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_三维几何造型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10
⼯程机械CAD_CAM课后习题答案第⼀章概述1.简述产品设计制造的⼀般过程。
答:CAD/CAM系统是设计、制造过程中的信息处理系统,它主要研究对象描述、系统分析、⽅案优化、计算分析、⼯艺设计、仿真模拟、NC编程以及图形处理等理论和⼯程⽅法,输⼊的是产品设计要求,输出的是零件的制造加⼯信息。
2.简述CAD/CAM技术的概念、狭义和⼴义CAD/CAM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答:CAD/CAM技术是以计算机、外围设备及其系统软件为基础,综合计算机科学与⼯程、计算机⼏何、机械设计、机械加⼯⼯艺、⼈机⼯程、控制理论、电⼦技术等学科知识,以⼯程应⽤为对象,实现包括⼆维绘图设计、三维⼏何造型设计、⼯程计算分析与优化设计、数控加⼯编程、仿真模拟、信息存贮与管理等相关功能。
区别:⼴义的CAD/CAM技术,是指利⽤计算机辅助技术进⾏产品设计与制造的整个过程,及与之直接和间接相关的活动;狭义的CAD/CAM技术,是指利⽤CAD/CAM系统进⾏产品的造型、计算分析和数控程序的编制联系:⼴义的CAD/CAM技术包容狭义的CAD/CAM技术3.传统的设计制造过程与应⽤CAD/CAM技术进⾏设计制造的过程有何区别与联系?答:区别:传统的设计与制造⽅式是以技术⼈员为中⼼展开的,,产品及其零件在加⼯过程中所处的状态,设计、⼯艺、制造、设备等环节的延续与保持等,都是由⼈⼯进⾏检测并反馈,所有的信息均交汇到技术和管理⼈员处,由技术⼈员进⾏对象的相关处理。
以CAD/CAM技术为核⼼的先进制造技术,将以⼈员为中⼼的运作模式改变为以计算机为中⼼的运作模式,利⽤计算机存贮量⼤、运⾏速度快、可⽆限期利⽤已有信息等优势,将各个设计制造阶段及过程的信息汇集在⼀起,使整个设计制造过程在时间上缩短、在空间上拓展,与各个环节的联系与控制均由计算机直接处理,技术⼈员通过计算机这⼀媒介实现整个过程的有序化和并⾏化。
联系: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基本相同。
4.简述我国CAD/CAM技术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三维造型方法概述
三维造型方法是一种在计算机图形学中广泛使用的技术,用于创建和表示三维对象。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三维造型方法:
1.几何造型法:这是早期的一种方法,主要通过一些基本几何元素(如点、线、面、体等)来构造三维模型。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表达能力有限,对于复杂的模型构建效率较低。
2.边界表示法:这种方法将三维模型表示为一系列的边界曲线和曲面,每个边界都由一组参数化的曲线和曲面定义。
这种方法表达能力较强,但计算复杂度较高。
3.构造实体几何法:这是一种基于集合运算的方法,通过一组基本几何元素的布尔运算来构造三维模型。
这种方法表达能力较强,计算效率较高。
4.参数化造型法:这种方法通过一组参数来定义三维模型的形状,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约束关系。
这种方法表达能力较强,但计算复杂度较高。
5.自由造型法:这是一种基于用户交互的方法,用户可以通过鼠标或触摸屏等设备直接在计算机图形界面上进行
操作,构建三维模型。
这种方法表达能力较强,但需要一定的计算机图形学知识。
以上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CAMCAD考试题机械CAD/CAM习题第一章 CAD/CAM技术概述选择题1.下述CAD/CAM过程的操作中,属于CAD范畴的为( A )。
CAD范畴几何造型工程分析仿真模拟图形处理A.模拟仿真B.CAPPC.数控加工D.GT2.下述CAD/CAM过程的操作中,属于CAD的范畴的是( D )。
A.CAPP B.CIMSC.FMS D.几何造型3.以下不属于CAD/CAM系统的基本功能的是(D )。
人机交互图形显示存储输入输出A.图形显示功能B. 输入输出功能C. 交互功能D. 网络功能4. 以下不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A )A. 操纵杆B. 打印机输入设备:操纵杆光笔数字化仪鼠标键盘C. 绘图机D. 显示器输出设备:绘图仪图形终端打印机硬盘机磁带机5. 以下软件中,( C )是操作系统。
A. Word2000B. Autocad 几何建模工具SOLIDworks/dge pro/e ug-iiC. Windows95D. Pro-E 操纵系统Windows98 Windows2000 WindowsNT PCDOS6. 计算机辅助制造进行的内容有( C )(工程绘图几何建模计算分析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数控编程动态仿真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工程数据管理)A. 进行过程控制及数控加工B. CADC. 工程分析D. 机床调整7.应用软件是在操作系统、( C )基础上针对某一专门的应用领域而研制的软件.A. CAD 软件B. CAM软件编译系统 D. 支撑软件 C.8.( D )是CAD/CAM系统的核心。
A. 系统软件B. 支撑软件C. 应用软件D. 数据库9.机械CAD/CAM系统中,CAE是指( C )。
A.计算机辅助设计B.计算机辅助制造C.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D.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10.把CAD和CAM的信息连接起来,实现CAD/CAM一体化的关键性中间环节是( C )A. CADB. CAMC. CAPPD. CAE填空题:1.CAD/CAM系统是由: 人、硬件和软件组成。
