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2019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2019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继承与发展中的史学研究理论

[理论阐释]

1.史学研究的步骤及原则

(1)步骤: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历史解释。

(2)原则:历史主义原则是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一切史学研究,都要从历史事实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都要用发展的眼光,站在历史进步的立场上研究历史;都要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要重视历史的内在联系,尊重历史的客观规律;都要批判继承地对待历史遗产。

2.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1)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即跨学科综合研究法,如计量史学、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

(2)历史比较法:将相同或相似的历史现象放到一起进行分析比较,获取结论。

(3)二重证据法:即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4)阶级分析法或者历史结构分析法:运用历史发展的结构或阶级立场角度研究历史。

(5)“读史征信”:阅读相关史料,发现历史的真实。

[考题例证]

1.(2017·高考全国卷Ⅲ,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解析:本题从历史认识论角度考查历史事实记载的差异。据题干,对于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的活动,两则文献有不同记载,说明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故选B项。历史事实除了通过历史叙述,还可以通过实物呈现,故A项错误;北宋时期的文献虽然对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的活动有不同记载,但这并不代表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故C项错误;历史叙述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因此综合多种历史叙述不一定能够确认历史事实,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7·高考全国卷Ⅱ,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解析:“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故D项正确。回忆录带有作者个人主观色彩,且版本内容受时代局限,故A项错误。回忆录和相关研究著作均带有主观性,无法判断哪个可信度更高,故B项错误。不能以版本的新旧作为判断接近历史真相的尺度,故C项错误。

答案:D

(1)明确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学科的特点是由它的内容和社会功能决定的,具有史和

论的高度统一性、过去性、具体性、阶段特征性、因果性、借鉴性、综合性的特点。

(2)明确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主要因素:①研究者的立场不同。如站在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立场上;站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立场上等。②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③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④时代的局限性等。

(3)注意史学研究运用辩证唯物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多种史观等分析思考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

(4)注意史学研究的科学性、真实性、公正性。

家国情怀——历史阐释蕴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判断[理论阐释]

家国情怀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1.家国情怀是学科核心价值观,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家国情怀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3.家国情怀要胸怀天下,放眼世界。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考题例证]

(2017·高考全国卷Ⅲ,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解析:据题干材料叙述了1949年渡江战役期间发生的“紫石英”号事件,该事件标志着英国等列强在中国“炮舰外交”的终结,彰显了独特的革命文化,反映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积累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中国的内河航运权,人民解放军的反击及要求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故选B项。人民解放军对英国军舰擅闯防线的反击行动与社会主义阵营无直接关系,故排除A项;C项说法言过其实,这一行动不可能切断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排除;材料所述与“另起炉灶”内涵不一致,故D项错误。

答案:B

1.明确家国情怀高考考查的基本要求

(1)理解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但又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史实做出的主观评判。

(2)认识到分辨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

(3)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身成长和现实社会的认识上,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从实践的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

2.认识家国情怀从家到国,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

(1)“家国情怀”是传统文化中最宝贵也最活跃的精神资源。在近两个世纪驱逐外侮、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它发挥了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今天,在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家国情怀”也有了新的发展。

(2)中国社会以家庭为中心的文化衍生出了自己的一整套思维和生活方式——“家国情怀”,包括“舍己为家”和“保家卫国”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传统,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把个人追求与社会目标统一起来的儒家信念。由个人而家庭,由家庭而社会,由社会而国家,由国家而天下是中国人特有的社会价值逻辑。

3.理解家国情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

(1)爱岗敬业是“家国情怀”:为共和国大厦添砖加瓦。要把对理想执着的追求,落实在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业绩上。要讲道德,知荣辱,讲诚信,重责任,有作为。

(2)奉献牺牲是“家国情怀”:为中华民族前仆后继、无怨无悔地付出、拼搏和牺牲,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3)恪守道德是“家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坚持正义,

追求真理,磊落坦荡。正因为能够超越个人私利而关注国家、社会和民生,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优秀分子和重要力量。

