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材料的断裂
- 格式:ppt
- 大小:6.09 MB
- 文档页数:115
材料力学中的断裂行为模拟引言材料的断裂行为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断裂行为模拟是材料力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研究任务,它可以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来预测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断裂行为。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断裂行为模拟方法,并对其原理及应用进行探讨。
第一章:线性弹性断裂力学线性弹性断裂力学是最早也是最简单的断裂行为模拟方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线弹性理论,假设材料的力学性能在整个断裂过程中都保持不变。
通过计算应力、应变和应力强度因子的分布,可以预测材料断裂的位置和破坏形态。
线性弹性断裂力学方法适用于一些低强度、脆性材料的断裂行为模拟,但在考虑材料的非线性本质和高应变速率时效果有限。
第二章:粘弹性断裂力学粘弹性断裂力学是一种结合了线性弹性力学和粘弹性力学的方法。
它考虑了材料在断裂前后的粘性行为,能够更准确地模拟材料断裂行为。
粘弹性断裂力学方法通过定义材料的破坏准则,结合应力、应变和变形率的分析,可以模拟材料破坏的位置和形态。
该方法适用于一些温度较低、高粘性材料的断裂行为模拟。
第三章:强度折减断裂力学强度折减断裂力学是一种基于强度折减准则的方法。
它考虑了材料在局部破坏后的强度减小,能够较好地模拟材料断裂行为。
强度折减断裂力学方法通过计算应力和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来分析材料的断裂位置和形态。
该方法适用于一些中等强度、中高应变率的材料断裂行为模拟。
第四章:塑性断裂力学塑性断裂力学是一种结合了塑性力学和断裂力学的方法。
它考虑了材料在塑性变形后的断裂行为,能够更全面地模拟材料断裂行为。
塑性断裂力学方法通过计算应力和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结合材料的塑性变形分析,来预测材料的断裂位置和形态。
该方法适用于一些高强度、高应变率的材料断裂行为模拟。
结论断裂行为模拟是材料力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研究任务。
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工况要求使用不同的断裂行为模拟方法。
线性弹性断裂力学、粘弹性断裂力学、强度折减断裂力学和塑性断裂力学都是常用的断裂行为模拟方法。
第一章材料的弹性变形一、填空题: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在载荷作用下其抵抗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2. 低碳钢拉伸试验的过程可以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三个阶段。
3. 线性无定形高聚物的三种力学状态是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它们的基本运动单元相应是链节或侧基、链段、大分子链,它们相应是塑料、橡胶、流动树脂(胶粘剂的使用状态。
二、名词解释1.弹性变形:去除外力,物体恢复原形状。
弹性变形是可逆的2.弹性模量:拉伸时σ=EεE:弹性模量(杨氏模数)切变时τ=GγG:切变模量3.虎克定律:在弹性变形阶段,应力和应变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
4.弹性比功定义:材料在弹性变形过程中吸收变形功的能力,又称为弹性比能或应变比能,表示材料的弹性好坏。
三、简答:1.金属材料、陶瓷、高分子弹性变形的本质。
答:金属和陶瓷材料的弹性变形主要是指其中的原子偏离平衡位置所作的微小的位移,这部分位移在撤除外力后可以恢复为0。
对高分子材料弹性变形在玻璃态时主要是指键角键长的微小变化,而在高弹态则是由于分子链的构型发生变化,由链段移动引起,这时弹性变形可以很大。
2.非理想弹性的概念及种类。
答:非理想弹性是应力、应变不同时响应的弹性变形,是与时间有关的弹性变形。
