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不确定度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96.50 KB
- 文档页数:3
测量不确定度报告测量不确定度是度量各种物理量时所估计出来的一种表征结果的不确定程度的指标。
在进行实验测量时,总存在着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仪器的误差、环境条件以及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等等。
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所以在报告中需要说明这些不确定性。
首先,本次测量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实验仪器的误差。
实验仪器的精度决定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此次实验中,使用的仪器是一台电子衡器,其最小刻度为0.01g。
根据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可知其仪器误差为±0.02g。
在测量过程中,每次记录都有一定的误差,所以需要考虑到仪器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其次,环境条件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温度、湿度、气压等环境因素都会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控制这些因素的影响,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保持实验室的稳定温度、湿度等。
另外,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不确定度。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进行了多次重复测量,以尽量减小实验人员自身技术水平对结果的影响。
然而,由于实验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测量结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技术误差。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仪器误差、环境条件和实验人员技术水平等因素。
为了减小不确定度,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重复测量、控制环境条件等。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所以无法完全消除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标准差的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
采用标准差的方法可以度量数据的离散程度,从而获得数据的不确定度。
根据标准差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到该物理量的测量结果为X±ΔX,其中X为测量结果的平均值,ΔX为标准差。
在本次实验中,得到的测量结果为X=10.25g,ΔX=0.11g。
因此,该物理量的测量结果为10.25g±0.11g。
总之,测量不确定度是度量实验结果的一种指标,它反映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程度。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1、评定目的识别实验室定量项目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明确评定方法,给临床检测结果提供不确定度依据。
2、评定依据CNAS-GL05《测量不确定度要求的实施指南》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3、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流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总流程见图一。
图一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总流程4、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4.1建立数学模型4.1.1数学模型根据检验工作原理和程序建立,即确定被测量Y(输出量)与影响量(输入量)X1,X2,…,X N间的函数关系f来确定,即:Y=f(X1,X2,…,X N)建立数学模型时应说明数学模型中各个量的含义和计量单位。
必须注意,数学模型中不能进入带有正负号(±)的项。
另外,数学模型不是唯一的,若采用不同测量方法和不同测量程序,就可能有不同的数学模型。
4.1.2计算灵敏系数偏导数Y/x i=c i称为灵敏系数。
有时灵敏系数c i可由实验测定,即通过变化第i个输入量x i,而保持其余输入量不变,从而测定Y的变化量。
4.2不确定度来源分析测量过程中引起不确定度来源,可能来自于:a、对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b、复现被测量定义的方法不理想;c、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量的样本不能完全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d、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境条件的测量和控制不完善;e、对模拟式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差(偏移);f、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能(如灵敏度、鉴别力阈、分辨力、死区及稳定性等)的局限性;g、赋予计量标准的值或标准物质的值不准确;h、引入的数据和其它参量的不确定度;i、与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有关的近似性和假定性;j、在表面上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被测量在重复观测中的变化。
