声),第二个一变为阳平(第二声)。
如“一一对应”。
3.与其它声调的组合情况当一与其他声调的字组合时,会发生声调的相互影响。
如“一年”,其中“一”受“年”的声调影响,变为阳平(第二声)。
四、一在句子中的变调在句子中,一的声调受到句子的结构和语境的影响。
1.句首和句尾的变调在句子开头,一字的声调通常不会发生变化。
在句子结尾,一字的声调可能会受到后面词语的声调影响而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