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_3普通话语音(声调与语流音变)轻读,儿化音
- 格式:ppt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96
语流音变在语流(句子)中,由于受到相邻音节的相邻因素的影响,一些音节的声母、韵母或声调会发生语音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语流音变。
普通话中最典型的语流音变是轻声、儿化、变调(上声变调、去声变调和“一”、“不”、“啊”的变调)。
一、轻声在句子里失去了原有的声调念成较轻、较短的调子,叫做轻声。
如“妈妈”、“能耐”、“你们”等。
但是,重叠名词绝不能读轻声,如:家家户户。
普通话中的轻声往往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如:东西(xī)——方位词,东边和西边的意思。
东西(xi)——名词,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还特指老人或动物(多含厌恶或喜爱的感情)。
普通话水平测试必读轻声词语表巴掌把子(上声)把子(去声)爸爸白净班子板子帮手梆子膀子棒槌棒子包袱包涵包子豹子杯子被子本事本子鼻子比方鞭子扁担鞭子别扭饼子拨弄脖子簸箕补丁步子部分财主裁缝苍蝇差事柴火肠子厂子场子畜生车子称呼池子尺子虫子绸子除了锄头凑合窗户窗子锤子刺猬凑合耷拉答应打扮打点打发打量打算打听多么大方大爷大夫袋子带子耽搁耽误单子胆子担子刀子道士稻子灯笼凳子提防笛子底子地道地方弟弟弟兄点心调子钉子东家东西动静动弹豆腐豆子嘟囔肚子肚子(上声)段子蛾子儿子耳朵屋子贩子房子废物份子风筝疯子福气斧子袖子盖子甘蔗杆子杆子(上声)干事杠子高粱果子膏药稿子告诉疙瘩哥哥胳膊鸽子格子个子根子跟头工夫弓子公公功夫钩子姑姑姑娘谷子骨头故事寡妇褂子怪物关系官司罐头罐子规矩闺女鬼子柜子棍子锅子果子靴子蛤蟆孩子含糊汉字行当合同和尚核桃伙计盒子红火猴子后头厚道狐狸胡琴糊涂护士皇上幌子活泼火候胡萝卜学生学问小伙子机灵脊梁记号记性夹子家伙架势架子卷子嫁妆尖子茧子剪子见识毯子讲究交情饺子叫唤轿子结实街坊姐夫姐姐戒指精子精神精神舅舅镜子橘子句子咳嗽客气空子口袋口子扣子窟窿裤子阔气快活筷子筐子困难喇叭喇嘛篮子懒得浪头老婆老实老爷骡子老子姥姥累赘篱笆里头力气厉害利落利索例子栗子痢疾连累帘子凉快粮食料子林子领子翎子溜达聋子笼子炉子路子轮子萝卜妈妈麻烦麻利麻子马虎码头买卖麦子木头馒头忙活冒失眉毛媒人妹妹门道眯缝迷糊面子苗条苗头名堂明白蘑菇模糊木匠木头哪么奶奶难为脑袋脑子能耐你们念叨痢疾念头娘家镊子奴才女婿暖和痢疾拍子牌子盘算盘子胖子狍子盆子朋友铺盖棚子脾气皮子痞子屁股片子便宜骗子漂亮瓶子婆家欺负旗子前头钳子茄子亲戚勤快清楚裙子亲家曲子圈子拳头热闹人家人们认识日子塞子嗓子嫂子扫帚沙子傻子扇子商量孙子晌午上司上头烧饼勺子少爷哨子舌头身子什么婶子生意牲口绳子师父师傅虱子狮子石匠石榴石头时候实在使唤世故似的事情柿子收成收拾首饰叔叔梳子舒服舒坦疏忽他们它们她们台子太太摊子坛子毯子唾沫桃子特务梯子蹄子挑剔挑子条子跳蚤铁匠亭子头发头子兔子妥当位置位子稳当我们挖苦娃娃袜子晚上尾巴委屈为了蚊子屋子稀罕席子媳妇喜欢瞎子匣子下巴吓唬谢谢先生乡下箱子相声消息小气小子笑话谢谢心思星星猩猩行李性子兄弟休息秀才秀气丫头鸭子衙门哑巴胭脂烟筒眼镜燕子叶子秧歌养活样子吆喝妖精钥匙椰子爷爷椰子衣服衣裳椅子意思银子影子应酬柚子冤枉院子月饼月亮云彩运气一辈子在乎咋们早上怎么扎实眨巴栅栏宅子折腾寨子张罗丈夫帐篷丈人帐子招呼招牌珠子这个这么枕头镇子芝麻知识侄子种子状元支架(上声或阴平) 指头(上声或阳平)主意(上声或阳平)竹子主子柱子瓜子转悠庄稼庄子装饰琢磨锥子桌子字号自在粽子祖宗嘴巴作坊二、儿化韵儿化韵起着修饰语言色彩的作用。
普通话音变——儿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普通话音变中的儿化现象。
教学内容取自《现代汉语》教材第七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包括儿化的定义、发音特点、规律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儿化的定义、发音特点和规律。