4.3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评定4.3.1A类评定--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所作的评估a对输入量X I进行n次独立的等精度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为:x1,x2,…x n。
不确定度报告不确定度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本次不确定度实验的目的是要计算出一个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并计算出相应的不确定度。
二、试验方法1. 实验仪器:提供了一个直线回归的软件,并且计算具有线性关系的两种量的最佳拟合直线。
2. 实验操作:输入实验数据,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拟合。
三、数据处理根据实验要求,我们选择了十个数据点进行计算。
根据实验软件提供的功能,我们得到了线性拟合的最佳拟合直线。
四、不确定度计算1. 斜率的不确定度计算:通过实验软件得到的最佳拟合直线的斜率为a,可以使用公式σa=S/√Σ(xi-<x>)^2的形式进行计算。
其中,S表示拟合直线到各个数据点的距离之和,xi表示每个数据点的x坐标,<x>表示数据点x坐标的均值。
2. 截距的不确定度计算:与斜率的不确定度计算类似,可以使用公式σb=σa√Σx^2/n的形式进行计算。
其中,n表示数据点的个数。
五、结果分析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了最佳拟合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数值,并且计算出了相应的不确定度。
在进行结果分析时,我们需要考虑到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六、结论通过实验计算,我们得到了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并且计算出了相应的不确定度。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实验条件下,该直线的斜率为a,截距为b,不确定度分别为σa和σb。
七、实验问题和改进在进行实验时,我们可能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数据采集和计算的不准确性。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增加数据采集的次数,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2. 提高数据采集的精度,通过使用更精确的测量仪器或方法来减小系统误差的影响。
3. 进行多次实验并取平均值,以进一步减小误差。
八、实验感想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学习到了如何计算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并且了解到了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
实验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让我们更加注意了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数据的精确性。
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提醒我们要对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评价和解释,同时也提醒我们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数据的可靠性和实验方法的合理性。
不确定度计算2、不确定度各分量的评定根据测量步骤可知,测量氨氮质量的不确定度来源有几个方面,一是由标准曲线配制所产生的不确定度,二是测试过程所产生的不确定度。
按《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对于只涉及积或商的模型,例如:c N=m/v,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式中,u(c)为质量m和体积v的合成标准测量不确定度,mg/L;u(m)为质量m的标准测量不确定度,ug;u(v)为体积v的标准测量不确定度,mL。
2.1 取样体积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u rel(v)所取水样用50mL单标线吸管移取。
查JJG 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A级50mL 单标线吸管的容量允差为0.05mL,根据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规定,标定体积为三角分布,则容量允差引入的不确定度为:u(△V)=0.050/√6 。
根据制造商提供的信息,吸量管校准温度为20℃,设实验室内温度控制在±5℃范围内波动,与校准时的温差为5℃,由膨胀系数(以水的膨胀系数计算)为2.1×10-4/℃得到50mL水样的标准不确定度为(假定为均匀分布):2.2重复性测定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u rel(rep)采用A类方法评定,与重复性有关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均包含其中。
对某水样进行7次重复性测定,所得结果如下:1.33、1.35、1.34、1.34、1.35、1.38、1.35mg/L,平均值1.35 mg/L。
重复测量数据的标准不确定度为:2.3 铵(以氮计)的绝对量m引入的不确定度u rel(m)配制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u rel(1)a.) 标准贮备液的不确定度u rel(1-1):包括纯度、称量、体积及摩尔质量计算4个部分,其中,摩尔质量计算不确定度可省略不计(与其它因素相比,其对标准浓度计算相差1-2个数量级)。
纯度p:按供应商提供的参考数据,分析纯氯化铵[NH4Cl]纯度为≥99.5%,将该不确定度视为矩形分布,则标准不确定度为u(p) =0.5/√3=28.9×10-4;称量m:经检定合格的天平最大允许误差±0.1mg,将该不确定度视为矩形分布,标准偏差为0.058mg,称量3.819g时的相对标准偏差为u(m) =0.152×10-4;体积v:影响体积的主要不确定度有校准及温度。
