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规划设计导论
- 格式:pptx
- 大小:14.96 MB
- 文档页数:35
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是对城市环境进行美化和改善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有助于创造出一个环境友好、功能多样、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公共空间。
这篇文章将就园林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目的、原则以及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园林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园林规划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涵盖许多方面,包括:1. 空间结构和景观布局:园林规划设计应该合理考虑到所设计的公共空间的功能性、流线性和美观性等要素,确保园林空间可以满足市民对于户外活动、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需求。
2. 绿化景观设计:园林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绿化景观的设计与实现。
绿化景观是城市园林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是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通过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良好的绿化设计和管理,可以使城市生态更加健康、绿色。
3. 景观设施配置:公共空间一部分的装饰和设施配置同样重要。
它们可以提高城市环境的美感、实用性及舒适度。
例如,像长凳、洒水器、自行车架、戏水池等多种设施和装置,使市民在公共空间里更加舒适,也能创造出更多的活动空间,促进社交交流。
4. 园林竞技设施:园林规划设计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设施选址和配置,错落有致地安排园林竞技设施能够吸引人们在做运动的同时愉快地享受美丽环境。
二、园林规划设计的目的园林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在城市环境中增加人们对于自然空间的需求感受,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和美满。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改善城市环境:城市空间建设中,广场、公园和街道是城市里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间。
园林规划设计通过改善这些公共空间的环境,可以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2. 提高城市竞争力:良好的园林规划设计可以吸引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欲望,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 增加公共空间的使用率:城市空间的公共使用率是一项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园林规划设计能够实现该目标,并为市民提供更多的运动、娱乐和休闲空间。
三、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1. 人性原则:以人为本,以市民需要为中心设计园林空间,考虑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需求等因素。
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技术作业指导书第1章绪论 (4)1.1 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概述 (4)1.1.1 定义与发展历程 (4)1.1.2 主要类型与功能 (4)1.2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流程 (4)1.2.1 尊重自然,保护生态 (4)1.2.2 符合功能,满足需求 (4)1.2.3 美学原则,艺术创新 (4)1.2.4 前期调研 (4)1.2.5 概念性规划 (5)1.2.6 方案设计 (5)1.2.7 施工图设计 (5)1.3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5)1.3.1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5)1.3.2 人性化设计,关注使用体验 (5)1.3.3 科技融合,创新驱动 (5)1.3.4 文化传承,地域特色 (5)1.3.5 多学科交叉,综合集成 (5)第2章景观园林基础知识 (5)2.1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 (5)2.1.1 地形地貌 (5)2.1.2 气候条件 (5)2.1.3 水文与水资源 (5)2.1.4 生态环境 (6)2.2 园林植物及其应用 (6)2.2.1 植物分类与特性 (6)2.2.2 植物配置原则 (6)2.2.3 植物景观设计手法 (6)2.3 景观构成要素与设计手法 (6)2.3.1 空间布局 (6)2.3.2 道路与铺装 (6)2.3.3 水景设计 (6)2.3.4 灯光与照明 (6)2.3.5 景观小品与设施 (6)2.3.6 绿化种植 (7)第3章场地分析与评价 (7)3.1 场地调查与分析 (7)3.1.1 自然条件分析 (7)3.1.2 人文环境分析 (7)3.1.3 现状问题分析 (7)3.2 场地评价与功能定位 (7)3.2.2 功能定位 (7)3.2.3 景观特色分析 (7)3.3 场地规划与设计策略 (7)3.3.1 空间布局 (7)3.3.2 景观设计策略 (7)3.3.3 生态修复与保护 (8)3.3.4 设施配套与基础设施建设 (8)3.3.5 持续发展策略 (8)第4章景观园林规划布局 (8)4.1 景观空间布局原则与方法 (8)4.1.1 布局原则 (8)4.1.2 布局方法 (8)4.2 景观节点设计 (9)4.2.1 节点分类 (9)4.2.2 节点设计要点 (9)4.3 景观轴线与道路系统 (9)4.3.1 景观轴线 (9)4.3.2 道路系统 (9)第5章水景设计 (9)5.1 水景的类型与特点 (9)5.1.1 静态水景 (9)5.1.2 动态水景 (10)5.1.3 水体与植物结合的水景 (10)5.2 水景设计原则与方法 (10)5.2.1 设计原则 (10)5.2.2 设计方法 (10)5.3 水景工程与技术 (10)5.3.1 水源及水质处理 (10)5.3.2 水景设施建设 (10)5.3.3 水景维护与管理 (11)第6章绿化种植设计 (11)6.1 绿化种植设计原则 (11)6.1.1 合理布局原则 (11)6.1.2 生态适应性原则 (11)6.1.3 多样性与统一性原则 (11)6.1.4 季相变化原则 (11)6.2 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 (11)6.2.1 植物配置 (11)6.2.2 造景手法 (11)6.3 绿化种植施工与养护 (12)6.3.1 绿化种植施工 (12)6.3.2 绿化养护 (12)第7章景观园林小品设计 (12)7.1.1 景观小品类型 (12)7.1.2 景观小品功能 (12)7.2 景观小品设计原则与手法 (13)7.2.1 设计原则 (13)7.2.2 设计手法 (13)7.3 景观小品施工与安装 (13)7.3.1 施工准备 (13)7.3.2 施工与安装 (13)第8章景观照明设计 (14)8.1 景观照明原理与分类 (14)8.1.1 照明原理 (14)8.1.2 照明分类 (14)8.2 景观照明设计方法与要点 (14)8.2.1 设计方法 (14)8.2.2 设计要点 (15)8.3 景观照明设备与安装 (15)8.3.1 照明设备选型 (15)8.3.2 设备安装 (15)第9章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 (15)9.1 城市公园设计案例分析 (15)9.1.1 案例背景 (15)9.1.2 设计目标 (16)9.1.3 设计策略 (16)9.2 居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16)9.2.1 案例背景 (16)9.2.2 设计目标 (16)9.2.3 设计策略 (16)9.3 校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17)9.3.1 案例背景 (17)9.3.2 设计目标 (17)9.3.3 设计策略 (17)第10章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实施 (17)10.1 施工图设计 (17)10.1.1 施工图设计原则 (17)10.1.2 施工图设计内容 (17)10.2 施工组织与管理 (18)10.2.1 施工组织设计 (18)10.2.2 施工管理 (18)10.3 景观园林工程验收与评价 (18)10.3.1 验收标准与程序 (18)10.3.2 工程评价 (18)第1章绪论1.1 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概述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园艺、建筑、城市规划、环境艺术等多个领域。
园林学科导论论文[五篇范文]第一篇:园林学科导论论文小议园林及园林事业结识园林纯属偶然。
犹记得当初与父亲在电脑前敲定专业的情形。
我们一路研究否决,最后在园林与园艺间纠结不前。
蹙眉良久,父亲拍拍我肩膀对我说,你已经长大了,这是你的人生,自己决定吧。
于是,我成了老师您课上的学生,从此开始了我与园林的不解之缘。
我一直相信这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的确应有一个好的归宿。
而至此刻,我已认定园林为我终生的归宿。
毫不夸张地说,我热爱它,我对它充满了绝无仅有的热望。
下面我就这一年多的学习及我自身的感悟和领会谈谈自己对于园林的浅薄认识。
首先,什么是园林呢?据《大百科》:园林即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并划分为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大地景观规划三个层次。
我国有优秀的园林资源,古典园林现存四个流派,分别是北方(皇家)园林、江南园林、巴蜀园林、岭南园林。
而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风景园林教育体系是在梁思成先生的支持下,由吴良牖、汪菊渊先生提议经批准于1951年由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联合创办的造园专业。
园林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特别是中国古典园林,它荟萃了文学、哲学、美学、绘画、戏剧、书法、雕刻、建筑及园艺工事等,这都要求其专业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性素质及广博的知识涉猎,及至现代,心理学和社会学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渗透也开始举足轻重起来。
园林,是在喧嚣浮华的城市中,一种诗意的栖居。
园林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与生活理念,是人们追求、热爱自然,美化环境,慰藉心灵的精神文明和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园林,无疑是一门艺术,然而其一直游离在绘画、音乐、雕刻等主流艺术的边缘,着实令人惋惜。
园林什么时候能昂首挺胸地步入艺术殿堂?这是每个园林人的疑问与期待。
也是园林人毕生的追求与努力。
在我看来,服务人类生活,为人类美好生活提供优美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风景园林学科及其景观与园林专业的基本目标和永恒追求。
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规划与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的有机结合。
它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需要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深入思考,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当今社会,园林规划与设计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人类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绿化优先。
