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沪科版第三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107.00 KB
- 文档页数:9
3.3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1.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如5x +3y =34就是二元一次方程. 注意:“一次”指的是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而不是指某个未知数的次数.不要把2xy +2=4,2x +y =5误当成二元一次方程,实际上2xy +2=4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2,而2x+y =5中2x不是整式,我们将会在后面的学习中遇到它.(2)二元一次方程组①联立在一起的几个方程,称为方程组.②由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起来得到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实际上,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两个方程中可以有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个数也可以超过两个,同一个字母必须代表同一数值,这样才能组合在一起.如下列方程组都是二元一次方程组:⎩⎪⎨⎪⎧x +5y =1,y -3=0,⎩⎪⎨⎪⎧x =2,y =-3,⎩⎪⎨⎪⎧x -y =1,x +3y =9,2x -y =4.【例1-1】 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是( ). ①2x +3y =5;②xy =1;③3x -y2=1;④2⎝ ⎛⎭⎪⎫m -23+1=14m -2;⑤1-2m 3=n ; ⑥1-23m =n ;⑦y =2x -3;⑧s =12vt.A .1B .2C .3D .4解析:题中①③⑤⑦都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1,因此它们4个是二元一次方程,②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2,④是一元一次方程,⑥不是整式方程,⑧含有3个未知数,因此它们都不是二元一次方程,故应选D.答案:D【例1-2】 下列方程组中,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x =2y +1,3x -4z =6B .⎩⎪⎨⎪⎧x -y =1,x +y =4C .⎩⎪⎨⎪⎧x +y =5,x =5D .⎩⎪⎨⎪⎧x 2+y2=2y ,y =23x解析:本题应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定义来判断,选项A 中每一个方程虽然都是一次方程,但是未知数的个数有三个,故否定A ;选项B ,D 只含有两个未知数且都是一次方程,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故都是二元一次方程组;选项C 中的第二个方程虽然是一元一次方程,但方程组中的第一个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故它们也能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所以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A.答案:A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每个方程都成立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如⎩⎪⎨⎪⎧x =12,y =5既是方程x +y =17的解又是方程5x +3y =75的解,这时我们就说⎩⎪⎨⎪⎧x =12,y =5是二元一次方程组⎩⎪⎨⎪⎧x +y =17,5x +3y =75的解.谈重点 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实质上是组成方程组的每个二元一次方程的公共解,也就是说,方程组的解一定是组成此方程组的每个方程的解,而组成此方程组的每个方程的解却不一定是方程组的解.(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是一对数值,必须用大括号合在一起.【例2】 二元一次方程组⎩⎪⎨⎪⎧2x +y =2,①-x +y =5②的解是( ).A.⎩⎪⎨⎪⎧ x =1y =6B.⎩⎪⎨⎪⎧ x =-1y =4C.⎩⎪⎨⎪⎧ x =-3y =2D.⎩⎪⎨⎪⎧x =3y =2解析:选项A ,将⎩⎪⎨⎪⎧x =1,y =6代入方程①,左边=2×1+6=8,右边=2,左边≠右边,所以⎩⎪⎨⎪⎧x =1,y =6不是方程组的解;选项B ,将⎩⎪⎨⎪⎧x =-1,y =4代入方程①得,左边=2×(-1)+6=4,右边=4,左边=右边,所以⎩⎪⎨⎪⎧x =-1,y =4是方程①的解,将⎩⎪⎨⎪⎧x =-1,y =4代入方程②得,左边=-(-1)+4=5,右边=5,左边=右边,所以⎩⎪⎨⎪⎧x =-1,y =4是方程②的解,所以⎩⎪⎨⎪⎧x =-1,y =4是二元一次方程组⎩⎪⎨⎪⎧2x +y =2,①-x +y =5②的解;按照以上方法对选项C ,D 加以判断,都不是方程组的解,故应选B.答案:B 3.代入消元法 (1)消元思想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两个未知数,可以消去其中的一个未知数,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这样,我们就可以先求出一个未知数,然后再求出另一未知数.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思想,叫做消元思想.