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抗菌药物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53
抗菌药物概论抗菌药物、抑菌药、杀菌药、抗菌谱、窄谱抗菌药、广谱抗菌药、化学疗法、化疗指数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 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如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等。
2.影响胞质膜的通透性,如多黏菌素、制霉菌素等。
3.影响胞质内生命物质的合成。
(1)影响叶酸代谢,导致核酸合成受阻,如磺胺类、甲氧苄啶;(2)抑制核酸合成,如喹诺酮类;(3)抑制蛋白质的合成,链霉素等影响蛋白质的合成的全过程。
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概论:耐药性的产生原因:(1)细菌产生灭活抗菌药物的酶(2)细菌体内抗菌药原始靶位结构改变(3)细菌胞膜通透性改变(4)细菌代谢途径的改变(5)药物主动外排系统活性增强。
合理应用抗生素应注意以下原则:(1)严格根据适应症选药(2)防止抗菌药不合理应用(3)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的预防性应用仅限于经临床实践证明确实有效的少数情况:1、预防结肠或直肠手术后的多种需氧气与厌氧菌感染。
2、防止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因截肢术或外伤导致的气性坏疽。
3、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结核病、疟疾或破伤风。
4、预防风湿热复发或风湿病等。
联合用药的目的抗菌药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发挥药物间的协同抗菌作用而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反应和延迟、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但临床多数细菌性感染疾病仅用一种抗菌药物就可控制,联合用药仅适用于少数情况,即使需联合用药,也应十分注意联合用药较之单一用药须有更明确的指征。
联合用药的可能效果繁殖期杀菌剂(I),如青毒素和头孢菌素类等。
静止期杀菌剂(II),如氨基糖苷类和多粘菌素类等。
速效抑菌剂(III),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氯毒素等。
慢效抑菌剂(IV),如磺胺类等。
效果:协同(I+II)、拮抗(I+III),相加(III+IV)、无关或相加(I+IV)注意:作用机制相同的同一类药物合用时,疗效并不增强,反而可能增加毒性,如氨基糖苷类药物彼此间不能合用。
氯毒素、大环内酯类、林可胺类药物,因其作用机制相似,合用时药物相互竞争相近的靶位,也会出现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