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规划设计概述
- 格式:pps
- 大小:11.51 MB
- 文档页数:40
风景园林类学霸笔记一、什么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包含园林绿地规划和园林绿地设计两个含义。
园林绿地规划是指对未来园林绿地发展方向的设想安排:即按照国民经济的需要,提出园林绿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规模﹑速度和投资等。
园林绿地设计是指对某一园林绿地(包括已建和拟建的园林绿地)所占用的土地进行安排和对园林要素即山水﹑植物﹑建筑等进行合理的布局与组合。
规划指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及其制作过程。
是宏观、总体、粗线条、大范围、小比例尺的,不详细反映工程各部分内容,不考虑具体的施工方案,因而规划不满足施工要求。
园林规划主要解决总体控制(规模、经济各部分之间关系)、山水间架结构、功能分区、园路系统、导游路线组织、景点分级、园林建筑布局、环境容量及效益预测等原则问题。
设计指某项工程施工方案和计划及其制作过程与规划相比设计则是微观、具体、细线条、小范围、大比例尺的,甚至细微到工程的每一个构件或部位。
设计必须反映工程施工部位、施工内容和工程做法,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二、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与原则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1.科学依据:工程项目上科学原理和技术,如生物科学、建筑学及水、土科学等。
2.社会需要:游憩职能。
3.功能要求:功能(分区)决定设计手法。
4.经济条件:有限投资条件下,发挥最佳设计技能。
园林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适用、经济、美观;三、中国园林概述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直到19世纪末封建社会解体为止,在3000余年漫长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风景式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
中国古典园林得以持续演进的契机是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平衡和再平衡,它的逐渐完善的主要动力亦得之于此三者的自我调整而促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是对城市环境进行美化和改善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有助于创造出一个环境友好、功能多样、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公共空间。
这篇文章将就园林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目的、原则以及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园林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园林规划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涵盖许多方面,包括:1. 空间结构和景观布局:园林规划设计应该合理考虑到所设计的公共空间的功能性、流线性和美观性等要素,确保园林空间可以满足市民对于户外活动、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需求。
2. 绿化景观设计:园林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绿化景观的设计与实现。
绿化景观是城市园林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是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通过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良好的绿化设计和管理,可以使城市生态更加健康、绿色。
3. 景观设施配置:公共空间一部分的装饰和设施配置同样重要。
它们可以提高城市环境的美感、实用性及舒适度。
例如,像长凳、洒水器、自行车架、戏水池等多种设施和装置,使市民在公共空间里更加舒适,也能创造出更多的活动空间,促进社交交流。
4. 园林竞技设施:园林规划设计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设施选址和配置,错落有致地安排园林竞技设施能够吸引人们在做运动的同时愉快地享受美丽环境。
二、园林规划设计的目的园林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在城市环境中增加人们对于自然空间的需求感受,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和美满。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改善城市环境:城市空间建设中,广场、公园和街道是城市里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间。
园林规划设计通过改善这些公共空间的环境,可以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2. 提高城市竞争力:良好的园林规划设计可以吸引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欲望,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 增加公共空间的使用率:城市空间的公共使用率是一项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园林规划设计能够实现该目标,并为市民提供更多的运动、娱乐和休闲空间。
