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胸腹水常规临床指导
- 格式:doc
- 大小:219.00 KB
- 文档页数:4
临床胸腹水的常规检查分析作者:蔡春风徐琴英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8年第12期【摘要】:胸腹水常规检查是检查人体胸腹腔内液体情况的,包括外观,比重,粘蛋白定性实验,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单核和多核的比例。
如无特殊要求,可以不必染色分类。
正常胸腔和腹腔内都存在少量液体,其润滑作用,如胸腔液【关键词】:胸腹水、检验方式、白细胞计数、分析仪【中图分类号】R5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2-03--01一相关疾病及其临床症状相关疾病有老年人胸腔积液与胸膜炎,胸腔积液,肾病综合征,肝硬化。
相关症状有右心功能不全,顽固性心功能不全,贫血。
二检查过程:取出一定量的样品,检测和判断其性质。
1.漏出液外观多为淡黄色、稀薄、透明状。
漏出液颜色不一,多混浊。
漏出液比重常小于1.018,漏出液一般不会自行凝结。
粘蛋白试验(李氏试验)为阴性。
非炎性的漏出液中细胞数量少,常少于300个μl。
漏出液为非炎症因素所致。
2.渗出液外观多为深黄色浑浊、血性、脓性;比重常大于1.018。
渗出液由于含有纤维蛋白原和组织、细胞破坏放出的凝血活酶,易凝结。
粘蛋白定性检查,浆膜上皮细胞在炎性反应刺激下使粘蛋白分泌增加,所以渗出液中粘蛋白试验为阳性。
显微镜检查,炎性的渗出液中细胞数量多,常大于500个μ1。
渗出液多为炎症性因素所致。
三利凡他(粘蛋白定性试验)当浆膜上皮细胞发生炎症时,其分泌的粘蛋白增加这种粘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在弱酸性环境下会产生白色沉淀。
操作:取一干燥试管加1%冰醋酸4ML左右,滴1-2滴标本在黑色背景下观察,注意若为血性标本应离心后取上清液做。
阴性:晰不显雾状 +/-:黑色背景下白色雾状沉淀 +:白雾状 ++:白色薄云雾状 +++:白浓云状 ++++:白色块状沉淀若怀疑球蛋白增多影响结果,可将标本滴于蒸馏水,球蛋白不溶于水而产生白色沉淀,一般漏出液为阴性,若漏出液被浓缩吸收也可阳性。
临床胸腹水常规检查的质量控制临床上产生胸腹水的疾病很多,为鉴别诊断,胸腹水常规检查作为临床传统首选项目,检验质量非常重要。
但是在基层医院,由于工作人员对标本的处理上质量意识不强,操作不规范,细胞形态学不熟悉,往往疏漏了许多有临床意义的诊断信息。
现将本地区20家基层医院检验科在胸腹水常规检查上存在的问题与如何提高检验质量上作如下分析。
1 现状分析1.1 标本未能及时检验:由于胸腹水极易出现凝块、细胞变性、细菌自溶等,但因缺少和临床医护沟通,标本未能及时送检,大大降低了阳性检出率。
1.2 细胞计数、分类不规范:(1)只计有核细胞数量,未做红细胞计数,而在创伤、穿刺损伤、恶性肿瘤等情况下,红细胞计数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2)有核细胞分类不规范,直接在计数池下作单核、多核细胞分类。
临床医生往往就此模糊地理解为是淋巴和中性粒细胞,而疏漏了可能由于淤血、恶性肿瘤等使浆膜受损或受刺激产生的间皮细胞和变性细胞等。
1.3 浆膜黏蛋白定性试验不规范。
黏蛋白是一种酸性蛋白,其等电点为3~5,在稀乙酸溶液中产生白色雾状沉淀。
部分检验人员在配制稀乙酸溶液时,不严格量化标准,盲目地认为只要是酸性环境就可以。
标本未离心就直接做试验,并且很少有实验室做对照。
1.4 细胞形态学技术欠缺。
细胞学是在组织病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基层医院在脱落细胞形态的识别上不甚熟悉,沉淀物制片和染色也欠佳。
在制片上,质量的好坏对于诊断有很大影响,哪种标本用推片法,哪种标本用涂抹法,不少涂片由于质量较差而不能确诊,所以必须根据不同的标本认真做好制片工作。
在细胞学报告格式上,调查发现分级诊断的较少,只作简单的形态描述。
分级诊断法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细胞学所见,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较大的价值。
2 控制措施2.1 加强医护沟通,做好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以书面的形式将留取标本注意事项告知临床,便于及时送检。
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可加适量的乙醇以固定细胞成分,病理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应用EDTA-Na2抗凝。
胸腹水的正常操作方法
胸腹水是指在胸腔或腹腔内积聚过多的液体所造成的疾病。
对于胸腹水的正常操作方法,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1. 病因治疗:胸腹水产生的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应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2. 药物治疗:胸腹水常常需要使用利尿剂等药物来促进机体排泄过多的液体,降低液体积聚量。
3. 减少体液摄入:避免大量摄入水分或含钠过多的食物,如烤肉、腌制品等。
