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4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12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3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37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客观唯心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间经验和认识成果。
3、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①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随堂巩固训练一、选择题1.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对于沉湎于游戏中的人来说可以价值千金,但是对于局外人来说却是一文不值。
这说明( )A.任何事物的价值都是不能确定的B.价值是一事物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C.一种事物的价值都是可有可无的D.人们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有人珍视,有人不屑一顾,说明人们对虚拟财产的价值有不同的看法,D项符合题意;事物的价值是可以判断的,A项错误;B项是价值的含义,与题意不符;C项“可有可无”表述错误。
2.右面漫画体现了( )①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决定性作用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④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有导向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体现了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目标,②③符合题意;①夸大了价值的作用;④与题意不符。
3.事业有成的查晓原在47岁时放下一切事业,来到环境恶劣的宁夏西海固支教,一待就是九年。
有人觉得他很亏,小张却认为查晓原活得很“值”,因为铺满金钱的道路并不一定通向人生的幸福,他在支教奉献的同时,也得到了自我满足。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张的理由可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因为只有创造价值,才能享受价值B.小张的理由可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因为满足社会需要和实现自我满足是统一的C.小张的理由不能支持自己的观点,因为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人生价值的全部内容D.小张的理由不能支持自己的观点,因为奉献社会是第一位的,不应强调个人满足,小张之所以认为查晓原活得很“值”,是因为查晓原用超乎寻常的方式实现着自己的价值。
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即个人在对社会奉献的同时,社会也给个人以尊重和满足,因此应选B项;A项理由只强调创造价值的重要性,故不能入选;C、D两项表述均错误,排除。
4.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该向哪个方向走,这时需要同学们用大脑思维,向正确的方向迈进,切勿误入歧途。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秦玥飞扎根农村工作,脚踏泥泞俯首躬行“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秦玥飞,2005年获得全额奖学金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①大学毕业时,秦玥飞没有去跨国企业做白领,而是选择回祖国农村服务,成了衡山县贺家乡贺家山村村主任助理,他也成了首个从世界名校毕业后回国当村干部的海归。
2011年,秦玥飞到衡山县贺家乡任大学生村干部,②为了尽快融入村民,秦玥飞改掉“一天洗两次澡”的生活习惯,长期穿着老乡送的一双解放胶鞋。
夏天的T恤稍微花哨,便反过来穿。
为了能让村里的老人记住自己,他尽量以固定颜色和样式的穿着出现在老人面前。
③为当地改善水利灌溉系统,硬化道路、安装路灯,修建现代化敬老院,为乡村师生配备平板电脑开展信息化教学……2013年被评为央视“最美村官”,立个人一等功一次。
2014年服务期满,③秦玥飞认为“输血”并非最可持续的乡村发展模式,放弃提拔机会,转至白云村续任大学生村干部,用“造血”建设乡村。
他带领村民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山茶油产业,通过创业创新为当地创造可持续发展动力。
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服务乡村,秦玥飞与耶鲁中国同学发起了“黑土麦田公益”项目,招募支持优秀毕业生到国家级贫困县从事精准扶贫和创业创新。
【设问】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最美村官”秦玥飞的选择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步:获取信息,调动知识信息源对接知识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②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③在社会与个人统一中实现价值答案:(1)秦玥飞没去跨国企业做白领,而是选择回祖国农村服务,为村民排忧解难,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2)秦玥飞带领村民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山茶油产业,通过创业创新为当地创造可持续发展动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服务乡村,改变乡村的面貌,他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当地乡村的支持和他人的共同努力,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3)秦玥飞改变自己,尽快融入村民,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乡村建设做出了贡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价值。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一、选择题1.“软世代”是近年来出现的青年群体,意指在发达的消费社会,一些年轻人缺乏进取心和意志力,甚至宁愿宅在家里打游戏、啃老,也不愿意出去工作,整个人的身心都绵软无力。
如果让你去劝导他们,下列道理比较合适的是( B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②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③走出自我的小天地,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④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利用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 “软世代”根本就不想奋斗,也就无所谓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②不符合题意。
“软世代”不愿工作,不想创造价值,也就谈不上利用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实现人生价值,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网络流行上“佛系青年”,其含义是指那些崇尚看淡一切、得过且过、不大走心的活法和生活方式的青年人。
有人说这是一种淡然和洒脱的心态,也有人说是颓废与逃避。
对此正确的态度是( D )①佛系青年的生活方式无可厚非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③要发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促进作用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 ①不合题意,题目强调的是对佛系青年的生活方式的正确态度,而佛系青年的生活方式并不是正确的,并不是无可厚非。
③说法错误,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促进作用。
故选D。
3.“时代楷模”卢永根院士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选择学成归国。
他毕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第一线。
罹患癌症后,他将毕生积蓄880万余元无偿捐献给华南农业大学,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卢永根院士的事迹说明( B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②获得社会认可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③是否无私奉献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④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奉献社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 材料中,卢永根院士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选择学成归国报效国家,说明了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①正确。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历史唯物主义)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观、价值观)【考点展示】一、价值与价值观考点1:价值(P96)考点2:人的价值(P96)考点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P97-98)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考点4: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P99)三、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考点5:价值的创造与实现(P106-102)课前复习案【考点梳理】依据下列问题,结合一轮复习资料整理教材相关内容。
(一)价值与价值观1、价值的基本含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提示】这里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如衣服、粮食、房子、车辆等物质产品能够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
音乐、电影、图书等精神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它们具有各自的属性。
它们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就是哲学上的价值。
对价值含义的理解要注意:价值取决于两个因素——事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强调的是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
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人的价值的体现及评价(1)人的价值的体现(2)对一个人价值评价的标准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含义(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意】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不要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只理解为积极作用。
小结: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选择正确,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
