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水常规检查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临床胸腹水常规检查的质量控制临床上产生胸腹水的疾病很多,为鉴别诊断,胸腹水常规检查作为临床传统首选项目,检验质量非常重要。
但是在基层医院,由于工作人员对标本的处理上质量意识不强,操作不规范,细胞形态学不熟悉,往往疏漏了许多有临床意义的诊断信息。
现将本地区20家基层医院检验科在胸腹水常规检查上存在的问题与如何提高检验质量上作如下分析。
1 现状分析1.1 标本未能及时检验:由于胸腹水极易出现凝块、细胞变性、细菌自溶等,但因缺少和临床医护沟通,标本未能及时送检,大大降低了阳性检出率。
1.2 细胞计数、分类不规范:(1)只计有核细胞数量,未做红细胞计数,而在创伤、穿刺损伤、恶性肿瘤等情况下,红细胞计数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2)有核细胞分类不规范,直接在计数池下作单核、多核细胞分类。
临床医生往往就此模糊地理解为是淋巴和中性粒细胞,而疏漏了可能由于淤血、恶性肿瘤等使浆膜受损或受刺激产生的间皮细胞和变性细胞等。
1.3 浆膜黏蛋白定性试验不规范。
黏蛋白是一种酸性蛋白,其等电点为3~5,在稀乙酸溶液中产生白色雾状沉淀。
部分检验人员在配制稀乙酸溶液时,不严格量化标准,盲目地认为只要是酸性环境就可以。
标本未离心就直接做试验,并且很少有实验室做对照。
1.4 细胞形态学技术欠缺。
细胞学是在组织病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基层医院在脱落细胞形态的识别上不甚熟悉,沉淀物制片和染色也欠佳。
在制片上,质量的好坏对于诊断有很大影响,哪种标本用推片法,哪种标本用涂抹法,不少涂片由于质量较差而不能确诊,所以必须根据不同的标本认真做好制片工作。
在细胞学报告格式上,调查发现分级诊断的较少,只作简单的形态描述。
分级诊断法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细胞学所见,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较大的价值。
2 控制措施2.1 加强医护沟通,做好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以书面的形式将留取标本注意事项告知临床,便于及时送检。
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可加适量的乙醇以固定细胞成分,病理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应用EDTA-Na2抗凝。
胸腹水检查正常胸腔与腹腔内都存在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如胸腔液<200ML,腹腔液<50ML,在病理情况下液体大量潴留于胸,腹腔就形成胸腹水.一般分漏出液与渗出液,漏出液是通过毛细血管滤出积聚于组织间的非炎症性组织液.常见于引起毛细管流体静压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回流受阻,钠水潴留等的疾症.渗出液多是炎症积液,由于微生物的毒素,缺氧,炎性介质的作用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高以致液体与大分子物质外渗形成积液.浆膜腔液检查的目的在于鉴别积液的性质,及找出引起积液的原因.腹腔积液的主要原因有肝硬化,肿瘤,结核性腹膜炎.胸腔积液有结核性胸膜炎.恶性肿瘤等.一、标本要求:1.常规检查要留二管,一管不抗凝,一管抗凝,抗凝剂可用EDTA-2K2.要及时送检防止细胞变性二、理学检查:1.外观颜色一般是淡黄色(1)红色: 穿刺损伤,出血性疾病,内脏损伤.肿瘤,结核等.(2)白色: 胸导管阻塞/破裂,化脓性感染(3)绿色: 绿脓杆菌感染(4)黑色: 曲霉菌感染(5)棕色: 阿米巴脓肿破溃进入胸腹腔(6)黄色: 各种原因的黄疸透明度清亮或微浊2.凝固性正常胸腹水不自凝,漏出液一般不易凝固或出现凝块,渗出液因含较多纤维蛋白原,凝血活酶可产生凝块.粘稠样积液多见于恶性间皮瘤,含碎屑样物积液多见于类风湿性病.3.比重漏出液一般少于1.018,渗出液大于1.018.标本量多时可用比重计法,量少不测.