2. 培养学生在日常交流中正确运用儿化音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普通话语音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化的发音规律和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儿化的定义、发音特点以及正确运用儿化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录音机、磁带。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含有儿化音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儿化音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介绍儿化的定义和发音特点;(2)讲解儿化的规律,如:词缀“儿”与词根的音节结合,发音时舌面抬起,舌尖卷起等;(3)分析儿化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儿化音进行对话;(2)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感受儿化音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4. 例题讲解:(1)教师精选典型例题,讲解儿化音的发音方法;(2)学生跟读、模仿,掌握儿化音的正确发音。
5.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2)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展示,并对发音进行点评、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儿化的定义2. 儿化的发音特点3. 儿化的规律4. 儿化音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节课所学的儿化词汇;(2)用儿化音进行一段对话编写;2. 答案:(1)见教材课后练习;(2)见教材课后练习;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运用儿化音;(2)组织学生进行普通话语音比赛,提高学生对普通话语音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普通话测试的第二项是多音节词语的朗读,本题多为双音节词语,主要测评考生在有一定语言环境下的普通话声、韵、调和变调、轻声、儿化读音的标准程度。
读音音变现象往往是由于两个以上音阶发音过程导致的语流音变。
一、多音节词语读音的语流音变分析上声与上声相连的读音:如指导、展览、几匹马等。
(两个上声相连时,前一个上声读成上声的后半上,调型形状类似阳平)二、指导zhǐdiǎo——zhídiǎo三、展览zhǎnlǎn——zhánlǎn四、几匹马jǐpǐmǎ——jǐpí mǎ1.向左转|向右转2.. 上声与非上声相连的读音:买花、举国、马上等。
3. 一、不的变调:一个(1声),一道(2声,在4声前都2声),一天(4声),一年(4声),一笔(4声,在1、2、3声前读4声),一班(一声,表示基数词,读原调1声)。
4. 名词重叠(1)AA式:第二个字读轻声:姐姐、奶奶、爸爸、舅舅等。
(声调次序为原调、轻声、1声、1声,也可以读成原调)。
(2)AABB式:坛坛罐罐、花花草草(声调次序为原调、轻声、原调、原调,也可以不读轻声,读成原调)。
(3)名词后缀(后缀都读轻声):_子、_头等。
(但要注意,原子、中子5. 动词重叠(1)AA式,第二个字读轻声:看看、走走、读读、听听。
(2)A一A式,“一”读轻声:跳一跳、抱一抱、看一看、聊一聊。
(3)ABAB式:清醒清醒、锻炼锻炼、麻烦麻烦(声调次序为原调、轻声、原调、原调,也可以不读轻声,读成原调)。
(4)AABB式:跑跑跳跳、洗洗涮涮、明明白白、吵吵闹闹(声调次序为原调、轻声、原调、原调,也可以不读轻声,读成原调)。
6. 形容词重叠(1)AABB式:干干净净、清清楚楚、热热闹闹、凉凉快快(声调次序为原调、轻声、1声、1声,也可以读成原调)。
(2)ABB式:灰蒙蒙、红彤彤、黑乎乎(声调次序为原调、轻声、1声,也可以读成原调)。
(3)ABAB式:热闹热闹、凉快凉快、(声调次序为原调、轻声、原调、原调,也可以不读轻声,读成原调)。
普通话音变——儿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的第四章“语音”部分,具体涉及第三节的“儿化音”。
儿化音是普通话中的一种特殊语音现象,主要指词尾的“儿”字与前一音节融合,形成新的音节并带有卷舌色彩。
