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
骨科实习心得体会与收获7篇第1篇示例:骨科实习心得体会与收获骨科实习是医学生在学习医学专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地参与医院骨科工作,深入了解和学习骨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疗方法以及手术治疗过程。
在实习期间,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体验和经验,也深刻感受到了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和责任。
以下是我在骨科实习中的心得体会和收获。
在骨科实习的过程中,最深刻的感受是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和责任。
骨科的工作环境一直是紧张而又忙碌的,医生和护士们常常需要连续工作数小时才能得到休息。
在手术室,医生们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和专注,避免任何疏忽导致手术失败或者患者意外。
而在病房和门诊,医生和护士们更是需要细心照顾每一位患者,倾听他们的需求,给予他们最大的关怀。
这种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和责任让我深受感动,也更加坚定了我将来成为一名医生的决心。
通过骨科实习,我深刻了解了骨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方法。
在病房巡视和门诊看诊的过程中,我接触了许多骨科患者,例如骨折、脱位、骨质疏松、骨肿瘤等。
通过观察和询问,我逐渐了解了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常见的诊疗方法。
在手术室观摩手术过程的我也学到了许多关于骨科手术的技术和注意事项。
这些临床经验对我将来成为一名医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我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骨科实习也让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手术室,医生、护士、麻醉师、技术员等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需要精确配合,共同完成一台手术。
在病房和门诊,医生、护士以及其他相关医务人员也需要密切合作,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全面而有效的治疗。
团队合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这种团队合作精神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更加珍惜和重视与他人的合作与沟通。
通过骨科实习,我也逐渐意识到了医学知识的重要性和深度。
骨科疾病的诊疗过程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而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就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
骨科实习让我认识到医学知识是永无止境的,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持续不断地学习成长。
骨科心得体会(通用6篇)骨科篇1三个月的学习时间飞快的过去了,能从工作中抽出三个月的时间出来学习是难能可贵的一个机会,在以后的护理生涯中能够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应该不会太多了,从第一天上课就感到自己知识的贫瘠,通过这次学习我在专科理论知识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在专科技能操作方面有了规范化的培训。
从中让我对护理事业有了全新的认识,从前的我只知道盲目的工作,却不知道用理论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科学性。
在这短短的三个多月培训中,我付出了很多,但收获了更多。
这是一次珍贵的人生经历,它必将影响我今后的职业生涯。
培训包括两个阶段:一个月理论学习;两个月临床实践学习。
开幕式上,江苏省护理学会霍理事长、江苏省专科护士培训专家委员会领导、苏大附一院的领导、历届的专科护士及来自多省各家医院的36位骨科专科护士培训学员齐聚一堂。
各位领导和专科向我们参加培训的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将大力支持骨科专科护士培训工作,为学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并预祝专科护士培训取得圆满成功。
我们还有幸参加了江苏省“居家骨科护理平台”的启动仪式,在他们的希望和鼓励中开启了我们的培训的大门。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感受。
在一个月的理论学习时间里,基地不负众望,请来上课的老师都是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为我们讲述并展示了许多新技术、新进展,大大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
通过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的理论学习,提高了我们在骨科护理领域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及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对以前一知半解的知识点有了弥补,同时许多在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也通过对老师的提问得到了很好的答案,收获很大。
在两个月的临床实践培训时间里,我们有幸去了南京鼓楼医院、无锡三院、常州二院、和苏大附一院,各基地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硬件设施,安排各种形式的学习,不仅参加护理查房,还参加了医生查房交班、骨科专家门诊、手术室观摩手术、影像科学习阅片,让我们见识到了各家医院先进的科研理念、医疗技术,强大的护理队伍。
骨科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体会作者:卢媛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7期摘要:随着现代建筑及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车祸和各种原因导致的骨折患者有增加趋势。
骨折患者面对突如其来的身体损伤和病痛折磨,常常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绝望情绪。
加之骨折的手术复杂,术后恢复时间长,为日后的康复带来很大难题。
因此做好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工作对增加患者对骨科知识知晓率,增加了治疗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有效促进骨折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十分重要,并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以及康复效果的满意度。
关键词:骨科;健康教育;护理各种原因及交通事故造成的骨折患者日益增多,由于骨伤科患者病情严重、患者情绪变化较大,加之手术复杂,术后恢复时间长,并容易发性后遗症,因此如何提高骨科患者治疗信心,提高治疗质量,促进功能锻炼和康复水平,成为骨伤科临床的重要课题。
本文对骨伤科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工作进行分析总结,现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骨科病人的特点骨科病人由于突然面对身体创伤甚至残疾,以及长期卧床和病痛折磨、身体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和对病情治疗、预后未知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并伴随紧张、焦虑、烦躁不安、恐惧、脆弱等一系列情绪波动。
有的患者面对挫折不免悲观、绝望,情绪焦躁、激惹,而有的患者甚至产生轻生厌世的思想。
这些情绪和心理因素对治疗产生极大的阻碍作用,甚至严重影响治疗和术后恢复。
2健康教育措施2.1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详细向患者介绍入院须知、病区功能、饮食管理原则及治疗时间、方法、手术规则等。
使患者尽快熟悉病区环境和对手术治疗的恐惧,减少陌生感和紧张感。
同时,护士应向患者讲解骨折相关知识、手术过程、时间、方法以及术后功能锻炼的目的、意义,讲明心理因素对疾病转归的影响等,以减轻患者对骨折的恐惧、焦虑、担忧和痛苦感,增加治疗信心,从而愉快配合临床治疗,促进骨折恢复。
2.2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接受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有计划地开展集体健康教育活动,尽可能把宣教内容和日常生活常识结合起来,使患者及家属易于接受【1】。
骨科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探讨【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165-01【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方法及作用。
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1年1月-5月收治的患者92例,分别实行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
结果:经过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本组患者的满意度大幅提升,伤残率明显降低,临床疗效良好。
