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故事两则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格式:pptx
- 大小:2.82 MB
- 文档页数:23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原文及翻译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
是整理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原文及翻译,欢迎来参考!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开始问我‘你哪里知道鱼儿的快乐’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
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注释1.濠梁:濠水的桥上。
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
2.从容:悠闲自得。
2.鯈(tiáo)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色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
3.是:这。
4.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5.全:完全,确定是。
6.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
循:顺着。
其,话题。
本:最初。
7.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汝安知鱼乐”等等。
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云者:如此如此。
安,怎么;哪里。
8.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问题探究1.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答: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2.两人辩论的结果且不论谁输赢,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两人的性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翻译庄子与惠子一同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说:“看啊,上面的鳖多数皮肤多厚啊!”惠子回答道:“当然,它们生长在濠梁之上,它们不得不拼命使自己的皮肤变硬。
”庄子又问:“上面的鱼多么好游啊!”惠子回答道:“当然,它们生长在濠梁之上,它们不得不拼命使自己的游动技巧更好。
”庄子再问:“请问我应该怎么样才能学习你们的技巧呢?”惠子答道:“你必须投身于大海,然后你就能学到真正的技巧。
”庄子笑着离开了。
原文庖丁解牛之技,非牛之所至也;然终身之所得者邑亦。
闻风而起者,扇也;非葑也。
假舆马者,非所及也;致是已。
鼓之而后敢舍也;衰之而后敢衣也;中古之时,或为五十而笑,或为一百而泣。
此其所以异於拙者,非所长也。
今我暇者,適不闲;困于约也,委於隙也;故放彼而穷之矣。
余固知穷者有穷己者无穷。
解读这则短篇故事描绘了庄子与他的弟子惠子在濠梁上游玩的情景。
庄子通过观察濠梁上的鳖和鱼,提出了一些哲理性的问题,与惠子一起进行思考。
在接下来的对话中,庄子借鳖和鱼的例子,来表达对自然界万物生存法则的一些观点。
最后,庄子以一种诙谐的方式告诉惠子,要学习真正的技巧,就需要自己去大海中去探索。
思考与感悟这则短篇故事中,庄子通过生动的对话,寓意深远地传达出一些哲学思想。
他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提出了一些对生活和学习的思考。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我们也会感到局限和困境,庄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放下束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学习。
庄子的思想强调个体的自由与自我实现,他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并抓住机遇在不同的环境中施展才能。
真正的技巧与智慧并不是通过盲目追求功利或机械学习就能获得的,而是需要我们有自己的认知和体悟,通过大胆的尝试和实践才能真正地获得。
庄子的思想对于我们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也有一定的启示。
在追求事业成就和个人幸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特性,不要过分追求他人的认同和模仿。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适应环境的变化,善于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和尝试。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原文+译文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是《庄子》的特色。
朗读课文,体会这一特点。
想一想,这两则小故事都写到了鱼,它们的角色有什么不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注释庄子与惠子①游于濠梁②之上文|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③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④矣!”庄子曰:“请循其本⑤。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①[惠子]即惠施,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的好友。
②[濠(háo)梁]濠水上的桥。
濠,水名,在今安徽凤阳。
③[鲦(tiáo)鱼]一种白色小鱼。
④[全]完全,肯定(是这样)。
⑤[循其本]追溯话题本原。
循,追溯。
【译】庄子与惠子在濠水上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肯定(是这样)!”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原。
你说‘你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等等,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文言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文言文1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开始问我‘你哪里知道鱼儿的'快乐’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
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注释1.濠梁:濠水的桥上。
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
2.从容:悠闲自得。
2.鯈(tiáo)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色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
3. 是:这。
4. 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5. 全:完全,确定是。
6. 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
循:顺着。
其,话题。
本:最初。
7.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汝安知鱼乐”等等。
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云者:如此如此。
安,怎么;哪里。
8.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鉴赏该文节选自《秋水》。
《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
全篇由两大部分组成。
前一部分写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谈话,一问一答一气呵成,构成本篇的主体。
后一部分分别写了六个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自成一体,各不关联,跟前一部分海神与河神的对话也没有任何结构关系上的联系,对全篇主题的表达帮助也不甚大,似有游离之嫌。
《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翻译译文1、《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翻译译文《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翻译一、译文1.惠子相梁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
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
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
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