三化学检查1. 李凡他(粘蛋白定性试验)当浆膜上皮细胞发生炎症时,其分泌的粘蛋白增加,这种粘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在弱酸性环境下会产生白色沉淀.操作: 取一干燥试管加1%冰醋酸4ML左右,滴1—2滴标本在黑色背景下观察.注意若为血性标本应离心后取上清液做.阴性: 晰不显雾状+/-: 黑色背景下见白色雾状沉淀+:白雾状++ :白色薄云雾状+++ : 白浓云状++++ : 白色块状沉淀若怀疑球蛋白增多影响结果,可将标本滴于蒸馏水,球蛋白不溶于水而产生白色沉淀.一般漏出液为阴性,若漏出液被浓缩吸收也可阳性。
胸、腹水常规检查一、检验目的:用于对胸、腹水性质的诊断。
二、原理:1、粘蛋白定性(李凡他试验)原理:粘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其等电点为3—5,可在稀乙酸中产生白色沉淀。
2、细胞计数:用稀释的冰乙酸溶解红细胞并固定有核细胞,计算单位体积内有核细胞数换算成每微升有核细胞数。
3、分类原理:根据细胞形态分为单个核细胞和多个核细胞或根据细胞形态和染色特性分类(N、L、B、M、E、间皮细胞、浆细胞、肿瘤细胞等。
三、标本的采集:新鲜浆膜腔穿刺液。
四、试剂1、冰乙酸或白细胞稀释液2、蒸馏水五、仪器设备1、试管。
2、100ml量筒。
3、计数板。
4、显微镜。
六、操作步骤:1.理学检查:➢观察颜色:分别以无色、乳白色、红色、黄色、黑色或绿色等文字描述。
➢透明度:分别以清晰透明、微浑、浑浊等报告。
➢凝块或薄膜:分别以无凝块、有凝块如实报告。
2.李凡他试验:加2—3滴冰乙酸于100ml量筒中,再加大约100ml蒸馏水混匀备用。
加待测标本1滴于量筒中,在黑色背景下观察有无白色云雾状沉淀生成及其下降程度。
结果判断如下:➢阴性:清晰透明,不呈现云雾状;➢弱阳性(±):渐呈白雾状;➢阳性(+):灰白色云雾状;➢阳性(++):白色薄云状沉淀;➢阳性(+++):白色絮状沉淀或白色浓云块状;3.白细胞计数:➢非血性标本:小试管内放入冰乙酸1~2滴,转动试管,使内壁沾有冰乙酸后倾去之,然后滴加混匀的浆膜腔积液3~4滴,数分钟后,混匀充入计数板,计算10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数(N)➢血性标本:将混匀的浆膜腔积液用白细胞稀释液稀释后混匀充入计数板计数5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数,计数结果乘以稀释倍数得白细胞数N。
必要时需校正白细胞数。
➢报告方式:白细胞计数:N/ul。
N小于40可不分类。
4.白细胞分类:➢直接分类:白细胞计数后,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直接在高倍镜下根据细胞核的形态分别计数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和多个核细胞,应数100个白细胞,并以百分率表示。
临床胸腹水的常规检查分析胸腹水,也被称为腹水或者胸水,是指在胸腹腔内积聚大量液体的一种病理情况。
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评估病情,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对临床胸腹水的常规检查进行分析和介绍。
I. 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分析在评估胸腹水的时候,医生首先会关注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常见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腹胀、体重增加、食欲不振等。
体征包括下肢水肿、腹部膨胀、叩诊呈鼓音等。
这些症状和体征的出现可以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胸腹水,但无法确定其具体原因。
II. 临床实验室检查1. 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液情况,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提供一些有关病因的线索,如白细胞增多可能提示存在感染。