(2)代入消元法的概念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个方程中求出某一个未知数的表达式(即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把它“代入”另一个方程,进行求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解技巧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用代入法解方程组一般将系数较小的方程变形,且用系数较大的未知数表示系数较小的未知数.(2)当方程组中有一个方程的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是1或有一个方程的常数项是0时,一般用代入法来解.(3)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①从方程组中选定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进行变形,用含有x (或y )的代数式表示y (或x ),即变成y =ax +b (或x =ay +b )的形式;②将y =ax +b (或x =ay +b )代入另一个方程(不能代入原变形方程)中,消去y (或x ),得到一个关于x (或y )的一元一次方程;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 (或y )的值;④把x (或y )的值代入y =ax +b (或x =ay +b )中,求y (或x )的值; ⑤用“{”联立两个未知数的值,得到方程组的解. 谈重点 运用代入法需注意的问题运用代入法时,将一个方程变形后,必须代入另一个方程,否则就会得出“0=0”的形式,求不出未知数的值.【例3-1】 已知方程x -2y =6,用x 表示y ,则y =__________;用y 表示x ,则x =__________.解析:(1)因为x -2y =6,移项,得x -6=2y ,两边都除以2,得12x -3=y ,即y =12x-3;(2)因为x -2y =6,移项,得x =6+2y .答案:12x -3 6+2y【例3-2】 解方程组⎩⎪⎨⎪⎧3x -5y =6,①x +4y =-15.②分析:观察方程组中的每个方程,发现第二个方程中的x 的系数为1,所以选择将其变形,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得x =-15-4y ,然后把x =-15-4y 代入第一个方程,求出y 的值,再把y 的值代入变形后的方程x =-15-4y 中,求出x 的值.解:由②,得x =-15-4y ,③ 把③代入①,得3(-15-4y )-5y =6, 解得y =-3,把y =-3代入③,得x =-3.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x =-3,y =-3.4.加减消元法 (1)加减消元法的概念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2)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仍然是“消元”.第一步:在所解的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如果某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可以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消去这个未知数;如果未知数的系数相等,可以直接把两个方程的两边相减,消去这个未知数.第二步:如果方程组中不存在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那么应选出一组系数(选最小公倍数较小的一组系数),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一个系数是另一个系数的整数倍,该系数即为最小公倍数),然后将原方程组变形,使新方程组的这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都等于原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再加减消元.第三步:对于较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应先化简(去分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通常要把每个方程整理成含未知数的项在方程的左边,常数项在方程的右边的形式,再作如上加减消元的考虑.析规律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1)当两个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或成整数倍时,用加减法较简便. (2)通过两个方程相减消去未知数比通过两个方程相加消去未知数更易出错,所以一般是将两个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化成互为相反数,然后相加消去一个未知数.【例4】 解方程组:⎩⎪⎨⎪⎧3x +2y =5,①2x -y =8.②分析:经观察发现,①和②中y 的系数是倍数关系,若将方程②×2,可使两个方程中y 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再将两方程相加,便可消去y ,只剩关于x 的方程,问题便很容易解决了.解:将方程②×2,得 4x -2y =16,③ ③+①,得 7x =21, 解得x =3. 把x =3代入②,得 2×3-y =8,y =-2.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x =3,y =-2.5.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策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就在于将“二元”转化为“一元”,如何消元,要根据系数特点合理选择使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关键要在根本上把握方程组的系数特点,若遇到不能直接看出系数特点的,应该先化简,化简后系数的特点比较明显.对于不能直接运用消元法的方程组,应通过观察,找到一个系数较小的,利用等式性质,通过扩大相应倍数变成具有相同系数或互为相反数的系数,然后再使用加减法来解决问题.