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咽管瘤护理
- 格式:pptx
- 大小:1.96 MB
- 文档页数:12
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颅咽管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颅内肿瘤,其发生于咽颅部的颅咽管(即近交感神经节),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手术是治疗颅咽管瘤的主要方法,但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并发症,这对于颅咽管瘤患者的恢复非常关键。
本文将就颅咽管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以及观察和护理进行简要介绍。
1. 脑脊液漏脑脊液漏是颅咽管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脑脊液泄漏可能是由于手术中切除导致的脑膜损伤,也可能是术后脑膜受压导致的脑脊液泄漏。
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头痛、味觉异常、颅内感染等。
在观察方面,护士需要关注患者是否有上述症状,通过检查鼻涕的性质、流量、颜色等来判断有无脑脊液漏。
护理方面,积极处理患者的症状,如给予抗生素、保持鼻腔通畅、休息等措施,避免其发生脑膜炎等并发症。
2. 感染颅咽管瘤术后还可能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颅内感染是最常见的一种感染类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在观察方面,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并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定期检查。
在护理方面,要根据感染情况进行及时的抗感染治疗,恢复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以预防并缓解继发感染。
3. 神经功能障碍颅咽管瘤位于靠近交感神经节的位置,多数情况下手术切除虽然相对正确,但仍然存在神经损失或功能障碍风险。
主要表现为面肌肌力减退、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
对于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应及时评估和处理相关的功能障碍,包括营养支持、语言训练、口腔护理等。
4. 失眠和情绪症状颅咽管瘤术后可能会出现失眠和情绪症状。
失眠主要是因为手术后患者的情绪不稳定,常有睡眠障碍,进而影响术后的康复进程;情绪症状包括焦虑、抑郁等症状,也可能影响患者的恢复。
在观察方面,护士要定期询问患者的睡眠情况和情绪状态,对出现问题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安抚,避免失眠和情绪问题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
5. 护理综合干预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需要综合干预,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手术愈合情况、神经功能状况和并发症的出现与发展。
第二诊疗,专家咨询; 健康管理,生活无忧。
仟康顾问为患者提供顶级专家的第二方诊疗服务
万康世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颅咽管瘤该如何护理?这是很多朋友都比较关心的问题。
专家表示,颅咽管瘤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颅内良性肿瘤,能够越早治疗越好,手术治疗后要注意做好护理措施。
下面,一起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颅咽管瘤该如何护理?
专家指出,颅咽管瘤的护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术前有腺垂体功能减退者,应留意补给足量的糖皮质激素,以免出现垂体危象,对其他腺垂体激素可暂不补给,因不少病人于术后腺垂体功能可得到恢复。
(2)颅咽管瘤该如何护理?专家表示,颅咽管瘤还要注意视力视野的评估。
因肿瘤直接压迫视神经,视交叉及视束,有70~80%的病人出现视力、视野障碍,因此在术后要注意视力视野的评估,做好护理。
(3)专家指出,对高颅压者应立即给予脱水剂和利尿剂,以降低颅内压。
对于此类患者应尽快做术前预备,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后还要注意做好护理工作。
(4)颅咽管瘤该如何护理?颅咽管瘤的护理还要注意心理方面的护理。
特别是青少年和儿童,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被确诊,心理负担很重,易产生恐惧、悲观心理。