2. 生化检查生化检查主要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水平、凝血功能等项目。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状况,并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疾病。
3. 肿瘤标志物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适用于怀疑患者存在恶性肿瘤的情况,如胸腹水的出现伴随着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
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包括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CA125(癌抗原125)等。
III. 影像学检查1. 腹部超声腹部超声是一种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可以通过声波来观察腹部器官的情况。
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有无腹腔器官肿块、肝脾肿大、肠壁增厚、淋巴结肿大等,为胸腹水的病因提供线索。
2. 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胸腔内是否存在积液、肺纹理是否增多等情况。
然而,X线检查对于胸腹水的诊断并不敏感,仅能提供一些辅助信息。
3.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更高级别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
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胸腹腔内的积液范围、有无肿块、有无淋巴结肿大等情况,对胸腹水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有意义。
4. 核磁共振成像(MRI)MRI也是一种高级别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胸腹水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
胸腹水常规检测
操作步聚:
1、外观检测:包括颜色、混浊度(清晰、微混、混浊)有无凝块。
2、比密测定:测试前标本混匀倒入容器后放入比密计平稳后读取刻度。
3、细胞计数和分类
(1)用吸管吸取冰腊酸(0.35mmol/l)全部吹出,使管壁附着少许冰醋酸,然后用同一吸吸取少量混匀的胸腹水破坏红细胞后充池,静置2-3分钟计数中央及四角五个大方格内的有核细胞数×2×106/L。
(2)稀释计数法:白细胞过多可用白细胞稀释液做倍比稀释。
最后×稀释倍数。
(3)白细胞分类:高倍镜下可根据细胞形态进行分类。
写出单个核细胞及间皮细胞的百分数形式报告。
4、镜检:将胸腹水滴一滴与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红细胞或病理成份。
5、蛋白定性(Rivalta):浆膜粘蛋白试验操作
取100ml蒸馏置量筒中,加冰乙酸2-3滴,混匀,用吸管吸取穿刺液一滴于稀乙酸中黑色背景下观察结果。
结果判定:
(—)清晰
(+-)稍成白雾状
(+)白色云雾状混浊
(强+)白色絮状沉淀
(最强+):立即形成白色凝块。
我科报告样式:
外观:
李凡他试验(Rivalta):
细胞总数:×106/L
白细胞数:×106/L
白细胞分类:
单个核细胞 % 多叶核细胞: % 间皮细胞 %。
什么是胸腹水常规检查相信大家对于胸腹水常规检查还是比较陌生的吧,胸腹水常规检查一般都是检查我们的胸腔里面有没有过多的液体,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胸腔里面的液体是不多的,如果做了胸腹水常规检查后发现有什么异常的情况,我们一定要及时的去处理才行,下文我们详细介绍一些胸腹水常规检查的知识。
胸腹水常规检查是检查人体胸腹腔内液体情况的,包括外观,比重,粘蛋白定性实验,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单核和多核的比例。