详细内容包括儿化音的发音要领、儿化词的识别与应用,以及儿化音在句中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儿化音的基本概念、发音方法及其在普通话中的应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准确发音、识别和运用儿化词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普通话语音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运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的自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化音的发音要领,尤其是卷舌音的掌握;儿化词在句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儿化音的基本概念,儿化词的识别与发音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录音机、儿化音示范录音带。
2. 学具:普通话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含有儿化音的相声,引起学生对儿化音现象的关注。
2. 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儿化音的基本概念、发音要领,并以PPT展示儿化音的舌位图。
3. 实践练习(10分钟):带领学生进行儿化音的发音练习,通过录音机播放示范录音,让学生模仿跟读。
4. 例题讲解(10分钟):挑选典型例题,讲解儿化词在句中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举例说明。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儿化词填空题,让学生现场练习,并及时给予反馈指导。
6. 互动环节(15分钟):分组进行儿化音对话练习,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儿化音的定义、发音要领2. 儿化词的变化规律3. 儿化音舌位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从教材中选取5个含有儿化音的词语,分别用它们造句。
答案示例:(1)小猫儿跑了。
(2)这件事儿挺有意思。
(3)你看看那花儿多美。
(4)他是个小孩儿。
(5)这条路儿挺难走。
2. 课后拓展:观看一档普通话节目,注意节目中出现的儿化音,并模仿练习。
普通话的轻声、儿化、变调和轻重一。
轻声轻声是指在普通话的词和句子中,有些音节因受前后音节的影响而失去了原有的声调,从而变成了一种软而轻的调子。
例如:爸爸(bà·ba)、点心(diǎn·xin)等,这类词中第二个音节的声调在实际读音中变得轻软模糊,便属于轻声。
轻声在普通话中具有区分词性和区别词义的作用,如:兄弟(xiōng·di),指弟弟;兄弟(xiōng dì),指“指哥俩”。
利害(lì·hai),指“厉害”、“程度很深”,是形容词或副词,如“疼得很厉害”;利害(lìhài),指益处或害处,是名词,如“你应该明白这件事的利害所在”。
轻声是由于音节读音弱化,在音高、音长等方面产生的一种音变现象,可视为特殊的变调,不是一个独立的调类。
但是,轻声音节除了调值明显改变、音长变短而外,音强亦有所减弱,往往还引起了音色的某些改变,如韵母的发音变得比较含混,主要元音的舌位向舌面、央、中方向移动,不送气的清塞音、清塞擦音声母浊化等。
如“哥哥”(g ē·ge)一词中,第二个音节念作轻声,其声母由清塞音变成了相对应的浊塞音,韵母由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变成了舌面、央、中、中圆唇元音。
轻声的读法,一般来说是在阴平、阳平、去声后面读的调子比前一个音节要低,其调值可大致描述为短促的低降调;上声后面的轻声比前面的音节要高一些,其调值大致可描述为短促的半高平调。
需注意的问题是,不能为了发轻声而发生“吃字”、“吞字”现象。
如:非上声+轻声胳膊残疾葫芦八哥相声疟疾先生地下上声+轻声打扮买卖喇叭枕头哑巴姐姐舌头1.大部分念轻声的音节与其语法意义及词汇相关,比如语气词“啊、吧、呢、吗”等,名词、代词后缀“子、儿、头、的、们”等,方位词“上、下、里、头、边、面”等,动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等,助词“的、地、得、着、了、过”等。
语流音变训练第一讲一、什么是语流音变在语流中,由于受到相邻音节的相邻音素的影响,一些音节中的声母、韵母或声调会发生语音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语流音变。
语流音变具体表现形成共五种:轻声、儿化、变调、语气词“啊”的发音变化规律和词的轻重格式发音二、轻声训练1.什么是轻声:汉语普通话音节都有固定的一个声调,可是某些音节在词和句子中失去了它原有的声调,读成一种轻短模糊的调,这就是轻声。