4.家国情怀与德育教育目标相一致

(1)目前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而在德育教育中也十分注重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让学生在面对大是大非的事情的时候能够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有志向的青年。

(2)在“家国情怀”的浸润之下,当每一个公民都能感受到这个国家给予他的福祉,感受到自己和国家息息相关之后,“我的传奇”才可能成为这个国家的传奇,“我”才可能和这个国家共同成长。

5.家国情怀与正确的历史观相一致:在中国,说不完道不尽的,正是家国情怀。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是“家国”二字。学习历史重要的是通过历史上的事件来促进自己情感的提升。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考虑,才能够对当时的人和事有比较客观的评价和理解。

6.追寻主流价值观、例析家国情怀

(1)弘扬爱国主义,传承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的领土、主权和国家统一。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的最高利益所在。(2)追求公平正义、捍卫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倡导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历史解释——从本质上看待和评价史事的能力

[理论阐释]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所谓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也是高考命题的主要载体形式之一。

[考题例证]

(2016·高考全国卷Ⅰ,35)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

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解析:据题干及所学可知,马歇尔计划“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可见美国对欧政策有利于欧洲一体化,促进煤钢联营的建立,故选A项。马歇尔计划没有体现欧美平等伙伴关系,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提及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援助,从而有利于欧洲联合,与导致欧洲对峙无关,故C项错误;柏林危机导致德国分裂,其根源在于美苏的对抗,故D项错误。

答案:A

1.要注意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和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的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

2.要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3.要充分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合理的解释。

4.要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时空观念——特定的时空下考查史事的途径

[理论阐释]

历史“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即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素养,是使学生掌握史事发生、发展的具体时间和地理环境,使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够在时空框架下运作,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和地理因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理解历史上的变迁、延续、发展、进步等的意义,并对史事做出合理的解释。

1.时间观念

历史的时间观念,是使学生掌握史事发生、发展的具体时间,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时序性及历史史事变迁、延续、发展、进步等的意义,并对史事做出合理的解释。一般是按照历史发展的纵向规律梳理,也就是所谓的“时间概念”,即以时间为线索,遵循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特征,对处在不同发展时段的历史现象做垂直联系比较。时间知识一般分为以下几方面:

(1)时间表达:时、刻、日、月、纪年(王公、干支、公元、年号、民国)、年代、朝代、世纪、公元前(后)等。世纪与年代只是“时间段”概念,不特指某一具体时间点,其使用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需记住具体时间点时使用;另一种是某历史现象或事件的出现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段内,不适宜用一个时间点来表达。

(2)阶段分期:史前、古代、近代、现代;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地理大发现时期、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战时期、二战时期、战后、冷战时期等。

(3)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时间:也就是特定史事或历史现象发生某一特定时间段。如19世纪五六十年代、19世纪末20 世纪初、一次大战前等用语的交替使用;还如,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时期:民国初期、一战期间等。

(4)历史大事年表:按照中外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史事或历史现象的先后顺序来记忆重大历史史事或现象的时间等。

2.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简单说是史事或现象的发生和发展的地点或地理范围,它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正确的认识的必备基础,也就是历史的横向规律,即所谓的“空间概念”。

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按照国别或者区域确定空间:从国别看如中国、美国、英国、日本等;从区域看,亚洲、欧洲、美洲等,或者北美、东亚、西欧等。

(2)某一朝代或历史现象的活动地点或区域:如朝代的更替,都城的变迁,如古代中国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宋代东京(今河南开封)等;地理方位图东南沿海地区等。

(3)随历史现象的发展活动地点转移的空间:如明朝建都建邺(今南京),后迁都北京;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世界近现代经济重心从伦敦转移到纽约等。

(4)对某些地点或区域的重要性要给予必要说明的:如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把中国同西亚以及欧洲连接起来,它不仅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也是东西交通和文化交流的要道。

[考题例证]

(2018·高考北京卷,19)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

A.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B.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

C.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作用

D.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解析:根据材料“五大国(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美国同意和谈”可知,抗美援朝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故A项正确。当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并没有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冷战”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故B项错误;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C项错误;五大国并未缔结和约,朝鲜半岛的统一没有实现,故D项错误。