另外,开颅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病人往往感到不安,害怕和烦躁,影响休息和睡眠,甚至拒尽手术,为此护士要耐心解答病人的各种疑问,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温馨提示:
通过以上专家的详细介绍,对于颅咽管瘤该如何护理的问题,相信朋友们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专家提醒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如有异常症状发生时一定要注意及时检查治疗,以免影响身心健康。
颅咽管瘤1、术前护理1)执行开颅手术术前护理。
2)对于垂体功能低下者,做好心理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伴有视力视野障碍者,专人守护。
4)有下丘脑损害表现时,应注意患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术后护理1)执行开颅手术术后护理常规。
2)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3)监测血生化,防止高钠血症及低钠血症的发生。
4)注意观察意识变化。
5)遵医嘱及时准确的用激素治疗,并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
6)视力视野障碍者加强生活护理,专人陪护,防止意外受伤。
3、并发症护理1)尿崩症①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及每小时尿量,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
②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变化。
③及时监测血生化及尿比重情况,发现异常及时纠正。
④观察病人皮肤弹性,及早发现脱水指征。
⑤禁止摄入含糖食物,以免使血糖增高,产生渗透性利尿,使尿量增加。
⑥遵医嘱按时按量补充电解质。
⑦遵医嘱必要时给予弥凝片口服,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
2)低钠血症/高钠血症①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是意识变化。
②观察病人皮肤弹性(高钠脱水、低钠水肿)③遵医嘱监测血生化,将化验结果及时报告医生。
④鼓励低钠病人进食含钠高的食物,如咸菜。
⑤鼓励高钠病人多饮白开水,利于钠离子排出。
⑥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总结24小时出入量、监测尿比重。
⑦按时输入各种液体及保持输液通畅。
4、健康指导1)次全切手术患者术后进行放射治疗,增加存活,延缓肿瘤复发时间。
2)及时准确的用激素治疗,并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
3)视力视野障碍者加强生活护理,专人陪护,防止意外受伤。
5、主要护理问题1)脑组织灌注异常:与肿瘤压迫有关。
2)疼痛:与手术伤口有关。
3)清理呼吸道无效:与长期卧床有关。
4)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手术后长期卧床有关。
5)体温过高:与手术有关。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卧床及躯体运动障碍有关。
7)焦虑:与担心疾病的预后有关。
潜在并发症:脑出血、尿崩、低钠血症/高钠血症。
颅咽管瘤术后病人的护理方法文章目录*一、颅咽管瘤术后病人的护理方法*二、颅咽管瘤术后病人的护理注意事项*三、颅咽管瘤术后病人的饮食颅咽管瘤术后病人的护理方法1、颅咽管瘤术后病人的护理方法有视力视野情况有所记录和关注体内激素水平关注1.1、视野情况有所记录:手术以后要对视力视野再进行测量,这样的话就可以掌握手术后的颅内变化,一般在病人术后精神状况好时检查,如果视力视野比术前有所下降,通常为手术损害所致。
1.2、关注体内激素水平关注:患者术后颅内血肿和电解质紊乱引起昏迷或者体内激素水平低下都需要特别注意的,如果这个检查都正常,病人有乏力等表现的时候,可能是激素补充不足或激素减量过快,这个时候就要特别注意了。
2、颅咽管瘤术后病人的护理方法有降低颅内压和记录尿量变化2.1、降低颅内压:病人意识清醒,并且这个血压平稳的时候,我们尽量的让病人斜坡卧位,这样可以让血液回流,降低颅内压,保持引流管畅通,不过我们病人头部做适当限制,在翻身和治疗等损伤操作时,动作轻柔才行。
2.2、记录尿量变化:由于颅咽管瘤手术对下丘脑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易造成尿崩症及水电解质紊乱。
准确记录单位时间的尿量变化,观察尿液颜色,必要时测尿比重。
遵医嘱定时抽取血标本,进行血生化的检查。
当每小时尿量小于250ml时,可暂时不做处理,继续进行观察。
3、颅咽管瘤术后病人的护理方法有注意饮食和意识变化护理3.1、注意饮食:可以多吃营养丰富、好吸收、好消化的食物,口味清淡、少食多餐、多吃新鲜蔬菜瓜果、蘑菇类食物,可吃猪肉、鸭肉、鸽子肉。
3.2、意识变化护理:意识变化突然,并伴有血压升高、脉搏增快、瞳孔不等大时,首先考虑颅内压的改变,提醒医生行CT检查。
意识障碍为进行性的,已有电解质的改变,立即留取血标本急查血生化。