结论:在骨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取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临床治愈率,对于患者预后及康复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骨科患者;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在骨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也是提升临床治愈率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
由于骨科患者的疾病具有突发性,患者的活动能力与日常生活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多数患者很难以平静的心态接受现实,所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必须注重发挥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作用。
在骨科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中,护士首先要建立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和心理疏导,进而才能协助患者逐步消除悲观、急噪、失望等不良心理状态,同时增强战胜疾病与痛苦的信心。
1 临床资料本院骨科于2011年1月-5月共收治患者92例,男55例、女37例;年龄9-78岁,平均(33.7±1.3)岁;住院天数6-38天,平均(28.4±2.8)天。
本组病例的骨伤类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38例,股骨颈骨折21例,胸腰椎骨折15例,胫腓骨骨折8例,肩胛骨骨折6例,锁骨骨折4例。
在本组病例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经过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本组患者的满意度大幅提升,伤残率明显降低,临床疗效良好。
同时,经术后1-2个月随访,本组病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特异性感染。
2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措施2.1 健康教育措施2.1.1 在骨科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护士应加强对于患者及其家属的示范性操作,特别是药物的用量、用法,以及患者的自我护理方法、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功能锻炼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护士都应进行耐心的讲解。
骨科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体会「关键词」骨科患者健康和心理教育问题是21世纪人类关注的焦点,是人类追求永恒的目标。
骨科患者由于发病突然,从一个正常人突然成为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很多患者不能接受现实。
所以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消除其急躁、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同时取得家属及亲友的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骨科健康和心理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1心理护理
认真倾听患者主诉,评估患者心理问题,从实际出发,提高自身素养,对患者表现的负性情绪给予理解,交流沟通时表现出高度的同情心和耐心,取得患者的信任。
耐心向患者解释疾病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和可能的康复过程,介绍主治医生的技能及合适的营养饮食方法等。
同时教授患者减轻痛苦和不适的方法,进行放松训练,降低心理应激程度。
利用同室病友现身说法,增加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发挥社会支持作用,帮助家属在患者术后照顾问题上做出安排。
骨折患者,经过长期的治疗,对于功能锻炼思想负担过重,害怕过早活动会影响骨折愈合或已愈合的骨折再次折断,面对患者的疑虑,护理人员应做好解释工作,讲清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和不锻炼的危害性,使其打消顾虑。
在功能锻炼中,有些人因耐受程度差,害怕疼痛,锻炼强度不够,护理人员应正确引导,同时还应协助患者一起锻炼。
让他们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有安全感和信任感[1]。
总之,心理指导应贯穿骨科患者整个过程,针对患者不同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使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2健康教育的方式
2.1集体教育采取集中讲授的方法,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骨科疾病特点及康复护理方法。
护士与患者一起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
向患
者及其家属进行示范操作,如:翻身、拍背、功能锻炼等,使患者获得感性认识。
2.2书面教育在医院走廊的墙壁上制作宣传栏,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医院自编的宣传材料等,传骨科疾病的防治要点,介绍骨科疾病的康复知识。
将比较重要或难懂的内容制成图文并配以通俗易懂的宣传卡片或手册,供患者及家属阅读。
2.3个体教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因病而异”进行个体化教育。
对个别不识字、无法接受文字教育的患者,护士将教育内容讲解给患者及家属。
3护理体会
3.1骨科护士树立健康教育观念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说明护理工作在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又由于在医院与患者接触最早、最多的是护士,护士则成了健康教育的先锋,所以护士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健康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自我修养,充分利用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积极进行健康宣教[2]。
3.2制作健康教育的内容护士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健康教育的质量,所以对健康教育内容有必要规范化,在较充分地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和专科医生指导,共同学习并制定了骨科健康教育内容:(1)骨科患者锻炼时间和方法;(2)骨科各类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3)骨科病的出院指导;(4)骨科小常识:如石膏、牵引、小夹板固定、外固定架固定的注意事项、某些骨科病的诱因及预防知识等。
3.3预防并发症的健康教育骨科患者大多需长期卧床,所以针对老年患者,应积极进行预防并发症的健康教育,告知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指导预防并发症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骨折患者的饮食调养、药物指导等在整个康复过程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3.4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因时而异,做好健康教育,它不同于卫生宣教,它始终贯穿于护理工作之中,因此要选择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宜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因人而异,应根据患者及照顾者的知识水平制定全面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
检查反馈,及时纠正。
工作做得好与不好,只有患者有资格评定。
因此及时听取患者的意见是提高健康教育水平、改善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反馈意见,及时调整策略,使骨科健康教育日臻完善。
3.5出院时的健康教育由于骨折伤病病程长,在医院治疗仅是病程中的一小部分时间,大多数时间在家养病,如何将医院内的各项治疗和护理延伸到家里,如何让患者认识到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并使其在家里也能主动地配合,告诉室内人定时通风换气,保持新鲜空气。
还要注意生活规律,戒烟酒,保持乐观情绪,注意饮食调理,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回家发生意外时要及时与医院联络。
因此出院时的健康教育也起很重要的作用。
另外,还可设立骨科咨询电话,为出院患者服务。
4小结
成功的健康和心理教育能够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和致残率,缩短住院日及减少住院费。
健康和心理教育的实施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好评,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到骨科疾病的特点,掌握了功能锻炼的正确方法及卫生保健知识,加强了护患关系,使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骨科健康教育的效果、患者的满意率和医院的社会声誉。