答案:A

培养学生时空观念,要以时间为线索,以空间地域为基础把处在同一时段的历史现象做水平比较,寻找每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关联性和特殊性,最终实现时间与空间的结合,古今贯通、纵横比较,使学生在纵横坐标中形成“时空观念”。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能运用各种对历史时间术语描述的方法,并认识几种主要的历史分期方式;能认知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并建立过去与现在的关联性,主要以重大历史事件或现象为节点,以时间为线,融点、线、面为一体。

(2)正确运用地理知识,特别是地图知识,从世界自然地理(大洲、大洋,著名的山脉、河流、湖泊等)、世界政区划分、中国自然地理、历代疆域的沿革、当今中国政区及经济区域划分等地理知识,从历史沿革的角度理解认识。

(3)运用好古今中外的历史地图,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构建起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历史学习和研究的基石

[理论阐释]

史料实证是新课程标准阐述的五大历史学科素养之一。所谓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任何史事的推理和论证必须以可靠的史料为依据。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因而解读和运用历史史料,获取历史结论,也是中学生学习历史和应对高考备考的必备能力之一。一般主要从史料鉴别、解读和运用史料获取历史结论两个方面进行备考。

一、史料鉴别

1.史料的分类:通常说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详细地说就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

(1)按表现形式分:文献史料(指文字形式记载的史料)、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各种物件)与口述史料(口头叙述并记录下来的资料)。

(2)按资料价值分: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发生时

代流传来的材料,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第二手史料:经过后人转述、记录或运用一手史料所做的研究及诠释的材料,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这类史料跟三类史料的关系是: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的;文献史料中第二手居多;口述史料辗转相传,需要仔细甄别。

(3)其他史料分类:分为有意史料(官方组织编写)与无意史料(官方无意遗留下来的档案、文件及私人日记等);“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私家编撰史书或民间记载);从史料价值看,无意史料多为第一手史料。

2.鉴别原则:运用史料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一般有: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一般为分别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等,然后运用史料分类的方法进行分析、理解、鉴别、判断。

二、研读史料的步骤

史料是史学研究的直接或间接材料,学习历史必须从史料实证角度,培养学生研读史料、获取结论的能力,一般史料研读步骤如下:

1.捕捉时空要素

历史指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必须依托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时间的表示方法主要有公历纪年法,朝代纪年法,皇帝年号纪年法,民国纪年法,干支纪年法;注意公元前后、某世纪或者年代的初期、中期、末期等;历史事件发生的某州、某国、某地区、某城市等。抓住这些要素,可以帮助考生对材料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2.抓关键词、关键句

历史试题所提供的史料,并非所有文字都是有用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起铺陈、解释作用的,真正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往往是某个词或句子。只有抓住了关键词、句,才能正确理解材料,正确解答题目。关键词、句一般都具有如下特征的一种:历史概念(如三省六部制);历史事件名称(如七国之乱);历史人物(如汉武帝);特有历史名词(如官僚政治)等。关键词、句或是上述历史要素本身,或是对这些要素的解释。

3.“论从史出”的方法

“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历史学习要求遵循的基本原则。历史研究的任务就是依据史料发现隐藏在史料背后的历史事实。因此,根据史料推出历史结论在高考试题中较为常见。破解这类试题的最佳策略就是始终坚持“充分条件”的原则,即“如果有A(史料),则必然有B(结论)”,就像胡适所说:“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同时对于史料的解读非常关键,通过研读史料,最终论证和形成较为客观的历史结论

[考题例证]

(2017·高考全国卷Ⅰ,26)

()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解析:本题运用不同历史文献史料,考查史料实证能力。解答需要分析材料“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薛举寇泾州……不利而旋”“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薛举寇泾州……诸将为举所败”可知,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故选C项。材料“唐武德元年”,武德是唐高祖的年号,说明此时李世民尚未称帝,故A项错误;据材料“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可知,泾州战役的主帅是李世民并非刘文静,B项错误;“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只能说明李世民患病对战役失败有一定影响,但不足以说明李世民患病导致战役失败,D项错误。