氨氮检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一、什么是氨氮?氨氮是指水中的氨和铵离子(NH4+)和游离氨(NH3)的总含量,是水质污染的紧要指标之一、氨氮含量过高会对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例如引起水藻过度生长,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生态平衡等。
二、氨氮检测的常见问题1.检测结果不精准氨氮检测结果不精准的原因可能是样品处理、仪器故障或操作不规范等。
例如,样品中含有大量悬浮颗粒或有机物,会影响检测结果;仪器不正确校准也会导致结果不精准;错误的操作也会影响结果的牢靠性。
2.样品污染在采集、处理和存储样品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不干净的容器或工具、污染源等因素导致样品污染,从而影响氨氮检测的精准性。
3.仪器操作不娴熟操作人员不娴熟可能会造成仪器故障、操作错误等情况,影响检测结果的精准性。
例如,使用仪器时不依照说明书操作、操作步骤不规范、仪器没有正确或适时清洗等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牢靠性。
三、氨氮检测的解决方案1.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可以有效降低操作不规范和其他问题造成的检测结果不精准的情况。
例如,在使用氨氮检测仪器时,应当经过培训和考试,保证能正确使用仪器和操作步骤规范。
2.选择合适的氨氮检测仪器选择合适的氨氮检测仪器,可以更加精准和便利地进行检测工作。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不同的氨氮检测仪器,如针式检测仪、分光光度计、电化学方法等,可以依据实际检测需求和样品类型选择合适的仪器。
3.样品的正确处理和保存对于不同类型的样品,需要接受不同的处理方法和保存方式。
例如,对于含有大量有机物的样品,需要进行曝气处理,提高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利用氨氮检测仪器检测后,须立刻处理和保存样品,以避开样品连续发生反应从而影响检测结果。
4.严格的质量掌控在检测过程中严格遵守质量掌控程序,可以大大降低样品污染、仪器故障等问题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例如,利用标准品和平行样品进行质量掌控,实现样品的质量管理和掌控。
四、总结氨氮检测是水质检测的紧要一环,可有效维持水质生态平衡稳定。
水中氨氮的检测方法比较分析同时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度法、DR2800水杨酸盐法和纳氏(Nessler)法对饮用水中的氨氮含量进行检测,对比三种方法的不同点、准确度、精密度、简便快速性和环保性。
标签:氨氮检测;方法比较;分析1引言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
废水中的氨氮本身对水源环境的危害是巨大的,氨氮和水源接触就会造成水源的污染,尤其是水流速度较慢的河流。
我们经常会在水体中看到大量的藻类出现,这些藻类在氨氮的作用下生长繁殖速度会加快,造成水体缺氧,影响水中动植物的生存,同时也会造成水体污染。
水中氨氮的含量是生活饮用水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检验指标,水中的氨氮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亚硝酸盐,如果长期饮用,水中的亚硝酸盐将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亚硝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
因此,对于水体中氨氮含量的检测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围绕水体中氨氮检测方法进行分析介绍,通过对比常见的几种检测方法来寻求最佳的检测方式。
2水中氨氮检测方法及基本原理水中氨氮的测定方法,通常我们了解到的有国标GB5749中的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酚盐分光光度法、水杨酸盐分光光度法、此外还有HACH的DR2800分光光度法、气相分子吸收法、电极法等。
目前最常用的测定方法是钠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稳定性好,准确度高,但是纳氏试剂中含有毒化合物,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其次是使用DR2800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同样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在采样现场显色带回实验室测定的优点。
已在国内卫生化学检验中推广应用。
2.1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应生成黄至棕色的化合物,此化合物的颜色在410- 425 nm 的波长范围内有强烈吸收。
通过吸光度与浓度之间成线性关系可求得水样的氨氮浓度。
2.2 DR2800分光光度法2.2.1水杨酸盐法:氨组分与氯组合,形成单氯胺。
2、不确定度各分量的评定根据测量步骤可知,测量氨氮质量的不确定度来源有几个方面,一是由标准曲线配制所产生的不确定度,二是测试过程所产生的不确定度。
按《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对于只涉及积或商的模型,例如:C N=m/v,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㈣12 工「"(¥)—-\\[ ------- J + L—Jc \ m v式中,u(c)为质量m和体积v的合成标准测量不确定度,mg/L ;u(m)为质量m的标准测量不确定度,ug;u(v)为体积v的标准测量不确定度,mLo2.1取样体积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u rel(V)所取水样用50mL单标线吸管移取。