若血生化正常,病人有乏力等临床症状时,可能是激素补充不足或激素减量过快,造成激素水平低下。
总之,当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时,护士应根据多方面的数据来评估其原因,并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颅咽管瘤术后病人的护理【优质推荐】一、一般护理颅咽管瘤病人术后应安置在ICU病房,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及时准确记录;麻醉未清醒时给予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麻醉清醒后,予头高位30°,促进头面部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脑水肿;固定好硬膜外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如有脑室外引流管,将引流袋高出脑室平面10cm~15cm,观察脑室外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
观察意识、瞳孔变化,颅咽管瘤病人术后可因颅内出血、脑水肿、颅压高及术后丘脑下部损伤、电解质紊乱等出现意识改变,应协助医生寻找意识改变原因并及时处理。
本组2例病人术后麻醉清醒后出现意识改变,经CT检查证实分别为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各1例,经手术清除血肿后恢复。
二、尿崩、水电解质紊乱的护理尿崩、水电解质紊乱是颅咽管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术后发生率高达70%~75%,术后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多数病人出现尿崩、水分丢失,导致高钠血症,本组半数以上出现尿崩、高钠血症,因此要记录24h出入量和每小时尿量,动态观测血钠、尿比重及中心静脉压,如尿量连续1h~2h>300mL/h,应报告医生及时使用去氨加压素片,由于此类病人ADH靶器官对去氨加压素片极为敏感,使用此药应慎重,开始可用正常量的1/4~1/8,随即根据尿量进行调整,如果开始即使用正常量易导致无尿或少尿加重脑水肿,因此应遵照医嘱准确用药,高钠血症病人应做好饮食宣教,根据血钠升高程度予口服蒸馏水50mL/h~150mL/h,意识不清者经鼻饲管注入,直到血钠恢复,对于防治脑水肿的脱水剂和利尿剂应慎用,我们使用的甘露醇通常为常规剂量的1/2~1/4,此时少量的甘露醇极易诱导尿崩的出现。
颅咽管瘤病人由于术后ADH分泌不当致水潴留,或由于丘脑下部垂体损伤等致盐皮质激素分泌不足,肾脏远曲小管对钠重吸收减少,引起低钠血症;应分清两种原因,前者多出现在术后1周左右,表现为水潴留,血液稀释,血压和中心静脉压尚无改变,此类病人可指导限水纠正,而后者则表现为血压下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中心静脉压下降等循环血容量不足,应予以补钠、扩容,并补充盐皮质激素纠正。
神经外科颅咽管瘤患者护理技术【概述】颅咽管瘤是最常见的先天性颅内良性肿瘤,占先天性颅内肿瘤60%,主要见于小儿,占小儿颅内肿瘤的5%。
约在胚胎第2周即在原始口腔顶出现一向上突起,逐渐伸长的盲囊,即Rathke囊,Rathke囊与原始口腔相连部分逐渐变细形成一管道,即颅咽管,正常情况下,在胚胎7~8周时逐渐退化消失。
颅咽管瘤是发生在与Rathke囊有关的垂体前叶、垂体柄、漏斗、乳头体、灰结节视交叉及第Ⅲ脑室前部的肿瘤。
【临床表现】1.颅内压增高症状约80%患者临床表现有头痛、呕吐、视盘水肿以及展神经一侧或双侧麻痹。
晚期可出现意识嗜睡乃至昏迷。
2.视力视野障碍肿瘤位于鞍上常因直接压迫视神经、视交叉及视束,有70%~80%的患者出现视力、视野障碍,如双颞侧偏盲,部分偏盲或左右不对称的视野缩小。
3.垂体功能低下因肿瘤压迫,特别是鞍内型肿瘤,垂体前叶受压导致生长激素及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而出现生长发育障碍,儿童表现为身材矮小;成年患者表现为倦怠,少动,食欲减退,皮肤苍白细腻,男性阳萎,女性月经失调或停经。
4.下丘脑损害症状体温偏低,意识嗜睡,尿崩症。
5.辅助检查(1)CT:平扫时为较均匀的低密度灶。
(2)MRI:实质性颅咽管瘤T;像为等信号,T₂像为高信号;囊性颅咽管瘤内含较高浓度蛋白、胆固醇、正铁血红蛋白或同时含有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在T和T。
加权像均显示高信号。
【治疗原则】根据肿瘤的具体位置,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切除肿瘤,术后根据切除情况适当行放射治疗。
【护理评估】了解患者的起病方式或首发症状,是否出现视力、视野障碍,头痛,多饮,多尿,身体体重异常;评估患者有无神经功能受损、下丘脑损害及精神异常。
【护理要点及措施】1.头痛、呕吐密切观察并评估头痛的程度、性质、部位、发作特点及持续时间,观察呕吐是否为喷射性,观察意识、瞳孔和生命体征,抬高床头15°~30°,对于疼痛剧烈者,遵医嘱给予镇痛药或脱水药,观察用药后症状是否缓解,必要时行CT检查,以排除颅内血肿形成。