(1)对于一般形式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用代入法求解关键是选择哪一个方程变形,消什么元,选取的恰当往往会使计算简单,而且不易出错.选取的原则是:①选择未知数的系数是1或-1的方程;②常数项为0的方程;③若未知数的系数都不是1或-1,选系数的绝对值较小的方程;④方程组中某一未知数的系数成整数倍,选择小系数方程.(2)对于一般形式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用加减消元法求解关键是选择消什么元,选取的恰当往往会使计算简单,而且不易出错.选取的原则是:①选择系数是1或-1的未知数;②若未知数系数都不是1或-1,选系数的绝对值较小的未知数;③选方程组中系数成整数倍的未知数.【例5-1】 解方程组:⎩⎪⎨⎪⎧3x -1y +5,5y -13x +5.分析:通过观察,发现方程组比较复杂,因此应先化简,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化为⎩⎪⎨⎪⎧3x -y =8,5y -3x =20,通过观察决定使用加减法来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往往需要对原方程组变形,在移项时要特别注意符号的改变.解:原方程组化简,得⎩⎪⎨⎪⎧3x -y =8,①5y -3x =20.②①+②,得4y =28,y =7.把y =7代入①得3x -7=8,解得x =5.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x =5,y =7.【例5-2】 解方程组:⎩⎪⎨⎪⎧53x +47y =112,①47x +53y =88.②分析:本题不仅没有系数是1的未知数,而且也没有一个未知数的系数较简单.经过观察发现,若将两个方程相加,得出一个x ,y 的系数都是100、常数项是200的方程100x +100y =200,两边都除以100,得x +y =2,而此方程x +y =2与方程组中的①和②都同解.这样,用这个方程与原方程组中任何一个方程组成方程组,此时求解就使问题变得比较简单了.解:①+②,得100x +100y =200, 化简,得x +y =2, ③于是原方程变为⎩⎪⎨⎪⎧53x +47y =112,①x +y =2,③由③,得x =2-y , ④把④代入①,得53(2-y )+47y =112, 106-53y +47y =112,-6y =6,所以y =-1. 把y =-1代入④,得x =3,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x =3,y =-1.6.构造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1)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求方程中的待定系数的值.我们知道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通常是把方程组的解代入原方程,即可通过变形求出未知系数的值.例如⎩⎪⎨⎪⎧x =1,y =1是方程组⎩⎪⎨⎪⎧x +y =a ,x -y =b 的解,把⎩⎪⎨⎪⎧x =1,y =1代入方程组可得a =2,b=0.(2)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后,同学们应从前面所学的内容中挖掘涉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隐含条件,构造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许多问题,从而达到既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如同类项的概念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真正理解概念,利用概念中的相关词语列出关系式.(3)同解问题,两个方程组的解相同,其实就是说这两个方程组的解是这两个方程组中四个二元一次方程的公共解.解技巧 用整体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当我们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代入原方程后,通常得到关于未知系数的新的方程组,但有时可以不解方程组,整体代入求解.【例6-1】 已知2ay +3b 3x和-3a 2x b 8-2y 是同类项,则x =__________,y =__________.解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可知,若2a y +3b 3x和-3a 2x b 8-2y 是同类项,则必有y +3=2x ,3x=8-2y ,将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组成方程组⎩⎪⎨⎪⎧2x =y +3,3x =8-2y ,即可求出x =2,y =1. 答案:2 1【例6-2】 已知⎩⎪⎨⎪⎧x =2,y =1是方程组⎩⎪⎨⎪⎧2xm -1y =2,nx +y =1的解,则m +n 的值是__________.解析:因为⎩⎪⎨⎪⎧x =2,y =1是方程组⎩⎪⎨⎪⎧2x m -1y =2,①的解,nx +y =1②所以⎩⎪⎨⎪⎧ x =2,y =1同时满足方程①和方程②,将⎩⎪⎨⎪⎧x =2,y =1分别代入方程①和方程②,可得⎩⎪⎨⎪⎧4+m -1=2,③2n +1=1.④由③和④可分别求出m ,n 的值为⎩⎪⎨⎪⎧m =-1,n =0.所以m +n =-1+0=-1. 答案:-1【例6-3】 已知方程组⎩⎪⎨⎪⎧ax -by =4,ax +by =6与方程组⎩⎪⎨⎪⎧3x -y =5,4x -7y =1的解相同,求a ,b的值.解:解方程组⎩⎪⎨⎪⎧3x -y =5,4x -7y =1得⎩⎪⎨⎪⎧x =2,y =1.把⎩⎪⎨⎪⎧x =2,y =1代入方程组⎩⎪⎨⎪⎧ax -by =4,ax +by =6,得⎩⎪⎨⎪⎧2a -b =4,2a +b =6,解这个方程组,得⎩⎪⎨⎪⎧a =52,b =1.7.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有无数组解,但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整数解是有限的. 