举例:地道大意人家2.轻声音节出现规律A.语气词“吧、吗、啊、呢”等举例:你干嘛啊?好吧开门哪真的呀好哇B. 助词“的、地、得、着、了、过”举例:他的悄悄地高得很坐着去了来过c:名次后缀“子、头、巴、们”等举例:扇子桌子石头木头尾巴下巴孩子们同学们D:重叠式动词、名次的后一个音节举例:瞧瞧尝尝抱抱试试猩猩宝宝舅舅E: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素或词举例:出来进去上来下去躲开站起来走上去跳下来F: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词素或词。
举例:地上底下家里门外柜子上沙发下抽屉里房间外G: 约定速成的常用双音节词举例:麻烦商量窗户奴才明白萝卜吆喝包袱3.练习有一个姑娘,长得漂亮,皮肤娇嫩,身材苗条,出落得像牡丹。
她聪明又活泼,漂亮又乖巧。
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姑娘到亲戚家玩,认识了一位洒脱、有出息的男人。
他眼睛近视,戴着一幅眼镜,长得白净,看上去斯文、有学问。
姑娘喜欢上了他,眯缝着眼睛,上下打量了一番,还扭捏着卖弄脸蛋儿。
谁知那男的很不自在,也不搭理她。
姑娘着急了,想了个主意,等那男的走后,打听了他的名字和他的情况,才知道他是正经的男人,说话随和,经济宽绰,但有点儿做作,喜欢穿花哨的衣服,姑娘还知道这男的有个要好的朋友,正好是自己的街坊。
第二讲儿化音训练一、什么是儿化音儿化又称儿化韵,是普通话和某些汉语方言中的一种语音现象,即后缀“儿”字不自成音节,而同前面的音节合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
例如“点儿”不是发成两个音节dian er,而是发成一个音节diar。
普通话语流音变的类型
1. 变调呀,就像音乐中的转调一样神奇!比如“一”字,在“一天”里读一声,在“一个”里读二声,是不是很有意思?
2. 轻声呢,那可真是轻声细语般的存在呀!像“妈妈”,第二个“妈”字就读轻声,多温柔呀!
3. 儿化音啊,这可是让话语变得俏皮可爱的法宝哟!“花儿”读出来是不是感觉特别生动?
4. 同化现象,就好像两个好朋友相互影响一样呢!像“面包”读快了就有点像“面袍”。
5. 异化也很有趣呀,本来熟悉的发音突然就变了呢!比如“选举”,读着读着就容易变成“旋举”。
6. 弱化可不能小瞧,它能让一些音变得不那么明显啦!像“我的”,“的”字发音就很轻。
7. 脱落现象,就像掉了点什么似的!“俩”就是“两个”脱落而来的呀。
8. 增音也有哦,会突然多出来一个音呢!“啊,下雪啦”中的“啦”就是增出来的呀。
9. 韵母的变化,就像是给韵母化了个妆一样呢!“干什么”有时会说成“干哈么”。
10. 声母的变化也值得注意呀,会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哟!“谁”有时候会说成“shéi”呢。
普通话考试注意的⾳变规则在声调⼀、普通话的声调共有四类不同的⾳⾼变化,简称四声。
在汉语⾥,声调具有区别词义的作⽤。
尽管声韵母都相同,如果声调不同,则表⽰不同的词义。
如拼⾳“zhuzi”,由于声调不同,它可能是“珠⼦”、“⽵⼦”、“主⼦”、“柱⼦”或“铸字”。
如果把普通话声调的调值分为五度,那么普通话四声的调值分别为:第⼀声:阴平⾼平调调值55第⼆声:阳平中升调调值35第三声:上声降升调调值214第四声:去声全降调调值51⾳变⼀、变调(⼀)上声变调1、上声的全调值应当是214(为“全上”)。
但只有在读单⾳节或者上声⾳节处于词尾时,我们要把214调值读全。
特别是在普通话⽔平测试的第⼀项及第⼆项测试中强调这⼀点。
如:⾛,甩,想,⼤胆,历史,⼀起,宽⼴。
在朗读和说话过程中,除了极少数需要特殊强调的词之外,⼀般都不读全上,只读半上211。
2、当上声⾳节位于⾮上声字之前(阴平、阳平、去声、轻声)时,只读半上211。
如:好书,⽕车;祖国,朗读,讨论,感谢,姐姐,脑袋3、当两个上声字相连时,前⼀个⾳节变阳平,后⼀⾳节仍读全上。
如:领导,演讲,了解,⼚长,处理,尽管4、当三个上声字相连时,根据意思(即词语结构)变调:⑴当词语结构是“双单格”时,前两个上声字调值变为阳平,第三个字仍读全上,如:展览/馆,虎⾻/酒,管理/组,勇敢/者,⼿写/体,草稿/纸,⽔彩/笔, 洗脸/⽔⑵当词语结构是“单双格”时,前⾯⼀个字变半上(211),中间⼀个字变阳平,第三个字仍读全上, 如:很/理想,⽼/保守,纸/⾬伞,请/允许,⼩/拇指,冷/处理,⼩/海岛5、三个以上上声⾳节相连,先根据语意或⽓息分节,然后按照以上变调规律变调。
如:永远/友好, 请/往北/⾛,给你/两碗/炒/⽶粉(⼆)“⼀”和“不”的变调1、“⼀”的变调:(1)“⼀”的本调为第⼀声阴平,但实际上,它只有在读单⾳节字词、处在词句末尾或者表⽰序数时仍念本调。
如:⼀、⼀⼆⼀,统⼀,第⼀,始终如⼀,⼀九三九年;(2)“⼀”在⾮去声前(阴、阳、上)变去声。
普通话音变——儿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的第四章“语音”部分,主要内容为普通话音变中的儿化现象。
