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压力治疗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63.64 MB
- 文档页数:70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1.颅内压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壁所产生的压力),颅内容物包括(脑组织,脑脊液,血液),正常成人颅内压为(70-200mmH2O),当(颅内容物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缩小超过颅腔可代偿容量),使颅内压(持续高于200mmH2O),并出现(头痛,呕吐,视神经盘水肿)三大症状时,即称为(颅内压增高)2.颅内压增高的常见原因是(颅内容物体积增加),(脑水肿)最为常见3.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是(头痛,呕吐,视神经盘水肿),(头痛)为最常见症状,常发生于(晨起或夜间),(咳嗽,低头,用力时)加重,部位常在(前额,两颞),呕吐常在(头痛时)出现,呈(喷射性),可伴有(恶心),颅内压增高最重要的客观体征是(视神经盘水肿),特点为(呈双侧性,视神经盘乳头充血水肿,边缘模糊,中央凹陷消失),早期代偿性出现(血压升高,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脉压增大,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而慢即两慢一高),失代偿期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呼吸浅促或潮式呼吸),急性颅内压增高时,常有(进行性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还可引起(展神经麻痹或复视,头晕,猝倒),婴幼儿颅内压增高可出现(囟门饱满,颅缝增宽,头颅增大)4.小脑幕切迹疝又称(颞叶沟回疝),常由于(一侧颞叶或大脑外侧占位性病变引起),是(小脑幕上方颞叶海马回,沟回通过小脑幕切迹向幕下移位),典型临床表现是(颅内压增高基础上,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患侧瞳孔最初有短暂缩小,以后逐渐增大,直接或间接对光反射消失,病变对侧肢体瘫痪,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严重者呼吸心跳停止)5.枕骨大孔疝又称(小脑扁桃体疝),常因(幕下占位性病变,腰穿放出脑脊液过多或过快)引起,是(小脑幕下的小脑扁桃体经枕骨大孔向椎管移位),典型临床表现有(剧烈头痛,以枕后部为甚,反复呕吐,颈项强直或强迫体位,瞳孔忽大忽小,生命体征改变出现较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当延髓呼吸中枢受压时,早期即可因突发呼吸骤停而死亡)6.可直接测量颅内压力,同时取脑脊液化验的检查是(腰穿),但(颅内压增高明显时)忌用,因(有导致枕骨大孔疝的危险)7.颅内压增高最根本的治疗原则是(病因治疗),一旦脑疝形成立即(应用高渗脱水剂,呋塞米,糖皮质激素等降低颅内压)8.颅内压增高病人宜取的体位是(床头抬高15°-30°斜坡位),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昏迷病人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成人每天静脉输液量在(1500-2000ml),控制(输液速度),神志清醒者给予(普通饮食),但要(限制钠盐摄入量),昏迷躁动不安者忌(强直约束),以免(挣扎导致颅内压增高)9.颅内压增高病人出现(患侧瞳孔先小后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提示发生小脑幕切迹疝10.颅内压增高病人发生便秘者忌(用力排便),可用(缓泻剂或低压小量灌肠通便),忌(高压大量灌肠)11.颅内压增高时应用脱水剂最常用(20%甘露醇),在(3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注)12.脑疝发生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立即使用20%甘露醇200-400ml加地塞米松10mg 快速静脉滴注,呋塞米40mg静推,以暂时降低颅内压,同时紧急做好术前检查及手术前准备)13.对原因不明或一时不能解除病因的颅内压增高者,应(限制液体入量,应用脱水剂,应用糖皮质激素,冬眠低温疗法),忌(手术降低颅内压)14.脑室引流时应(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管(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颅内压),控制(引流速度和量),引流液以每日不超过(500ml)为宜,避免(颅内压骤降),注意观察(引流量及性质),若(引流出大量血性脑脊液)提示脑室内出血,若(脑脊液浑浊)提示有感染,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弯折和受压),若引流管堵塞,可(挤压引流管将血块等阻塞物挤出,或在无菌操作下注射器抽吸),忌(盐水冲洗),严格(无菌操作),预防(逆行感染),每天更换引流袋时(先夹住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和脑脊液逆流颅内),脑室引流时间一般为(1-2周),开颅术后脑室引流不超过(3-4天),拔管前应行(头颅CT 检查),并(夹住引流管1-2天),夹管期间注意病人(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无颅内压增高症状)可以拔管,拔管前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液体逆流入颅内引起感染)15.