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
- 格式:pdf
- 大小:267.72 KB
- 文档页数:1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解释嘿,你知道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不?这玩意儿可神奇啦!就好像是眼睛里的一场精细“大扫除”。
想象一下,白内障就像是眼睛里的一块脏兮兮的抹布,把我们看世界的窗户给遮住了。
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呢,就是那个专门来清理这块“抹布”的高手!医生会用一个超级精细的小工具,通过超声的力量,把白内障一点点地乳化、粉碎,然后再轻轻地吸走。
这难道不厉害吗?
我有个亲戚就做过这个手术。
手术前,他看东西模模糊糊的,连人都快分不清了,整天唉声叹气的,觉得生活都没了乐趣。
哎呀,那心情可低落了!后来去做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手术过程很快,也没怎么遭罪。
等他恢复好了之后,哇塞,那叫一个开心啊!看什么都清楚了,脸上的笑容都多了起来,逢人就说这个手术好。
你说这变化大不大?
这个手术的好处可多了去了。
它切口小,恢复快,对眼睛的伤害也比较小。
就像给眼睛做了一次精心的呵护。
而且,现在的技术越来越先进了,成功率也特别高。
很多白内障患者都通过这个手术重新获得了清晰的视力,就像重获新生一样,多棒啊!
我觉得吧,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真的是白内障患者的福音啊!它给那些被白内障困扰的人带来了希望,让他们能再次看清这个美丽的
世界。
如果你身边有白内障患者,真的可以建议他们去了解一下这个手术,说不定就能改变他们的生活呢!。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是显微手术的重大成果,自1967年美国的KELMAN医生发明了第一台超声乳化仪并用于临床,之后经过众多眼科专家30多年不断改进、完善,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先进而成熟的手术方式。
超声乳化目前在发达国家已普及,我国自1992年开始引进并推广。
进行手术时,在术眼角膜或巩膜的小切口处伸入超乳探头将浑浊的晶状体和皮质击碎为乳糜状后,借助抽吸灌注系统将乳糜状物吸出,同时保持前房充盈,然后植入人工晶体,使患者重见光明。
超声乳化技术真正实现了切口小,无痛苦,手术时间短,不需住院,快速复明的手术理想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有何特点,与传统手术相比,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有以下优点:1、视力恢复更好,术后反应更轻;2、术后散光小,且更利于矫正或控制术后散光;3、手术时间短,切口小、疼痛轻,光损伤减少;4、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用药剂量小,时间短。
5、手术控制更好,安全性提高,并发症减少,手术中余的机率下降,人工晶体安全可靠。
6、无须等待白内障手术才能施行手术,避免了在漫长的等待过程的种种不便与痛苦.术前须知1、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治疗效果最好的治疗技术,手术无痛苦、时间短、切口小、恢复快。
2、术前1~3天请您按医嘱滴抗生素眼药水,每日3~4次。
3、手术当天要有家属陪伴来医院。
4、术前若患有感冒、发烧、咳嗽、腹泻等不适症状,请您及时告知医生,以便我们酌情处理,必要时改日手术。
5、如果您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其它全身病,术前需将血糖、血压控制稳定,并将必备药品随身带来,以备急用。
必要时与医生联系。
6、术后当天,如果术眼有任何不适,请及时与医生联系。
白内障摘除术后为什么要安装人工晶体摘除白内障后,眼球内就丧失了晶体这一必不可少的结构,视物仍不清楚,而配戴无晶体眼镜(框架式)及角膜接触镜又有很多缺点或不足,所以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安装人工晶体,使视力及视野恢复到正常。
晶状体半脱位处理技巧晶状体半脱位处理技巧晶状体半脱位症是眼科疾病中的常见病症,是由于眼球内外压力不平衡,导致晶状体发生位移而引起的,影响视力、视觉角度等,需要采取恰当的治疗手段,有效控制和缓解症状。
晶状体半脱位处理技巧主要有:一、药物治疗1.瞳孔膨胀药:瞳孔膨胀药通过增大瞳孔,提高眼球内外压力,减少位移,改善晶状体半脱位症状。
常用药物有多态罗定、硝苯地平、洛莫苯磺利酮等。
2.抗炎药:注射多西紫杉醇、布洛芬等抗炎药物,可减少毛细血管扩张,减轻眼球逐渐产生的炎性症状,改善晶状体半脱位症状。
3.抗凝药:注射抗凝药,可以阻止血液凝固,改善眼内血液循环,改善晶状体半脱位症状。
二、手术治疗1.转位复位术:晶状体半脱位可通过眼内转位复位术,有效恢复晶状体复位。
2.植入晶状体置换术:植入晶状体置换术也可用于晶状体半脱位患者,有助于改善晶状体的结构和功能。
3.晶状体内射线消融术:晶状体内射线消融术通过使用热激活的X射线消融晶状体、塑形晶状体和支持晶状体运动的晶状体粘滞结构。
起到调整晶状体位置、恢复晶状体运动的作用,从而改善晶状体半脱位症状。
三、物理治疗1.眼内拉力器:晶状体半脱位患者可通过眼内拉力术,使晶状体回到正确的位置,改善晶状体半脱位症状。
2.超声眼病变消融术:将超声波投射到眼球表面,消融晶状体粘滞结构,改善晶状体半脱位症状。
3.士普勒矫正术:士普勒矫正术利用自身的晶状体玻璃体的光学特性,以及低剂量成像技术,有效调整晶状体的位置,改善晶状体半脱位症状。
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药物、手术和物理治疗,及时诊断、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眼病症状,维护患者的视力健康。
超声乳化的操作方法
超声乳化是一种通过使用超声波能量将物质细颗粒化的技术。
在医学上,超声乳化常用于眼科手术中的白内障摘除手术。
下面是超声乳化的一般操作方法:
1. 患者进入手术室,并接受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2. 医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患者的眼球,并在角膜上创建一个小切口。
3. 医生将超声乳化仪器的探头通过切口送入患者的眼睛。
4. 探头会释放出超声波能量,将白内障组织震碎和乳化。
5. 通过探头的吸引功能,医生会将乳化后的组织碎片吸出眼球。
6. 医生会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白内障组织完全被清除。
