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粗原料气的净化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4
化⼯⼯艺学__复习第⼆章制⽓# 热量的供给⽅式不同有两种制备粗原料⽓的⽅法:1外部供热的蒸汽转化法; 2内部蓄热的间歇操作法# ⽓态烃蒸汽转化反应在⾼温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实现下述反应:CH4(g) + H2O(g) = CO(g) + 3H2(g) CO(g) + H2O(g) = CO2(g) + H2(g)但要完成这⼀⼯业过程,必须对可能发⽣的主要反应及副反应进⾏详细研究。
主要的副反应有CH4(g) = C (s) + 2H2(g) ;2CO(g) = CO2(g) + C(s) ; CO(g) + H2(g) = C(s) + H2O(g)# CH4转化反应热⼒学:甲烷蒸汽转化在⾼温、⾼⽔碳⽐和低压下进⾏为好# CH4转化反应的动⼒学分析:反应主要取决于在催化剂内表⾯的反应,所以该反应控制步骤为内表⾯控制。
因此减⼩粒度增加内表⾯积有利于扩散过程和提⾼反应速率。
#防⽌析炭的措施:A 配料时增⼤S/C,从热⼒学上去消除B选⽤适宜的催化剂C选择适宜的操作条件。
#析碳的处理析炭不严重,可减压、减原料⽓,提⾼S/C,甚⾄可停进天然⽓,利⽤析炭逆反应除碳析炭严重,可通⼊蒸汽为载体,加⼊少量空⽓燃烧碳,但空⽓量⼀定要严格控制,结束后对催化剂进⾏还原。
#转化过程描述;⼀段转化完成转化⼤部分任务;⼆段炉转化剩余甲烷和加⼊原料氮⽓空⽓加⼊量对⼆段炉出⼝⽓组成和温度有⽆影响,如何影响?P97#对转化催化剂的要求⾼活性、强度好、耐热性好、抗析炭能⼒强.(转化催化剂所处⼯况转化温度⾼、⽔蒸⽓和氢⽓分压⾼、流速⼤、可能析炭)#转化催化剂的基本组成NiO为最主要活性成份。
实际加速反应的活性成份是Ni,所以使⽤前必须进⾏还原反应,使氧化态变成还原态Ni NiO(s) +H2(g) = Ni(s) + H2O(g)#催化剂制备制备⽅法有三种:沉淀法、浸渍法、混合法,这三种⽅法最后都需要进⾏⾼温焙烧,从⽽使催化剂有⾜够的机械强度#转化分为⼆段的原因:A转化条件不允许;B补充合成所需要的氮⽓#为什么⽤⼆段转化⽅式?转化率⾼必须转化温度⾼,全部⽤很⾼温度,设备和过程控制都不利,设备费⽤和操作费⽤都⾼。
学习情境三合成氨工作任务合成氨原料气的脱硫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3-8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 4任务描述及任务目标掌握干法脱硫、氨水催化法脱硫及两生过程的基本原理、主要设备和工艺条件的选择包含章节第三章第三节主要教具、设备、工具多媒体学习重点及难点脱硫方法的选择与对比碱法脱硫的原理及工艺指标的确定学生学习基础已具有无机化学,化工单元操作,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等的学习基础,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接受知识的能力也较强.知识点:第一节原料气的脱硫脱硫方法很多,主要可分为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
干法脱硫一般适用于含S量较少的情况。
湿法脱硫一般适用于含S量较大的场合。
一、干法脱硫(一)钴-钼加氢法钴钼加氢法还可将烯烃加氢转变成饱和烷烃,从而减少蒸汽转化工序析碳的可能。
钴钼加氢催化剂以氧化铝为载体,由氧化钴和氧化钼组成。
经硫化后活性组分为MoS2,Co9S8也是活性成份。
主要反应如下:RCH2SH+H2=RCH3 + H2SRCH2-S-CH2R´+2H2=RCH3 + R´CH3 +H2SRCH2S-SCH2R´+3H2=RCH3 + R´CH3 +2H2S操作温度一般在300 ~ 400°C,压力由不同催化剂而定,加氢量一般按照保持反应后气体中有5~10%氢为准。
(二)氧化锌法氧化锌脱除有机硫的能力很强,可使出口硫含量<0.1ppm,当原料气硫含量<50×10-6时,仅用它一步脱硫就行了。
若硫含量较高,可先用湿法,再用此法。
其基本原理如下:ZnO(s)+H2S(g)=ZnS(s)+H2O(g)ZnO(s)+C2H5SH(g)=ZnS(s)+C2H5OH(g)氧化锌脱硫的反应速度主要是内扩散控制,所以氧化锌脱硫剂都做成高孔率的小颗粒。
氧化锌脱硫性能的好坏用硫容量表示。
所谓硫容就是每单位质量氧化锌能脱除S的量。
氧化锌脱硫性能的好坏用硫容量表示。