一般应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列出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应当是有限的.因为我们必须保证其解有意义.析规律 注重实际问题中的隐含条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常隐含着一个条件:(1)数量的取值为正整数;(2)最终的答案可能不止一个,只要符合条件即可.【例7】 甲种书每本3元,乙种书每本5元,38元可买两种书各几本? 分析:先根据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再求其正整数解. 解:设甲种书买x 本,乙种书买y 本,根据题意得 3x +5y =38(x ,y 都是正整数). 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为x =38-5y3,当y =1时,x =11; 当y =4时,x =6; 当y =7时,x =1. 原方程所有的正整数解为⎩⎪⎨⎪⎧x =1,y =7,⎩⎪⎨⎪⎧x =6,y =4,⎩⎪⎨⎪⎧x =11,y =1.答:甲、乙两种书可分别买1本和7本或6本和4本或11本和1本. 8.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1)解实际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题意,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这里的相等关系应是一个或几个,正确的列出一个(或几个)方程,再组成方程组.(2)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常遇到隐含的等量关系,如:和、差、倍、分问题;行程问题;调配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形积问题等等.我们在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时,要注意充分挖掘这些关系.【例8】 某高校共有5个大餐厅和2个小餐厅,经过测试:同时开放1个大餐厅、2个小餐厅,可供1 680名学生就餐;同时开放2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可供2 280名学生就餐.求1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分别可供多少名学生就餐?解:(1)设1个大餐厅可供x 名学生就餐,1个小餐厅可供y 名学生就餐,则根据题意,得⎩⎪⎨⎪⎧x +2y =1 680,2x +y =2 280.解这个方程组,得⎩⎪⎨⎪⎧x =960,y =360.答:1个大餐厅可供960名学生就餐,1个小餐厅可供360名学生就餐.。
第3课时应用二元一次方程鸡兔同笼一、单选题1.现用190张铁皮做盒子,每张铁皮做8个盒身或做22个盒底,而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个盒子,设用x张铁皮做盒身,y张铁皮做盒底,则可列方程组为()A.1902822x yx y+=⎧⎨⨯=⎩B.1902228x yy x+=⎧⎨⨯=⎩C.2190822y xx y+=⎧⎨=⎩D.21902822y xx y+=⎧⎨⨯=⎩2.小亮问老师有多少岁了,老师说:“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4岁,你到我这么大时,我就40岁了.”求小亮和老师的岁数各是多少?若设小亮和老师的岁数分别为x岁和y岁,则可列方程组()A.440x y xy x y-=-⎧⎨-=-⎩B.440x yx y-=⎧⎨+=⎩C.440x yy x-=⎧⎨-=⎩D.440x x yy x y-=-⎧⎨-=-⎩3.学校八年级师生共468人准备乘车到兰山教育实践基地参加研学活动,现已预备了49座和37座两种客车共10辆,刚好坐满,设49座客车x辆,37座客车y辆,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组()A.103749468x yx y+=⎧⎨+=⎩B.104937468x yx y+=⎧⎨+=⎩C.468493710x yx y+=⎧⎨+=⎩D.468374910x yx y+=⎧⎨+=⎩4.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盈不足”一章中记载:“今有大器五小器一容三斛,大器一小器五容二斛,问大小器各容几何”.意思是:有大小两种盛酒的桶,已知5个大桶加上1个小桶可以盛酒3斛,1个大桶加上5个小桶可以盛酒2斛.问1个大桶、1个小桶分别可以盛酒多少斛?设1个大桶盛酒x斛,1个小桶盛酒y斛,下列方程组正确的是().A.5352x yx y+=⎧⎨+=⎩B.5253x yx y+=⎧⎨+=⎩C.53125x yx y+=⎧⎨+=⎩D.35251x yx y+=⎧⎨+=⎩5.已知甲校原有1016人,乙校原有1028人,寒假期间甲、乙两校人数变动的原因只有转出与转入两种,且转出的人数比为1:3,转入的人数比也为1:3.若寒假结束开学时甲、乙两校人数相同,问:乙校开学时的人数与原有的人数相差多少()A.6 B.9 C.12 D.186.某农户,养的鸡和兔一共80只,已知鸡和兔的腿数之和为230条,则鸡的只数比兔多多少只() A.14只B.10只C.8只D.以上都不对7.10年前,小明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6倍,10年后,小明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2倍,小明和他妈妈现在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岁?若设小明和他妈妈现在分别是x岁和y岁,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为()A.106(10)102(10) y xy x+=+⎧⎨-=-⎩B.106(10)102(10) y xy x-=-⎧⎨+=+⎩C.106(10)102(10) y xy x-=+⎧⎨+=-⎩D.102(10)106(10) y xy x-=-⎧⎨+=+⎩8.某纸盒厂有工人49名,生产带盖纸盒,每个工人每小时生产24个盒身或18个盒盖,若生产的纸盒恰好配套,则应分配生产盒身和盒盖的人数分别为()A.21,28 B.28,21 C.20,29 D.19,309.