4. 均匀加压:对于重度胸腹水患者,可以在医务人员的监护下实施胸腹腔穿刺,减少胸腹水积聚量,但穿刺后需要均匀加压,以避免液体再次积聚。
5. 动态监测:一旦存在胸腹水,应该经常进行钠、尿量、体重、肺功能和胸腹部B超及X射线等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胸腹水的正常操作方法应综合考虑患者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以期获得良好的疗效。
胸、腹水常规检查一、检验目的:用于对胸、腹水性质的诊断。
二、原理:1、粘蛋白定性(李凡他试验)原理:粘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其等电点为3—5,可在稀乙酸中产生白色沉淀。
2、细胞计数:用稀释的冰乙酸溶解红细胞并固定有核细胞,计算单位体积内有核细胞数换算成每微升有核细胞数。
3、分类原理:根据细胞形态分为单个核细胞和多个核细胞或根据细胞形态和染色特性分类(N、L、B、M、E、间皮细胞、浆细胞、肿瘤细胞等。
三、标本的采集:新鲜浆膜腔穿刺液。
四、试剂1、冰乙酸或白细胞稀释液2、蒸馏水五、仪器设备1、试管。
2、100ml量筒。
3、计数板。
4、显微镜。
六、操作步骤:1.理学检查:➢观察颜色:分别以无色、乳白色、红色、黄色、黑色或绿色等文字描述。
➢透明度:分别以清晰透明、微浑、浑浊等报告。
➢凝块或薄膜:分别以无凝块、有凝块如实报告。
2.李凡他试验:加2—3滴冰乙酸于100ml量筒中,再加大约100ml蒸馏水混匀备用。
加待测标本1滴于量筒中,在黑色背景下观察有无白色云雾状沉淀生成及其下降程度。
结果判断如下:➢阴性:清晰透明,不呈现云雾状;➢弱阳性(±):渐呈白雾状;➢阳性(+):灰白色云雾状;➢阳性(++):白色薄云状沉淀;➢阳性(+++):白色絮状沉淀或白色浓云块状;3.白细胞计数:➢非血性标本:小试管内放入冰乙酸1~2滴,转动试管,使内壁沾有冰乙酸后倾去之,然后滴加混匀的浆膜腔积液3~4滴,数分钟后,混匀充入计数板,计算10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数(N)➢血性标本:将混匀的浆膜腔积液用白细胞稀释液稀释后混匀充入计数板计数5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数,计数结果乘以稀释倍数得白细胞数N。
必要时需校正白细胞数。
➢报告方式:白细胞计数:N/ul。
N小于40可不分类。
4.白细胞分类:➢直接分类:白细胞计数后,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直接在高倍镜下根据细胞核的形态分别计数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和多个核细胞,应数100个白细胞,并以百分率表示。
临床胸腹水的常规检查分析胸腹水,也被称为腹水或者胸水,是指在胸腹腔内积聚大量液体的一种病理情况。
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评估病情,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对临床胸腹水的常规检查进行分析和介绍。
I. 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分析在评估胸腹水的时候,医生首先会关注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常见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腹胀、体重增加、食欲不振等。
体征包括下肢水肿、腹部膨胀、叩诊呈鼓音等。
这些症状和体征的出现可以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胸腹水,但无法确定其具体原因。
II. 临床实验室检查1. 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液情况,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提供一些有关病因的线索,如白细胞增多可能提示存在感染。
2. 生化检查生化检查主要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水平、凝血功能等项目。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状况,并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疾病。
3. 肿瘤标志物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适用于怀疑患者存在恶性肿瘤的情况,如胸腹水的出现伴随着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
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包括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CA125(癌抗原125)等。
III. 影像学检查1. 腹部超声腹部超声是一种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可以通过声波来观察腹部器官的情况。
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有无腹腔器官肿块、肝脾肿大、肠壁增厚、淋巴结肿大等,为胸腹水的病因提供线索。