三、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1. 人性原则:以人为本,以市民需要为中心设计园林空间,考虑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需求等因素。
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技术作业指导书第1章绪论 (4)1.1 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概述 (4)1.1.1 定义与发展历程 (4)1.1.2 主要类型与功能 (4)1.2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流程 (4)1.2.1 尊重自然,保护生态 (4)1.2.2 符合功能,满足需求 (4)1.2.3 美学原则,艺术创新 (4)1.2.4 前期调研 (4)1.2.5 概念性规划 (5)1.2.6 方案设计 (5)1.2.7 施工图设计 (5)1.3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5)1.3.1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5)1.3.2 人性化设计,关注使用体验 (5)1.3.3 科技融合,创新驱动 (5)1.3.4 文化传承,地域特色 (5)1.3.5 多学科交叉,综合集成 (5)第2章景观园林基础知识 (5)2.1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 (5)2.1.1 地形地貌 (5)2.1.2 气候条件 (5)2.1.3 水文与水资源 (5)2.1.4 生态环境 (6)2.2 园林植物及其应用 (6)2.2.1 植物分类与特性 (6)2.2.2 植物配置原则 (6)2.2.3 植物景观设计手法 (6)2.3 景观构成要素与设计手法 (6)2.3.1 空间布局 (6)2.3.2 道路与铺装 (6)2.3.3 水景设计 (6)2.3.4 灯光与照明 (6)2.3.5 景观小品与设施 (6)2.3.6 绿化种植 (7)第3章场地分析与评价 (7)3.1 场地调查与分析 (7)3.1.1 自然条件分析 (7)3.1.2 人文环境分析 (7)3.1.3 现状问题分析 (7)3.2 场地评价与功能定位 (7)3.2.2 功能定位 (7)3.2.3 景观特色分析 (7)3.3 场地规划与设计策略 (7)3.3.1 空间布局 (7)3.3.2 景观设计策略 (7)3.3.3 生态修复与保护 (8)3.3.4 设施配套与基础设施建设 (8)3.3.5 持续发展策略 (8)第4章景观园林规划布局 (8)4.1 景观空间布局原则与方法 (8)4.1.1 布局原则 (8)4.1.2 布局方法 (8)4.2 景观节点设计 (9)4.2.1 节点分类 (9)4.2.2 节点设计要点 (9)4.3 景观轴线与道路系统 (9)4.3.1 景观轴线 (9)4.3.2 道路系统 (9)第5章水景设计 (9)5.1 水景的类型与特点 (9)5.1.1 静态水景 (9)5.1.2 动态水景 (10)5.1.3 水体与植物结合的水景 (10)5.2 水景设计原则与方法 (10)5.2.1 设计原则 (10)5.2.2 设计方法 (10)5.3 水景工程与技术 (10)5.3.1 水源及水质处理 (10)5.3.2 水景设施建设 (10)5.3.3 水景维护与管理 (11)第6章绿化种植设计 (11)6.1 绿化种植设计原则 (11)6.1.1 合理布局原则 (11)6.1.2 生态适应性原则 (11)6.1.3 多样性与统一性原则 (11)6.1.4 季相变化原则 (11)6.2 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 (11)6.2.1 植物配置 (11)6.2.2 造景手法 (11)6.3 绿化种植施工与养护 (12)6.3.1 绿化种植施工 (12)6.3.2 绿化养护 (12)第7章景观园林小品设计 (12)7.1.1 景观小品类型 (12)7.1.2 景观小品功能 (12)7.2 景观小品设计原则与手法 (13)7.2.1 设计原则 (13)7.2.2 设计手法 (13)7.3 景观小品施工与安装 (13)7.3.1 施工准备 (13)7.3.2 施工与安装 (13)第8章景观照明设计 (14)8.1 景观照明原理与分类 (14)8.1.1 照明原理 (14)8.1.2 照明分类 (14)8.2 景观照明设计方法与要点 (14)8.2.1 设计方法 (14)8.2.2 设计要点 (15)8.3 景观照明设备与安装 (15)8.3.1 照明设备选型 (15)8.3.2 设备安装 (15)第9章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 (15)9.1 城市公园设计案例分析 (15)9.1.1 案例背景 (15)9.1.2 设计目标 (16)9.1.3 设计策略 (16)9.2 居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16)9.2.1 案例背景 (16)9.2.2 设计目标 (16)9.2.3 设计策略 (16)9.3 校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17)9.3.1 案例背景 (17)9.3.2 设计目标 (17)9.3.3 设计策略 (17)第10章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实施 (17)10.1 施工图设计 (17)10.1.1 施工图设计原则 (17)10.1.2 施工图设计内容 (17)10.2 施工组织与管理 (18)10.2.1 施工组织设计 (18)10.2.2 施工管理 (18)10.3 景观园林工程验收与评价 (18)10.3.1 验收标准与程序 (18)10.3.2 工程评价 (18)第1章绪论1.1 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概述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园艺、建筑、城市规划、环境艺术等多个领域。
园林规划设计含义 ,规划与设计的区别及联系
园林规划设计含义 ,规划与设计的区别及联系
园林规划设计含义
园林规划设计包含园林绿地规划和园林绿地设计两个含义。
园林绿地规划从宏观上讲,是指对未来园林绿地发展方向的设想安排。
主要任务是按照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提出园林绿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规模、速度和投资等。