某校150名学生参加竞赛,平均分为55分,其中及格学生平均分为77分,不及格学生平均分为47分,则不及格学生的人数为()A.49B.101C.40D.11010.笼子里装有鸡和兔,头共有25个,脚共有90只,则()A.鸡20只,兔5只B.鸡5只,兔20只C.鸡10只,兔15只 D.鸡15只,兔10只11.某校八年级共有学生160人,已知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2倍少50人,设男生、女生的人数分别为x、y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是()A.160250x yy x+=⎧⎨=+⎩B.160250x yy x+=⎧⎨=-⎩C.160250x yx y+=⎧⎨=+⎩D.160250x yx y+=⎧⎨=-⎩12.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1,若将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字对调,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小9,设个位上的数字为x,十位上的数字为y,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A.110109x yx y y x-=⎧⎨+=++⎩B.110109x yy x x y-=⎧⎨+=++⎩C.110109y xx y y x-=⎧⎨+=++⎩D.110109y xy x x y-=⎧⎨+=++⎩13.某中学生足球联赛8轮(即每队平均赛8场),胜一场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在这次足球联赛中,某队踢平的场数是所负场数的2倍,共得17分,则该队胜的场数是()A.5场B.4场C.3场D.2场14.一些2分与5分的硬币共299分,其中2分的个数是5分个数的4倍,5分的有________个.A.22 B.23 C.24 D.2515.鸡兔同笼共9只,腿26条,则鸡___________只,兔___________只.16.某车间有660名工人,生产某种由一个螺栓和两个螺母构成的配套产品,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4个或螺母20个,应安排______________人生产螺母,才能使生产出的螺栓和螺母刚好配套.17.《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算书,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其中卷八方程[七]中记载:“今有牛五、羊二,直金十两.牛二、羊五,直金八两.牛、羊各直金几何?”题目大意是:5头牛、2只羊共值金10两.2头牛、5只羊共值金8两.每头牛、每只羊各值金多少两?设1头牛值金x 两,1只羊值金y两,则可列方程组为_________.18.《张丘建算经》是一部数学问题集,其内容、范围与《九章算术》相仿.其中提出并解决了一个在数学史上非常著名的不定方程问题,通常称为“百鸡问题”:“今有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凡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母、雏各几何.”(译文:公鸡每只值五文钱,母鸡每只值三文钱,小鸡每三只值一文钱,现在用一百文钱买一百只鸡,问这一百只鸡中,公鸡、母鸡、小鸡各有多少只?)若买得公鸡和母鸡之和不超过20只,且买得公鸡数不低于母鸡数,则此时买得小鸡_____只.19.某体育器材店有A、B两种型号的篮球,已知购买3个A型号篮球和2个B型号篮球共需310元,购买2个A型号篮球和5个B型号篮球共需500元.(1)A、B型号篮球的价格各是多少元?(2)某学校在该店一次性购买A、B型号篮球共96个,总费用为5700元,这所学校购买了多少个B型号篮球?20.列方程组解应用题:中国新型量子计算机“九章”,在实现“高斯玻色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时,“九章”只用了1分钟,现在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要算上一亿年.而《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数学书.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大意是:有几个人一起去买一件物品,如果每人出8元,则多了3元;如果每人出7元,则少了4元钱,问有多少人?该物品价值多少元21.学校里有两种类型的宿舍30间,大宿舍住8人,小宿舍住5人,该校198名学生住满30间,问大小宿舍各多少间?22.某公司要把240吨矿石运往A、B两地,现用大、小两种货车共20辆,恰好能一次性装完这批矿石.已知这两种货车的载重量分别为15吨/辆和10吨/辆,求这两种货车各用多少辆?23.新冠疫情暴发,某社区需要消毒液3250瓶,医药公司接到通知后马上采购两种专用装箱,将消毒液包装后送往该社区.已知一个大包装箱价格为5元,可装消毒液10瓶;一个小包装箱价格为3元,可装消毒液5瓶.该公司采购的大小包装箱共用了1700元,刚好能装完所需消毒液.求该医药公司采购的大小包装箱各是多少个?24.某旅馆的客房有三人间和两人间两种.三人间每人每天80元,两人间每人每天100元,一个50人的旅游团到该旅馆住宿,租住了若干客房,且每个房间正好住满,一天共花去住宿费4520元,两种客房各租住了多少间?25.父亲两次将100斤粮食分给兄弟俩,第一次分给哥哥的粮食等于第二次分给弟弟的2倍,第二次分给哥哥的粮食是第一次分给弟弟的3倍,求两次分粮食中,哥哥、弟弟各分到多少粮食?26.某工厂用如图①所示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板做成如图②所示的A,B两种长方体形状的无盖纸盒.现有正方形纸板140张,长方形纸板360张,刚好全部用完,问能做成多少个A型盒子?多少个B型盒子?(1)根据题意,甲和乙两同学分别列出的方程组如下:甲:214043360x yx y+=⎧⎨+=⎩,乙:140343602x yx y+=⎧⎪⎨+=⎪⎩,根据两位同学所列的方程组,请你分别指出未知数x,y表示的意义:甲:x表示,y表示;乙:x表示,y表示.