所谓硫容就是每单位质量氧化锌能脱除S的量二、湿法脱硫湿法脱硫可分为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和化学物理综合吸收法等。
现代化工与高新技术学生复习题第一章化工的地位与发展史1.解释中文“化工”的含义,它包括哪些内容?在现代汉语中,化学工业、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的总称或其单一部分都可称为化工。
“化工”的范围不断扩充,例如环境化工、化工自动化、化工过程模拟、化工技术经济、化工安全等。
另外化工在汉语中常常是多义的,化工可以分别指化学工业、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也可以指其综合。
2.化学工业按原料、产品吨位、和化学特性各如何分类?(1)按原料分:石油化学工业、煤化学工业、生物化学工业、农林化学工业等。
(2)按产品吨位分:大吨位产品、精细化学品.前者指产量大对国民经济影响大的一些产品,如氨、乙烯、甲醇,后者指产量小、品种多,但价值高的产品,如药品、染料等。
(3)按化学特性分:无机化学工业和有机化学工业(4) 我国统计的方法:合成氨及肥料工业、硫酸工业、制碱工业、无机物工业(包括无机盐及单质),基本有机原料工业、染料及中间体工业、产业用炸药工业、化学农药工业、医药药品工业、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合成纤维工业、合成橡胶工业、橡胶制品工业、涂料及颜料工业、信息记录材料工业(包括感光材料、磁记录材料)、化学试剂工业、军用化学品工业,以及化学矿开采业和化工机械制造业等。
3.简述化工的特点是什么?(1)品种多。
化学工业涉及品种远远超过万种。
(2)原料、生产方法和产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化学工业是耗能大户: 节能也常是企业竞争获胜的保证。
(4)化工生产过程条件变化大: 温度\压力变化大; 经常要处理强腐蚀性化合物; 对设备的设计增加难度,需要掌握更多的规律性。
(5)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
多学科的合作,技术复杂更新快,投资多。
发达国家化学公司的科研和开发(R&D)人员会占公司人员的一半以上。
(6)实验与计算并重。
微观的定量关系已深入到原子、分子,分子设计概念被提出;宏观定量关系就用得更多。
(7)使用外语多。
进行科学研究或开展技术革新,查阅国内外文献是必不可少。
《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规范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化工工艺(无机)本科课程性质:专业课学时数:72/56学时学分:4.5/3.5学分执笔人:翁贤芬编写日期:2006年3月6日审核人:崔益顺审核日期:2006年3月6日第一部分教学基本要求一、课程意义本课程是化工工艺专业(无机方向)的必修课,是一门将已学的基础理论与生产过程实际相结合的专业课。
化工生产工艺的重点不在说明单一设备和单一过程的局部,而主要说明工艺过程的总体,即说明由生产目的所组合的原料前处理、反应、传热、传质、分离、产品后处理等过程的总和。
工艺课的教学是将已学过的基础理论与生产过程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阐明如何按照生产的要求,经济合理地组织生产工艺的过程。
二、课程主要内容与目的无机化工工艺学的内容包括较广,本课包含基本无机化工过程,包括《合成氨》、《化学肥料》、《制碱工艺》、《制酸工艺》四部分内容。
无机工艺学的主要内容是:(1)从生产过程基本原理出发,按照生产目的的要求,合理组织各设备(包括原料处理、反应、传质、分离等设备)构成生产流程;(2)按照工艺主要过程(例如反应和分离过程,吸收与再生等)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结合经济分析的观点。
论证合适的工艺生产条件;(3)从量的角度来分析工艺系统,即从物料平衡和热量(或能量)平衡来分析工艺过程,例如,分析原料的消耗、能量的消耗、蒸汽平衡、冷量平衡、水平衡、氨与二氧化碳的平衡等;以经济分析的观点,对原料路线、工艺加工方法、产品形式以及工序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合适的评价。
与以前所学的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反应工程、分离工程等课程不同,本课程是着眼于生产过程的总体及其相互联系,而不是单纯过程和设备在原理上的精心分析。
