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训练教案8语流音变
- 格式:ppt
- 大小:263.00 KB
- 文档页数:15
《普通话语音知识及训练》教案
根据声母发音时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不同,可以对声母进行分类。
(一)发音部位
根据发音时发音器官为发音而接近或接触所形成阻碍部位的不同,普通话中的21个辅音声母可以分为7 类: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也称舌面前音)、舌根音(也称舌面后音)
练习:让学生将手放在对应的发音器官上,并对照P15的辅音声母表念出21个辅音声母,具体感受发音部位的差异。
(二)发音方法
(1)根据辅音发音时构成阻碍和破除阻碍的方式不同,我们将普通话的辅音声母分成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5类。
(2)根据辅音发音时呼出气流的强弱,把12 个普通话辅音声母分成送气音、不送气音两类。
在普通话中,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对立仅限于塞音和塞擦音。
(3)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的情况,普通话的辅音声母分成清音、浊音两类。
二、声母的发音
练习
1.引导学生练习P15到P18的几组词,实际感受发音。
2.让学生朗读P20课文,并对照二维码音频:《和时间赛跑》纠正发音。
【同步练习】
详见P22
1.单音节词语。
2.双音节词语。
3.绕口令。
【总结归纳】
思考练习:
1.什么是声母?普通话中的声母有多少个,是如何分类的?
2.请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方面辨析各组声母发音的异同。
(1)b — p
(2)c — ch
(3)c — q。
八、普通话语音基础之语流音变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语流音变:一、轻声二、儿化三、“啊”的音变四、变调:1、上声的变调2、“一”、“不”的变调3、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二、教学时间安排六课时(理论讲授3课时,练习3课时)三、教学目的、要求掌握轻声、儿化、“啊”的变读。
掌握变调,特别是“一”“不”的变调,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一”、“不”的变调、轻声、儿化特别是轻声。
难点:儿化的发音。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讲练结合、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设计课前:1.两人一组,把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遇到的难字词(5-8个)写到黑板一角,一人写,然后请同学注音,另一同学纠正并领读正确发音。
2.口语实践:每节课前10分钟交给同学,可以朗诵诗歌、读作品、说话、演讲等等。
(按学号从后往前轮)新课导入:请几位同学读下面这句话:这么件事儿还办不了啊?这么件事儿还办不了啊?轻声儿化轻声变读普通话的音变:说话或朗读时,要把音节组成词、句连续发出。
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之间、音素之间、声调之间相互影响,就会产生语音变化,这就是音变。
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轻声、变调、儿化、语气词“啊”的变化等。
一、轻声(一)轻声的定义:普通话音节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可是某些音节在词和句子中失去了它原有的声调,读成一种又轻又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
如:石头差事(二)轻声的作用:普通话里有些词或词组靠轻声音节与非轻声音节区别意义和词性。
