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1
物理学案§1.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学习目标】1.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认识噪声。
2.知道的来源及危害。
3.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重点】噪声的来源及危害,减弱噪声的途径【难点】噪声的等级自主学习:一、噪声:【要点1】噪声噪声的来源自学课本P25“噪声的来源”1.以自己对声音的感受,说出什么是噪声:2.小组讨论:举一些生活中产生噪声的例子。
〖总结〗1.从主观感受角度讲:(1)乐音:通常是指那些的,令人的声音。
波形是的。
(2)噪声:通常是指那些的、令人的声音。
波形是的。
2.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发声体做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波形是的。
3.从环保角度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声音,以及都属于噪声。
〖讨论〗(1)如果我们正在上课而旁边有人在欣赏音乐,那么这“动听的音乐”对我们来说需不需要呢?而对于欣赏音乐的人来说是否也不需要呢?。
(2)结合家庭、学校周围环境,在生活中,有哪些声音属于噪声?。
【要点2】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活动1〗阅读课本P25“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完成下列题目:1.从物理学角度看,你周围的噪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你周围的噪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们用_________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是_________,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
3.列举噪声的危害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3】控制噪声:由于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声源→传声介质→人耳,所以控制噪声的方法也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加以控制。
讨论:假如你正在学习,但楼下音乐的吵闹声影响了你,你该怎么办呢?总结:控制噪声的三个方法1、在控制如:摩托车上的消声器;用光信号代替声信号;提高技术,增加金属间的弹性,研制无声合金等。
1.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稿一、学习目标1、知道乐音和噪声的区别;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了解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3、能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辨别防止噪声的途径;学习重点: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提高我们环境保护的意识.学习难点: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二、课内探究:思考:作为学生,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受“当课堂纪律很好时,我们会对老师所讲的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都较为深刻;但是当某一节课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课堂纪律较乱时,这节课的听讲效果也就特别差,好象对老师讲过的知识没有什么印象。
”这是为什么呢?【学点一】噪声举例:(1)工地机器的轰鸣声、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隆声;(2)在音乐厅听音乐;(3)入睡时有人放声歌唱;问题:上述声音是否是噪声?应如何界定噪声?(阅读课本25页的相关内容。
应明确:噪声应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两个角度来认识)【学点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阅读课本26页小资料,通过读表,了解一些声音的分贝数和人的感觉;通过阅读表格,你是否能感受到感受到:噪声是我们人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给人类造成很大的危害.我们要有环保意识及社会公德意识,保护环境要从自身做起。
另外,在现代化都市中,噪声污染与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都是当代社会的重大公害,因此减弱噪音污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学点三】噪声的控制与第一节教材中相应知识进行联系:在第一节中,我们已经学习过关于人耳听到声音所经过的物理过程:声源的振动→介质(空气)的振动→鼓膜的振动引起神经反应听到声音①②③联系这个物理过程,思考:针对上述人听到声音的过程,可以从哪几个环节减弱噪声?(阅读课本26页有关控制噪声的内容,然后小组讨论,列举出生活中不同的噪声并提出减弱噪声的方案)1、()2、()3、()三、课后延伸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关于噪声的来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街道上的汽车声B.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轻声耳语C.建筑工地的机器声D.半夜里邻居家的电视声2、噪声是发声体做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八上《1.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2人教版【学习目标】1.能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角度认识噪声2.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危害3.知道减少噪声途径4.联系实际,注意进行环境保护【重点难点】噪声的来源、危害以及减少噪声途径课前准备录音机、闹钟、秒表学习过程及指导一、揭示目标导入课题:听两个录音,比较一下,说出你的感受,那么这些令人厌烦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有什么危害,又如何去控制呢?本节课学习:板书: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二、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看书,5分钟后能完成下列思考题。
思考题:1、日常学习生活中哪些是噪声?如何分类?2、结合图1-16和自己生活中的感受说说噪声是怎么来的?有哪些危害?3、减少噪声有哪些主要途径?(比谁学的最快、最认真!)三、学生看书,老师巡视四、老师点评,学生归纳1.生举出生活中噪声的例子。
(动脑筋,比谁想得多)板书噪声的概念:1)波形杂乱无章的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
(物理学角度)2)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就是噪声。
(环境保护角度)2.根据上面举出的例子归纳板书噪声来源:1)交通噪声2)工业噪声3)居民噪声做一做,小实验:测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从而引导学生归纳,引出噪声的危害。
板书噪声的危害:1)影响人的睡眠、休息、学习和工作;2)损害人的听力;3)诱发心脏病和高血压;3.小实验:一个学生大声叫,如何控制呢?指名说方法,从而引出减少噪声的途径。
板书减少噪声的途径:1)控制噪声声源2)阻断噪声传播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总结: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之一,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因而我们要树立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
五、课堂作业噪声在真空中能否传播?为什么?六、课后作业1.谈谈你所了解的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控制噪声方面的措施。