绿色环保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首要原则,应该优先考虑。
在城市规划中,始终贯彻绿化优先的原则,尽可能地保留现有绿地和小品园林,增加城市绿化率和绿色空间。
2. 生态平衡。
园林规划与设计必须充分考虑生态平衡,保持自然生态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这需要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综合考虑土地利用、植被、水源、水土保持等具体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3. 人本原则。
园林规划与设计必须注重人们的需求和利益,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社会、文化、历史和自然等方面的因素。
园林规划与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人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和休闲环境。
4. 全面规划。
园林规划与设计必须具有全面性,不仅仅是视觉效果的设计,还需要将空间、结构、用途等方面的设计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要根据政府的规划要求和城市的发展方向,进行全面统筹和规划。
二、园林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园林规划与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 研究自然生态环境。
园林规划与设计必须根据不同地域和环境特征进行针对性的自然生态研究,以保证园林设计与自然环境的相适应。
2. 设定规划目标。
园林规划与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规划目标进行综合规划,例如生态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城市绿化、生态旅游等等。
3. 制定规划方案。
根据规划目标,制定园林规划方案,主要是从景观、植物配置、用地布局、设施配置等方面来进行设计。
4. 实施规划方案。
制定好规划方案后,还需要通过规划实施来完成设计目标。
这包括土地开发、植物配置、建设设施和设备等。
5. 管理和维护。
对园林规划与设计的规划实施之后,我们还应该根据需要对园林进行管理和维护,保持园林环境的稳定和美观。
园林规划设计绪论重点:1 园林规划设计的的概念2 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与原则3 园林规划设计的对象难点:园林规划和园林设计的理解与区别一、什么是园林规划设计(两层定义)园林规划设计:在一定范围内,主要由山、水、植物、建筑(亭、廊、榭等)、园路、广场、动物等园林基本要素,根据一定的自然科学规律、艺术规律以及工程技术规律、经济技术条件等,利用自然、模仿自然而创造出来的既可观赏、又可游憩的理想的生态环境。
包括:地形设计、建筑设计、园路设计、种植设计、园林小品设计。
园林规划:综合确定安排园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基础设施、空间综合布局、建设分期和投资估算的活动。
园林设计:使园林的空间造型满足游人对其功能和审美要求的相关活动。
二、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与原则依据:1.科学依据2.社会需求3.功能要求4.经济条件原则:适用、经济、美观三、园林规划设计的对象新建和需要改造的城镇及各及企事业单位,具体包括七大部分:1公共绿地 2交通道路绿地 3单位附属绿地 4居住区绿地5生产绿地 6 防护绿地 7风景名胜区绿地四、园林规划设计学科特点:理论性强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第一章中外园林概述重点:1、中外园林发展经历的历史阶段及其历史文化背景2、国外园林发展概况及造园特点及世界园林发展趋势难点:如何将各国园林特色融合于现代园林设计园林可以分为东方(中、日、朝,受中国影响,主要以写意山水园为主)、西亚(古埃及的墓园、园圃、古阿拉伯地区的花园、教堂园)、欧洲(古希腊、罗马、意大利、英国、法国、俄国,受古罗马影响,主要以规则式园林为主)三大体系第一节中国园林概述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直到19世纪末封建社会解体为止,在3000余年漫长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风景式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
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发展历史分为四个时期:(一)、生成期即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殷、周、秦、汉。
项目一绪论一、教学目标1. 学习园林的相关知识术语,了解中外园林概况,掌握各构成要素的应用。
2. 了解地形、水体、植物、道路的配置情况,熟悉各构成要素的造景功能。
二、课时分配本项目共2个任务,分配4个课时。
三、教学重点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各构成要素的造景功能。
四、教学难点各构成要素的造景功能。
五、教学内容任务一园林概述一、园林与园林的分类1. 园林的定义我国园林一词最早见于北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有“司农张伦等五宅……唯伦最豪侈,园林山池之美诸王莫及”的描述。
古代园林实为庭院,今之园林一词的含义已远远超出庭院的范畴。
我国最早文字记载的作为游憩生活境域的形式是囿。
目前学术界对园林这一概念尚无定论。
学者们由于知识背景、就业领域等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和阐述园林的概念。
汪菊渊《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认为:“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或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成的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写道:“园林乃是为了弥补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造的‘第二自然’。