7. 在完成乳化后,医生通常会在眼球内放置一个人工晶体取代被移除的白内障晶体。
8. 医生会检查切口是否渗漏,并确保无明显出血或其他并发症。
9. 手术结束后,患者可能需要接受一定的恢复期和药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超声乳化手术属于眼科手术中的高风险操作,需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患者在手术前应咨询医生,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晶体囊张力环在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陈小瑾;王升;王敏【摘要】目的探讨晶体囊张力环在半脱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15例15眼半脱位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中行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后或超声碎核后植入囊袋张力环,抽吸皮质后,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 15例均顺利植入人工晶体,术后随访3个月,未发现人工晶体偏位倾斜现象.并发症:1例植入晶体囊张力环后出现晶状体囊袋偏移,行晶体囊张力环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术后3例出现一过性高眼压,静点甘露醇后眼压恢复正常.结论晶体囊张力环可增加半脱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前部玻璃体切割和人工晶体缝线的应用,确保人工晶体正位,避免了相关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33)010【总页数】2页(P56,81)【关键词】晶体囊张力环;晶体半脱位;白内障超声乳化【作者】陈小瑾;王升;王敏【作者单位】咸阳市第一民医院眼三科 712000;咸阳市第一民医院眼三科 712000;咸阳市第一民医院眼三科 7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6.1各种原因导致晶状体不全脱位在临床处理上较为棘手,以往多采用晶状体囊内摘除,前部玻璃体切割或经过睫状体扁平部咬切晶状体,并联合睫状沟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或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
但这些术式均破换了原本完整的晶状体后囊膜,难以避免玻璃体脱出,有较多的并发症。
近年来晶体囊张力环的临床应用,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我们在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将晶体囊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 CTR)应用于白内障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手术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晶状体半脱位患者15例15眼,男性8例(8只眼),女性7例(7只眼),年龄45-73岁,平均62岁。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的效果。
方法:对30例(34只眼)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4只眼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
结果:34只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4只眼因术前视网膜挫伤,视力无改善。
结论: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患者,减少了其他手术方法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显著疗效。
【关键词】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术【中图分类号】r 7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4- 0142- 01晶状体半脱位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其不良后果是使晶状体坠入玻璃体内,并由多种原因引起青光眼而危及视力。
(()晶状体半脱位的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难度,盲目手术可致一般白内障摘除手术,临床治疗脱位晶状体白内障难度较大,盲目手术可导致视力损害,脱位晶状体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年龄,视力,脱位晶状体的位置及硬度,是否伴有并发症,以及手术条件等。
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各种高科技手术系统的推广应用,治疗脱位晶状体手术的适应证不断扩大,手术效果亦有显著提高。
我院2005年2月至2008年2月,应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30例(34只眼)晶状体半脱位并发白内障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5年2月至2008年2月在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30例(34只眼),年龄25-70岁,其中男24例(26只眼),女10例(12只眼)。
马凡氏综合症双眼晶状体半脱位2例(4只眼),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28例(28只眼);不明原因晶状体半脱位2例(2只眼)。
白内障核硬度标准,根据晶状体核颜色进行核硬度分级,其中1级:核白色,14只眼;2级:核黄色,13只眼;3级:核黄色,5只眼;4级:核棕红色,2只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配合超声乳化手术采用的是不需要缝合的小切口术式,他利用先进的超声乳化仪器将白内障粉碎乳化后吸出,最后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到原晶状体的位置上,以替代原来浑浊的晶状体。