颅咽管瘤术后病人的其他护理【优质推荐】一、垂体功能低下护理颅咽管瘤由于肿瘤压迫破坏等因素,术后易出现垂体功能低下,尤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使病人术后表现乏力、倦怠、精神萎靡,严重时出现皮质危象,表现为昏迷、血压下降、脉搏细数等,因此应严密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进行处理,根据血皮质醇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浓度,使用皮质激素和甲状腺素予以纠正,出现皮质危象者遵照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输注,2d或3d一般即可纠正。
护理人员应正确掌握药物的作用、使用方法、途径并观察用药效果。
二、高热护理颅咽管瘤累及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加之手术刺激,术后早期可出现高热,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拭浴、乙醇拭浴,如效果不理想可采用冬眠药物加冰毯降温。
后期发热应区分是中枢性高热还是感染性发热,根据不同原因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上消化道出血护理由于丘脑下部损伤及手术应激反应,颅咽管瘤术后可出现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
采取措施:①术后早期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
②观察胃液的颜色和大便颜色,出现咖啡色胃液或柏油样便应及时报告医生。
③控制发热、感染等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
④上消化道出血时遵照医嘱加倍使用奥美拉唑1倍用量,应禁食,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及反应,准确掌握药物剂量。
四、癫痫发作护理颅咽管瘤术后由于电解质紊乱和手术刺激,可出现癫痫发作,防止癫痫发作的具体措施如下:①观察病人临床表现,结合检验结果遵照医嘱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②预防性足量使用抗癫痫药,定期进行药物浓度监测。
③使用皮质激素防治脑水肿。
④癫痫发作时,密切观察癫痫发作的表现及间隔、持续时间,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的误吸,臼齿间垫入牙垫或纱布,防止咬伤舌头,不可用力按压病人的肢体,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防止受伤。
⑤癫痫持续状态应遵医嘱持续使用安定或丙戊酸钠静脉输注,做好一切保护性措施及家属的宣教,防止发生意外。
颅咽管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了170例颅咽管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术前做好颅咽管瘤患者安全防范、病情观察和心理护理;术后针对颅咽管瘤患者常见并发症,进行规范、有效、及时的护理和治疗。
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减轻颅咽管瘤患者并发症,提高颅咽管瘤患者惠者生活质量。
标签:颅咽管瘤;围手术期护理颅咽管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齡,但多见于青年、儿童,男性略多于女性。
颅咽管瘤占成人颅内肿瘤的2.5%~4.0%,占儿童鞍区肿瘤的50%。
颅咽管瘤患者多表现为下丘脑损害、垂体功能低下、视力障碍、视野缺损和颅内压增高。
颅咽管瘤患者首选治疗为手术治疗。
术后颅咽管瘤患者可出现垂体功能减退、下丘脑损害、体温控制失调及尿崩症等并发症。
为提高颅咽管瘤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做好颅咽管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和观察极为重要。
现将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对83例颅咽管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颅咽管瘤患者83例,男颅咽管瘤患者43例,女颅咽管瘤患者40例,年龄5~65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3个月~6年。
颅咽管瘤患者症状体征有:生长发育障碍27例,癫痫8例,糖尿病7例,闭经9例,性欲减退26例,多饮多尿41例,头痛52例,视力下降64例。
83例颅咽管瘤患者均行开颅肿瘤切除术,并经病理检查结果证实。
颅咽管瘤患者肿瘤大部分切除22例,全切除61例。
颅咽管瘤患者术后77例症状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术后6例颅咽管瘤患者出现昏迷,4例颅咽管瘤患者经抢救治疗后意识恢复,2例颅咽管瘤患者长期昏迷。
1.2颅咽管瘤患者术后并发症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主要有颅咽管瘤患者丘脑下部损伤产生的意识障碍、高热以及颅咽管瘤患者神经垂体轴损伤后产生的低钠低氯血症和高钠高氯、尿崩[1]。