(2)求出做成的A型盒子和B型盒子分别有多少个(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27.金堂赵镇某旅馆的客房有三人间和两人间两种,三人间每人每天40元,两人间每人每天50元.国庆节期间,一个48人的外地旅游团到该旅馆住宿,租住了若干客房,且每个客房正好住满,一天共花去住宿费2160元.求两种客房各租住了多少间?28.某学校共有5个一样规模的大餐厅和3个一样规模的小餐厅,经过测试,若同时开放3个大餐厅2个小餐厅,可供3300名学生就餐.若同时开放2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可供2100名学生就餐.求1个大餐厅和1个小餐厅分别可供多少名学生就餐?29.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某校八年级师生共466人准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现已预备了,A B两种型号的客车共10辆,每辆A种型号客车坐师生49人,每辆B种型号客车坐师生37人,10辆客车刚好坐满,求,A B两种型号客车各多少辆?30.某商场销售A、B两种品牌的洗衣机,进价及售价如表:用45000元购进A、B两种品牌的洗衣机,全部售完后获利9600元,求商场购进A、B两种洗衣机的数量.31.我国传统数学名著《九章算术》记载:“今有牛五、羊二,直金十九两;牛二、羊五,直金十六两.问牛、羊各直金几何?”译文:“假设有5头牛、2只羊,值19两银子;2头牛、5只羊,值16两银子,问每头牛、每只羊分别值银子多少两?”根据以上译文,提出以下两个问题:(1)求每头牛、每只羊各值多少两银子?(2)若某商人准备用19两银子买牛和羊(要求既有牛也有羊,且银两须全部用完),请问商人有几种购买方法?列出所有的可能.。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分配调运问题)某校师生到甲、乙两个工厂参加劳动,如果从甲厂抽9人到乙厂,则两厂的人数相同;如果从乙厂抽5人到甲厂,则甲厂的人数是乙厂的2倍,到两个工厂的人数各是多少?解:设到甲工厂的人数为x人,到乙工厂的人数为y人题中的两个相等关系:1、抽9人后到甲工厂的人数=到乙工厂的人数可列方程为:x-9=2、抽5人后到甲工厂的人数=可列方程为:(金融分配问题)小华买了10分与20分的邮票共16枚,花了2元5角,问10分与20分的邮票各买了多小?解;设共买x枚10分邮票,y枚20分邮票题中的两个相等关系:1、10分邮票的枚数+20分邮票的枚数=总枚数可列方程为:2、10分邮票的总价+ =全部邮票的总价可列方程为:10X+ =(做工分配问题)小兰在玩具工厂劳动,做4个小狗、7个小汽车用去3小时42分,做5个小狗、6个小汽车用去3小时37分,平均做1个小狗、1个小汽车各用多少时间?题中的两个相等关系:1、做4个小狗的时间+ =3时42分可列方程为:2、+做6个小汽车的时间=3时37分可列方程为:(行程问题)甲、乙二人相距6km,二人同向而行,甲3小时可追上乙;相向而行,1小时相遇。
二人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解:设甲每小时走x千米,乙每小时走y千米题中的两个相等关系:1、同向而行:甲的路程=乙的路程+可列方程为:2、相向而行:甲的路程+ =可列方程为:(倍数问题)某市现有42万人口,计划一年后城镇人口增加0.8%,农村人口增加工厂1.1%,这样全市人口将增加1%,求这个市现在的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解:这个市现在的城镇人口有x万人,农村人口有y万人题中的两个相等关系:1、现在城镇人口+ =现在全市总人口可列方程为:2、明年增加后的城镇人口+=明年全市总人口可列方程为:(1+0.8%)x+ =(分配问题)某幼儿园分萍果,若每人3个,则剩2个,若每人4个,则有一个少1个,问幼儿园有几个小朋友?解:设幼儿园有x个小朋友,萍果有y个题中的两个相等关系:1、萍果总数=每人分3个+可列方程为:2、萍果总数=可列方程为:(浓度分配问题)要配浓度是45%的盐水12千克,现有10%的盐水与85%的盐水,这两种盐水各需多少?解:设含盐10%的盐水有x千克,含盐85%的盐水有y千克。
沪科版初一上册31.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1)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样步骤①设出题中的两个未知数;②找出题中的两个等量关系;③依照等量关系列出需要的代数式,进而列出两个方程,并组成方程组;④解那个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⑤检验所得结果的正确性及合理性并写出答案.(2)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几个注意事项①先弄清题意,找出相等关系,再按照相等关系来选择未知数和列代数式,比先设未知数,再找出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再找相等关系更为合理.②所列方程两边的代数式的意义必须一致,单位要统一,数量关系一定要相等.③要养成“验”的好适应,即所求结果要使实际问题有意义.④不要漏写“答”,“设”和“答”都不要丢掉单位名称.⑤分析过程能够只写在草稿纸上,但一定要认真.⑥关于可解的应用题,一样来说,有几个未知数,就应找出几个等量关系,从而列出几个方程,即未知数的个数应与方程组中方程的个数相等.解技巧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一样需要遵循如下步骤:①审题;②确定相等关系;③设出未知数;④解方程;⑤检验、写出答案.【例1-1】为了爱护环境,某校环保小组成员收集废电池,第一天收集1号电池4节,5号电池5节,总重量为460克,翌日收集1号电池2节,5号电池3节,总重量为240克,试问1号电池和5号电池每节分别重多少克?分析:假如1号电池和5号电池每节分别重x 克,y 克,则4节1号电池和5节5号电池总重量为(4x +5y)克,2节1号电池和3节5号电池总重量为(2x +3y)克.解:设1号电池每节重x 克,5号电池每节重y 克,依照题意可得 ⎩⎪⎨⎪⎧ 4x +5y =460,①2x +3y =240.② ②×2-①,得y =20.把y =20代入②,得2x +3×20=240,x =90. 因此那个方程组的解为⎩⎪⎨⎪⎧x =90,y =20. 