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
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2、《世说新语》三则(荀巨伯,庾公乘的卢马,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译文《世说新语》三则(荀巨伯,庾公乘的卢马,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刘义庆世说新语刘义庆荀巨伯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
【解释】①荀巨伯:东汉人,因重视友谊而闻名。
胡:古时西方、北方各少数民族统称胡。
子: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②班军:班师;出征的军队调回去。
【译文】荀巨伯远道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兵进攻郡城。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先秦:佚名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标签初中文言文、认知译文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开始问我‘你哪里知道鱼儿的快乐’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
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注释濠梁:濠水的桥上。
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
从容:悠闲自得。
鯈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色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
是:这。
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全:完全,确定是。
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
循:顺着。
其,话题。
本:最初。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汝安知鱼乐”等等。
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云者:如此如此。
安,怎么;哪里。
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赏析该文节选自《秋水》。
《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
全篇由两大部分组成。
前一部分写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谈话,一问一答一气呵成,构成本篇的主体。
后一部分分别写了六个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自成一体,各不关联,跟前一部分海神与河神的对话也没有任何结构关系上的联系,对全篇主题的表达帮助也不甚大,似有游离之嫌。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轻松闲适,诗意盎然。
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庄子故事两则原文,全文《惠子相梁》<原文>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唔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故事两则原文翻译对照,译文注释《惠子相梁》<译文>惠子在魏国当宰相,庄子前往去见他。
有的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是想取代你的位置的。
”于是惠子感到惊恐,在国中搜捕了三天三夜。
庄子前往见他,说:“南方有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这鹓鶵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不栖息,不是竹子不吃,不是甘泉不喝。
在这是猫头鹰得到一只腐烂的老鼠,鹓鶵飞过,抬头看着他说:‘吓(发怒的声音)’现在你想用你魏国的宰相之位来吓我吗?”《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译文>庄子与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鯈鱼游出水面悠然自得,这是鱼的乐趣。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乐趣?”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乐趣?”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乐趣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怎么知道鱼的乐趣’的话,既然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乐趣还来问我,我是在桥上看到的。
”。
战国-宋国-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战国·宋国-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翻译: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曰:“庄子说:“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曰:“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曰:“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惠子曰:“惠子说:“我非子,固不知子矣;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曰:“庄子说:“请循其本。
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你开始问我‘你哪里知道鱼儿的快乐’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
我知之濠上也。
”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注释:1. 濠[háo]梁:濠水上的桥。
濠,水名,在今安徽凤阳。
2. 鲦[tiáo]鱼:同“鲦”,白鲦鱼,一种白色小鱼。
3. 从容:悠闲自得。
4. 是:这。
5. 固不知子矣:固,固然。
6. 子固非鱼也:固,本来。
7. 全:完全,完备(是这样)。
8. 循其本:追溯话题本源。
循,追溯。
其,话题。
本,本源。
9.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你哪知道鱼的快乐”的话。
10. 安:疑问代词。
怎么,哪里。
11.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12.梁:桥。
13.既:已经。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原文、翻译及赏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原文、翻译及赏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春秋战国庄子(庄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译文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的快乐。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开始问我‘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
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注释濠梁:濠水的桥上。
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
从容:悠闲自得。
鲦(tiáo)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色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
是:这。
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全:完全,完备。
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
循:追溯。
其,话题。
本:最初。
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云者:如此如此。
安,怎么;哪里。
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鉴赏该文节选自《秋水》。
《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
全篇由两大部分组成。
前一部分写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谈话,一问一答一气呵成,构成本篇的主体。
后一部分分别写了六个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自成一体,各不关联,跟前一部分海神与河神的对话也没有任何结构关系上的联系,对全篇主题的表达帮助也不甚大,似有游离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