2.观察自己居住的环境,存在哪些噪声,它对自己有哪些妨碍,它的来源是什么,你能采取什么方法减弱它?讲评:学生可能回答不全,老师加以补充。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看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生活中利用声的例子教法与学法:阅读自学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新课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物理是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的,也就是说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那么,我们所学的声现象与哪些有联系呢?有什么应用呢?【新课讲解】一、声与信息学生活动:自由说出所了解的利用声的现象;利用声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教师归纳:1.根据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发明了“声纳”系统,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介绍蝙蝠采用回声定位来确定目标的位置计算:小明向较远的高山大喊一声,经过1.2s听到回声,请问:小明距离高山多远?(当时气温是15℃)学生算出结果后,清楚回声可以测出距离。
2.医学上,利用超声波准确获得人体内部疾病信息。
介绍B超在医学上的应用3.交通、工业上,利用声波、超声波进行探伤。
超声波测出金属内部的伤痕二、声与能量演示音叉实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能够使与其并排放着的音叉发声。
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1.利用声波的能量清洗精细机械。
把被清洗的物体放在清洗液中,让超声波通过液体传播并引起液体激烈的振动,振动把物体上的污垢敲击下来,以达到清洗的目的。
2.超声振动除结石。
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利用其能量把结石击碎,使其成为细小的粉末,从而通过人体的消化系统排除。
【课堂小结】本课主要学习了声的利用的有关知识。
2019-2020学年物理中考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二节乐音与噪音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2、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3、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二)、过程与方法1、初步体会探究中的设计实验与分析论证这两个环节。
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教学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噪声的控制.教学用具:示波器、钢尺(若干)、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录音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声音多种多样.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噪声刺耳难听,让人感到心烦意乱.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
请同学们注意听下面的歌曲(男低音独唱曲、女高音独唱曲),比较这两支歌曲的演唱风格有什么不同?学生可能的回答:[1]前者的演唱声音低沉,后者的演唱声音尖细。
[2]前者的演唱是通俗唱法,后者的演唱是民族唱法。
[3]前者的演唱声音小,后者的演唱声音大。
[4]前者的演唱音调低,后者的演唱音调高。
提出问题:有的声音听起来强有的声音听起来弱,为什么声音有强弱之分呢?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响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
怎样才能使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猜想与假设:应该使物体振动的幅度大一些。
二、新课教学1、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1)鼓面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响度小;鼓面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2)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小,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小,音叉振动的幅度小;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音叉振动的幅度大。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噪声控制的途径难点:噪声的危害以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阅读法教学过程:【知识复习】复习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是怎样的?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起鼓膜的振动(声源发生处)(声音的传播过程)(人耳)【新课引入】我们知道:优美的声音使人心情愉快,而杂乱的声音则令人心烦意乱。
那么,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它对人有没有危害?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这些声音的产生和或者削弱它呢?【新课讲解】一、人类社会的四大公害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二、噪声的来源1.噪声的概念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2.噪声的来源1)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的电动机发动声、喇叭声;其次还有刹车声等;2)工业噪声:主要是电动机声、车床声等等;3)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4)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
三、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声音的强弱(响度)等级用分贝(dB)来表示。
1.危害:超过70 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 dB的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2.总结得出三条界线:>90dB,会破坏听力;>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三、控制噪声根据听觉形成的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起鼓膜的振动(声源发生处)(声音的传播过程)(人耳)总结得出控制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掌握噪声的控制方法和措施。
二、教学内容:
1.噪声的定义及分类。
2.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噪声的控制方法和措施。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10分钟)
1.教师出示一段嘈杂的声音作为引子,引导学生感受噪声带来的不适。
2.教师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噪声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第二步:讲解噪声的定义及分类(20分钟)
1.噪声的定义:噪声是人们不喜欢的声音,是一种干扰与干扰之间的
不和谐声音。
第三步:讲解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0分钟)
1.噪声引起的生理危害:噪声会引起听力损害、血压升高、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2.噪声引起的心理危害: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压力增大、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