表现为应力应变不同步,应力和应变的关系不是单值关系。
种类主要包括滞弹性,粘弹性,伪弹性和包申格效应。
3.什么是高分子材料强度和模数的时-温等效原理?答:高分子材料的强度和模数强烈的依赖于温度和加载速率。
加载速率一定时,随温度的升高,高分子材料的会从玻璃态到高弹态再到粘流态变化,其强度和模数降低;而在温度一定时,玻璃态的高聚物又会随着加载速率的降低,加载时间的加长,同样出现从玻璃态到高弹态再到粘流态的变化,其强度和模数降低。
时间和温度对材料的强度和模数起着相同作用称为时=温等效原理。
四、计算题:气孔率对陶瓷弹性模量的影响用下式表示:E=E0 (1—1.9P+0.9P2)E0为无气孔时的弹性模量;P为气孔率,适用于P≤50 %。
第一篇材料的力学性能第一章材料的弹性变形一、名词解释1、弹性变形:外力去除后,变形消失而恢复原状的变形。
P42弹性模量:表示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即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兩内,产生单位弹性应变的需应力。
P103、比例极限:是保证材料的弹性变形按正比例关系变化的最大应力。
P154、弹性极限:是材料只发生弹性变形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P155、弹性比功:是材料在弹性变形过程中吸收变形功的能力。
P156、包格申效应:是指金属材料经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残余应变小于4%), 而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P207、内耗:在加载变形过程中,被材料吸收的功称为内耗。
P21二、填空题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在载荷作用下其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P22、低碳钢拉伸试验的过程可以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三个阶段。
P2三、选择题1、表示金属材料刚度的性能指标是(B )。
P10A比例极限B弹性模量C弹性比功2、弹簧作为广泛应用的减振或储能元件,应具有较高的(C )<> P16A塑性B弹性模量C弹性比功D硬度3、下列材料中(C )最适宜制作弹簧。
A 08 钢B 45 钢C 60Si:Mn C T12 钢4、下列因素中,对金属材料弹性模量影响最小的因素是(D )。
A化学成分B键合方式C晶体结构D晶粒大小四、问答题影响金属材料弹性模量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说它是组织不敬感参数?答:影响金属材料弹性模量的因素有:键合方式和原子结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温度及加载方式和速度。
弹性模量是组织不敬感参数,材料的晶粒大小和热处理对弹性模量的影响很小。
因为它是原子间结合力的反映和度量。
P11第二章材料的塑性变形一、名词解释1、塑性变形: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于下,产生的不能恢复的永久变形。
P242、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永久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
P523、屈服强度:表征材料抵抗起始塑性变形或产生微量塑性变形的能力。
第三章 裂纹的断裂准则裂纹的断裂准则:带裂纹的构件发生断裂的临界条件.§3.1 单一型裂纹的断裂准则一、阻力曲线法(以平面应力为例说明)裂纹扩展的动力和阻力 1.裂纹扩展的推动力221K G Y a E E σ==''ⅠⅠ Y与试件的类型有关.2()()1E E Eμ⎧⎪'=⎨⎪-⎩平面应力平面应变当0σσ=时,G Ⅰ是a 的函数.如图所示:3a 为失稳扩展的临界长度.2.裂纹扩展阻力:裂纹扩展单位长度所需要消耗的能量-R (单位壁厚1B =).裂纹扩展 221K R G a YE E σ===ⅠⅠ测定i a (扩展时裂纹长度),i σ(此时的外载荷)⇒计算R ⇒R a -阻力曲线. 3.临界条件(平面应力条件下)只有3A 点是失稳的扩展条件.(注意失稳扩展为不需要外界补充能量而自动扩展).⇒裂纹失稳扩展的临界条件为推动力曲线与阻力曲线相切,即:G R=G R aa∂∂≥∂∂通过图形⇒G ⅠC 及失稳扩展的临界长度.0123aG Ⅰ二、能量判据=G GⅠⅠC 三、应力强度因子判据=K KⅠⅠC:材料的力学性能,由实验测定。