答:1号电池每节重90克,5号电池每节重20克. 【例1-2】 “甲、乙隔河放牧羊,两人互相问数量,甲说得乙羊九只,我羊是你二倍整.乙说得甲羊八只,两人羊数正相当.”请你关心算一算,甲、乙各放多少羊?分析:题中有两个未知数:甲放羊的只数和乙放羊的只数.相等关系:(1)甲放羊的只数+9=2(乙放羊的只数-9);(2)甲放羊的只数-8=乙放羊的只数+8.解:设甲放羊x 只,乙放羊y 只.由题意,得 ⎩⎪⎨⎪⎧ x +9=2y -9,x -8=y +8, 解得⎩⎪⎨⎪⎧ x =59y =43. 答:甲放羊59只,乙放羊43只.析规律 如何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在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时,应先分析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是什么,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找出它们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组),建模过程即可完成,因此解决实际问题的建模过程专门重要.2.足球竞赛积分问题足球竞赛积分由竞赛规则决定,足球竞赛结果分胜、平、输三种情形,一样地,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输一场得0分.各类竞赛规则不尽相同,因此,弄清竞赛规则是正确列出方程的先决条件.这类问题差不多等量关系为:竞赛总场数=胜场数+负场数+平场数;竞赛总积分=胜场积分+负场积分+平场积分.【例2】 足球竞赛的记分规则是: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一个队踢了14场,负了5场,共得19分,则那个队胜了( ).A .3场B .4场C .5场D .6场 解析:设那个队胜了x 场,平了y 场,依照题意,得⎩⎪⎨⎪⎧x +y +5=14,3x +y =19,解得⎩⎪⎨⎪⎧ x =5,y =4, 则那个队胜了5场,平4场.答案:C 3.列方程组解答生活中的百分比问题在生活中,我们时刻都在与经济打交道,经常面临利润问题、利息问题等.解决这类问题,应熟记一些差不多公式:(1)增长率问题 增长率=增长量打算量×100%; 打算量×(1+增长率)=增长后的量;打算量×(1-减少率)=减少后的量.(2)经济类问题利息=本金×利率×期数;本息和=本金+利息=本金+本金×利率×期数;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期数×(1-利息税率);商品的利润=商品的售价-商品的进价;商品的利润率=商品的利润商品的进价×100%. 析规律 确定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先认真审题,找出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再借助于表格分析具体问题中蕴涵的数量关系,从而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就会清晰地出现出来.【例3】 某工厂去年的总产值比总支出多500万元.由于今年总产值比去年增加15%,总支出比去年节约10%,因此,今年总产值比支出多950万元.今年的总产值和总支出各是多少万元?分析:可列下表(去年总产值x 万元,总支出y 万元):总产值 总支出 差 去年x y 500 今年 (1+15%)x (1-10%)y 950题中有两个相等关系:(1)去年的总产值-去年的总支出=500万元;(2)今年的总产值-今年的总支出=950万元.解:设去年的总产值是x 万元,去年的总支出是y 万元,由题意,得 ⎩⎪⎨⎪⎧ x -y =500,1+15%x -1-10%y =950. 解得⎩⎪⎨⎪⎧ x =2 000,y =1 500. 因此(1+15%)x =2 300,(1-10%)y =1 350.故今年的总产值是2 300万元,总支出是1 350万元.4.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信息题(1)表格信息题是指通过表格的形式以及一定的文字说明来提供问题情形的一类试题.它的形式多样,取材广泛,条件清晰、明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图表型信息应用题,要善于从图表中挖掘信息,找到一些隐含信息,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2)情境信息题是通过图形中的文字表述或图中的人物对话猎取信息,确定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组或通过观看图形,猎取隐含信息,如拼图问题,要注意依照拼图中的相等线段找等量关系.重在分析,审题,列式是核心,书写格式必须完整、准确.要善于依照情境捕捉解题条件,把情境中的相等关系正确地转化为数学关系.【例4】 在“五一”期间,小明、小亮等同学随家人一同到江郎山游玩,下图是购门票时,小明与他爸爸的对话.(1)小明他们一共去了几个成人?几个学生?(2)请你帮小明算一算,用哪种方式买票更省钱?并说明理由. 解:(1)设去了x 个成人,y 个学生,则有⎩⎨⎧ x +y =12,35x +352y =350,解得⎩⎪⎨⎪⎧ x =8,y =4. 答:小明他们一共去了8个成人,4个学生.(2)若购团体票则需:16×35×0.6=336(元),因为336(元)<350(元),因此买团体票更省钱.答:买团体票更省钱.5.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题常用策略(1)“直截了当”与“间接”转换:当直截了当设未知数不便时,转而设间接未知数来求解,反之亦然.(2)“一元”与“多元”转换:当设一个未知数有困难时,可考虑设多个未知数求解,反之亦然.(3)“部分”与“整体”转换:当整体设元有困难时,就考虑设其部分,反之亦然,如:数字问题.(4)“一样”与“专门”转换:当从一样情形入手困难时,就着眼于专门情形,反之亦然.(5)“文字”与“图表”转换:有的应用题,用文字语言表达较难,就能够用表格或图形来分析,如此既直观,也易明白得题意.