如无特殊要求,可以不必染色分类。
主要用于区分胸腹积液的性质。
实验的目的在于鉴别漏出液和渗出液。
★临床意义异常结果::(1)、血浆渗透压降低,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重度营养不良性贫血; (2)、血管内压力增高,如慢性心功能不全; (3)、淋巴管梗阻,如丝虫病肿瘤压迫等。
渗出液是炎性积液,常见于细菌感染。
需要检查的人群:存在胸腹水的人群。
★注意事项不合宜人群:无检查前禁忌:休息不良,饮食不当,过度疲劳。
检查时要求: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
★检查过程取出一定量的样品,检测和判断其性质。
1.漏出液外观多为淡黄色、稀薄、透明状。
漏出液颜色不一,多混浊。
漏出液比重常小于1.018,漏出液一般不会自行凝结。
粘蛋白试验(李氏试验)为阴性。
非炎性的漏出液中细胞数量少,常少于300个μl。
漏出液为非炎症因素所致。
2.渗出液外观多为深黄色浑浊、血性、脓性;比重常大于1.018。
渗出液由于含有纤维蛋白原和组织、细胞破坏放出的凝血活酶,易凝结。
粘蛋白定性检查,浆膜上皮细胞在炎性反应刺激下使粘蛋白分泌增加,所以渗出液中粘蛋白试验为阳性。
显微镜检查,炎性的渗出液中细胞数量多,常大于500个μ1。
渗出液多为炎症性因素所致。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胸腹水常规检查,我们知道胸腹水常规检查是用来检查我们的胸腔里面是否有多余的液体,上文详细介绍了一些胸腹水常规检查的知识,希望上文介绍的内容对大家有用。
胸腹水常规检测操作步骤
1、外观检测:包括颜色,浑浊度(清晰、微混、浑浊)、有无凝块。
2、有核细胞计数:
用吸管吸取冰醋酸(0.35mol/L)后全部吹出,使管壁附着少许冰醋酸,然后用同一吸管,吸取少量混匀的胸腹水,使红细胞得以破环,冲池,静置2-3分钟,计数中央及四角五个大方格内的有核细胞数。
有核细胞总数=镜下有核细胞数*2*10^6/L。
如果白细胞过多,可用生理盐水做倍比稀释,最后再乘以稀释倍数。
参考区间:漏出液<100*10^6/L,渗出液>500*10^6/L。
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法:预稀释模式,胸腹水混匀后,直接上机做,最终结果换算为:仪器计算的白细胞数*100*10^6/L。
3、蛋白定性(李凡他试验Rivalta):
浆膜黏蛋白试验操作:取100ml蒸馏水置量筒中,加冰乙酸2-3滴(0.1ml),混匀后静置数分钟,用吸管吸取穿刺液逐滴滴于稀乙酸中,在黑色背景下,观察白色雾状沉淀发生及其下降速度等。
结果判定:
阴性:清晰无浑浊;弱阳性:稍成白雾状
阳性(+):白色云雾状;强阳性(2+):白色絮状沉淀
最强阳性(3+):立即形成白色凝块
4、镜检:将胸腹水混匀,用一次性试管吸取少量胸腹水,滴一滴在载玻片上,
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红细胞或其他病理成分,红细胞报告模式为:细胞个数/HP。
少量红细胞多见于穿刺损伤,对渗出液和漏出液鉴别意义不大,大量红细胞提示为出血性渗出液,主要见于恶性肿瘤(最常见),穿刺损伤和肺栓塞等。
胸腹水常规检查人体的胸腔、腹腔关节腔等统称为浆膜腔.正常情况下腔内含有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液体。
当病理情况时腔内液体增多,发生积液,称为浆膜腔积液。
按积液的性质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
漏出液是非炎性积液,是由于:①血浆渗透压降低,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重度营养不良性贫血;②血管内压力增高,如慢性心功能不全;③淋巴管梗阻,如丝虫病肿瘤压迫等。
渗出液是炎性积液,常见于细菌感染。
[项目名称]胸腹水常规检查正常人一般在胸腹腔内不存在大量积液,只有在病理情况下才会有胸腹腔积液发生。
浆膜腔积液检查主要目的是为了区分积液的性质,这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临床意义]实验的目的在于鉴别漏出液和渗出液。
1.漏出液外观多为淡黄色、稀薄、透明状.漏出液颜色不一,多混浊。