答案:C

1.注意储备基本的史料研究的基本知识。一是明确历史资料的分类;二是确定研究类型,一般为分别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等,然后运用史料分类的方法进行分析、理解、鉴别、判断。

2.学会史料真伪的甄别。任何一个历史结论都必须有史料的支撑,而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前提是史料必须真实可靠。运用史料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一般有:(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2)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3)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4)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5)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

3.注意展开史料问题探究性学习。一是围绕问题收集史料;二是针对问题解读史料;三是根据史料论证问题;四是依托史料重现历史等。强调学生解读辨析史料与历史现象的实证与判断能力,然后做出正确的历史结论。

唯物史观——客观公正看待历史事物的基本原则

[理论阐释]

1.唯物史观,亦称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科学的社会历史

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具有辩证的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2.唯物史观的主要理论有:(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3)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4)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考题例证]

(2017·高考全国卷Ⅱ,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解析:本题通过史学理论考查古代封建统治者官修史书的本质。据题干可知史书修撰由私撰到官修甚至皇帝亲自参与,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和意识引导的政治目的,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故选C项。官修的史书有时隐讳历史事实,不可能完全真实、公正和客观,故A、B、D三项说法错误。

答案:C

1.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梳理中外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或历史发展进程。如利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解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创新:第一次工业革命——自由竞争——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垄断组织间的自由竞争加剧生产力与生产关间矛盾——罗斯福新政;利用阶级斗争理论分析理解战国百家争鸣中的不同思想流派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法家——新兴地主阶级;孔子、道家——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墨家——小生产者、社会下层;孟子、荀子——地主阶级;利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解宋元明清时期经济对思想文化的影响: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出现壮大——市民文学、工商皆本、经世致用思想出现等。

2.熟悉掌握重要的唯物史观理论观点,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阶级斗争理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同时还要注意分析评价历史现象的方法,如主客观两方面、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全面与偏面的观点等。

3.注意防止看待历史问题的偏差:(1)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创造作用﹐把个别杰出人物夸大为主宰历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英雄史观;(2)任意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没有从生

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待社会发展的进程;(3)完全肯定或者完全否定某一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犯了全面论或以偏概全的错误等。

2019年高考八大历史热点预测

热点1 “一带一路”——承载“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

梦想。”(国家主席习近平阐述中国梦)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

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

的方向。中国梦即是一条民族复兴之路。它记录着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为实现民族独立富强所

进行的探索,也记录着现代中国几代领导集体为实现中国的繁荣富强进行的创新和努力。

【知识衔接】

一、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

1.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打碎了“天朝之梦”。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系列的侵略战争接踵而至,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被迫签订,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与苦难世所罕见。

2.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不懈探索奋斗。真正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上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就在华夏大地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3.从大革命失败的血雨腥风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经过万里长征后在抗日烽火中再起,从奋起反击国民党的全面内战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正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二、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先建立起来的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纽带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实行彻底地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固然不易,在这样的大国穷国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伟业。实现伟大的梦想,想要一帆风顺,没有牺牲,不付出代价,是难以想象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就是这样的沉痛教训。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一面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地纠正国家当时存在的错误,实事求是地充分肯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伟大功绩;一面应对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开创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新格局。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随着道路的拓展、理论的创新不断向前发展,总体布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又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三、“一带一路”承载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1.“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

“一带一路”构想借助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世人所熟知的“丝绸之路”,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存在,后来不断演变为沟通中国与亚非欧多国的商贸、物流及文化大通道的古丝绸之路,在古代东西方交流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2.秦汉是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时期

(1)丝绸之路是西汉张骞出使亚洲中、西部地区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连接亚非欧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的总称。

(2)汉武帝以后,国内社会安定,经济繁荣,采取积极的对外政策,与西域地区建立联系。

(3)西汉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加强了汉王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大大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扩大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

(4)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①汉武帝以后,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海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②“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绕过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

③“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海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3.隋唐是丝绸之路的全盛时期