2. 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胸腔内是否存在积液、肺纹理是否增多等情况。
然而,X线检查对于胸腹水的诊断并不敏感,仅能提供一些辅助信息。
3.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更高级别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
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胸腹腔内的积液范围、有无肿块、有无淋巴结肿大等情况,对胸腹水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有意义。
4. 核磁共振成像(MRI)MRI也是一种高级别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胸腹水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
胸腹水常规检测操作步骤
1、外观检测:包括颜色,浑浊度(清晰、微混、浑浊)、有无凝块。
2、有核细胞计数:
用吸管吸取冰醋酸(0.35mol/L)后全部吹出,使管壁附着少许冰醋酸,然后用同一吸管,吸取少量混匀的胸腹水,使红细胞得以破环,冲池,静置2-3分钟,计数中央及四角五个大方格内的有核细胞数。
有核细胞总数=镜下有核细胞数*2*10^6/L。
如果白细胞过多,可用生理盐水做倍比稀释,最后再乘以稀释倍数。
参考区间:漏出液<100*10^6/L,渗出液>500*10^6/L。
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法:预稀释模式,胸腹水混匀后,直接上机做,最终结果换算为:仪器计算的白细胞数*100*10^6/L。
3、蛋白定性(李凡他试验Rivalta):
浆膜黏蛋白试验操作:取100ml蒸馏水置量筒中,加冰乙酸2-3滴(0.1ml),混匀后静置数分钟,用吸管吸取穿刺液逐滴滴于稀乙酸中,在黑色背景下,观察白色雾状沉淀发生及其下降速度等。
结果判定:
阴性:清晰无浑浊;弱阳性:稍成白雾状
阳性(+):白色云雾状;强阳性(2+):白色絮状沉淀
最强阳性(3+):立即形成白色凝块
4、镜检:将胸腹水混匀,用一次性试管吸取少量胸腹水,滴一滴在载玻片上,
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红细胞或其他病理成分,红细胞报告模式为:细胞个数/HP。
少量红细胞多见于穿刺损伤,对渗出液和漏出液鉴别意义不大,大量红细胞提示为出血性渗出液,主要见于恶性肿瘤(最常见),穿刺损伤和肺栓塞等。
胸腹水常规临床指导
一、检验目的与收费
正常情况下,浆膜腔内仅含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如胸腔液<200ml,腹腔液<50ml。
病理情况下,浆膜腔内有大量液体储留而形成浆膜腔积液。
因位置不同,分别称为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等。
收费3元/次。
二、检验项目
颜色,透明度,细胞总数,白细胞计数,单个核和多核细胞百分比,李凡他实验等
三、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浆膜腔积液由临床医师经胸穿刺、腹腔穿刺术采集。
最好留取中段液体于消毒容器试管或消毒瓶内,常规或细胞学检查约2ml。
为防止凝块形成,细胞变性、细菌破坏自溶等,除立即送检外,常规检查应采用EDTA-K2抗凝,生化检查标本应采用肝素钠抗凝。
另留取1管不加抗凝剂,用于观察有无凝固现象。
四、标本运输保存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否则加10%乙醇放置冰箱,但不超过2H。
浆膜腔积液久置,细胞可破坏或纤维蛋白凝集成块,影响细胞计数;葡萄糖也会降解。
标本转运必须安全密闭,防止溢出。
五、标本干扰因素
标本放置时间过久、采集管非抗凝导致标本凝固影响细胞计数和蛋白测定。
穿刺损伤引起计数影响。
六、检验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1.颜色
【参考值】清亮、淡黄色
【临床意义】渗出液颜色随病情改变而改变,漏出液颜色较浅
2.透明度
【参考值】清晰透明
【临床意义】积液透明度常与所含的细胞、蛋白质数量和细菌有关。
漏出液因所含的细胞和蛋白质少而呈透明或微浑:渗出液因含细胞、细菌等成分较多而呈不同程度浑浊。
3.凝固性
【参考值】不易凝固
【临床意义】渗出液因含有较多纤维蛋白原等凝血物质易于凝固,但其含有大量纤维蛋白溶解酶时也可不发生凝固。
4.李凡他试验 Rivalta试验
【参考值】
【临床意义】浆膜间皮细胞在炎症刺激下分泌粘蛋白增加,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在稀乙酸下形成白色雾状沉淀。
Rivalta试验可粗略区分漏出液和渗出液漏出液阴性渗出液阳性
5.其他酶类生化指标见生化指导
6.细胞总数
【参考值】漏出液<100个/mm3 渗出液>500个/mm3
【临床意义】积液出现少量红细胞多因穿刺损伤所致,故少量红细胞对漏出液和渗出液鉴别意义不大,但如见大量红细胞提示出血性渗出液,来自恶性肿瘤、肺栓塞和结核病等。
7.白细胞分类计数
【参考值】白细胞总数不超过150个/mm3,可以不分类计数。
否则应分类计数,单个核(淋巴和单核)和多核细胞百分比。
七、实验室解释
(一)浆膜腔积液检查指标分三级
(二)漏出液和渗出液鉴别
八、报告发放时间
立即送检每天检测 2H出报告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