冬眠低温疗法先(按医嘱静脉滴注冬眠药物),通过(调节滴速)来控制冬眠速度,待病人(进入冬眠状态),方可开始(物理降温),降温速度以(每小时下降1℃)为宜,体温降至(肛温31-34℃)较为理想,冬眠降温期间不宜(翻身或移动体位),以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冬眠低温疗法一般持续(3-5日),停止时先(停止物理降温),再(逐渐停用冬眠药物)头皮损伤病人的护理1.头皮裂伤多为(锐器或钝器打击)所致,出血(较多)不易(自行停止),严重时发生(失血性休克),若帽状腱膜未破伤口呈(线状),若已破(头皮伤口全部裂开),现场急救可(加压包扎止血),在(伤后24小时内)作(清创缝合)2.头皮血肿多为(钝器打击)所致,表现为(皮下血肿较局限,无波动,有时因周围组织肿胀较中心硬,易误诊为凹陷性骨折)。
《作业治疗技术》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三年制普通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作业治疗技术》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职业技术课,是专业技术核心课程。
本课程共80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随堂实训50学时,考试课。
《作业治疗》在康复医学体系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课。
通过本程的教授,注重“三基”知识的学习和康复医学理念的培养。
突出作业治疗技术的特点和重点,注重实用操作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按康复治疗技术专科水平的实际就业需要,提供基本理论和技术指导,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业人才。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人体解剖学》、《康复功能评定技术》、《生理学》、《诊断学》、《运动学基础》、《药理学》,后续课程有《运动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作业治疗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1)了解作业治疗的发展史。
(2)熟悉作业治疗的理论及常见的作业治疗模式。
(3)掌握各项具体作业治疗的基本概念、常用作业治疗的目的、原则和方法。
(4)理解各项具体作业治疗的注意事项。
2、能力目标: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的特点制订有效的作业治疗计划,进行科学正确的作业治疗及训练。
3、情感目标:(1)体验患者的各项功能障碍的困难。
(2)树立“自我照顾”的观念。
(3)培养学生关心和爱护病、伤、残者的良好职业道德。
(4)培养学生热爱康复医学工作和对发展康复事业强烈的责任感。
二、课程教学时数分配和教学形式第一章作业治疗概论(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了解《作业治疗》的概述及发展简史,掌握《作业治疗》的基本理论和作业活动分析及评定,熟悉作业治疗计划的制订、适应症、禁忌症和作业治疗师的职责。
(二)建议学时:4学时(三)教学内容:第一章作业治疗和概论1、第一节概述(1)作业治疗基本概念(2)作业治疗的目的(3)作业治疗与运动治疗的区别(4)作业治疗的选择及其原则2、第二节作业治疗发展简史3、第三节作业治疗的基本理论(1)作业治疗的理念及思路(2)模式理论4、第四节作业治疗的分类5、第五节作业活动分析及评定6、第六节作业治疗计划的制订7、第七节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8、第八节作业治疗师的职责(四)重点:1、作业治疗与运动治疗的区别 2、作业活动分析及评定 3、作业治疗师的职责。
《物理因子治疗》课程实训教学大纲课程代码: 80040008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一、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教学目标:1: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1.各种物理因子对人体组织的生理效应及临床治疗效果。
2.各种物理因子的临床适应证及禁忌证。
3.各种物理因子的临床应用方法。
2: 基本能力1.选择合适的物理因子处理临床相关问题,制定物理因子治疗处方。
2.安全、有效地使用各种物理治疗仪器。
3.准确记录治疗过程,评估治疗效果。
4.熟练掌握各物理因子的治疗原理及临床应用能力的基础基本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同学掌握物理治疗基础理论、各类物理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操作方法、以及治疗安全、适应症和禁忌症。
二、教学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实验一直流电疗法和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目的和要求:1、掌握:一般体表直流电离子导入法(对置法、并置法)、眼枕部直流电疗法、直流电水浴法。