(1)隋唐时期,中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社会环境稳定,加强与西域的联系,保障丝绸之路畅通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

(2)唐初以后的两百年,是丝绸之路通畅、贸易发展、经济交往顺畅的全盛时期。自贞观以来,唐与位于西方的大食、印度等建立了经济文化交流的密切关系。

(3)随着高僧玄奘西行印度取经求法等活动,丝绸之路在唐朝前期进入黄金时期。

4.宋元时期,丝绸之路发展由低落到繁荣

(1)宋代由于国家政权极为薄弱,与西域的联系受到阻碍,陆上丝绸之路几乎废弃。“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迅速。

(2)元朝统一中国,社会环境安定,经济发展,丝绸之路继续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更是繁荣昌盛。

5.明清时期,丝绸之路趋于萧条,几近停滞

(1)15世纪以后,丝绸之路不再作为东西方交流的要道,而是作为记录中外交往历史遗迹的标志而存在。

(2)清代,随着封建王朝的日薄西山,统治者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几近停止。

(3)清朝虽然开设“十三行”,但是与西方的联系大为减少,因此,当西方正在革新政治体制,开展经济运动,大力发展现代教育的时候,古老的东方还沉浸在自己的文明里“自我陶醉”,此时的中国与先进的西方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丝绸之路的价值已荡然无存。

6.丝绸之路留给人们的历史启迪

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悠久,虽然发展历程复杂艰难,但是它在各个朝代都有发展和变化,其总体趋势是不断得到开拓和发展的,这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历史发展中的丝绸之路,更好地分析丝绸之路发展变化的相关问题。

7.“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

(1)“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

①“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加快发展,统筹国际国内关系,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必然要求。“一带一路”倡议是基于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

②推行“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我国审时度势,有效统筹国内关系,调整国内不协调因素,促进我国健康发展;有利于我国拓展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各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而缩小东西部的差距,实现平衡的经济文化发展繁荣的大局面。

(2)“一带一路”面临的挑战

①“一带一路”是我国着眼全球而提出的一项涉及面极广的重大对外倡议。在推进实施“一带一路”过程中,世情、国情将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

②历史经验表明,一国的重大对外政策,往往对区域乃至全球的政治经济安全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涉及多个领域和多方利益的调整重构,既需要着眼长远,又需要考虑不同阶段的环境与目标,突出重点,务实推进。“一带一路”面临诸多挑战。

【对点训练】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合作构想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共同走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新主张得到了上合及金砖成员国的积极响应,以推动相关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为宗旨的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也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的实质性支持和积极参与。这一举措

A.有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B.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

C.改变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隶属地位

D.摆脱了全球经济危机痼疾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材料中“‘一带一路’合作构想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有利于打破这种国际经济旧秩序,故A项正确;区域集团与材料中“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不符,故B项错误;“改变了”与材料中“合作构想”不符,故C项错误;“摆脱了”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热点二关注民生——聚焦“三农”问题,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多个中央一号文件”,积极推动农村改革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使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古代中国农业发展和当今新农村建设是高考命题的时政热点。

民生问题始终是古今中外政治统治的重大问题。每年的两会热点都有民生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也是我们党在新时期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新理念,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知识衔接】一、聚焦“三农”问题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精耕细作

(1)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中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从生产力的角度而言是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而言则是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2)“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显著特点之一。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政策的调整

(1)我国从1953年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2)1958年发动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

(3)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发展乡镇企业与私营经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关注民生问题

1.中国古代的民生思想

(1)老子:无为,反对严刑峻法。(2)孔子:“仁”、德、教化。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宽刑薄赋。

(3)墨子:“兼爱”“非攻”“尚贤”。

2.近代民生问题的提出、发展和实践活动

(1)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耕者有其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思想;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土地政策。

(2)理解资产阶级的民生主义: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中有一些与社会主义的原则相近的东西,如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关于节制私人资本的思想,关于缩小贫富差距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劳资关系的思想,关于全社会和平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明确体现了重视民生、福利民生、和谐社会的思想,在今天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3.世界史上民生问题的落实及教训实例