3、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价值判断的基本含义:2、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A、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B、主体性:3、怎样作出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4、怎样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三)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怎样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注意】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第十二课完成人生的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考查点题号易中人的价值1、2、43、9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5、7、861.青蒿,一向被农民视为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野草,由于从青蒿中提取分离出来的青蒿素,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上防治疟疾的首选药物,这使它变成了一些地方农民积极种植的“摇钱草”。
这阐明( )A.事物有无价值是由人的需求决定的B.事物有无价值由其本质属性决定C.价值反映了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D.同一事物对于不同人具有不同作用解析:C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A、B只强调了其中某一方面,说法片面;青蒿素能够防治疟疾,具有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属性,所以具有很大价值,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2.三十多年来,他接手的孕产妇、重生儿没有出现一例严重变乱或死亡;三十多年来,他负责的长坪乡土墙坪村、春溪沟村的病人从没因抢救不及时而病逝。
“背篼村医”李朝安用他的背篼背出山民的健康,这阐明( )A.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B.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精神贡献为主C.人的价值在于得到社会尊重和认可D.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一致解析:A 用背篼背出山民的健康,表现了“背篼村医”李朝安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故答案选A。
人们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物资贡献,也包括精神贡献,具体到某一个人则因人而异,B项错误;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C项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3.某志愿者连续28年不计个人得失,参与志愿服务,服务工夫数千小时,影响超过一百万的市民参与环保行动,其行为遭到有关部门的表彰。
他的业绩阐明( )①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一致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正确的导向作用③精神贡献重于物资贡献④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用者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B 某志愿者的志愿行动得到社会的认可,阐明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一致,也阐明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用者,①④符合题意。
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与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解析: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必修4 第四单元第12课实现人生的价值课时作业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食盐除了能食用外,在生活中还有许多用途,例如,用来灭菌,夏天可在鲜鱼、鲜肉上撒些食盐,使细菌大量失水,体内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或完全停止,起到杀菌保鲜作用。
食盐的多种用途表明()A.事物的属性根据人的需要可以变化多端B.事物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属性C.事物的价值源自本身具有的物理属性D.事物的自然属性对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答案 D解析事物的属性无法根据人的需要而改变,A错误。
物质的最基本属性或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错误。
事物的价值是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C错误。
2.(2018·如东县期中)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生活,生活就会以什么样的状态呈现在你面前。
简单而美好,是一种人们向往的生活状态。
人生要懂得取舍,把生活变得简单一点,去发现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东西,创造出精彩的价值和属于自己的幸福。
这表明()①矛盾的同一性推动着事物的发展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③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④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答案 C解析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发展,①错误。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③错误。
3.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导向作用②在绝对运动中把握相对静止③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④重视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B解析“头错一点,脚歪千里”,说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重要性,①③正确。
②④正确,但不符合漫画的主旨,不选。
4.在一次测试中,老师要求全班学生在30秒内写出自己所不喜欢的同学姓名。
有的学生仅能写出一个,而有的学生一口气却能写出十多个。
结果表明,那些列出不喜欢的同学人数最多的,自己也正是最不受别人喜欢的。
这表明()①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都是一致的②有了价值观的引导才能处理好同学关系③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④友善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得到同学的尊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D解析那些列出不喜欢的同学人数最多的,自己也正是最不受别人喜欢的,说明联系具有普遍性,一事物总是与周围事物存在着联系,③正确。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1.人生价值:价值和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价值的实现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1.正确的价值观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价值观。
( ×)2.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 ×)3.价值判断因具有主体差异性而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 ×)4.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5.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 ×)6.个人素质越高,人生价值越大。
( ×)1.价值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下列能体现哲学意义上的价值的是( )①田野上的花儿开了②这些花儿很漂亮③山上的果树挂满了果实④这些水果真香甜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 D2.三十多年来,他接手的孕产妇、新生儿没有出现一例重大事故或死亡;三十多年来,他负责的长坪乡土墙坪村、春溪沟村的病人从没因抢救不及时而病逝。
“背篼村医”李朝安用他的背篼背出山民的健康,这说明( )A.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B.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精神贡献为主C.人的价值在于得到社会尊重和认可D.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答案 A3.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其哲学依据是( )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具有客观性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突破社会规律的制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 B4.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以及个别人法制观念和自律意识的欠缺,网民聚集在一起时,往往会出现群体的情绪化、极端化等非理性现象,甚至引发群体性社会事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学案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1.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人的个性应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三、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1)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与“自我实现〞是可以的。
( )提示错误。
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
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与“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2)一个人在劳动中为社会创造的财富越多,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 )提示正确。
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3)有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就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
( )提示错误。
良好的社会条件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但假设不加以利用,也不能实现人生价值。
2.思考: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理想就会自动转化为现实吗?提示不会。
理想是一种意识,只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一定会自动转化为现实,必须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通过一定的途径和主观努力才可能转化为现实。
探究点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探究导引他是某某著名歌手,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家里却一贫如洗。
他只有一个女儿,却是178名贫困孩子的“代理爸爸〞。
他在10年时间里,参加了400多场义演,捐赠钱物近300万元。
他身患晚期胃癌,却连医药费都负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