东西(指方向)——东西(指物品)地道(指隧道)——地道(指纯正的)大意(指主旨)——大意(指疏忽)老子(人名)——老子(指父亲)(三)轻声的读法:把轻声音节读得又轻又短,把轻声前一个音节读得又重又长。
(四)轻声有以下几种情况:1.助词。
我的轻轻的吃了看着来过2.语气词。
好吗说吧你呢谁呀3.叠音词。
妈妈伯伯看看说说4.方位词。
这里天上地下上面下边5.词语的后缀。
桌子木头他们瞎子6.趋向动词。
出去进来看下去笑起来7.有些词语中的“得”“不”“一”。
普通话语流音变训练在语流中,由于受到相邻音节的相邻因素的影响,一些音节中的声母、韵母或声调会发生语音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语流音变。
普通话的银边包括:轻声、儿化、变调和语气词“啊”的变化等。
一.轻声:在句子里有些音节常常失去了原有的声调而念成较轻、较短的句子,叫做轻声。
轻声的规律大致有以下几种:1.发音规则:特点:当一个字读作轻声时,比它单念不轻读时要短得多。
听感上“轻短模糊",有一种堵塞感和音乐节拍的符点感,只要在词语发音行将结束时捎带一下即可。
原来的调值随前一个定的声调而改变。
轻重主要由音强特征构成,属音位的“重位”;长短主要由音长特征构成,属音位的“时位”2.学习中,除掌握正确发音之外,还要记住哪些词应该读轻声。
轻声词大致归为四类:1.规律性强的轻声2.具有区别词性、词义功能的轻声:有的字词本身有非轻声和轻声两种读法,分别代饭前——饭钱酒菜—-韭菜服气——福气笔试——比试不分-—部分近来—-进来面巾-—面筋人家——人家行礼-—行李地下——地下老子——老子莲子——链子火烧——火烧笔画——比划电子——垫子蛇头——舌头3.习惯上必读的轻声,这类轻声词范围广而规律性不强,也无区别词的作用,但按习惯必读轻声。
要注意识别、熟读和记忆。
4.少数可轻可不轻的词语,原调依稀可辨,但不稳定.前一定音节读重音,后一音节读次轻音。
注音时,后一音节要标出声调,并在前面加圆点。
如:娇气、毛巾等。
5.一些特殊的语法成分总是读轻声,有的只是北京人口语的习惯,没有区别语义的作用,但它是北京语言韵律中不可缺少的,少了就不是北京语音的滋味了,这一类的轻声在朗读中也要说好。
还有些可轻声也可重读的字,宁可念成重读,如“上海”、“北京”第二个音节要重读,轻读了反而不像普通话。
如:麻烦,下巴,长处,别扭,困难,漂亮,朋友,豆腐,咳嗽,会计,教训,核桃,态度练习:轻重对立词练习兄弟——兄弟本事——本事包头——包头不分—-部分裁缝--裁缝地道--地道地理——地里大意——大意大方——大方东西--东西对头—-对头服气-—福气干事——干事结识——结实靠山——靠山莲子-—帘子老子—-老子利器——力气粒子-—栗子利害-—厉害马头——码头面巾--面筋蛇头-—舌头拉手——拉手买卖——买卖包含-—包涵笔试——比试把手——把手地下——地下等等——等等大爷-—大爷东家-—东家电子——垫子犯人-—犯人过年—-过年好些-—好些加火——家伙近来——进来冷战——冷颤被面儿——背面儿龙头——笼头门道—-门道实在——实在团员——团圆3.读准带轻声字的双音节词语刀子车子孙子丫头后头胳膊抽屉姑娘师傅苍蝇哆嗦他们朋友时候黄瓜记得心思知识扎实软和那边在乎老婆模糊月亮洒脱似的亲家簸箕进项便宜别扭拨弄直溜硬朗二.儿化儿化音变普通话里有一些词带着辅助成分:“儿尾”,如:“花儿”、“鸟儿”等等。
普通话教案(八)【课题】:普通话音变(一)【教学目标】了解语流音变的含义及普通话音变的类型、明确变调的含义,掌握普通话上声变调和“一”、“不”变调的规律;【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语流音变的含义及普通话音变的类型、明确变调的含义,掌握普通话上声变调和“一”、“不”变调的规律;难点:明确变调的含义,掌握普通话上声变调和“一”、“不”变调的规律;。
【教学方法】讲授法、师生讨论、小组活动【教具】麦克风课本【教学课时】周课时2【教学过程】一、导入1、回顾旧课声调知识2、导入新课语流音变上声、“一”、“不”变调二、讲授一)什么是语流音变?我们在读书或说话时,不是孤立地严格按照每一个音节的声、韵、调来发音的而是根据需要将许多音节快速地组合,连续发出很多音节,形成一连串自然的“语流”在这个过程中,相邻的音素与音素、音节与音节声调与声调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相互影响,从而使有些音节的读音产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