(1)资本主义国家: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福利国家的建立”等。辩证地评价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对中国当前的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社会主义苏联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余粮收集制,实物配给制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引发危机。

②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实行自由贸易,使劳动者获得了一定的生产、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③斯大林模式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较大的启示。

4.新时期我国解决民生问题的对策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生产力。只有经济的持续发展,才能为解决各种民生问题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依靠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手段,处理好速度、质量和效益,投资、消费和出口,以及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尽最大努力把经济发展好。

(2)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现阶段在事关民生的问题上,政府必须强化责任,对于政府“失位”或“错位”的地方要赶紧“补位”或“正位”,对于明显滞后的公共管理制度,要及时调整。

(3)完善制度建设,形成有效机制

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民众切身利益。②完善利益表达机制,畅通利益诉求渠道。

(4)突出政府主导,发挥社会合力。

【对点训练】唐朝“侍老”制度规定:对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赋役俱免;八十岁以上者,给予一名“侍丁”在其身边照顾,免其赋役。这说明唐朝

A.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善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加强D.统治者重孝道治天下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等方面,根据所学知识,唐朝时期中国并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故A项错误;题目中提到的是对老人的赋役优待,并未出现相应的数字比例说明唐朝人口老龄化问题,故B项错误;宗法制的核心特征是嫡长子继承制,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对老人的赋役优待,体现了统治者以孝道治天下,故D项正确。

热点三反腐倡廉——警钟长鸣,抓源治本,彰显力度的新机制

反腐倡廉是一个古老、凝重而富于时代意义的话题。当代中国的反腐倡廉与历史上的反腐倡廉有一定的联系,也有本质区别,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丰富与完善,是一条重要途径。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保证活动取得实效。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要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知识衔接】一、反腐倡廉警钟长鸣,新途径、新制度彰显力度

1.反腐倡廉任重道远

近年来我国反腐败工作力度很大,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职务犯罪尤其是贿赂犯罪在某些行业、领域仍然呈多发、易发态势。贿赂犯罪不仅在职务犯罪总量中占据了很大比例,而且总体呈逐年攀升趋势。目前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的需求越来越多,社会申请查询数量持续攀升,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受理查询数量增幅巨大。

2.制度反腐应常抓不懈

制度反腐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热点,这也是中国反腐走向持续化的方向所在。

制度反腐的一个核心环节就是财产申报。财产申报制度的出台,为后续制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由于财产申报在整个制度反腐体系中居于特殊位置,它的施行在实质性反腐之外还传递着一种强力态度。

3.完善民主政治,推进反腐倡廉

民主政治是腐败的“天敌”,有效的民主政治制度是腐败现象最有力的“克星”。只有以民主来编织反腐败的天罗地网,才能把反腐倡廉建设落到实处。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形成,我国民主政治逐步制度化、法律化,有力地推进了反腐倡廉。

二、关注历史上的监察途径,借鉴权力制衡机制

1.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

(1)概况: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北宋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明朝在地方设按察司管理地方监察、司法。

(2)评价: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但基于专制制度的制约,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2.近代西方的权力制衡制度

三权分立制度在西方各国的具体模式不尽相同,但体现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国家职能部门分别拥有其特定的权力,并在相互牵制中达到权力的平衡。3.巴黎公社的廉政措施

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

4.中国共产党的廉政建设

(1)1949年春,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特别提出了“两个务必”。

(2)1951年,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倡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把各个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作为学习的榜样。

(4)2001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为进一步加强党风建设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把反腐倡廉摆到突出位置,严肃查处了一批又一批的大案要案。

【对点训练】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古今中外人类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它一直在拷问着人类的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统治时期,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材料二美国的行政监督系统,包括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行政监察的任务被分散在各个部门分别执行,没有专门负责行政效能监察的机构。但是……公职人员受到议会、法院、民众和舆论各方面强有力的监督,因而官僚主义和低效率等情况较少,工作效率较高。

——摘编自《西方行政监察制度对中国的启示》材料三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17条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18条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汉朝到宋朝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据此简要评价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54年宪法为防止出现绝对的权力作了哪些规定?