谈重点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文字型实际问题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文字叙述型实际问题,最要紧的是从实际问题中找到两个相等关系,通过设适当的两个未知数,用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列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例5】学校书法爱好小组预备到文具店购买A,B两种类型的毛笔,文具店的销售方法是:一次性购买A型毛笔不超过20支时,按零售价销售;超过20支时,超过部分每支比零售价低0.4元,其余部分仍按零售价销售.一次性购买B型毛笔不超过15支时,按零售价销售;超过15支时,超过部分每支比零售价低0.6元,其余部分仍按零售价销售.假如全组共有20名同学,若每人各买1支A型毛笔和2支B型毛笔,共支付145元;若每人各买2支A型毛笔和1支B型毛笔,共支付129元.这家文具店的A,B两种类型毛笔的零售价各是多少?分析:20名同学每人买1支A型毛笔的钱+每人买2支毛笔的钱=14 5元;20名同学每人买2支A型毛笔的钱+每人买1支B型毛笔的钱=12 9元.解:设该家文具店A 型毛笔的零售价为每支x 元,B 型毛笔的零售价为每支y 元,依照题意,得 ⎩⎪⎨⎪⎧ 20x +15y +25y -0.6=145,20x +20x -0.4+15y +5y -0.6=129, 即⎩⎪⎨⎪⎧ 20x +40y =160,40x +20y =140, 化简,得⎩⎪⎨⎪⎧ x +2y =8,2x +y =7. 解得⎩⎪⎨⎪⎧ x =2,y =3. ∴这家文具店A 型毛笔的零售价为每支2元,B 型毛笔的零售价为每支3元. 6.利用方程组解决方案问题“方案优化与设计”类型的题目逐步成为热点考题,专门是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的试题更为常见.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问题,关键是由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过程.解答设计方案决策题,应先依照题意设计出可行的方案,然后再从中选择出最佳方案.有时,不需要我们自己去设计,题目中提供给同学们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只需依照题目要求通过运算得出最佳方案即可.这类题目的特点比较突出,需要分类讨论不同的方案,选择满足某种要求的最优的方案.难点在于要求解的量不明显,事实上,要求解的量恰恰是隐藏在“方案”中.解答有些方案题时,第一要设未知数,多数题目能够直截了当设未知数,但并不是千篇一律问什么就设什么.有时候在方案设题中需要设间接未知数,有时候需要设辅助未知数.方案设计题一样具有开放性,而且所给的题目具有专门强的情境性,同学们一定要耐心地读明白题意,然后再依照要求去决策.【例6】 某省某地生产的一种绿色蔬菜,在市场上若直截了当销售,每吨的利润为1 000元,经粗加工后销售,每吨利润可达4 500元,经精加工后销售,每吨的利润涨至7 500元.当地的一家公司收购这种蔬菜140吨,该公司加工厂的生产能力是:假如对蔬菜进行粗加工,每天可加工16吨;假如进行精加工,每天可加工6吨,但两种加工方式不能同时进行.受季节等条件的限制,公司必须用15天的时刻将这批蔬菜全部的销售或加工完毕.为此,公司研制了三种可行方案:方案一:将蔬菜全部进行粗加工.方案二:尽可能多的对蔬菜进行精加工,没来得及进行加工的蔬菜,在市场上直截了当销售.方案三:将一部分蔬菜进行精加工,其余的蔬菜进行粗加工,并恰好用15天完成.你认为选择哪种方案获利最多?什么缘故?解:选择第三种方案获利最多.方案一:因为每天粗加工16吨,140吨能够在15天内加工完,总利润W1=4 500×140=630 000(元).方案二:因为每天精加工6吨,15天能够加工90吨,其余的50吨直截了当销售,总利润W2=90×7 500+50×1 000=725 000(元).方案三:设15天内精加工蔬菜x 吨,粗加工蔬菜y 吨,依题意,得⎩⎨⎧ x +y =140,x 6+y 16=15,解得⎩⎪⎨⎪⎧x =60,y =80. 总利润W3=60×7 500+80×4 500=810 000(元). 综合以上三种方案的利润情形,知W1<W2<W3.因此第三种方案获得利润最多.7.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常用方法(1)数量较多的问题常用列表的方式分析数量关系因为利用表格可清晰地反映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少设未知数,减少运算量的目的.解题时,有如此一种规律:假如少设未知数,那么思路复杂,运算简单;假如多设未知数,那么思路简单,运算复杂.我们应依照具体的题目合理选择所设未知数的个数.(2)借助“表格”或“线段图”分析复杂的问题例如:从甲地到乙地全程3.3千米,一段上坡、一段平路、一段下坡,假如保持上坡每小时行3千米,平路每小时行4千米,下坡每小时行5千米,那么从甲地到乙地需行51分钟,从乙地到甲地需行53.4分钟,求甲地到乙地的上坡、下坡和平路的路程各是多少千米?那个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借助线段图来分析更直观.【例7】 据市场调查,个体服装店做生意,只要销售价高出进货价的20%便可赢利;假如你预备买1件标价为200元的服装.(1)个体服装店若以高出进价的50%要价,你应如何样还价?(2)个体服装店若以高出进价的100%要价,你应如何样还价?(3)个体服装店若以高出进价的50%~100%要价,你应该在什么范畴内还价?分析:分别运算(1)(2)两种情形的最低价格.数量关系为:进价×(1+50%)=200,最低价=进价×(1+20%);进价×(1+100%)=200,最低价=进价×(1+20%).解:(1)设该服装的进价为x 元,则标价为x(1+50%)元,由题意可列方程1.5x =200,解得x =4003,从而最低价为4003×(1+20%)=160(元).(2)设该服装的进价为y 元,则标价为y(1+100%)元,由题意可列方程2y =200,解得y =100,从而最低价为100×(1+20%)=120(元).(3)由(1)(2)可知:买200元的服装一样应在120~160元之间还价. 答:个体服装店若以高出进价的50%要价,应还价160元;以高出进价的100%要价,应还价120元;以高出进价的50%~100%要价,应在120~160之间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