2颅咽管瘤患者手术并发症的护理与观察2.1颅咽管瘤患者术后意识障碍的护理与观察本组2例颅咽管瘤患者术后即呈昏迷状态,与颅咽管瘤患者下丘脑损伤有关,预后较差。
儿童颅咽管瘤术后的护理【关键词】儿童颅咽管瘤术后护理颅咽管瘤是一种先天性颅内肿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一般认为50%以上的颅咽管瘤发生于儿童。
颅咽管瘤大部分位于鞍上,其中又多数突入第三脑室,极少数可局限于鞍内。
随着显微外科的开展,颅咽管瘤全切或次全切已能达到满意效果,但因肿瘤周围有下丘脑、垂体柄、视神经节等重要结构,手术会刺激或损伤垂体柄及丘脑下部,术后易并发尿崩症、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且此类患儿术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多且变化快,护理难度大。
笔者2007—2009年10例儿童颅咽管瘤通过手术治疗及全面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6~12岁。
1.2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视肿瘤生长部位及发展方向不同而有所不同。
1.2.1 颅内压升高症状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6例。
1.2.2 内分泌功能紊乱儿童颅咽管瘤的特点之一,主要为肿瘤侵犯或压迫视丘下部及垂体所致,出现尿崩症7例,脂肪代谢障碍8例,身材矮小3例,精神萎靡不振5例。
1.2.3 视力、视野障碍肿瘤压迫视神经、神经交叉甚至视束引起视神经原发性萎缩或肿瘤梗阻室间孔造成颅内压增高、视乳头水肿9例。
1.3 治疗方法 10例患儿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肿瘤全切或次全切除。
1.4 结果全切除6例,近全切除和大部分切除4例,手术死亡率为0。
视力视野改善9例,术后患儿均有尿崩症及水电解质紊乱,遵医嘱对症处理及积极治疗后患儿,均获得纠正后出院。
2 术后护理2.1 股静脉插管术中常规做股静脉插管以保持输液通畅,术后应保留此深静脉液路以便抽血和输液方便,避免反复穿刺抽血。
2.2 卧位术后6h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6h后取头部抬高30°,健侧卧位,以减轻脑水肿和伤口水肿。
2.3 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术后72h,加强意识与瞳孔的观察,针对小儿特点,注意神志不清应与患儿熟睡相区别,测血压、脉搏、呼吸,每小时1次,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
颅咽管瘤的护理颅咽管瘤属于比较多见的胚胎残余组织肿瘤,其主要是由颅咽管残余的上皮细胞发展而来的。
颅咽管是从外胚叶形成,属于先天性肿瘤,发病对象儿童比成年人多。
颅咽管瘤发病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颅内压上升、视野或是视力障碍,那么,颅咽管瘤治疗之后,需如何进行护理才能使患者病情得到缓解呢?颅咽管瘤临床症状颅咽管瘤在任何年龄阶段都可能会发病,发病于儿童身上的几率会更高。
多数人员患上本疾病之后,会发现自身的颅咽管瘤出现间歇性生长,因此,从整体来观察,肿瘤生长速度相对比较缓慢,只有极少数患者的颅咽管瘤生长比较快,病情发展快。
肿瘤阻塞室间孔以及肿瘤占位效应,会导致患者颅内的压力上升。
肿瘤会对患者的视神经压迫,进而导致其产生视力障碍。
另外,脑瘤也会对下丘脑造成压迫,有可能导致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
肿瘤也会对身体内部的其他组织造成侵扰,使得患者出现精神或是神经症状不同症状。
在青年以及儿童身上发生次数有所差别。
儿童出现的颅咽管瘤临床症状以颅内高压最为多见,而青年身上发生的颅咽管瘤产生神经压迫的症状较多。
患上颅咽管瘤患者均可能出现内分泌改变。
内分泌紊乱主要是由于颅咽管瘤压迫腺垂体,进而会分泌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主要在患者身上表现为皮肤干燥、生长发育迟缓,由于颅咽管瘤对下视丘压迫,进而产生脂肪代谢障碍、嗜睡。
因此,需要引起患者的格外注意[1]。
颅咽管瘤的护理生活护理颅咽管瘤属于颅内先天性良性肿瘤,肿瘤经常会对下丘脑,垂体柄等结构造成一定影响,手术难度相对较大,术后产生并发症概率相对较高,因此,需要重视颅咽管瘤护理。
对颅咽管瘤疾病护理,护理人员需要积极指导患者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例如多吃蔬菜、瘦肉、纯牛奶、菠菜、山药、西红柿、胡萝卜、芹菜、苹果、橙。
在日常烹饪中,尽量需要少放盐以及油。
还应保持居住环境清洁。
提醒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定期开窗,保持室内与室外空气流通。
另外,还应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衣物以及和被褥需要定时消毒以及清洁,尽量避免与他人共享私人用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