【解题思路】第(1)问,根据材料一概括“变化趋势”;“评价”要注意结合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加强,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美国行政监督系统的组成及其职能概括美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第(3)问,结合材料三概括1954年宪法中用坚持民主集中制等方式防止绝对权力。

【参考答案】(1)变化趋势:由全面监察皇帝、宫廷、政府到只监察宰相与政府;制度发展逐渐严密,监察制、谏官制相配合。

评价:积极方面:有利于反贪防腐,加强中央集权;

消极方面: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很难起到真正的监察作用。

(2)特点:有一套完整的行政监督系统;设有专职的监察机构;监督网络健全,工作效率高。(任答两点即可)

(3)坚持主权在民,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坚持民主集中制;依靠群众监督;服从宪法和法律。

热点四思想解放——中西文化交融碰撞,助推人类文明进步每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会有思想解放先行,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演绎着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元化特征。西方启蒙思想家曾借鉴中国儒家思想,作为冲破教会思想禁锢的武器。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先进中国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西方思想文化不断被引入,形成“西学东渐”的局面,出现了学习西方的热潮;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给中国革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8年底,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讲话,着重阐述毛泽东实事求是的观点,号召大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知识衔接】一、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

1.原因

(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大变动。(2)重要原因:士阶层崛起。

2.主张(1)儒家:“仁”和“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从这些概念出发,儒家思想特别重视道德在社会重建中的作用,主张“以德治国”,实行“仁政”。

(2)道家: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具有辩证法的思维特点,从这些概念出发,道家形成了“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和逍遥的人生态度。

(3)法家:法家重实用主义,主张以法治国和君主专制,提倡变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备受各诸侯国的重视。

3.影响

(1)打破了西周贵族对教育和学术的垄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构建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1.背景

(1)古希腊的人文精神是近代人文主义的历史基础。

(2)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思想解放潮流出现的最深层原因。

(3)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出现。

2.历程

(1)文艺复兴: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使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迷信中解放出来。

(2)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思想在宗教领域内的发展,通过“信仰得救”理论的传播,将西欧人从长期的天主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准备。

(3)启蒙运动: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阶段,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的大旗,对封建势力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勾画了未来社会的蓝图,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3.评价: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三、中国近现代的思想解放潮流

1.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

(1)历史背景:西方列强侵华加剧,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2)发展历程

①开眼看世界:林则徐、魏源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组织编译西方书报,启迪人们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但因封建传统根深蒂固,社会缺乏变革的基础与动力等因素,林、魏的主张未能实践。

②“中体西用”思想: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主张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为本,辅以西方先进科技挽救清朝的统治危机,体现了国人对待西方事物态度由“夷”到“洋”的转变。

③维新变法运动: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兴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的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④辛亥革命: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主张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⑤新文化运动:民国初期,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对中国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形成了空前的思想解放潮流。

(3)历史影响: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推动了中国政治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2.中国现代的思想解放

(1)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将中国从个人崇拜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2)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将人们从计划经济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对点训练】1920年,陈独秀认为:“上海社会若不用猛力来改造一下……什么爱国、共和、解放、新思潮、新文化等一切新流行的名词,一到上海便仅仅做了香烟公司、药房、书贾、彩票行的利器”。这说明

A.民族资本主义与新文化运动相互促进B.近代社会发展要以彻底的思想改造为前提C.新文化运动在上海并未引起充分关注D.推翻资本主义专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任务【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陈独秀认为,如果没有思想方面的解释与改造,政治要求便只能沦为经济的附庸,这里强调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而非其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故A项错误;没有思想解放作为前提,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将无从谈起,故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在上海的关注度在材料中并没有相应的体现,陈独秀强调的仅是其重要性而已,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时间和陈独秀的发言内容我们不难得知,此时的陈独秀仍是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而未能达到社会主义者的高度,故D项错误。]