V级核以下可采用此种手术方式。
对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而言,晶状体核越硬,所需的超声能量越大,并发症的发生率越大,风险也就加大。
手术室护士对晶状体核硬度、手术医师的习惯提前了解,并及时将超声乳化仪上各功能参数及时调整好,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适用于老年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等。
(一)手术用物1.常规布类眼科手术包(眼科剖口单1张、治疗巾8张、孔巾1张、手术衣2件)。
2.手术器械眼显微器械1包、白内障显微器械1盒。
3.一次性用物眼科纱布(5张)包、眼科棉签(30根)1包、眼科专用手术膜1张、10ml注射器1副、5ml注射器1副、冲洗针头1根、玻璃酸钠5mg 1支、10-0不可吸收收缝线(需要时)、角膜穿刺刀1把、前房穿刺刀1把、灌注平衡液1袋、液流系统管理包1盒、超声乳化仪手柄1个、超声乳化仪管道1套、抽吸手柄1个、测试腔1个、手套按需准备。
(二)仪器设备1.眼科手术显微镜坚持手术显微镜,确保目镜、物镜镜头清晰。
接通电源、开启电源开关,检查显微镜是否处于功能完好状态。
熟知手术医师双眼情况调节好目镜的屈光度与瞳距。
2.超声乳化仪巡回护士提前将超声乳化仪电源开启,仪器自测完毕后,从菜单中选择当日手术医师的姓名、超声乳化手柄型号、乳化针头直径。
3.手术床(三)手术配合1.手术安全核查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已完成手术眼别的标识,手术开始前常规手术安全核查,在进行手术安全核查时应注意手术患者腕带与病历和患者描述信息一致。
2.术眼散瞳散瞳药(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滴术眼散瞳,散瞳要充分,最好散至6mm以上。
3.手术麻醉用表面麻醉药(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滴入术眼下穹隆内1-2滴,5min 1次,共3次。
根据医嘱,备好人工晶状体、推助器、注射舱。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及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人的年龄结构趋向老龄化,高龄老年白内障患者呈逐年递增趋势。
手术冶疗是当前白内障复明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
手术的成功需要医生、护士、患者三方面的密切配合,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白内障患者共168例,经方的密切合作、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
l.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来自我院2010年6月~2011年4月就诊的自内障患者共168例,其中男88例,女80例;年龄62~78,平均(67.25±8.46)岁;病程1~9年,平均(5.67±2.76)年。
术前均进行散瞳检查眼底、眼部AB超、眼压、验光和视觉电生理检查。
1.2 治疗方法:在表面浸润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
1.3 结果:本组病例中90%的术眼由术前视力光感-O.2恢复至术后视力>0.5~1.03<等。
2.术前护理2.1 术前准备:测量生命体征,协助作好相关的辅助检查,协助患者洗头。
在进手术室前,手术室护士与责任护士应仔细查对患者的姓名、年龄、眼别、品体度数、术式、血压及血糖情况,手术同意书患者及家属签名是否完整齐全。
同时指导教会患者用张口深呼吸或舌尖顶上腭的方法来制止咳嗽、打喷嚏,训练术眼转动。
嘱患者在术中如果出现不理解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在术中口头告知医生、护士,但手和头部不要动,医生护士应及时与患者沟通,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2.2 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由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是一特殊群体,这些高龄老年患者多数视力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人院后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对手术缺乏全面了解,存在害怕疼痛,担心手术后效果等顾虑,容易引起焦虑,恐惧,情绪不稳定等影响手术顺利进”。
因此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也是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态度和蔼,耐心细心,言语亲切、通俗易懂,反复多次、大声而不失和蔼,必要时伏耳传授。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分析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是由于晶状体混浊或变性所导致的视力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法之一,手术是需要在手术室中进行的,而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手术的成功与否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过程、手术室护理配合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过程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超声乳化器将白内障核、皮质等组织震碎吸除,然后植入人工晶体,恢复视力。
手术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患者术前准备:患者需要进行眼部检查、术前准备、术前用药、麻醉等工作。
2. 术中晶状体摘除:医生在手术时需要使用超声乳化器将白内障组织震碎吸除。
3. 人工晶体植入:摘除完白内障组织后,需要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以恢复视力。