这种规划是由各级园林行政部门指定的。
由于这种规划是若干年以后园林绿地发展的设想,因此常制定出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近期规划,用以指导园林绿地的建设。
通过规划虽然在时空关系上对园林绿地建设进行了安排,但是这种安排还不能给人们提供一个优美的园林环境。
为此要求进一步对园林绿地进行设计。
所以园林绿地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一定目的和用途,在规划的原则下,围绕园林地形,利用植物、山水、建
筑等园林要素创造出具有独立风格,有机,有力度,有内涵的园林环境,或者说设计就是对园林空间进行组合,创造出一种新的环境。
园林绿地设计的内容包括地形设计、建筑设计、园路设计、种植设计及小品等方面的设计。
另付:“规”者,规划、规矩之意;“划”者,计划、策划之意;“设”者,陈设、设置之意;“计”者,计谋、策略之意。
园林规划设计,就是园林绿地建设之前的筹划谋略,是实现园林美好理想的创作过程,它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和艺术法则的指导。
园林规划设计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如建园的意图和特点,园址现状条件的把握,园林绿地的内容、形式和布局,山水地形的处理方法,出入口与园林铺地的设置,主要园林建筑形式,园林植物的合理选择与配置等。
此外,还要解决好近期和远期,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以及考虑到造价及投资的合理应用,服务经营等有关问题。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描述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项目的位置、规模、功能定位等。
这一部分需要详细说明项目的背景和目标,以及与之相关的区域特点和发展需求。
二、项目目标明确项目的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
宏观目标是指整体规划的目标,如创造宜居的生态环境、提高景区的游客吸引力等;微观目标是指具体的设计要达到的目标,如合理设置景观节点、提高亲水体验等。
三、设计原则制定明确的设计原则,以指导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
常见的设计原则有: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体现人文关怀、注重节约资源、尊重历史文化等。
四、空间组织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合理的空间组织。
包括景点布局、通道设置、景观节点选取等。
需要充分考虑游客的流线,保证景点之间的连贯性和留白的合理性。
五、植被配置根据项目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选择适宜的植被进行配置。
植被的选择需要兼顾美观性、生态性和可持续性。
在植被配置中,可以考虑引入当地特色植物,增加景观的地域特色。
六、景观细部设计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景观的细部设计。
比如,针对景观节点的设计,可以考虑设置座椅、花坛、雕塑等元素,以提供观赏的舒适性;对于通道设计,可以考虑使用石材、木材、花坛等元素,以提供愉悦的步行体验。
七、水体规划如果项目中包含水体,需要进行合理的水体规划。
水体的规划可以包括湖泊、喷泉、小溪等,通过水体的设置,可以提升整个园林景观的魅力和活力。
八、照明设计在夜晚,合理的照明设计可以提升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增加安全性和吸引力。
照明的设计要考虑照明的形式和灯光的色彩,以及与整体规划的协调性。
九、管理与维护制定管理与维护计划,保证规划设计的长期效果。
管理与维护包括景观绿化的养护、设施的维修和场地的保洁等方面。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园林、园林绿地系统的范畴和
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园林规划设计
基本原理进行园林设计和创造
素质目标
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依据和原
则
目录CONTENTS 2.1 绿地的含义和范畴01020304 2.2 绿地的功能
2.3 绿地类型和特征
2.4 绿地指标
05 2.5 绿地规划与布局
2.1 绿地的含义及范畴
21
标题内容
“绿地”,《辞海》释义“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宜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或指“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是人工栽植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均可称为绿地”。
◆城市绿地
◆风景绿地
◆其他绿地
6吸附粉尘,减低对人体的危害。
7杀菌作用。
植物本身的杀菌作用,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例如悬铃木、紫薇、圆柏等。
8降低噪音。
噪音会影响人体健康、情绪、听力,使人容易疲劳。
林带可降低噪音8-15分贝,尤其叶茂植物。
9净化水体。
树木吸收雨水,减少水中的细菌数量,吸收污水池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化学元素等、水葫芦、水葱、荷花等标题容1调节温度。
影响物体表面温度、气温、太阳辐射等
2调节湿度。
调节绿地区域的空气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
3调节气流。
带状绿地可以将夏季季风方向一致时可将城市气流引入城区,冬季可以减低寒风气流,改善气候
4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植物的光合作用10净化土壤。