热点五国际风云——世界局势变幻莫测,大国关系面临挑战

近年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美日介入我国南海、中日钓鱼岛之争、韩日竹岛(韩国称独岛)之争、日俄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之争、乌克兰危机、叙利亚危机、利比亚动荡、伊拉克恐怖袭击连连、中印边界争端、韩国部署“萨德”、朝核问题等……政治动荡来源于社会矛盾、经济停滞和政治不满。一些国家或地区进入了政治动荡的恶性循环,地区局势动荡不安。美国“重返”亚太动作频频,美、日高层会谈,强调深化同盟关系,一时搅得亚太风起云涌、惊涛骇浪,引起国际社会密切关注。

【知识衔接】一、风云变幻的当今国际局势

1.中国面临严峻的安全挑战

当今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中国面临的安全挑战是多元、复杂和严峻的,尽管美国方面多次正面公开表态,不对中国实施遏制政策,欢迎中国和平崛起,但美国说的和做的并不完全一致。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台湾问题,美国手中有足够的战略武器针对中国。冷静而又积极地化解这些危机、威胁,需要我们创新思维。目前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美国不仅在遏制中国,也一样在遏制俄罗斯,中俄没有实力单独去应对美国及其盟友的挑战,只有相互支持,共同抗衡美国。这样做实际上是建立一种制衡和制约机制,迫使美国收敛一下。2.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局势总体趋向缓和,但霸权主义、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恐怖主

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世界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中国政府提出建立和谐世界,并以此为目标,推行和谐外交。

(3)国际格局处于新旧交替阶段,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二、和平崛起的中国所面临的大国关系

1.中美“摩擦”接连不断,两国关系成国际焦点

(1)中美关系面临诸多挑战

美国对中美关系历来有种种说法,其基本定位是“非敌非友”关系,这是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与一个崛起大国的特定关系,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关系。美国对华总体战略是合作与防范并举,对中国“安全再平衡”力度加大,采取综合手段遏制中国,让盟国出钱、出力、出面牵制中国。与此同时,通过人道主义救援、军事交流、武器出售等方式加大了对中国周边地区的渗透。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推行,在南海和钓鱼岛问题上美国介入态势更加明显,中美关系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历史表明,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两国有合作的基础,中美合作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美两国加强合作,不仅双方互有需要,而且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应共同肩负的责任。

(2)历史上的中美关系

①历史上中美关系:中美《望厦条约》、中美《天津条约》、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支持中国抗战、“扶蒋反共”支持蒋介石打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中国采取孤立、封锁、包围政策、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关系正常化。

②新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目前,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美国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2.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有利于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1)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致力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加强与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战略合作。2017年7月,中俄“海上—2017军事演习”在俄罗斯海域举行。两国海军加深了交流,增强了协同作战能力。

(2)历史上的中俄关系

①近代史上: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参与签订《辛丑条约》。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帮助创建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日战争时期,苏联红军出兵东北,直接支援了中国的抗战。

②现代史上:1949年10月2日,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年同中国建交的17个国家之一,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友好合作和相互支援:“一五”计划时期以苏联帮助中国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进行工业建设。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两国政府放弃对抗,积极化解消极因素,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且使中苏关系平稳过渡到中俄关系。

2001年,中国、俄罗斯等六国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③亚太经合组织:在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推动下,1989年成立了亚太经合组织。其成立和发展壮大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大提高。

【对点训练】下表是美国某机构1993—2012年就“俄罗斯精英视角下美国对俄敌对与友好程

A.试图化解与美国的根本分歧B.希望被西方认可和尊重

C.认识到北约军事威胁的减弱D.延续了战后的冷战思维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材料是“俄罗斯精英视角下美国对俄敌对与友好程度”的调查,与化解美俄根本分歧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大部分人都认为美国对俄国态度持友好或中立观点,说明俄国精英希望被西方认可和尊重,故B项正确;材料是”俄罗斯精英视角下美国对俄敌对与友好程度”的调查,与北约对俄军事威胁无关,故C项错误;分析材料数据可知,俄国精英对美国认识总体上趋于缓和,而不是延续了战后的冷战思维,故D项错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