儿化是普通话中的一种常见音变现象,即在某些词或词尾加上“儿”的音,使得词的发音发生变化。
本节课将详细讲解儿化的定义、规律以及儿化词的发音要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儿化的定义、规律及发音要领。
2. 培养学生正确发音、区分儿化与非儿化词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儿化音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化规律的掌握,尤其是儿化音的发音要领。
教学重点:儿化词的识别、发音及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教材、录音机、磁带、黑板、粉笔。
2. 学具: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教材、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含有儿化词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儿化音,引发他们对儿化现象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0分钟)(1)讲解儿化的定义、规律及发音要领。
(2)举例说明儿化词的识别与发音。
3. 实践练习(15分钟)(1)教师示范发音,学生模仿。
(2)学生相互练习,教师指导。
4.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历年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关于儿化音的真题,分析解题技巧。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儿化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儿化的定义、规律及发音要领。
2. 儿化词的识别与发音方法。
3. 例题及解题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教材第四章第3题:儿化音练习。
(2)教材第四章第4题:改错题。
2. 答案:(1)练习题答案见教材。
(2)改错题答案见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收集生活中的儿化词,进行分类整理。
(2)了解其他方言中的儿化现象,对比分析。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儿化规律的掌握,尤其是儿化音的发音要领。
2. 实践练习:教师示范发音,学生模仿;学生相互练习,教师指导。
3. 例题讲解:讲解历年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关于儿化音的真题,分析解题技巧。
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等。
同化又分顺同化、逆同化,异化分顺异化、逆异化。
普通话中语流音变的规律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体现在:变调、轻声、儿化韵、“啊”的音变四个方面。
解析:变调:在语流中,由于相连音节的相互影响,使某个音节本来的调值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叫做变调;轻声:语流中的有些音节失去了原有的声调,念得又短又轻,这种音节就是轻声。
儿化韵:在语流中,后缀“儿”字不另成音节,而和前面的音节合读,使前面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这种音变现象叫“儿化韵”。
“啊”的音变:“啊”在句末,往往与前一音节连读时产生音变。