2、熟悉:指杯电离子电浴法、脊柱区直流电疗法、额枕部直流电疗法。
3、了解:眼杯电离子导入法、外耳道电离子导入法、鼻腔电离子导入法。
实验(实训)内容:一般体表直流电离子导入法、眼枕部直流电疗法、直流电水浴法、指杯电离子电浴法、脊柱区直流电疗法、额枕部直流电疗法。
实验二常用低频脉冲电疗法目的和要求:1、掌握:失神经肌肉电刺激、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2、熟悉:感应电疗法(感应点送、感应电滚)、电兴奋疗法、温热低周波疗法。
3、了解:痉挛肌电刺激疗法、超刺激疗法、间动电疗法。
实验(实训)内容:失神经肌肉电刺激、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感应电疗法、电兴奋疗法、温热低周波疗法目的和要求:1、掌握:干扰电疗法(固定法)、调制中频电疗法(对置法、并置法)。
2、熟悉:音频电疗法(对置法、并置法)。
3、了解:音频电疗法(水槽法)、干扰电疗法(运动法)。
实验(实训)内容:干扰电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音频电疗法、干扰电疗法实验四肌电治疗目的和要求:1、掌握强度-时间曲线检查2、熟悉肌电图检查、诱发电位检查3、了解: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实验(实训)内容:强度-时间曲线检查、肌电图检查、诱发电位检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实验五常用浅层冷热疗目的和要求:1、掌握热敷袋、冰敷2、熟悉石蜡疗法、冷空气喷射疗法3、了解微粒治疗、低温冷冻疗法实验(实训)内容:热敷袋、冰敷、石蜡疗法、冷空气喷射疗法目的和要求:1、掌握短波电容法(对置法、并置法、单极法)。
自考心理学重点笔记:第10章第十章心理健康[单选]压力也叫应激,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家是薛利。
[单选]我们将具有威胁性或伤害性并因此带来压力感受的事件或环境称为压力源。
对于个人来说,造成压力的最主要来源是人际关系。
[单选]按照心理学家霍曼和瑞希编制的生活改变与压力感量表,可知当发生丧偶的生活事件时,其压力感为100。
[单选]个体在压力状态下会出现一系列身心反应,表示在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
这是压力下的理反应。
[单选]适当压力下的个体会产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精神振奋、有助于个体应付环境,这是个体适应的心理反应。
[单选]那些竞争意识强、工作努力奋斗、争胜好强、缺乏耐心、成就动机高、说话办事讲求效率、时间紧迫感强、成天忙忙碌碌的人属A型性格。
[单选]那些个性随和、生活悠闲、对工作要求不高、对成败得失看得淡薄的人,属于B 型性格。
[单选]如果刺激过强过大,会使人感到眩晕、发懵、不知所措,常会出现“类休克状态”,比如,突然听到亲人过世,大多数人会发愣、惊慌,甚至歇斯底里。
以上情况是个体经历压力到解决问题中的冲击阶段。
[单选]当事人在经历了震惊、冲击之后,努力想恢复心理上的平衡,设法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恢复受到损害的认知功能,运用心理防卫机制或争取亲友帮忙。
以上情况是个体经历压力到解决问题中的安靖阶段。
[单选]应对压力的策略有两大类:改变压力源和改变本身。
属于改变本身的是幻想。
[单选]下列策略是不良的压力应对策略的是依赖药物。
[单选]一个人在单位受气,回到家打妻儿;一个人被社会所抛弃容易走上暴力违法犯罪之路。
这种受到挫折后的反应是攻击行为。
[单选]有的人在长期遭受挫折,又对改变现状感到无力无望时,可能会表示出挫折后的冷漠反应。
[单选]有些人常常以片面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简单地以个别事件来断言全部生活,一叶障目。
这种不合理不雅念是以偏概全。
[单选]有些人遇到的是一些小挫折,却把后果想像得非常糟糕、可怕。
《康复治疗学综合》考试要求Ⅰ考试性质为遴选专科生中优秀的学生进入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学习,特举办此考试。
该考试所包含的内容由《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运动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组成,试题难易适中,对学生掌握课程程度具有较强的识别、区分能力。
II考试范围与要求《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第一章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概论掌握: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基本概念、物理因子治疗处方。
熟悉:物理因子治疗的作用机制、物理因子对人体的作用。
了解: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发展及展望。
第二章直流电疗法与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掌握:直流电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的概念、治疗技术、适应证、禁忌证与注意事项。
熟悉:直流电疗法的治疗原理及作用、直流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的治疗原理及作用。