普通话的语流音变现象主要表现在变调、轻声、儿化和语气词“啊”的变读等几个方面。
音变是有一定规律的,了解这些规律,一是有助于说好普通话,二是能使我们的口语表达给人以语音自然和谐之感二)普通话中语流音变的类型(穿插朗读练习)普通话的四个声调是单个音节发音时的声调,在语流中,由于相邻音节声调的影响,使有些音节的声调本来的调值发生变化,这种声调变化现象叫变调。
普通话中的变调主要包括上声变调、“一”和“不”的变调上声变调、“一”、“不”变调、轻声、儿化、“啊” 变调三、上声变调与上声变调训练上声的调值是214降升调,但在语流中,很难允许上声四平八稳地把既长又曲折的调形发完整,往往是后面的音节挤一挤,就使得上声不得不变原形,或者只发前一半,后半被挤掉, 或者简化发音进程,把曲折调发成直上调,降而低的部分被挤掉。
因此,上声只有在单念或处在词尾、句尾时,才读原字调外,在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面都要发生变调。
例:下xià雪xuě1.上声十非上→“半上”+非上上声在非上声前,即在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上声音节的调值由降升调变为只降不升的“半上声”,只读上声的前半截,丢掉后半段14”上升的尾巴,调值由214变为半上声211.即:上声+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半上”+非上声 例如:上+阴→“半上”+阴: 火huǒ车chē上+阳→“半上”阳: 打dǎ球qiú上+去→“半上”+去: 想xiǎnɡ念niàn上+轻(非上声)→“半上”+4: 喜xǐ欢huan*练习:书P59 找四个同学领读上声—半上词语发音练习2.上声+上声→阳平+上声两个上声音节相连时,前一个上声音节的调值由降升调变为近乎阳平调值的直上,即调值由214度变为35度上声+上声→阳平+上声: 美méi 好hǎo 笔bí者zhě*练习:书P60找两个同学领读上声+上声词语发音练习3.三个上声相连的变调(1) 当词语的结构是单音节+双音节(“单双格”)时,开头的音节处在被强调的逻辑重音时。
普通话的语流音变第一篇:普通话的语流音变一.普通话的语流音变在连续说话在语流中,音节和音节互相影响,读音有些变化,这就是语流中在音变。
(一)轻声每个音节都有它的声调,可在句子或词组里,有的音节失去它原来的调,变成较轻较短的调子。
在稿件中处理不当,就会出现吃字现象。
一般是重读音节字音长,轻声音节字音短。
如:报仇—报酬轻声在不同音节中,音高反映也不一样。
一般要看前面一个音节声调来定。
1.阴平后面的轻声读2度调天上、杯子、搬来、出来、风筝、妈妈、哥哥、叔叔、姑姑、功夫、结实、先生、衣服、舒服、生日、包子、吃了、生了、飞了、桌子、包着……2.阳平后面的轻声读3度调河上、红了、回来、读过、急过、毛病、行吗、抬吧、拔吧、停着、旁的、床上、沿着、蓝的、苗头、骨头… 3.上声后面的轻声读4度调手上、小的、我的、你的、本子、好了、想着、改了、总的、想过、起来、早的、赶上、码头、姐姐、奶奶、体面、讲究、打算、指望、喜欢…..4.去声后面的轻声读1度调地上、月亮、胖子、坏了、吓着、碰上、换下、掉下、大夫、告诉、弟弟、壮实、笑笑、谢谢、试试、教训、近视、费用、对付、任务、送来、看看…… 5.语气词:吧、吗、呢、啊轻读去吧!走吗?怎么呢?说啊!…… 6.助词:的、地、得、着、了、们轻读我的、慢慢地、好得很、拿着、走了、我们…… 7.名词后缀:子、儿、头桌子、女儿、后头…… 8.量词:个三个…… 9.方位词:家里、桌上、地下…… 10.趋向动词:回来、出去、跑出来、走进去…… 11.重叠动词末一个音节;看看、说说、写写…… 12.作宾语的人称代词:请你、叫他……13.迭字名词和重迭名词不一样,迭字名词第二个音节读轻声爸爸、姐姐、妈妈重迭名词一定不能读轻声:家家户户……(二)儿化韵儿化韵起着修饰语言色彩作用。
儿化韵不是在音节之后加一个单独的er音节,而是在音节末尾最后一个音素上附加个卷舌动作,使韵母起了变化。
儿化韵的读音情况:1、韵母最后音素是a o e u的,儿化后只在原韵母后加卷舌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