查JJG 196— 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A级50mL单标线吸管的容量允差为0.05mL,根据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规定,标定体积为三角分布,则容量允差引入的不确定度为:u(△ V)=0.050/ V6。
根据制造商提供的信息,吸量管校准温度为20C,设实验室内温度控制在土5C范围内波动,与校准时的温差为5C,由膨胀系数(以水的膨胀系数计算)为2.1X 10-4/C得到50mL水样的标准不确定度为(假定为均匀分布):= 50.00x2.1x 10~4 x 5/ = 0.03ImLw)综合以上两项,则:u(r}= =/o.021’+ 0.031’ = 0,038(wZ)取样体积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为:打 =打/ 50 = 0.038/5。
= 7.6 x 1 O'42.2重复性测定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U rel(rep)采用A类方法评定,与重复性有关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均包含其中。
对某水样进行7次重复性测定,所得结果如下: 1.33、1.35、1.34、1.34、1.35、1.38、1.35mg/L,平均值 1.35mg/L。
重复测量数据的标准不确定度为:X(x t-x)5 = [I ------------ = 0.0060| — 1)因此,重复测量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明二&0060/1.35 二0.004452.3铉(以氮计)的绝对量m引入的不确定度U rel(m)2.3.1配制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U rel(1)a. )标准贮备液的不确定度U rel(1 -1):包括纯度、称量、体积及摩尔质量计算4个部分,其中,摩尔质量计算不确定度可省略不计(与其它因素相比,其对标准浓度计算相差1-2个数量级)。
氨氮试验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氨氮试验是一项常见的环境水质检测手段,通过测定水样中氨氮的含量,来判定水质是否污染。
然而,在进行氨氮试验时,常常会碰到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供给解决方法。
一、氨氮试验常见问题1. 试验结果不精准在进行氨氮试验的过程中,若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如检测到的氨氮含量过高或过低,则说明试验显现了误差。
这种误差可能是由于试验中一样或多样的步骤操作不当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试剂的质量问题。
2. 试验结果波动较大在进行氨氮试验时,有时会发觉试验结果波动较大,即连续多次试验结果有明显的差异,这种波动与试验条件的稳定性有关。
试验条件不稳定,如温度、酸碱度等变化,可能会导致试验结果波动过大。
3. 试验过程中显现颜色异常氨氮试验中,显现色泽异常或变深或变浅的情况,通常是由于操作不当或试剂显现了质量问题。
若试剂的颜色异常或显现沉淀,往往会影响试验结果的精准性。
二、氨氮试验的解决方法1. 试验结果不精准的解决方法针对氨氮试验结果不精准的问题,需要对试验步骤进行检查和分析,找出导致试验误差的原因。
可以进行项项检查,比如,检查样品的采集和保存方法、试验试剂是否符合规格要求等。
同时,还可以对试剂的质量进行检测和校正。
2. 试验结果波动较大的解决方法为了解决试验结果波动较大的问题,需要保证试验条件的稳定性。
针对不同的试验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掌控,比如在试验室内安装恒温装置来稳定温度,掌控试验室中的气流以确保试验过程不受外界影响等。
3. 试验过程中显现颜色异常的解决方法若在氨氮试验中发觉颜色异常,应立刻检查操作是否符合要求,特别注意试验试剂的使用。
对于显现颜色异常的试剂,通常需要更换,以确保试验结果的精准性。
三、氨氮试验注意事项为了确保氨氮试验的精准性和牢靠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处理样品前,应对样品进行充分筛选和准备,保证样品的质量符合试验要求。
2. 选择适当的仪器及试剂,确保仪器的精度和试剂的质量符合试验需求。
土壤氨氮的测定HJ 634-2012氯化钾溶液提取-分光光度法方法验证报告1、目的通过对实验人员、设备、物料、方法、环境的能力确认,验证实验室均已达到各种要求,具备开展此实验的能力。
2、方法简介氯化钾溶液提取土壤中的氨氮,在碱性条件下,提取液中的氨离子在有次氯酸根离子存在时于苯酚反应生成蓝色靛酚染料,在630nm波长具有最大吸收。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氨氮浓度与吸光度值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3、仪器设备及药品验证情况3.1使用仪器设备:SP-722分光光度计、恒温水域振荡器、离心机、500ml聚乙烯瓶、5mm样品筛、比色管100ml、容量瓶200ml/1000ml、移液管1ml/2ml/5ml、烧杯1000ml/200ml、电子天平。
3.2设备验证情况设备验收合格。
4、环境条件验证情况4.1环境条件:15℃-35℃4.2目前对环境的设施和监控情况天平室环境指标:温度:25℃;湿度55%。
4.3环境验证条件符合要要求5、人员能力验证5.1该项目人员配备情况有二名以上符合条件的实验人员。
5.2人员培训及考核情况通过培训,考核合格,相关记录见人员技术档案。
6、标准物质及试剂验证情况6.1方法所需标准(物质)溶液及试剂情况6.1表6.2配备情况6.2表7、方法验证情况7.1方法要求7.11检出限:方法检出限为0.10mg/kg。
精密度:方法无要求准确度:加标回收率在80.9%-105%7.2目前该项目本实验的精密度、检出限、准确度的实际水平。
7.21精密度表7.21测得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1.00%。
7.22准确度在已知浓度为0.321mg/L的样品中加入0.20ml的浓度为10.00mg/l 的氨氮标准溶液,总体积10.00ml.加标后测定的结果如下表:7.22加标回收率测定结果表测得加标回收率为85.0%,在80.9%-105%之间合格。
7.23检出限7.23空白测定结果表得出检测限为0.006 mg/L,换算得0.0012mg/kg小于0.010 mg/kg,验证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