机械CAD/CAM习题第一章CAD/CAM技术概述选择题1.下述CAD/CAM过程的操作中,属于CAD范畴的为()。
A.模拟仿真B.CAPPC.数控加工D.GT2.下述CAD/CAM过程的操作中,属于CAD的范畴的是()。
A.CAPP B.CIMSC.FMS D.几何造型3.以下不属于CAD/CAM系统的基本功能的是()。
A.图形显示功能B. 输入输出功能C. 交互功能D. 网络功能4. 以下不属于输出设备的是()A. 操纵杆B. 打印机C. 绘图机D. 显示器5. 以下软件中,()是操作系统。
A. Word2000B. AutocadC. Windows95D. Pro-E6. 计算机辅助制造进行的内容有()A. 进行过程控制及数控加工B. CADC. 工程分析D. 机床调整7.应用软件是在操作系统、( )基础上针对某一专门的应用领域而研制的软件.A. CAD 软件B. CAM软件C. 支撑软件D. 编译系统8.()是CAD/CAM系统的核心。
A. 系统软件B. 支撑软件C. 应用软件D. 数据库9.机械CAD/CAM系统中,CAE是指()。
A.计算机辅助设计B.计算机辅助制造C.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D.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10.把CAD和CAM的信息连接起来,实现CAD/CAM一体化的关键性中间环节是()A. CADB. CAMC. CAPPD. CAE填空题:1.CAD/CAM系统是由: 、和组成。
2. CAD是英文的缩写。
3.CAD/CAM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包括、、、和等。
4. 中央处理器主要包括、和各种寄存器。
5. 根据CAD/CAM系统中执行的任务及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将软件系统分为、和三个层次。
6.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简称__________.7.CAD/CAM软件系统可以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__________.8.CAD/CAM 系统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第一章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引论1、数字化开发技术包含哪些核心技术。
以CAD、CAE、CAPP、CAM 为基础、为核心2.产品数字化开发的主要环节。
3.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数字化仿真的内涵。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涵盖:数字化设计(DD)CAD :概念化设计、几何造形、工程图生成及相关文档CAE :有限元分析(FEM )、优化设计DS :虚拟装配、运动学仿真、外观效果渲染等等数字化制造(DM)CAPP :毛坏设计、加工方法选择、工艺路线制定、工序设计、刀夹具设计CAM : NC图形辅助编程(GNC)、加工仿真检验数字化制造资源管理(MPR、ERP)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数字信息集成管理「0乂、CIMS、PLM)4.产品的数字化开发技术与传统的产品开发技术相比,有哪些区别,有哪些优点?产品的市场竞争:产品的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功能综合)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开发周期短产品的设计风险增加社会环境对产品的影响现代好产品的标志:TQCSE(T时间更短Q质量更好C成本更低S服务质量更好E更环保) 5、与传统的产品设计与制造方法相比,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方法有哪些优点?提高设计效率,改进设计质量,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改善信息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第三章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系统的组成1.数字化设计与数字化制造技术大致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有哪些发展趋势准备及酝酿阶段(20世纪50年代):出现数控机床;为数控机床开发自动编程工具语言APT2D时代(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辅助绘图,提高绘图质量和效率;方便图纸管理;平面分析计算CAD/CAM 一体化(20世纪70-80年代):3D建模统一数字模型;CAE广泛应用;CAD、CAM通过;无图纸生产;数字信息交换接口数字信息集成管理(90年代开始):产品信息、数据集成管理PDM,智能化,分布式网络化工叫$,PLM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利用基于网络的CAD/CAE/CAPP/CAM/PDM 集成技术,以实现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CAD/CAE/CAPP/CAM/PDM 技术与ERP、SCM、CRM结合,形成企业信息化的总体构架通过InternetIntraneS £乂仃@联将企业的各种业务流程集成管理虚拟工厂、虚拟制造、动态企业联盟、敏捷制造、网络制造以及制造全球化 2、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系统的支撑软件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