吸收泥土中的有害物质,净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5吸收有害气体。
如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等,净化
空气
1调节温度。
影响物体表面温度、气温、太阳辐射等
大树底下好乘凉
2调节湿度。
调节绿地区域的空气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据测定,公园的湿
度比其他绿化少的区域高27%,行
道树也能提高相对湿度10%-20%。
城市绿地相对湿度比城市建筑区高
13-22%。
适宜的空气湿度(30-
60%)有益于身体健康。
3调节气流。
带状绿地可以将夏季季风方向一致时可将城市气流引入城区,冬季可以减低寒风气流,改善气候.城市绿地与建筑区存在温差和气压差,空气流动,形成微风(速度可达1米/秒)、凉风环流,从而调节了气温(见下图)。
城市小气候,使人们感到凉爽、湿润、舒适。
园林绿地被称为城市的“绿色空调器”。
4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
O2。
地球上60%的氧气来自森
林。
1hm2园林绿地日吸收近
900kg的二氧化碳,释放
600kg氧气。
25㎡草地或10㎡
树林,可保持空气新鲜。
园林
绿地被称为城市“绿色呼吸
器”。
5吸收有害气体。
如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等,净化空气
HF 氢氟酸:毒性更大,是SO2 的20倍。
SO 2≥ 6 PPm :人感到不舒服
≥10 PPm :难于长时间工作
≥400PPm :人就立即死亡
6吸附粉尘,减低对人体的危害。
树木枝冠茂密,能较大程度地减低风速,控制尘埃飞扬扩散。
园林植物被称为城市的“绿色过滤器”。
1hm2阔叶林一年能吸附灰尘68吨,针叶林可吸附32吨。
城市绿地的空气含尘量是街道的1/3~1/2。
7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附尘埃,进而减少细菌在空气中的传播。
许多植物能分泌一种杀菌素,可杀死细菌、真菌和病毒。
如松和柏的挥发性物质可杀死白喉、肺结核、伤寒等多种病菌。
8树木对声波有散射吸收作用,据统计40m宽的林带可降低噪音10~15dB,10m宽的绿化带可降低噪音20%~30%。
分枝低、枝叶茂盛的乔木减噪效果较好,而叶茂的疏林其减噪效能尤为显著。
因此,园林绿地又称为城市的“绿色消声器”。
9净化水体。
当污水流经绿地时,植物能过滤和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净化水体和土壤。
植物根系也能吸收土壤中有害的物质和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成千百倍增加好气性细菌数量,促使土壤中有机物的迅速分解、转化,不仅净化土壤,改良土壤结构,也提高了土壤肥力。
树木吸收雨水,减少水中的细菌数量,吸收污水池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化学元素等、水葫芦、水葱、荷花等。
10净化土壤。
吸收泥土中的有害物质,净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4为旅游服务,园林绿地均是发展旅游业的优越条件。
5美化城市,丰富城市的建筑轮廓线,达到美化效果6安全防护。
树木中含有大量水分,是空气湿度增大,具有一定的防火功能,不易燃烧,有效阻止火势蔓延。
标题容1创造城市景观,绿地既是城市建设的主体又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
2调节湿度。
调节绿地区域的空气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3文化宣传、科普教育。
名胜古迹的旅游、宣传作用
移动景观
苏州拙政园
内蒙古额济纳旗胡杨树防沙林
西班牙马德里主广场上的彩云装置
2.2绿地的功能--经济效应
1种植果树、如桃树、梨树、杏树等,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可以直接增加经济收入。
2带动园林服务行业,如餐饮、售货、摄影等、既能丰富游园活动,又有经济效益。
西藏林芝桃花
西安古城墙
2.3绿地的类型及特征
0102
0304
公园绿地
提供给市民休息、游览的绿地。
包含街头公园、儿童公园等项目。
生产型绿地
包含苗圃、花圃、卫生防护林等生产基地。
防护型绿地
主要功能是改善城镇的自然条件和卫生条件,尤其有强风的城市。
附属型绿地
指的是某一部门或者单位使用的绿地。
2.3绿地的类型及特征-公园绿地
6体育公园
7
纪念性公园
8
名胜古迹
9带状公园
标题容
1
市级综合公园
2社区公园
3动物园
4
植物园
10
城市广场
5
儿童公园
市级徐州金龙湖宕口公园
街区-广州恩宁路永庆片区微改造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动物园大熊猫馆
徐州植物园
悉尼IanPotter儿童野外游玩花园
北京社区配套运动公园
徐州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陵园
北京颐和园万寿山
瑞典斯德哥尔摩带状滨水码头公园
成都宽窄巷子
北京某中学广场
2.4绿地指标
1城市绿地总面积=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2人均绿地面积m 2/人= 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城镇人口数
3城市绿地率%= 城市绿地总面积X100%城市总用地面积
4城市绿地率%= 市区绿地植物覆盖面积X100%市区用地面积不低于6%
不低于30%
大约30%灌木投影面积和草坪面积不计算在内
2.5绿地规划与布局
城市的规划
1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本原则☐从城市出发,综合规划
☐远近结合,便于实施
☐合理布局,均衡分布
☐功能多样,力求高效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
(1)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概念
(2)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基本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