当然,对于影响到全局生产的关键过程和设备仍然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但是这些都是在确保总体生产经济合理下进行的,而不是单纯的理论上的分析。
由于合成氨是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业部门之一,合成氨工艺是典型的化工生产工艺之一,因此该部分作为本课程重点讲述内容。
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摘要:合成氨工业诞生于本世纪初,其规模不断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生产合成氨的主要原料有天然气、石脑油、重质油和煤(或焦炭)等。
以天然气为原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约占90%以上,在铁猛脱硫剂和氧化锌脱硫剂的作用下,将天然气中的无机硫和有机硫脱除到0.5ppm以下,配入一定量的水蒸气和空气分别在一段转化触煤和一定温度下将甲烷转化为氢气,制取氨合成所需的氢气和氮气。
合成氨反应式如下:N2+3H2=2NH3关键字:合成氨工艺流程天然气原料气1. 概念氨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
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倍体积氨。
氨对地球上的生物相当重要,它是所有食物和肥料的重要成分。
氨也是所有药物直接或间接的组成。
氨有很广泛的用途,同时它还具有腐蚀性等危险性质。
由于氨有广泛的用途,氨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之一,多于八成的氨被用于制作化肥。
由于氨可以提供孤对电子,所以它也是一种路易斯碱。
20世纪初,工业上开发了氰化法和合成氨法生产氨,前者因能耗远大于后者而被淘汰。
目前,世界上的氨,除从焦炉气中回收一些外,绝大部分是在高压,高温和催化剂存在下由氮气和氢气合成制得。
氮气主要来源于空气;氢气主要来源于含氢和一氧化碳的合成气。
由氮气和氢气组成的混合气即为合成氨原料气。
从燃料化工来的原料气含有硫化合物和碳的氧化物,它们对于合成氨的催化剂是有毒物质,在氨合成前要经过净化处理。
德国化学家哈伯1909年提出了工业氨合成方法,即“循环法”,这是目前工业普遍采用的直接合成法。
反应过程中为解决氢气和氮气合成转化率低的问题,将氨产品从合成反应后的气体中分离出来,未反应气和新鲜氢氮气混合重新参与合成反应。
合成氨反应式如下:N2+3H2=2NH3合成氨的原料可分为固体原料,液体原料和气体原料。
经过不断地发展,合成氨技术趋于成熟,形成了以有特色的工艺流程。
其工艺流程大都分为三步:即原料气制备过程,净化过程以及氨合成过程。
第三章粗原料气的净化
一、选择题
1、蒽醌二磺酸钠法简称()。
A、ADA法
B、Stretford法
C、PDS法
D、NHD法
2、当脱除以H2S为主时,应选择()的活性炭为好。
A、过渡孔或大孔发达
B、微孔和过渡孔发达、大孔较少
C、微孔
D、毛细孔
3、能脱除“非反应性硫”噻吩的脱硫方法是()
A、活性炭法
B、氧化铁法
C、氧化锌法
D、钴钼加氢脱硫法
4、采用以DEA为活化剂的热碳酸钾法脱除二氧化碳,需加入缓蚀剂()使设备不受腐蚀。
A、NaVO3
B、ACT1
C、KHCO3
D、MDEA
5、铜氨液中的低价铜离子和高价铜离子分别为()。
A、蓝色和无色
B、无色和蓝色
C、蓝色和绿色
D、绿色和无色
6、铜氨液中高价铜离子具有()的作用。
A、吸收一氧化碳
B、稳定低价铜离子
C、稳定游离氨
D、稳定醋酸根离子
7、铜液再生时,利用一氧化碳的()作用来提高铜比。
A、还原
B、氧化
C、吸附
D、吸收
8、采用甲烷化法脱除少量CO、CO2,因发生副反应可能生成的气态产物为()。
A、CH4和CO2
B、Ni(CO)4和CO2
C、Ni(CO)4和CH4
D、C和CO2
9、使用钴钼加氢脱硫法脱除粗原料气中的硫,其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主要是()。
A、MoS2 和Co9S8
B、MoO3
C、CoO
D、Al2O3
二、填空题
1、原料气中的硫化物主要以_______的形式存在,其次是少量的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化学吸收法脱硫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