4. 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需要进行术后护理,包括眼部消毒、眼部包扎、术后用药等工作。
二、手术室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手术室护理配合是指手术室护士在手术过程中对医生进行协助和护理工作。
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手术室护理配合具有以下重要性:1. 协助医生操作:手术室护士需要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包括递刀、吸吮、擦拭眼部等工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 监测患者情况:手术室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麻醉深度、眼压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3. 提供器械药品:手术室护士需要提前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器械、药品,确保手术过程中医生顺利进行操作。
4. 术后护理:手术室护士需要进行术后护理工作,包括眼部消毒、包扎、术后用药等,确保患者安全与康复。
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手术室护理配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功与否及患者的安全。
手术室护士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丰富的经验,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术前准备工作,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低参数超声乳化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临床观察王乐;陈伟;邵毅;叶向彧;毛益辉【摘要】目的探讨低参数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10例(10眼),采用Alcon公司Infiniti超声乳化仪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半脱位的晶状体,术中采用低参数设置(低流量、低负压、低灌注、低能量),摘出晶状体后植入囊袋张力环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观察患者术后的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患者未矫正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远视力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患者术前与术后眼压无明显差异,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有所减少,但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低,术后6个月为(9.91±3.19)%.人工晶状体位置居中性好,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低参数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视力提高显著,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期刊名称】《眼科新进展》【年(卷),期】2012(032)002【总页数】3页(P137-139)【关键词】超声乳化手术;低参数;白内障;晶状体半脱位【作者】王乐;陈伟;邵毅;叶向彧;毛益辉【作者单位】361001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361001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330006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361001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361001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正文语种】中文晶状体悬韧带在本身因素或直接(间接)外力等作用下,均可发生离断,造成晶状体半脱位。
部分由外伤、青光眼、葡萄膜炎、先天性因素等导致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由于容易造成晶状体悬韧带断离,可使晶状体坠入玻璃体内,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青光眼而危及视力,给手术带来很大难度。
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
发表时间:2011-11-23T09:37:51.8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1期供稿作者:梁艳欢[导读] 随访视力:1.0以上4例4眼,0.5-0.9者12例12眼,0.5以下4例4眼,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梁艳欢(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眼科广东江门 529031)
【中图分类号】R7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1-0023-02 【摘要】我院自1997年对晶体半脱位(外伤所致)的20例并发性白内障病人应用晶体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张力环植入并Ⅰ期植入人工晶体术,术后随访6-24个月。
随访视力:1.0以上4例4眼,0.5-0.9者12例12眼,0.5以下4例4眼,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此方法不仅使脱位的人工晶体在解剖和功能上得到了恢复,而且减少了手术并发症,使手术更安全、简便、有效。
本文针对手术方式以及术中并发症的预防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晶体半脱位白内障超声乳化张力环人工晶体植入