其中KⅠC§3.2 最大周向正应力理论m ax ()θσ判据.一.复合型裂纹断裂判据需要解决的问题1.裂纹沿什么方向扩展⇒确定开裂角;2.裂纹在什么条件下开始扩展⇒确定临界条件 二、 m ax ()θσ判据1.假定:裂纹初始扩展沿着周向正应力θσ为最大的方向.当这个方向上的周向正应力的最大值m ax ()θσ达到临界时,裂纹开始扩展. 2.举例:Ⅰ、Ⅱ型复合裂纹.[(1cos )3sin ]2K K θθσθθ=+-ⅠⅡ(3cos )cos(3cos 1)sin]22r K K θθσθθ=++-ⅠⅡ[sin (3cos 1)]2r K K θθτθθ=+-ⅠⅡ因0r =,各项均趋于无穷大. 取0r r =(微小值)圆周上个点的θσ0r r θθσθ=∂⎛⎫= ⎪∂⎝⎭ 220θσθ∂<∂ 000cos[sin (3cos 1)]02K K θθθ⇒+-=ⅠⅡθπ=±无实际意义00sin (3cos 1)0K K θθ⇒+-=ⅠⅡ0arccos9KK θ⇒=+ⅠⅡ开裂条件: 0m ax 001()[(1cos )3sin ]2cK K θθθσθθσ=+-=ⅠⅡc θσ:由Ⅰ型裂纹的断裂韧性来确定.即00,,0K K K θ===ⅠⅠc Ⅱ.(Ⅰ型裂纹由原裂纹面扩展)⇒临界失稳条件: 0001cos[(1cos )3sin ]22K K K θθθ+-=ⅠⅡⅠc3.几种特殊情况a.Ⅰ型, 00,0,K K K θ===ⅡⅠⅠcb.Ⅱ型, 000,(3cos 1)070.5K K K τθθ==-=⇒=± ⅠⅡⅡ 实验证明:如图所示剪应力方向,070.5θ=- 如图所示剪应力方向相反, 070.5θ= 0.87K K =ⅡⅠcc.中心斜裂纹的单向拉伸.分解σ:沿裂纹面:1cos sin τσββ=⋅τ垂直裂纹面:21sin σσβ=2,cos K K σβσββ⇒==ⅠⅡ13cos tan sin θβθ-⇒=给定0βθ⇒ 由0001cos[(1cos )3sin ]22K K K θθθ+-=ⅠⅡⅠc ,确定临界应力cσ.§3.3 能量释放率理论G判据,由帕立.尼斯威米(K.Palaniswamy)提出. 假设:(1).裂纹沿产生最大能量释放率的方向扩展.(2).当在上述确定的方向上,能量释放率达到临界值时,裂纹开始扩展.纽斯曼(Nuismer)利用连续性假设研究了能量释放率与最大周向正应力之间的关系.假设:沿0θθ=方向产生支裂纹,长度为a .平面应变下,裂纹沿本身平面扩展时的能量释放率为:22201()G K K Eμ-=+ⅠⅡ (沿裂纹方向扩展)支裂纹的能量释放率为:22201()G K K Eμ-=+ⅠⅡ谈论的问题:令0a →.假设支裂纹尖端的应力场趋近于扩展开始的原有裂纹尖端应力场.00lim |y a θθθσσ=→=00lim |xy a θθθττ=→=limr K →=Ⅰlim r K →=Ⅱ[(1cos )3sin ]2K K θθσθθ=+-ⅠⅡ--(1)[sin (3cos 1)]2r K K θθτθθ=+-ⅠⅡ --(2)⇒00001lim cos [(1cos )3sin ]22a K K K K θθσθθ→===+-Ⅰ0ⅠⅠⅡ--(3) 00001lim cos[sin (3cos 1)]22r r K K K K θθτθθ→===+-Ⅱ0ⅡⅠⅡ--(4)⇒支裂纹沿0θθ=方向开始从原有裂纹扩展时的能量释放率:22201()G K K Eθμ-=+Ⅰ0Ⅱ0 --(5)⇒决定因素⎧⎨⎩裂纹开始前的应力状态支裂纹所走的路径⇒2000021()0K G K K K E θμθθθ∂∂∂-=+=∂∂∂Ⅰ0Ⅱ0Ⅰ0Ⅱ0()结合(1),(2),(3),(4)⇒ 0()|0r r θθθθθθστστθθ=∂∂+=∂∂又由(1)式,32r θθστθ∂=-∂⇒03[()]02r r θθθθθττσθ=∂-=∂0r θτ⇒=和302r θθτσθ∂-=∂分析:03(|0cossin0arctan)2222r K K K K θθθθτθθθσθ=∂-=⇒-=⇒=∂ⅠⅠⅡⅡ⇒代入(3),(4),(5)042221()K G EKK θμ-=+ⅡⅠⅡ又22201()G K K Eμ-=+ⅠⅡ (0G 表示沿原始方向扩展)⇒00G G θ>⇒根不是解.⇒起始裂纹方向取于:002||03θθθθθθστθ==∂-==∂⇒周向应力取平稳值的方向与能量释放率取平稳值的方向又当0001|0cos[sin (3cos 1)]022r K K K θθθθτθθ==⇒=+-=Ⅱ0ⅠⅡ00122222011lim[(2)]r G K r EEθθμμπσ→--⇒==Ⅰ0⇒周向应力绝对值最大的方向是能量释放率最大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