漏出液比重常小于1.018,漏出液一般不会自行凝结.粘蛋白试验(李氏试验)为阴性。
非炎性的漏出液中细胞数量少,常少于300个μl。
漏出液为非炎症因素所致。
2.渗出液外观多为深黄色浑浊、血性、脓性;比重常大于1.018。
渗出液由于含有纤维蛋白原和组织、细胞破坏放出的凝血活酶,易凝结.粘蛋白定性检查,浆膜上皮细胞在炎性反应刺激下使粘蛋白分泌增加,所以渗出液中粘蛋白试验为阳性。
显微镜检查,炎性的渗出液中细胞数量多,常大于500个μ1.渗出液多为炎症性因素所致。
漏出液渗出液原因非炎症所致炎症、肿瘤或物理、化学刺激外观淡黄,透明或微浊、浆液性黄色、血色、脓性或乳糜性比重 <1。
018 〉1.018凝固性不易凝固易凝固蛋白定量〈25g/L 〉30g/L糖定量近似血糖量多低于血糖量李凡它试验(粘蛋白定性) 阴性阳性蛋白电泳以白蛋白为主,球蛋白比例低于血浆电泳图谱近似血浆细胞总数小于100×106/L 大于500×106/L细胞分类淋巴、间皮细胞为主急性感染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慢性以淋巴细胞为主漏出液:常见于各种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的营养不良、晚期肝硬变、肿瘤及静脉栓塞等疾病。
胸腹水常规检查
人体的胸腔、腹腔关节腔等统称为浆膜腔。
正常情况下腔内含有少量
起润滑作用的液体。
当病理情况时腔内液体增多,发生积液,称为浆
膜腔积液。
按积液的性质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
漏出液是非炎性积液,是由于:①血浆渗透压降低,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重度营养不良
性贫血;②血管内压力增高,如慢性心功能不全;③淋巴管梗阻,如
丝虫病肿瘤压迫等。
渗出液是炎性积液,常见于细菌感染。
[项目名称]胸腹水常规检查
正常人一般在胸腹腔内不存在大量积液,只有在病理情况下才
会有胸腹腔积液发生。
浆膜腔积液检查主要目的是为了区分积液的性质,这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临床意义]实验的目的在于鉴别漏出液和渗出液。
1.漏出液外观多为淡黄色、稀薄、透明状。
漏出液颜色不一,多混浊。
漏出液比重常小于1.018,漏出液一般不会自行凝结。
粘蛋
白试验(李氏试验)为阴性。
非炎性的漏出液中细胞数量少,常少于300
个μl。
漏出液为非炎症因素所致。
2.渗出液外观多为深黄色浑浊、血性、脓性;比重常大于1.018。
渗出液由于含有纤维蛋白原和组织、细胞破坏放出的凝血活酶,易凝结。
粘蛋白定性检查,浆膜上皮细胞在炎性反应刺激下使粘
蛋白分泌增加,所以渗出液中粘蛋白试验为阳性。
显微镜检查,炎性
的渗出液中细胞数量多,常大于500个μ1。
渗出液多为炎症性因素所致。
胸腹水常规检查
人体的胸腔、腹腔关节腔等统称为浆膜腔。
正常情况下腔内含有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液体。
当病理情况时腔内液体增多,发生积液,称为浆膜腔积液。
按积液的性质分为漏出液与渗出液。
漏出液就是非炎性积液,就是由于:①血浆渗透压降低,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重度营养不良性贫血;②血管内压力增高,如慢性心功能不全;③淋巴管梗阻,如丝虫病肿瘤压迫等。
渗出液
就是炎性积液,常见于细菌感染。
[项目名称]胸腹水常规检查
正常人一般在胸腹腔内不存在大量积液,只有在病理情况下才会有胸腹腔积液发生。
浆膜腔积液检查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区分积液的性质,这对某些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临床意义]实验的目的在于鉴别漏出液与渗出液。
1.漏出液外观多为淡黄色、稀薄、透明状。
漏出液颜色不一,多混浊。
漏出液比重常小于1.018,漏出液一般不会自行凝结。
粘蛋白试验(李氏试验)为阴性。
非炎性的漏出液中细胞数量少,
常少于300个μl。
漏出液为非炎症因素所致。
2.渗出液外观多为深黄色浑浊、血性、脓性;比重常大于1.018。
渗出液由于含有纤维蛋白原与组织、细胞破坏放出的凝血活酶,易凝结。
粘蛋白定性检查,浆膜上皮细胞在炎性反应刺激下使粘蛋白分泌增加,所以渗出液中粘蛋白试验为阳性。