它们并不能提供人们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各种需求,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替大自然环境来满足人们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各种需求”。
虽然园林的定义众多,但是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即:①在构成要素上,在园林用地范围内必须有天然的或人工的植物、建筑、地形和水体;②在功能上园林必须是一个休憩场所,人们在其中能获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享受;③在形成过程中或多或少有人为因素的参与。
2.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世界园林发展第二阶段中的中国园林体系,它由中国的农耕经济、集权政治、封建文化培育而成的。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和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1)按开发方式分。
①自然园林:利用原有自然风貌,去芜理乱,修整开发,开辟路径,布置园林建筑,不费人事之工就形成的自然园林。
风景园林设计的规划与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和规划风景园林时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准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1. 功能性原则:
-设计应根据园林的功能需求,包括休闲娱乐、文化展示、生态保护等,确保园林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2. 美学原则:
-设计应追求美感和审美价值,通过选择合适的景观元素、布局和比例等,创造出具有艺术感和美感的园林空间。
3. 人文历史原则:
-设计应充分考虑园林所处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融入地方特色和历史元素,保留和弘扬当地的文化传统。
4. 可持续性原则:
-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用生态友好的设计手法,如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植物多样性、节能减排等。
5. 空间组织原则:
-设计应合理组织园林空间,考虑连通性和流线性,创造出具有层次感和流动感的空间结构,使人们能够舒适地流动和体验。
6. 自然和谐原则:
-设计应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利用自然元素和景观,如水、石、植物等,创造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园林环境。
7. 安全性原则:
-设计应考虑使用者的安全需求,合理设置通道、栏杆、标识等设施,确保园林环境的安全性。
8. 社区参与原则:
-设计应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和需求反馈,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使园林设计更贴近使用者的需求。
以上是风景园林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准则,设计师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并结合当地的文化、环境和需求,创造出富有特色和品质的风景园林作品。
一、项目概况1.区域背景:滨江小区地处齐齐哈尔市新明大街地段。
现状基地型平坦、距离嫩江附近、地下水位较低,水资源丰富。
2.场地分析:现状场地毗邻城市道路,地理位置优越,总面积约为九万平方米,整体平面呈长方形。
小区建筑为现代式建筑,有多层和高层,场地交通发达,环境状态良好。
二、设计构思以水为源,以人为本水能够体现当地的文化特征和地域特征。
人设计即为人所用,在此基础上,强调景观效果的“均好性”,步移景异带给人们梦一般的感受。
三、设计原则3.1传承文化,注重传统文化底蕴的表达。
深入挖掘水文化内涵,在有序的空间中展现表达不同的含义塑造小区的文化特色,创造一个诗意的居住环境。
3.2切合时代,彰显现代社会生活文明特质。
时代在发展,生活水平再提升,景观设计在思想及形式上应符合现代人的思维模式和审美情趣,体现住在区中,人与自然的重新思考和定位3.3以绿为主,倡导低碳设计,打造低碳城市景观,植物选择以遵循适地适树的配置原则,以保证植物景观效果和增加植物成活率。
四、设计说明整个小区通过圆弧形主园把各个景点串联起来,形成整体。
场地西部以丰富多样的水晶为主,东部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
主入口通过水景,林荫道、景石、花钵、特色铺装等多种景观形态形成进入小区的主要景观面,以大面积景观林为背景,形成小区重要的入口景观面,强调小区的第一印象。
同时在主入口周边布置多个可供人群活动的及儿童游戏场。
西侧水景形态多样驳岸形式丰富,设置亲水平台方便居民游赏并与56号楼南侧阳光丰富的区域形成主水景。
东部区域以自然景观为主,于阳光充足的区域设置运动场地,倡导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体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
会所是小区的客厅,考虑到居民的活动要求和景观要求,设置了多个观景平台忽然茶座,并设置两个观景亭,以廊连接,形成情调别致的古典园林景观,无论居民是在茶座上闲坐,交谈,或是穿梭于亭廊之间,都可以感受到无尽的自然气息。
五、设计特色一、低碳景观,建筑以白色调为主,这样可以减少炎热天气能源的消耗,同时在室外建筑的小品景观中,多采用可以回收利用的竹子、藤条等高回收利用率的材质,或者采用不锈钢材料,因为据调查,减少1千克建筑用刚材,可减排二氧化碳1.9千克,而少用0.1立方米木材,可减少二氧化碳64.3千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