语流音变:在语流中因素或音节间相互影响产生语流变化表现在:轻声、儿化、变调、语气词同‘啊’的变化上(一)轻声:在现代汉语中有些词的音节或句子里的词失去所有的声调,把它念成又轻又短的调子作用:1.能区别词义、词性2.表现和??它词法的意义和词汇有关系3.能使语言流畅富有音乐感轻生的注意事项:(实际运用)1.普通话中哪一个声凋的音节都可能被轻化2.在广播语言当中能不轻化则不轻化,不可太随意,尤其在政治性节目中更加应注意语言的规整、严肃3.以轻化表示词义和词性的意义时必须轻化4.轻声音节在播音中读得不能含混不清,读轻音字时气息仍在控制氛围内,必须尽量保持远韵母中的因色不拖长、不吃字(二)儿化:主要有:1.独立表示一个单个的字音2.附着在其它韵母后形成儿化韵作用:1.能区别词义、确定词性2.是语言带有小、少、喜爱或蔑视的感情色彩3.在播音当中的别是拨严肃性稿件时尽量少用儿化音,必要用的时候,儿化程度不一过强(三)变调:再连续读音中,声凋发生的变化上声变调:1.上声字在单发或用在句尾时不变2.非上升字前变半上(214-24)3.上升在全变为近似阳平字(214-24)‘一、七、八、不’变调问题:广播中‘七、八’基本不变调,‘一、不’在轻生或去声变阳平非去声前读去声字,三字中间变轻声重叠形容词变调问题:在播严肃性稿件时一般不变化,口语稿件可按如下规律办——单音重叠此词变阳平(漫漫地)双音节时,前边字变轻读,后边变阴平(整整齐齐)(四)语气词‘啊’的变化:一般失单度用或用在句尾,单独用时无变化,用在句尾考虑前一个音节的收尾音素1.前面音节守卫音素是a o e I v 时(不包括iao iou)一般发“呀”2.前面是ao u 时一般发“哇”3.前面是en时一般发“哪”4.前面是eng时一般发“恩啊”在播音中,有时由于感情表达需要‘啊’音不能变,否则显得不庄重(诗歌中不能变)。
深度解读语流音变!(超实用)中华文化促进会语言艺术委员会2021-06-04 23:28在普通话学习过程中,“语流音变”一直是很多同学的一个障碍,“规则多、看不懂、记不住”是同学们对于语流音变的一个普遍认识。
今天我们首先来复盘一下普通话声母与韵母学习重点,然后紧接着一起梳理一下有关于“语流音变”的各种规则,看看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区分,如何记忆,如何更好地运用!语音基础知识一、音节和音素音节是自然的语音单位,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儿化韵例外)。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可分为元音和辅音。
二、声调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阳平:注意不要拐弯。
上声:在读单字时,不能读成半上,不能拐两次弯。
在读双音节词语时,若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前念半上,如"喜欢";若上声跟上声相连,前面的上声变成升调,跟阳平一样,如"美好";若上声在后,可读半上,如"工厂"。
三、声母和韵母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声母(21个):双唇音:b、p、m 唇齿音:f 舌面音:j、q、x舌根音:g、k、h 舌尖前音:z、c、s 舌尖中音:d、t、n、l舌尖根音:zh、ch、sh、rn 又叫鼻音,l 又叫边音;z、c、s 又叫平舌音,zh、ch、sh、r 又叫翘舌音。
(1)鼻音与边音n 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
如"能耐"、"泥泞"的声母。
l 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舌头两边通过。
如"玲珑"、"嘹亮"的声母。
无赖-无奈水牛-水流男裤-蓝裤旅客-女客脑子-老子连夜-年夜留念-留恋浓重-隆重大娘-大梁南部-蓝布(2)平舌音与翘舌音摘花-栽花商业-桑叶阻力-主力木柴-木材自力-智力三角-山脚春装-村庄小炒-小草蔬菜-素菜支援-资源2.韵母(39个):(1)单韵母(10个) :a、o、e、i、u、ü、ê、-i(前)、-i(后)、er(儿化韵)(分清i-ü)下雨-所以区域-会议预见-意见通讯-通信(2)复韵母(13个) 前响复韵母:ai、ei、ao、ouai 白菜、海带、买卖ei 配备、北美、黑霉ao 高潮、报道、吵闹ou 后楼、收购、漏斗后响复韵母:ia、ie、ua、uo、üeia 加价、假牙、压下ie 结业、贴切、趔趄ua 花褂、桂花、地瓜uo 过错、活捉、阔绰üe雀跃、决绝、绝学中响复韵母:uai、uei、iao、iouuai 摔坏、外快uei 退回、归队iao 巧妙、小鸟、教条iou 优秀、求救、牛油(3)鼻韵母(16个) :an、 en、 uan、 ian、 en、 in、 un、üan ang、 eng、 uang、 i ang、 ueng、 ing、 ong、 iong分辨 en-eng陈旧-成就深沉-生成深耕-生根分针-风筝分辨 in-ing亲近-清静红心-红星人名-人民信服-幸福分辨an-ang女蓝-女郎烂漫-浪漫反问-访问担心-当心搬家-帮助盘绕-旁边隐瞒-很忙船帆-正方担心-当然海滩-鸡汤江南-气囊兰花-郎中干粉-刚强看见-健康寒冷-杭州占有-张罗产妇-厂房山水-商人然而-叫嚷参与-仓位上船-上床三人-桑叶安静-昂扬簪子-脏水四个音调1.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