3、物理吸收法和化学吸收的根本不同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化学吸收法是利用CO2的___ 特性与_____ 进行反应将其吸收。
4、提高ADA脱硫液的pH值,能加快吸收硫化氢的速度,溶液的硫容量________,从而_______气体的净化度。
但pH值过高,易析出__________结晶,生产中溶液的pH值维持
在_________为宜。
5、在钴钼催化剂作用下,有机硫均能加氢转化为易脱除的__________,故钴钼加氢转化法可以脱除粗原料气中最难脱除的_____________。
6、钴钼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并以________为载体。
7、在脱硫过程中,活性炭兼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作用。
8、甲醇对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有__________的溶解能力,而氢气、氮气及一氧化碳在其中的溶解度_________,因此,用甲醇能从原料气中选择性吸收_________、_________等酸性气体,而__________损失很小。
9、用NHD溶液脱碳时,可同时脱除原料气中的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等硫化物。
10、本菲尔法脱碳属于________吸收法,用________水溶液吸收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加入________________作催化剂。
此外,为了防止溶液气泡,还加入__________。
11、合成氨原料气中少量一氧化碳的清除方法有化学法和物理法,其中铜氨液洗涤法、甲烷化法均属于_____________法,液氮洗涤法则属于_____________法。
12、醋酸铜氨液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经过化学反应后制成的一种溶液。
13、铜氨液吸收一氧化碳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该反应特点和化学平衡讨论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铜氨液中__________、________的浓度,均有利于一氧化碳吸收反应向右进行。
14、铜氨液中醋酸含量不足时会生成____________沉淀,从而影响生产,但醋酸含量过多,再生时易受热_________造成损失,通常醋酸含量以超过总铜含量的____________为宜,一般为____________mol/L。
三、判断题
1、提高铜比,可提高铜液的吸收能力,故生产中铜比控制得越高越好。
()
2、降低铜液吸收温度,既可提高吸收能力,又有利于铜洗气中CO含量的降低。
()
3、采用铜氨液的吸收一氧化碳时,原料气中氧含量高对吸收过程没有影响。
()
4、噻吩加热到500℃也难于分解,属于最难脱除的硫化物,故称为“非反应性硫化物”,所以在工业上无法脱除。
()
5、采用对苯二酚氨水液相催化法脱硫时,氨水脱硫过程是中和反应,适当提高氨水的含量,可以提高化学吸收反应速度、硫容和进化度。
()
6、氧化锌脱硫剂不仅可脱除硫化氢,而且能脱除全部有机硫。
()
7、甲烷化反应是甲烷蒸汽转化反应的逆反应,所以甲烷化法的催化剂活性成分相同,但是含量不同。
()
8、由于CO2、H2O的沸点远比CH4和CO的沸点高,所以,采用液氮洗涤CO时可以同时出去CO2、H2O,不必对原料气进行预处理。
()
9、甲烷化催化剂还原后不能用含有CO的气体升温,以防止低温时生成羰基镍。
()
10、在使用低温甲醇洗涤法脱碳时,为了防止碳钢设备的腐蚀,可以加入碱性溶液。
()
四、名词解释
1、总碱度
2、转化度
3、铜比
4、脱硫液的硫容量
五、简答题
1、钴钼加氢催化剂经过硫化后,未反应的CoO与反应生成的Co9S8有什么作用?
2、在使用液氮洗涤一氧化碳的流程中,氮有哪些作用?
3、采用铜氨液吸收一氧化碳时,为什么要控制原料气中氧的含量?
4、合成氨原料气为何要进行脱硫?
5、ADA法脱硫和再生的原理是什么?ADA法脱硫塔为什么容易发生堵塞现象?
六、流程分析
1、简述天然气加氢串氧化锌脱硫工艺过程。
1 加氢反应器
2 氧化锌脱硫槽
图2-1加氢转换串联氧化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