显微镜检查,炎性的渗出液中细胞数量多,常大于500个μ1。
渗出液多为炎症性因素所致。
漏出液渗出液
原因非炎症所致炎症、肿瘤或物理、化学刺激
外观淡黄,透明或微浊、浆液性黄色、血色、脓性或乳糜性
比重 <1、018 >1、018
凝固性不易凝固易凝固
蛋白定量<25g/L >30g/L
糖定量近似血糖量多低于血糖量
李凡它试验(粘蛋白定性) 阴性阳性
蛋白电泳以白蛋白为主,球蛋白比例低于血浆电泳图谱近似血浆
细胞总数小于100×106/L 大于500×106/L
细胞分类淋巴、间皮细胞为主急性感染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慢性以淋巴细胞为主
漏出液:常见于各种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的营养不良、晚期肝硬变、肿瘤及静脉栓塞等疾病。
其原因有三,其一就是因静脉阻塞、瘀血、回流受阻使血管壁营养不良,毛细血管内静脉压力增高,渗透性加大加快,使血管内液体成分容易滤出而形成;其二就是当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下降时,血管内的胶体渗透压下降,降低到不能有效抵抗流体静脉压力时,从而使毛细血管内液体的滤出明显增加所致;其三就是由于肾脏排钠排水的减少造成的钠、水潴留,而钠与水的潴留可使细胞外液中的一个主要成分组织间液增多,从而导致浆膜腔内漏出液的大量形成。
由于淋巴管与胸导管阻塞使淋巴液回流受阻,以致含蛋白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
当胸、腹腔内的主要淋巴管道阻塞时,如肿瘤压迫或寄生虫堵塞等,则可引起浆膜腔
内的漏出液或乳糜样漏出液的形成。
渗出液:如发现乳酪样混浊,并含有大量的脓细胞的变性破坏,常为化脓性渗出液。
常见有葡萄球菌、脑炎双球菌、链球菌、放线菌等感染所致的各种浆膜腔积液。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者,积液为稠厚黄色;由肺炎双球菌引起者,积液常浓稠而色深;由链球菌引起者,积液多稀淡呈淡黄色;由放线菌引起者,积液浓稠、黄或黄绿色,且有恶臭味。
在结核性胸(腹)膜炎,化脓性胸(腹)炎与癌转移的早期,及胶原性疾病,可见半透明的带粘稠性黄色的浆液性渗出液。
血性浆膜腔积液常见于穿刺创伤、自发性气胸、肿瘤等。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外观及透明度,比重及凝固,粘蛋白定性及定量,葡萄糖定量,细胞计
数,细胞分类,细菌学检查。
漏出液:非炎症,淡黄,浆液性,透明或微混,比重<1、018 ,蛋白定性- ,蛋白定量<2、5g/L,近似血糖,细胞计数<100*10r6/L,淋巴C 间皮细胞为主,
渗出液:炎症肿瘤化学物理刺激,可为血脓乳糜性多混浊,比重>1、018 能,蛋白定性蛋白定量>30g/L,低于血糖,细胞计数>500*10r6/L,中粒细胞淋巴细胞为主,可见病原菌。
胸腹水常规检测
操作步聚:
1、外观检测:包括颜色、混浊度(清晰、微混、混浊)有无凝块。
2、比密测定:测试前标本混匀倒入容器后放入比密计平稳后读取刻度。
3、细胞计数与分类
(1)用吸管吸取冰腊酸(0、35mmol/l)全部吹出,使管壁附着少许冰醋酸,然后用同一吸吸取少量混匀的胸腹水破坏红细胞后充池,静置2-3分钟计数中央及四角五个大方格内的有核细胞数×2×106/L。
(2)稀释计数法:白细胞过多可用白细胞稀释液做倍比稀释。
最后×稀释倍数。
(3)白细胞分类:高倍镜下可根据细胞形态进行分类。
写出单个核细胞及间皮细胞的百分数形式报告。
4、镜检:将胸腹水滴一滴与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就是否有红细胞或病理成份。
5、蛋白定性(Rivalta):浆膜粘蛋白试验操作
取100ml蒸馏置量筒中,加冰乙酸2-3滴,混匀,用吸管吸取穿刺液一滴于稀乙酸中黑色背景下观察结果。
结果判定:
(—)清晰
(+-)稍成白雾状
(+)白色云雾状混浊
(强+)白色絮状沉淀
(最强+):立即形成白色凝块。
我科报告样式:
外观:
李凡她试验(Rivalta):
细胞总数: ×106/L
白细胞数: ×106/L
白细胞分类:
单个核细胞 % 多叶核细胞: % 间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