晶体脱位并发性白内障病者大部分因外伤所致的晶体韧带的断离和松脱,晶体失去韧带的支持呈脱位状态,施行白内障手术较为困难,术中并发症较多。
本文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张力环并Ⅰ期人工晶体植入术,经追踪观察,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7年至现在,对晶体半脱位并发性白内障病例20例20眼,其中男患者占18例18眼,女患者占2例2眼,年龄20-50岁,均为晶体不完全脱位,20例20眼断带范围均为1个象限,晶体核硬度为NⅠ-NⅡ;术前视力:光感至0.2。
1.2手术方法术前滴托品酰胺眼水散瞳,爱尔卡因眼水表面麻醉,开睑器开睑,取颞侧角膜缘隧道三阶梯面切口,12点方位角膜缘辅助切口,在辅助切口伸入截囊针行环形撕囊,超声乳化头在隧道切口入前房,使用旋转削梨式完成晶体核乳化后,清除残余皮质,注入玻璃酸钠后,植入张力环,然后再注入折叠型人工晶体。
术毕,涂典必殊眼膏,包眼。
2 结果
出院视力:0.5-0.9者16例,0.5以下4例4眼;随访视力:1.0以上者4例,0.5-0.9者12例,0.5-0.1者4例;18眼人工晶体位置正位,2眼人工晶体少许偏斜。
3 讨论
晶体半脱位的并发性白内障手术,要求在保持完整的囊袋下而摘除晶体核,并Ⅰ期植入人工晶体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术,极易造成晶体断带,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甚至部分或令晶体核脱落至玻璃体腔,而不能行Ⅰ期人工晶体植入术。
而施行晶状体囊袋张力环(CTR)在解决睫状体小带断裂、人工晶体倾斜偏位、帮助人工晶体植入及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等方面均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拓宽了人工晶体植入的适应范围,是对白内障手术工具的一次革新。
近年来,国内外多位学者开始应用CTR来解决由于晶状体悬韧带断裂而造成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困难及偏位等情况,取得了良好效果。
Gionni等报道了CTR的优点:(1)增加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2)减少玻璃体的流失;(3)维持晶状体囊袋圆形轮廓;(4)防止人工晶状体偏心;(5)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和移行,减少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本文对手术操作以及预防并发症措施的讨论如下:(1)术前充分散瞳,以便术中更加了解晶体韧带断裂的情况,晶体脱位的部位,避免术中进一步加重晶体韧带的松脱。
(2)撕囊前先注入粘弹剂(Occucoat),入前房用环形撕囊法,且前囊撕开较常规者稍小,撕囊法相对对囊袋的压力较小,且边缘圆滑,有一定的缓冲保护力,不易引起囊袋的破裂、玻璃体溢出。
(3)行晶状体水分离后,使晶体核在囊袋内有较好的稳定性,采用旋转削梨法,在瞳孔区操作,选用45°斜面超声乳化头较30°的有较多的面与晶状体核接触,更易乳化晶体核,伸入前房后,晶体钩自辅助口入前房,下压晶体核下嵴将赤道部上方翘起,超声头转向侧面对着晶体核赤道部,晶体钩协助固定及旋转晶体核,由赤道部逐渐向中央完全乳化晶体核,双手操作,全过程在囊袋内进行,这期间对囊袋无牵拉,避免晶体韧带进一步断裂,术时要避免乳化头脱离晶体核,造成前房突然消失,亦会使后囊前涌造成囊膜破裂。
(4)吸除皮质时,采用低负压灌注,灌注头对准皮质,辅助口的晶体钩将灌注头前的皮质搅碎,利于抽吸。
(5)注入粘弹剂,要充填整个囊袋,尤其是断带处用粘弹剂胀开囊袋,使囊袋恢复正常位置,然后用显微无齿镊将CTR(美国Alcon公司生产,直径为12mm)的一端经切口进入囊袋,旋转CTR使全部进入赤道部,环开口背向悬韧带断裂处,囊袋稳定恢复正常位置后,再注入折叠型人工晶体于囊袋内,通过晶体钩调整其位置,晶体襻要避开断带处,以免晶体倾斜及后囊膜破损。
本文结果表示,对半脱位晶体的并发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张力环并Ⅰ期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此术式不仅减少了术中术后的并发症,而且使人工晶体在解剖上得到了复位,较好地恢复了视功能。
参考文献
[1]何守信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华眼科杂志,1997,4:313.
[2]Cionni RJ,Osher RH.Endocapsular ring approach to the subluxed cata ractous lens. J Cataract Refract Surg,1995,21:245-249.
[3]江琳,张素华,钱军等.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的临床观察.国际眼科杂志,2005,5(5):946-947.
[4]万修华,姚克.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应用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0,24(3):160-165.
[5]李鹏,王莉,高丹宇.晶状体半脱位手术中囊袋张力环的应用.国际眼科杂志,2006,6(6):1207-1208.
[6]洪荣照,陈燕,吴护平等.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脱位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国际眼科杂志,2003,3(2):27-29.
[7]Gionni HV, Sun R, Heston JP. Mangagement of zonular dialysis in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OL implantation using the capsular tension ring. Ophthalmic Surg Laser,1997,28:273-281.
[8]刘玉华,刘奕志,吴明星.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的应用.中华眼科杂志,2002,38:262-264.
[9]何守志,王风翔,李朝辉.脱位人工晶状体的手术处理[J].眼科研究,2003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