了解:直流电物理特性、直流电疗法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作用。
第三章低频电疗法掌握:低频电疗法的概念、分类、治疗技术、适应证、禁忌证与注意事项。
熟悉:低频电疗法的治疗原理及作用。
了解:低频电疗法的物理特性。
第四章中频电疗法掌握:中频电疗法的概念、适应证、禁忌证与注意事项;等幅中频电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的治疗技术与临床应用。
熟悉:中频电疗法的治疗原理及作用;干扰电疗法/音乐电疗法的治疗技术与临床应用。
了解:中频电疗法的物理特性。
第五章高频电疗法掌握:高频电疗法的概念、适应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短波疗法/超短波疗法/微波疗法/高频电热疗法的治疗技术与临床应用。
熟悉:高频电疗法的治疗原理及作用;高频电疗的仪器设备和安全与防护。
了解:高频电疗法的物理特性。
第六章光疗法掌握:光疗法的概念、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红外线疗法/可见光疗法/紫外线疗法/激光疗法的治疗技术与临床应用。
熟悉:光疗法的治疗原理及作用。
了解:光的物理特性。
第七章超声波疗法掌握:超声波疗法的概念、治疗技术、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熟悉:超声波的治疗原理及作用。
了解:超声波的物理特性。
第八章磁疗法掌握:磁疗法的概念、治疗技术、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磁场的分类。
《作业治疗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二、主要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选用教材《作业治疗学》,窦祖林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第三版(二)参考书目《康复功能评定学》,王玉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3月第三版(H)在线资源慕课在线课程(三)学术期刊中国康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三、课程简介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按照纪树荣主编的《运动疗法技术学》设计,华夏出版社出版,高等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教材。
运动疗法技术学是研究运动疗法技术的基本理论、常用的各种治疗技术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方法的科学,是康复医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课程目标1:专业学科知识,掌握学科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基础知识的框架构成。
扎实掌握运动康复的基础核知识,在掌握学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够进一步学习基础核心知识,并加以应用课程目标2: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掌握常规的专业技术,了解其基本原理,具备独立康复作业的能力。
课程目标3:知识运用能力,3.2能将多种专业知识融汇贯通,具备较强的运动康复分析能力3.3在专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具有独立制定运动康复方案的能力学会尊重团队成员,同时尊重服务对象,在团队成员中充分发挥运动康复师的核心地位与优势,使服务对象产生更好的依从性。
四、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五、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学时80六、教学安排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了解《作业治疗》的概述及发展简史,掌握《作业治疗》的基本理论和作业活动分析及评定,熟悉作业治疗计划的制订、适应症、禁忌症和作业治疗师的职责。
【重点、难点】合计1.重点:《作业治疗》的概述及发展简史2.2.难点:掌握《作业治疗》的基本理论和作业活动分析及评定【课程内容】第一节作业治疗基本概念第二节作业治疗发展简史第三节作业治疗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1通过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阐明作业治疗的发展简史、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作业治疗的影响因素和基本规律、作业治疗研究的基本方法等内容,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3.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作业治疗,促进学生作业治疗的印象;4.通过讨论,探讨运动疗法规律,促进学生形成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反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